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量避免出現長句,要用標點適當隔開,文字敘述要通俗易懂,避免晦澀歧義。
2、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3、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4、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與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
5、要求文章為原創首發,請勿一稿多投。為保證質量,本刊對所有來稿送交相關專家、編委審閱,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展示基金項目的研究結果,并對結果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解釋結果的意義,與現有研究進行比較,指出可能的局限性并提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7、正文標題與層次:文內標題力求簡潔、明確,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論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1.1.1”等。
8、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之間加逗號分隔;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順序相同的數字;所有單位用一個圓括號括起。
9、文稿需附3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4 部分,各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需標引3~5 個關鍵詞。
10、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地址:廣州市東風西路195號
郵編:510182
主編:陳敏生
作者:李曉巖
作者:--
作者:馮遙 夏勇 李磊 徐少珊
作者:鄭啼嬰 李瑜元 聶玉強 曹杰 古維立 杜艷蕾 邱睿睿 周永健
作者:湯漢心 林喜容 陳錦鏡
作者:--
作者:向慧 潘英 李現亮 廖偉峰 潘澤林 張少填 魏佳娜
作者:張弓
作者:--
作者:朱健強 林紅燕 鐘韻
年份 | 2013 | 2014 |
被引次數 | 0 | 0 |
影響因子 | 0 | 0 |
立即指數 | 0 | 0 |
發文量 | 0 | 0 |
被引半衰期 | 0 | 0 |
引用半衰期 | 0 | 0 |
期刊他引率 | 0 | 0 |
平均引文率 | 0 | 0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東風西路195號,郵編:5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