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尤其在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的背景下,農村整體基建水平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其中,自來水村村通政策是較早開始進行農村環境改善的舉措之一。自實施以來,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以農村供水工程管理較為明顯。為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加強和改進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進行細致的分析,首先闡述農村供水工程的主要目標,再分析當前農村供水工程特點,最后提出如何加強和改進農村供水工程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改進
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環境質量和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品質。近年來,農村地區經濟迅速,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這也對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當前農村供水工程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農村供水質量和及時性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這就需要相關管理部門仔細分析產生問題的因素,并制定具備較高針對性與可行性的措施方法,以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效能,為農民提供優質的水資源,以提高農村建設質量和效率。
1關于農村供水工程
1.1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目標
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滿足農村的飲水安全需求,并保證農村供水質量。我國雖然水資源較為豐富,但人口基數大,人均占有量低,很多地區存在用水困難的問題,例如部分地區水質較硬,部分農村地區水資源錳離子超標,還有貧咸水區的苦堿水等問題,部分地區的地上水源污染較為嚴重。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為確保農村地區的用水安全、維護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須提高用水質量,重視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并以提高工程建設質量與供水保障率為主要目的,開展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管理。尤其要將目標放在為農村居民提供優質水源,使其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早日實現企業化運作,做到用水養水。此外,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還要實現規模化供水。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農村居民對水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需要能夠在保證水資源質量前提下實現規模化供水,以滿足農村地區對水資源的需求。
為了保證村鎮供水工程的安全、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更好地滿足村鎮居民對水的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及其他有關規定,對村鎮供水工程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村鎮供水工程管理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村鎮供水工程指的是為解決村鎮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用水,在村莊(含居民點)、鄉集鎮、建制鎮修建的永久性供水工程,包括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跨行政村的集中供水工程(以下簡稱跨村工程)、單個行政村或自然村的集中供水工程(以下簡稱單村工程)、分散供水工程(包括單戶工程和聯戶工程)。
村鎮供水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和廣大受益群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興建了大批村鎮供水工程,村鎮居民的用水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村鎮供水工程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責任不明確、管理機制不活、制度不健全、水價不到位、水費計收難、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經費不足等,這些問題導致大量工程管理不善,效益不能充分發揮,有些工程甚至過早報廢,給村鎮居民的生活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加強村鎮供水工程管理,保證工程的正常運行和持續發揮效益,是當前村鎮供水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村鎮供水工程管理要以保障村鎮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用水為目標,以提供優質的供水服務為宗旨,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通過不斷改革、實踐和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符合村鎮供水工程特點的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工程的良性運行。
二、明確管理責任,建立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村鎮供水工程管理體制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我區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順利實施和建成后長期發揮效益。根據《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政辦發號)、《市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政辦發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全區范圍內所有政府投資為主興建的公益性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凡從事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和管理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區人民政府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和調度全區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通力協作。
區水利局是全區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規劃、組織建設、指導全區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鄉(鎮)轄區內農村飲水安全集中工程建設的電力、用地、設計、品補等協調工作。鄉(鎮)水利站負責集中供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監督、維修報批、數據統計、政策宣傳、合同管理等工作。
各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開發區、度假區管委:
為保障農村供水工程安全正常運行,滿足廣大農村群眾正常用水需求,根據上級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規定,現就農村公共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面開展農村公共供水工程集中大檢查活動
農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運行,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政府部門的形象,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高度重視工程運行管理,落實專人深入工程現場,組織供水單位、村委實地對各自轄區內的所有農村公共供水工程開展一次安全大檢查、大排查工作。檢查的重點是: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是否存在污染源;水源地及供水設施附近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供水設施是否采取上鎖等安全保護措施;供水設備、設施、供水管網、入戶管路和供水水龍頭等是否落實保溫防凍措施,尤其是規模化連片供水工程的保溫防凍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二、落實農村公共供水工程安全運行措施
各鎮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對本次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登記備案,按照《市區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和各鎮街制定的公共供水應急預案,責成供水單位、村委在規定時間內清除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源;停止水源地及供水設施附近有可能影響供水工程安全的活動,對造成破壞的要予以恢復,對水源井、蓄水池、泵房等重要的供水設施采取上鎖等安全保護措施;對易凍的水泵、閘閥、水表、管道、戶內水龍頭等采取填充、安裝保溫材料、管道培土加厚、集中供暖等措施進行保溫防凍。排查的安全隱患和工程落實情況要于1月15日前以書面形式報區水務局。
省水利廳:
××縣水務局自推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工作以來,為了實現“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局黨政根據《水法》和省政府、省水利廳關于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本著有利于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有利于充分發揮水資源效益,有利于統籌解決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水事問題,全面推行水務體制改革,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對縣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打破條塊分割,變“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積極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
在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縣水務局。從水利局到水務局,這標志著大竹水利沖破了條塊分割、畫地為牢的計劃經濟舊體制,為實現城市與農村、地下水與地表水、水質與水量、供水與排水、用水與節水等涉水事務的一體化管理,為建立高效協調的水務管理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設立了給排水管理股(縣節水辦)。原創:在我局向縣委、縣政府提交的“三定”方案中(已上報待批),將原來分散在建設、環保等幾個部門的管水職能交由水務局統一承擔,通過將排水、排污、污水處理等方面的職能統一劃歸水務部門,進一步增強了水務部門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強化了水資源的統一調度、行業管理與資產管理的有機結合,克服了過去部門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龍管水、辦事效率低下的弊端。
二、推行體制改革,變“政府管水”為“群眾管水”,充分發揮各類水利工程效益
一是在××、××兩座中型水庫全面推行以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為基本內容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事業單位原有的干部、工人個人身份終身制,解除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固定人事關系,引入競爭機制,在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起政事職責分開,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類管理體制;形成一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實現本單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