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感教學在英語教育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情感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現代的教育環境中備受重視。情感教育在中職教育開展中的運用能夠強化學生的意識,深化中職英語教學效果、作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專業對口的人才。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情感教學逐漸成為深化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也成為培養學生全方位素質的有利途徑。本文闡述了中職教師情感教育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效果的影響,并分析了中職英語情感教學現狀,提出了構建策略,如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結合學生心理開展情感教學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情感教學;中職;英語教育
心理語言學研究證明認知與情感是語言學習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后,人本主義盛行,情感因素在認知學習中備受關注。情感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感覺、情緒、態度。對外語教育研究的人員也意識到外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影響,情感因素決定了外語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中職教學中,人們忽視了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方面的價值,導致英語學習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一、中職教師情感教育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效果的影響
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揚·阿姆斯·夸美紐斯(捷克文:JanAmosKomensky)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英語教學訓練中教師情感態度對學生有直接感染力,倘若教師在學生面前始終表現出樂觀情緒、和藹態度、親切語言,教師的表現瀟灑、朝氣蓬勃,用情感去感染學生也是無形的教育力量,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學生的身上發揮巨大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極為深刻。對我國教育而言,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具備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整體相對穩定的中學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教師隊伍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訓練,影響學生的發展,英語教師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覺悟。教師要運用本身的專業思想,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有堅定的志向、毅力,對職業有深厚的情感,能夠將自己畢生的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這是情感產生的內在動力,能夠產生堅持而可靠的工作動機。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情感認知成長、思維成熟的關鍵時期,情感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融合情感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學生情感態度培養滲透在學科教育中,是課改的主要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學習要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中職教師有責任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諸多學科相比,語言類學科的情感態度更明確。情感態度需要語言來傳達和溝通,溝通情感和解決情感問題是語言的主要用途之一,合理而恰當地使用語言,有利于情感溝通、增進友誼,能夠讓彼此相互尊重、改善人際關系。在新時期越來越多學者與教師重視探討教學中的情感問題,強調增強情感教學的重要性,賦予素質教育全新的使命[1]。
二、中職英語情感教學現狀
(一)課堂的英語情感教學運用效率低下
在我國中職英語教育中,情感因素受重視程度總是微乎其微,英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情況究竟如何,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通常處于什么樣的心態,而英語課的課堂氛圍怎樣?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并沒有受到足夠重視。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大多數英語教師已經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認為應該通過培養學生的情感來提升學習效果,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極為嚴重,導致教學質量受到限制。傳統學習以掌握書本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教學按照理論學習為主。由于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學生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如羞怯、害怕、缺乏自信心等。目前英語教學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學生課堂參與意識不強,根本原因是情感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學方式古板形式單一
目前中職學校教師面臨升學率的壓力,因此過分強調應試教育培養。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更重視詞匯、語法講解、課文分析,從而忽視了學生英語技能培養、情感教育,限制了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使其情感思維受到限制,學生的學習潛能無法發揮出來。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要地位,而學生被動與服從,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并沒有顯著提升,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接受教師所傳輸的一切。情感教學的運用是要在課堂上充分使用合理手段開展情感教學,情感教學應發自內心,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散性思維培養,拉近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因此需要借助傳統教育理念,以現代教育形式、多媒體技術創新課堂學習,用心打造課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但是目前中職英語的課堂教師形式單一固定,沿襲傳統教育方式讓課堂學習陷入僵硬狀態,教師講得激情澎湃,而學生心不在焉,部分教師抱著孺子不可教的心態,認為學生學習與否與自己無關。在毫無情感的知識傳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情感教學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方式,改變教學形式。
三、情感教學的影響要素分析
(一)教師
在中職英語學習中由于專業不同,所以課程設置不同。在英語教學中基礎學科作為重點課程安排學習內容,但是目前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培養傾向于技能培訓,因此學校并不重視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導致英語學習陷入被動。目前中職教學中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語言點的講授與課程進度完成情況,學生處于被動服從地位,忽視了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在教學方面沒有創設良好、互動型課堂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情感體驗,實現兩者的有效交流。無情感交流的課堂會陷入沉悶與毫無生氣的氛圍中,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英語缺乏興趣、心不在焉等,最終影響英語教學質量。
(二)學生
學生與教師是組成課程的重要部分,受普高擴招、院校擴招的影響,職校生源朝著社會開放,學生素質逐年下降,個體之間差異性增大,學生的各科成績相差極大。英語作為基礎性學科,學習很關鍵。但是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到職校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畢業證,為將來就業做鋪墊,因此不重視上課,在課堂上玩手機、吃零食等,擾亂課堂秩序。且從整體上來看學生并不重視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因此只掌握了簡單的單詞認同、音標認讀、語法知識等。學生基礎知識比較差,基本能力欠缺,因此存在自卑和膽怯心理,有極大的思想包袱。在英語課堂上能不說話就不說話,開口說英語的次數非常少,學習內容增加但學生跟不上進度。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習方面缺乏情感,被消極態度所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情感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對英語學習有正確認識,使其能更好地完成英語學習。
四、情感教學在中職課堂中的策略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基于傳統課堂教學所存在的缺陷,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需要從幾個方面出發。首先,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改變單方面備課形式,備課之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參與備課環節,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開始備課之前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融合實際情況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自覺預習。比如學習“shopping”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提前預習,讓學生對“shopping”有基本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redoyouliketogoshopping?”學生紛紛回答自己常去購物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再次引導:“Whydidyouchoosetogoshoppingthere?Isthereanythingyoulikethere?Whatisit?”通過問答的形式,讓學生有大致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紛紛使用簡單的英語來闡述自己常去購物的地方,分享自己購買的東西。有的學生分享自己常常去超市:“Iliketogotothesupermarket,Ioftenbuyalotofchips.”也有的學生分享自己購買衣服的愉快經歷:“Iliketogotothemalltobuythelatestdress.”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現代設備,通過微信、微博、QQ等與學生積極暢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分享與購物相關的話題,與學生搭建溝通的橋梁,改善傳統教學中的弊端。活躍課堂甚至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簡單擬出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題目,比如“Haveyougotanything(toeat/eating)?”來測試學生的預習情況,結合學習情況調整學習結構。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習內容更貼近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非常重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教學。
(二)結合學生心理開展情感教學
情感教學在課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開展對應教育,比如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心理需求,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2],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英語。部分不在乎自己學習成績的學生[3],教師可以在學習中適當施加學習壓力來提高其學習焦慮,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性,讓他們有學習的動力[4]。對中職學生而言,他們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教師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以自己最喜愛的東西、動物、人物做準備,告訴學生不限制內容,以短文或者是對話的形式描述,寫出小短文,在課堂上提問展示,之后張貼在教室內。比如有的學生熱愛運動,看NBA等賽事,教師可以與該學生積極分析,以及相互探討;有的學生熱愛閱讀,教師應在提問的過程中積極肯定,推薦適合中職學生閱讀的英語書籍,如Charlotte'sWeb、TheLittlePrince、Wonder、TheBookThief等,并且鼓勵學生。熱愛運動的學生陽光熱情活潑、好動而可愛,熱愛閱讀有利于拓展視野、增長見識等。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對于驕傲過頭的學生,也要適當打壓和磨煉。通過有效地設計課堂,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到喜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堂學習中,互動之后教師有感情的評價非常重要,比如教師反饋常常是“good”“prefect”“Excellent”等,簡單的評價冷冰冰,預示了一個問題的結束,割裂了問題之間的聯系,造成學生對所理解內容的斷層。因此在學生評價這一個環節,教師要含有情感,準確、針對性地因人而異的評價,能夠給學生提示與糾正,同時能夠為學生點燃信心。教師的話語能實現對學生的有效評價,也可以導入下一個換題,將問題和理解從表象到本質的深入推進,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充分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教師在評價時,要使用微笑的面孔、鼓勵的語言、飽滿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將真摯的情感融入課堂教學,能夠聲情并茂地引導學生完成英語學習,讓學生沉浸在和諧而美好的學習氛圍中。
(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為改善傳統課堂學習僵硬、單一的形式,應創新課堂學習模式,以多元化手段豐富學習內容。英語教學是學習語言,學習一門與母語無關的語言是枯燥且乏味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創景,也就是情景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特定創景中感受語言、運用語言,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教師在講述節日的時候,以“ChristmasDay”為例,為學生創設情景。首先教師可以從春節入手,講述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么,同時引導學生去搜索關于春節的神話傳說,帶入西方神話故事,引出節日。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節日之間的差別,比如人們的慶祝方式、飲食等區別,讓學生在情景中了解與掌握關于節日的知識。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結合自己的需要來接受不同的知識,比如部分學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談起外國文化興致勃勃,對本國傳統節日不感興趣。這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教師要告訴學生,中國傳統節日承載了中國人對團結、和平、幸福、安康的美好向往,將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在英語課堂上描述出來,讓學生既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不忘記中國文化的哺育。這種情感和諧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通過有效的溝通,教師還可以設置問答環節,以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行提問、回答,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鼓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除了要對學生充滿愛、自豪,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還要在課下積極與學生交流,講述自己的真實情感,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并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采取針對性措施教學。中職英語學習營造課堂氛圍創新學習方式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育,更直觀而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多彩畫面,給學生提供音頻、視頻,使其通過英語原聲,感受英語對話時候的情感轉折,通過創設英語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述飲食健康的時候,根據多媒體營造得良好環境,展示健身的相關圖片,向學生提問:“Doyouoftentakeexercise?Whyshouldwedoexerciseeveryday?”出示一張健身人士的照片和肥胖人群的照片,提問:“Isheahealthyperson?”根據圖片展示情況,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健身房、運動、節食的圖片,提問讓學生作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和藹、親切,而且不要過分詢問學生不了解的部分。根據多媒體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五、結語綜上所述,中職英語應立足現狀,改變傳統教育觀念,融入情感教學來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充分結合情感因素,引導中職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正確學習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利用情感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素養。
參考文獻:
[1]何素霞.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情感教學策略的運用[J].2013(4):35-37+14.
[2]魏嘉.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4):97-98.
[3]潘菁菁.肢體語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20(30):69-70
[4]王晶晶.中職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1):155-156.
作者:涂爽 單位:湖北省潛江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