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藝術生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與學生談話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平等地進行談話與學生談話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切不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更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作為教師,我們的話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將來的人生發展著想,在溝通中要態度和藹,給對方以親切感、實在感。如果我們盛氣凌人、高高在上那么學生的心門在談話之初就已經關閉,任我們再怎么感人至深也不會為學生所接受。另外,與學生的談話是雙向的溝通,我們要從學生的嘴里了解其自身的問題,在我們的厲聲呵斥之下,威嚴之中,學生是不會向我們敞開心扉的。那我們所得到的信息就極有可能是虛假的,這次溝通就失敗了。為此,我建議在與學生談話時,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座位,這樣人的重心降到了同一個水平線上,對等之心易于溝通;其次,談話中不要涉及學生敏感的短處,比如家庭的拮據、父母的平庸等。否則學生會出于自尊的本能對教師的談話產生反感,也就不會起到很好的收效了。
(二)談話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談話的目的要明確找學生談話不能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毫無準備,要認真做好談話前的調研工作,要對談話對象的思想、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社會、家庭、學習生活環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有理有據,防止漫無目的地東拉西扯,要做到有的放矢。信馬由韁只會事倍功半,效果甚微。舉個例子吧,比如你要和學生談學習成績,你就得看看他最近各門功課的成績,作業的完成情況,上課的狀態表現,在家里的學習情況,這些都要和科任老師及家長還有他周圍的同學事先了解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在談話時才能幫他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意見,那學生才會覺得教師的分析正確,并認為教師很了解他,是真心地幫助他,這樣他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那么談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不應只做談論者
一、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背景下,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困擾高校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在專業性較強的藝術類院校,這種問題更是尤為突出。所以,如何能夠使學生在短短的四年學習生活中能夠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正確的就業觀念就顯得尤為的重要。而在這一點上,輔導員可以發揮其“密切學生”的優勢,為他們做必要且積極的引導。首先,在藝術類院校中,能否使學生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在有關藝術的俗語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藝多不養家。”“藝多不養家”主要是指有的學生學的技藝多了,卻沒有一個是“看家本領”,必定不能有所成就。究其原因:這些學生過分注重均衡發展,身上缺少核心競爭力,所以導致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沒有一個非常突出的亮點可以施展,而“藝多”也很有可能致使這部分學生對自身定位產生偏離,門門學科看著都還可以,慢慢地模糊了自己的職業定位方向。所以,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注重一門專業主項的學習。其次,專業的就業指導分析和清晰的職業規劃設計也會對學生的就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措施有:一是對就業、考研、出國深造成功的學生案例進行細致分析,總結出其發展路徑,并在學生遇到就業難題的時候,以案例分析為材料,展開答疑解惑。二是,開展各種就業、考研、出國深造的知識講座,講座中可以邀請教務部門、就業指導部門的教師以及優秀畢業生,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引導學生明確就業方向、找準職業定位。
二、結語
音樂藝術類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但要承擔高校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服務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依據學生學科專業性強的特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細致耐心的引導工作。筆者作為一名音樂藝術類院校的輔導員,在這一點上深有感觸,可以說,學生在校一天,輔導員的引導工作就要開展一天。只有切身的為學生著想,心系學生,才能使輔導員的引導作用在學生中間發揮最大的功效。
作者:卞莉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一、與學生談話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進行談話
作為教師,我們的話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將來的人生發展著想,在溝通中要態度和藹,給對方以親切感、實在感。如果我們盛氣凌人、高高在上那么學生的心門在談話之初就已經關閉,任我們再怎么感人至深也不會為學生所接受。另外,與學生的談話是雙向的溝通,我們要從學生的嘴里了解其自身的問題,在我們的厲聲呵斥之下,威嚴之中,學生是不會向我們敞開心扉的。那我們所得到的信息就極有可能是虛假的,這次溝通就失敗了。為此,我建議在與學生談話時,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座位,這樣人的重心降到了同一個水平線上,對等之心易于溝通;其次,談話中不要涉及學生敏感的短處,比如家庭的拮據、父母的平庸等。否則學生會出于自尊的本能對教師的談話產生反感,也就不會起到很好的收效了。
(二)談話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談話的目的要明確
找學生談話不能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毫無準備,要認真做好談話前的調研工作,要對談話對象的思想、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社會、家庭、學習生活環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有理有據,防止漫無目的地東拉西扯,要做到有的放矢。信馬由韁只會事倍功半,效果甚微。舉個例子吧,比如你要和學生談學習成績,你就得看看他最近各門功課的成績,作業的完成情況,上課的狀態表現,在家里的學習情況,這些都要和科任老師及家長還有他周圍的同學事先了解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在談話時才能幫他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意見,那學生才會覺得教師的分析正確,并認為教師很了解他,是真心地幫助他,這樣他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那么談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不應只做談論者,更要學會傾聽
一、高校藝術教育的內涵
高校藝術教育,就是按照大學生不同學科特點,因材施教,開展藝術教育。開展藝術教育是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精神,挖掘其潛能,啟迪其心智,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
二、當前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
當前高校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究竟如何呢?在一個什么水平上?筆者任教于理工科院校,對他們的思維習慣、藝術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定了解。就筆者看來,理工科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存在以下三個特點:
(一)接受藝術教育機會較少多年以來,由于受實用主義的影響,學校教育長期陷入“智育第一”的誤區,形成以智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和制度。尤其是在理工學科為主的大學里,“重理輕文”的觀念根深蒂固,絕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后,受培養體系、師資、辦學經費的限制,非藝術專業的學生基本無法接觸藝術領域。他們除了看過幾部電影和聽過一些歌曲之外,對藝術的感受機會是很少的。更談不上系統的藝術理論知識和藝術實踐活動。
(二)形象思維能力較差,藝術感受力有限理工科大學生習慣于進行邏輯思維,這使得他們的藝術思維方式也趨于邏輯性,即較為注重藝術的變化性和敘事的邏輯性,如描述電影電視的故事情節,音樂的敘事性,舞蹈、攝影、美術中的構圖、黃金分割計算等,而對其中蘊含的美缺乏欣賞和感受,久而久之便導致藝術審美的接受力較為遲鈍。也就是說,理工科大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較差,藝術感受力受到一定限制。
一、審美觀的內涵
1.審美觀的含義審美觀是指人們運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態度和審美方法對自然景觀等多個領域(其中也包括人生)進行的審美活動的總稱,是一個人審美情趣和審美感受的集中體現,是人們隨著經驗閱歷的豐富而形成對美的感悟和評價。審美觀是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審美觀。審美觀讓人們從審美的角度看世界。審美觀形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受到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識形態的制約和影響。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文化地域和不同時代的人具有不同的審美觀。時代性、民族性、人類共同性作為審美觀的特征存在于審美的現實維度中。
2.大學生審美觀的特點當代大學生是社會重要的審美主體,在年齡上意義上,已經處于具有基本成熟生理機能的青年期,認識上已走進更深層次,知識面更加寬闊,思維方式也得到有機的完善。這些對于大學生的審美觀產生了重要影響,大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明確的道德觀念,強烈的獨立意識,并相對穩定的審美觀。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和整理,我們得出大學生審美觀的特點具體如下。首先,大學生審美的功利性、娛樂性更加突出。情感是審美觀中最活躍的因素,情感愉悅是審美感受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調查問卷顯示: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理想、信念、信仰”之類的詞遙不可及,取而代之的是享樂主義、游戲人生、休閑風氣和唯美時尚,最重要的是滿足自身娛樂的需求。因此,網絡游戲、網絡電視劇、卡通漫畫、FLASH動畫、追星等形式是大學生休閑娛樂方式的首選。其次,大學生的審美活動更加直觀。美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應,人們的審美活動離不開具體的對象,因而審美對象應該具備生動直觀的形象性。調查問卷顯示:大學生更加易于接受最新出現的直觀性強、淺顯直白的音樂、圖片、圖像—這類形象簡單、直觀、新穎,因而更加受到大學生追捧和歡迎。如:新出爐的明星、流行音樂榜上的歌曲、爆炸性的娛樂新聞等等。
二、電影藝術對當代大學生審美觀的積極影響
1.電影藝術對大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電影的誕生與發展受到了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影響,如果沒有了科學技術的支持,我們今天看到的電影也不會具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和趨于完美的特技效果。電影的造型藝術、空間表現、特技效果、意境處理以及畫面的動態美和意境美,均為大學生審美能力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電影藝術的綜合性表現為多種感覺的融合。在信息量上,電影藝術的影像涵蓋了各種各樣范疇的信息流。在空間的層面上,它把音樂、文學、戲劇以及舞蹈有機地整合在同一場景中,賦予時間領域一種空間化的呈現效果;在時間的層面上,它把雕塑、繪畫和建筑融入同一套程序中,又使得空間藝術具有了時間的展現力。在電影的賞析過程中,大學生能夠從電影中感受到宏大的場景、動聽的音樂以及感的對白—這些元素的加入使電影的故事情節更加跌宕起伏,大學生可以從故事中體驗其離奇的故事情節所帶來的感官刺激,進而獲得情感的本能性感動,達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進而提高審美水平,促進審美感知能力的發展。
2.電影藝術有助于大學生審美價值觀的正確樹立優秀的電影作品能夠以情感人,使大學生在娛樂中接受影片傳達的內涵和精神。這種內涵往往能夠使大學生的思想、情感、理想和目標發生深刻的變化,促進他們心靈美和行為美的發展,使大學生向美的方向發展。同時電影藝術中蘊含著的豐富的藝術美也有助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增強他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促進他們的品德健康向上的發展。在這個讀圖時代里,電影藝術的視覺特點更易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類電影中演繹的經典藝術不僅讓人沉醉,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美,大學生通過觀看電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了電影藝術中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影響—這會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創造力。同時,它具有形式美和內容美,使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美化,向善的本性發展,他們就會自覺地以美的標準和行為來規范自己,使自己達到真善美的統一。并且,電影可以在銀幕上構建出一個充滿鮮明的藝術形象、畫面組合的意境美去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從而引導廣大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尋求到審美的價值意義,形成健康的獨立人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優秀電影作品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其審美意識空間得到合理地、有機地、邏輯地重建,進一步達到影響和重塑他們精神世界的藝術效果,對廣大學生的視覺審美價值觀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