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準備金付息對商業銀行經營負面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去年以來,我國金融機構的存款額增長較快,但貸款額增幅卻較低,而且兩者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一現象引起了經濟界的普遍關注。從深層次分析,我國獨有的存款準備金付息制度,是造成商業銀行不重視貸款營銷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自八十年代中期實行了存款準備金制度,并對準備金存款付息,一直延續至今。據《2000中國金融年鑒》公布,1999年度我國工商銀行等16家商業銀行存放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存款平均余額為11403.81億元,按當年準備金存款加權利率2.586%(1999年6月10日前后的準備金存款利率分別為3.24%和2.07%)計算,當年度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支付的準備金存款的利息約為294.9億元,而當年16家商業銀行實現的稅前利潤總額卻只有248.22億元。故此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來源并非存貸款的利差收益,也非各項中間業務的收益,而是來自于中央銀行對準備金的付息,或者說是來自于中央財政對“準備金稅”的豁免,由此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離“商業化”的目標有多遠。 一、準備金付息制度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一)對準備金付息導致我國商業銀行偏重存款業務。我國的準備金付息制度是建立在“專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利率應高于專業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利率”的基礎上,在這樣的利率機制作用下,商業銀行通過吸收存款上存中央銀行就能獲得無風險的邊際收益,使商業銀行自然產生了“只要有存款就會有利潤”的經營思想,據此提出了“存款立行”、“存款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的共識,并確立了以追求存款規模為目標的經營主導思想。 (二)對準備金付息弱化了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縮小了貨幣乘數作用。由于存款準備金享有中央銀行的付息,使商業銀行將大量的超額準備金留滯在中央銀行的帳戶上生息。1999年末,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持有的超額準備金的平均比例為8.4%,其他商業銀行持有的超額準備金的平均比例為21.9%。如此高的準備金比例勢必會弱化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縮小貨幣乘數作用。 (三)對準備金付息使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創新動能不足。在準備金付息機制的延續下,形成了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結構主要依賴于利息收入,中間業務的收入所占比例甚低,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創新動能不足。據了解,我國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性收入占總收入的平均比例僅為8%,而美國銀行為42%,瑞士銀行為55.4%,德國銀行為60%。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結構囿于傳統金融的經營模式,準備金付息制度也是其中的成因之一。 (四)準備金稅的豁免和營業稅的高稅率扭曲了金融業的稅制關系,與國際慣例不符。我國自去年起將銀行業的營業稅率8%逐年調低一個百分點,三年后將實行5%的稅率。作為銀行業,世界各國政府更重視其作為國民經濟的“推進器”作用而不是納稅人。據摩根斯坦利亞洲有限公司對全球主要國家銀行業繳納營業稅情況的調查資料顯示:(1)在所調查的國家中,大多數國家都不對銀行業征收營業稅;(2)即使對銀行業征收營業稅或類似稅的國家,其稅率也僅為1.2%-4%,大大低于我國5%的營業稅率。 二、對取消準備金付息制度的改革設想 (一)必須降低法定準備金率。為了增強中央銀行運用間接貨幣控制政策工具的手段,充分發揮以調整基礎貨幣量來實現調控貨幣供應量的作用,就必須設法擴大貨幣乘數,而要擴大貨幣乘數,關鍵需要中央銀行采取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和對準備金不付息的措施。只有降低法定準備金率,才能增加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只有取消對準備金的付息,才能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超額準備金以求盈利。 (二)取消對準備金的付息應結合利率的改革同步進行,使商業銀行能適時依據資金成本決定其貸款定價(利率)。在取消準備金付息的改革中,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三)應實行平均法時差準備金制度。我國目前實行的是時點法無時差準備金制度,即以各商業銀行每旬末的存款余額來計繳存款準備金,實際繳存滯后五天并保持十天。無時差準備金制度使商業銀行對法定準備金的預測和調整都比較困難,受到的約束性大。在實行停止對準備金付息的制度后,應實行國際上較普遍采用的平均法時差準備金制度,即以每旬的日平均存款為計繳準備金的基數,間隔一旬后再予繳存,這樣商業銀行可以利用時差充分地創造存款,并有充足的時間來籌集準備金。 三、中央銀行和中央財政對取消準備金付息應采取的配套措施 停止對準備金的付息,在現有的銀行業經營條件下,將會使商業銀行的利潤蕩然無存,所以中央銀行和中央財政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 (一)適當調低營業稅率。據統計,工商銀行等16家商業銀行1999年度繳納國家財政的營業稅為378億元(營業稅率8%),所以如將銀行業的營業稅率調低至3%(即便如此,在國際上仍屬高稅率),可使商業銀行當年增加236億元的稅前利潤,大致可與準備金稅相抵,但營業稅率的調低能強有力地促進商業銀行拓展貸款市場的業務。“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取消存貸款比率的限制。作為商業銀行的存在,關鍵在于如何派生存款,創造廣義貨幣,擴大貨幣乘數。要擴大貨幣乘數,就需要取消現行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監管指標中存貸款比率不得大于75%的規定。商業銀行的安全性是由流動性和盈利性所決定的,在商業銀行流動性資產和加權風險資產資本充足率(>8%)達到了規定比例的約束條件下,存貸款比率對安全性而言已無任何實際意義,相反卻限制了貨幣乘數的擴大,降低了盈利性。 (三)支持商業銀行對金融工具的創新。商業銀行的市場機制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貨幣市場和眾多的金融工具。一個具有充分規模活躍性很強的貨幣市場,能夠提高準備金的使用效率,使得同等數量的準備金能夠支持更多的貨幣創造。 (四)建立商業銀行的存款保險制度。商業銀行逐步市場化后,貨幣乘數隨之也會逐步擴大,此時銀行的風險也將會凸現。從保障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化和保護存款人因銀行的破產清算而免遭損失的角度考慮,我國需要盡快制定存款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