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建規?;笄蒺B殖場環保工作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分析了畜禽養殖場選址以及設計階段的環保要求。對新建畜禽養殖場選址原則和設計階段的細節分別作了闡述,根據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中的要求結合生產實際,分析了目前養殖場在項目選址、雨污分流、清糞工藝、場區布局、惡臭污染治理、糞污處理工藝等方面需要注意的細節,指出了一些理解上的誤區,并對養殖場糞污處理工藝提出了個人見解,為新建規模畜禽養殖場環保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養殖場;選址;雨污分流;固液分離;干清糞;糞污處理
近年來環保工作逐漸成為企業的工作重點,畜禽養殖企業也不例外。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養殖場不堪環保壓力陸續關閉。有些養殖企業意識到環保工作事關企業存亡,開始設置專門的環保職能部門,專門從事養殖場環保工作的研究與實施。由于這項工作起步晚,涉及面廣,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本文旨在對養殖場設計階段的環保工作進行歸納總結,提示一些容易忽略的技術細節,并對今后的行業發展進行展望,為該領域的技術發展提供可供參考的思路。
1場址選擇原則
根據《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2010年農業部7號令)、《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和《畜禽場環境污染控制技術規范》(NY/T1169—2006)的有關規定,規?;?/a>養殖場應選在飼料生產基地附近,交通發達,供水供電方便的地方,不要靠近工廠、居民住宅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四十條規定,項目場址應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人口密集區等禁養區外,在適養區內。
1.1地勢水位
場址內地勢較高、干燥,背風向陽,最好北高南低,土質堅實(以沙質土為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排水良好的開闊平坦地方。嚴禁在平原的低洼地,潮濕地建場。
1.2水源、水質
水是養殖生產必需的條件,因此,在選擇場址時要首先考慮有充足良好的水源,且取用方便。同時,還要注意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的成份與含量,特別要避免被工業、微生物、寄生蟲等污染的水源。
1.3利于防疫和環境衛生
場址要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動物屠宰加工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集貿市場500m以上;距離種畜禽場1km以上;距離動物診療場所200m以上;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之間距離不少于500m。選擇的場址要留有發展余地,以利養殖生產頭數增加、生產經營規模擴大和畜產品加工生產之需求,從而便于集中經營管理,節省易地另建資金,增加經濟效益。
1.4交通便捷,飼料豐富
必須根據養殖場總體規劃,充分考慮項目區飼料條件。由于飼料運進,畜產品運出,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在滿足防疫要求的情況下,養殖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但符合防疫安全的地方。
2設計細節要求
2.1雨污分流
畜舍地面向排水溝方向做1%~3%傾斜,排水溝溝底有2‰~5‰的坡度,且每隔一段距離有0.5m深的沉淀坑,保證排水暢通。污水管網和雨水管網符合《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50014—2006)的要求,實現雨污分流,在場區內外設置的污水管網不得采用明溝布設。
2.2清糞工藝
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4.3條:“新建、改建、擴建的畜禽養殖場應采取干法清糞工藝,采取有效措施將糞及時、單獨清出,不可與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將產生的糞渣及時運至貯存或處理場所,實現日產日清”。這是干清糞工藝的基本概念,是養殖場糞污處理的開端,特別是對于雨水多、配套土地不足的養殖場,如果一開始就錯了,后面就困難了。
2.3場區布局
新建、改建、擴建的畜禽養殖場應實現生產區、生活管理區的隔離,糞污處理區、貯存區處于生產、生活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距離各類功能地表水源不小于400m,有遮雨棚和水泥硬化等防滲漏措施,糞便堆場高出周圍地面不小于30cm。
3惡臭污染治理
1)場區綠化面積要達到30%,宜種植高大常綠的喬木和低矮的灌木,在場外緩沖區形成5~10m高矮結合、錯落有致的能吸收臭氣、有凈化空氣作用的環境綠化帶。2)利用理想蛋白質模型和利用氨基酸平衡來設計飼料配方,可提高飼料養分的利用效率,減少及糞尿中氨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惡臭氣體的產生和排出。3)在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劑、酶制劑和植物提取物等物質,在糞尿溝和糞池每周噴灑一次0.1%~0.2%除臭的活菌制劑以減少糞便惡臭氣體的產生。4)畜舍內的糞便和污水及時清除和處理,以減少糞尿貯存中產生惡臭氣體。5)在場界、畜舍和糞污處理區等處定期噴灑植物提取液除臭劑。6)糞污處理區密閉,設置機械抽排風系統,同時于末端設置除臭裝置,廢氣經處理后最終經由15m高的排氣筒達標外排。
4糞污處理工藝
4.1工藝選擇原則
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選用糞污處理工藝時,應根據養殖場的養殖種類、養殖規模、糞污收集方式、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確定工藝路線及處理目標,并應充分考慮畜禽養殖廢水的特殊性,在實現綜合利用或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低運行成本的處理工藝;應慎重選用物化處理工藝。養殖規模在存欄(以豬計)2,000頭及以下的應盡可能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處理工藝;存欄(以豬計)10,000頭及以上的,宜采用模式Ⅲ處理工藝。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處理工藝的,養殖場應位于非環境敏感區,周圍的環境容量大,遠離城市,有能源需求,周邊有足夠土地能夠消納全部的沼液、沼渣。當采用干清糞工藝時,清糞比例宜控制在70%。
4.2幾種典型的糞污處理模式
《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497—2009)中有三種基本的糞污處理模式,如圖1-3?,F有養殖場的糞污處理工藝都是以此為模板,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動。模式Ⅰ工藝以能源利用與綜合利用為主要目的,適用于沼氣能完全利用,同時周邊有足夠土地消納沼液、沼渣,并有一倍以上的土地輪作面積,使整個養殖場(區)的畜禽排泄物在養殖場周邊較小區域范圍內全部達到循環利用的情況。采用模式Ⅰ工藝需要注意:干清糞工藝的養殖場,不宜采用模式Ⅰ處理工藝,有的養殖場干清糞之后把干糞投入調漿池調漿后再固液分離,顯然違背了干清糞的初衷;糞水經過厭氧反應池之后能夠分離出來的糞渣有限,沼液濃度會比較高,需要在厭氧反應池和沼液貯存池設置攪拌裝置,防止很快淤積。模式Ⅱ工藝廢水進入厭氧反應器之前應先進行固液(干濕)分離,然后再對固體糞渣和廢水分別進行處理;主要以進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降低有機物濃度、減少沼液和沼渣消納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積為目的,且養殖場周圍具有足夠土地面積全部消納低濃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輪作面積。采用模式Ⅱ工藝需要注意:養殖場周邊沒有足夠的配套土地,不能實現全量還田,需要嚴格執行干清糞工藝,清出來的干糞、固液分離的糞渣和厭氧反應池的沼渣都要單獨處理,盡量減少廢水產生量和降低沼液濃度,并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沼液承載力。養殖場沒有配套土地或者只有少量配套土地,廢水必須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的,應采用模式Ⅲ處理工藝。采用模式Ⅲ處理工藝需要注意:養殖場沒有配套土地或者只有少量配套土地,一般也沒有土地用于廢水自然處理,所以多采用工業方法處理,需要注意絮凝劑引起二次污染,而且養殖場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需要引進第三方專業公司運營。采用工業化處理難度大,成本高,與模式Ⅱ工藝相比,更需要嚴格執行干清糞工藝?!?a href="http://www.0312yh.com/article/825495.html" target="_blank">環保稅法》實施后,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后排放需要繳納環保稅。
5結語
1)養殖場環保設計的總體要求:選址正確,合理布局,實施“環保三同時”。2)養殖場環保設計思路,以環保合規為目標,以節水減排為抓手,考慮糞污收集、貯存、處理和利用的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確定糞污處理工藝。3)如果養殖場周邊配套土地充足,優先考慮糞污無害化處理,全量還田模式(模式Ⅰ);如果配套土地不足,可以采用干清糞之后,干糞與固液分離的糞渣堆肥,廢水無害化處理之后還田,也就是減量還田的模式(模式Ⅱ)。如果經過減量還田之后,牧場配套土地仍不足以消納貯存于氧化塘的肥水,需要建設污水處理站(模式Ⅲ),將糞水處理到總量不超過配套土地的承載能力。建設的污水處理站的工藝可以根據牧場配套土地情況確定。如果牧場沒有配套土地,可以處理到納管標準或直排標準,需要注意的是絮凝產生的污泥不能用于生產商品有機肥;如果牧場配套土地不足,根據土地承載力測算,經過減量之后的肥水應該與之相匹配,可以仍然按照還田標準確定污水處理工藝;在南方多雨地區,配套土地又嚴重不足的養殖場,可以將污水處理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用于農田灌溉。4)不論哪種模式,都涉及堆肥,特別是模式Ⅱ和模式Ⅲ。干清糞之后的干糞與固液分離出來的糞渣及時堆肥或漚肥并能有計劃清運,是糞污處理能否順利運行的關鍵。5)近年來從國外引進干式厭氧發酵工藝,糞污與秸稈等混合發酵,幾乎沒有污水排放,是缺少土地配套的養殖場糞污處理的理想工藝。但是該工藝技術引進時間短,國內技術還不成熟,需要同行們深入研究,逐步消化該工藝技術。之后,危廢處理開始逐步規范。養殖場需要建設專門規范的危廢倉庫,建立危廢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危廢處置計劃,報當地環保部門備案,與有資質專業處理公司簽訂處置合同,并保留出入庫記錄。7)根據國家“雙碳”戰略,養殖場要減少企業自身碳排放,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減少養殖場碳排放的技術方案一般包括:提高動物生產水平,減少單位動物產品的碳排放量;選擇低排放的養殖品種;配制低碳日糧;打造低碳循環農業;提高當地飼料資源的使用比例,降低飼料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以減少碳排放;選擇合適的糞污處理方案,進一步擴大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率,減少糞污存放和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達到“減排降碳”的目標。8)隨著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逐步深入推進,養殖業環保要求會越來越嚴格,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才能生存,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會被要求整改、罰款,甚至關停。從設計建設階段就開始謀劃整個養殖場的環保方案,使養殖場環保措施符合達標排放、資源化利用的環保要求,是養殖場環保方案合法合規的保證。養殖企業作為環保工作責任主體,應主動作為,積極主動研究涉及養殖行業的環保法律、法規、標準,找到適合本地本企業的環保方案,為“兩山”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吳金堂 單位:光明牧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