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染料發展狀況及在制革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簡未平1王全杰1,2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2.煙臺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前言
傳統的天然染料是指從植物、動物或礦產資源中獲得的、很少或沒有經過化學加工的染料[1]。近年來,人們將來源于細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產生的色素也歸為天然染料的范疇。在我國,天然染料的研究與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已利用彩色礦石研磨成粉狀涂染織物,到明清時期,天然染料的制備和染色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2]。自1856年英國化學家W.H.Perkin首次合成苯胺紫以來[3],天然染料曾在較長時間內被合成染料所替代。但隨著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合成染料在生產與應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天然染料以其綠色環保、安全無毒等諸多優點,又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歐盟對其進口紡織品及皮革制品提出了嚴格的環保要求。我國作為皮革制品出口大國,探索如何應對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同時尋找制革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為當務之急。進口國在禁止進口的產品中包含了22種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及其所染的紡織品與皮革制品[4],可見,在這一新的環保挑戰中,皮革染料已占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此,綠色生態皮革染料的概念應運而生。天然染料作為綠色生態染料的代表,其開發與應用已成為皮革染料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天然染料的發展現狀及其在制革工業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問題做了探討,希望能為同行提供參考。
1天然染料的提取及染色機理
部分天然染料,尤其是植物染料色素是水溶性的,因此,提取天然染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水萃取[5]。為提高提取效率,可采用甲醇、乙醇、丙酮、烷烴或烯烴、苯及油脂等有機溶劑提取天然染料,這也是當前天然染料提取研究最多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近年來也出現了許多利用輔助手段提高天然染料提取效率的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超聲萃取,加分散劑等;另外,也有利用堿性溶液提取天然染料有色成分的研究[6]。天然染料的染色機理因其來源的不同及所染織物的不同而大有差別,因此,到目前為止,對天然染料的染色機理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工作者在不同天然染料對各類纖維的染色熱力學和動力學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研究人員Dr.DeeptiGupta[7]在對不同天然染料的上染機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萘醌類染料對尼綸、滌綸織物等合成纖維染色的吸附等溫線屬于朗格繆爾型,染色為吸熱過程,且隨溫度升高,上染率增加。這一結論與合成染料染色合成纖維的情況大相徑庭。日本[8]對天然染料上染蠶絲和棉織物的上染機理做了研究,結果表明:還原性天然染料如靛藍,是通過染料分子的聚集吸附在纖維表面,因此其摩擦牢度較低;而親水性天然染料如胭脂紅酸,具有良好水溶性,且含有陽離子性化學結構,因此對蠶絲有良好染色性能。我國研究人員在研究紫甘薯天然染料對羊毛纖維的染色性能[9]時發現:媒染對天然染料的染色牢度有明顯的提高作用,其原因在于,染料先上染蛋白質纖維再和媒染劑發生絡合,同時,在媒染過程中,吸附到蛋白質纖維表面上的染料分子立即與金屬離子形成一種不溶性絡合物而固定在纖維上,從而大大提高了染料的固著率。
2天然染料的研究與應用現狀
天然染料之所以重新受到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相容性,另外,天然染料毒性小、可生物降解及可再生的特點使其受到染整行業及研究機構的青睞。到目前為止,其應用已涉及紡織、醫藥、食品、皮革、化妝品等多個領域。
2.1天然染料在織物上的應用
天然染料在紡織行業的應用是研究最早,也是到目前為止研究最多,技術最為成熟的領域。天然染料所染出的織物具有自然的香味且手感豐滿,這是合成染料不可比擬的,尤其是茜草、靛藍、郁金、紅花等染出的織物,還具有防蟲、殺菌的功效[10]。日本、韓國、印度和美國等國都分別開發了數十種天然染料,并將其應用于真絲綢、羊毛織物、紗線及錦綸等各類織物[11]。我國的上海杰之境染料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天然植物染料加工企業,產品包括棉、絲、毛系列天然染料,色譜已發展到50多種;江蘇三毛集團利用從植物中提取的染料制備環保型高檔面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天然染料的染色范圍也已不再局限于天然纖維的染色,近年來,人們在天然染料染其他織物纖維及合成纖維上做了大量的嘗試與研究[13,14]。盡管天然染料在紡織行業的應用已較為成熟,但仍然存在產品重復性差、色譜不全以及染色牢度差等方面的問題,這也是天然染料應用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2天然染料的其他應用
天然染料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也是炙手可熱的研究課題。許多天然染料的原料本身就具有食用價值,如紫甘薯、高粱、甘藍等,并且部分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養顏美容等功效。因此,將天然色素應用于食品中,不僅賦予食品良好的外觀色澤,更讓食品擁有獨特的保健功效。劉永練[15]等利用微波和表面活性劑協同作用提取番薯中的紫色素,產品不僅氣味芳香純正,色調好,而且安全無毒,生理作用突出,可廣泛應用于食品的著色劑和保健品的開發。天然染料在化妝品制造業中的應用也并不罕見,如唇膏中的色澤增強劑,美膚品中的各種染料[16]等,多為天然染料成分。
3皮革常用天然染料
皮革制品作為高端消費品,人們購買后將長期使用,且部分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這就對皮革染料的生態相容性、色牢度、耐光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所用的皮革染料主要是偶氮類染料,原因在于偶氮類染料占染料品種的60%,幾乎涵蓋所有色譜體系,且色澤鮮艷,價廉易得[17]。然而,綠色制革概念的提出為制革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含致癌物質、不對人體產生過敏作用、不含環境荷爾蒙、嚴格限制重金屬和甲醛、不含環境污染物等[18]成為皮革染料研究追求的目標。天然染料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和自然無污染的特性,成為綠色制革用染料的不二選擇。目前研究較多的制革用天然染料主要來源于高粱、紅米、姜黃、板栗刺殼以及核桃青皮等。天然染料對皮革的染色多是以金屬鹽或者有機酸等作為媒染劑進行的配合染色,這樣使得天然染料-金屬-皮膠原之間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絡合結構,獲得更好的染色效果。劉治梅等[19]分別以金屬鹽和有機酸作為媒染劑,研究了天然染料高粱紅對皮革的媒染性能,結果表明:金屬鹽和有機酸兩種媒染劑對皮革的染色牢度均有提高,其中金屬媒染劑的效果又優于有機酸,且后媒法好于預媒法。王應紅等[20]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植物染料姜黃對皮革的染色性能,結果表明:經稀土媒染后的藍濕皮吸收姜黃素效果顯著,且高溫有利于染料的吸附與滲透;用姜黃素對皮革染色時,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及平平加在較低溫度下有一定的促染作用,在較高溫度下有一定的緩染作用。
4制革用天然染料的發展建議
天然染料色澤柔和、自然,在當今人們崇尚自然綠色的浪潮沖擊下,必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我國,得天獨厚的物質和技術資源為天然染料的開發與應用創造了條件,不斷改進天然染料提取及染色工藝,拓寬天然染料的應用領域,是目前天然染料發展的必經之路。制革行業面臨的環境壓力,迫切的需要研發新型環境友好型皮革化學品,天然染料在制革工業中的應用正是順應了這種發展趨勢,因此,天然染料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綠色生態皮革的發展。
筆者認為,制革用天然染料的開發與應用應向著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加快天然染料染色機理研究,提高天然染料染色效率與質量。盡管目前已有很多企業大量生產和使用天然染料,但天然染料染色機理的研究仍相對欠缺,這也是天然染料在制革工業中應用的一大瓶頸。明確天然染料染色機理,從根本上提高天然染料染色效率,改善天然染料所染皮革的質量,是目前天然染料在制革中應用的必經之路。(2)產學研相互促進,結合生產需要,開發研究適合生產的天然染料產品,同時,以生產實踐為基礎,指導天然染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天然染料在皮革染色中的應用多處于實驗室階段,真正應用于生產的很少,因此,天然染料要想真正的在皮革染色中發揮其優勢作用,必須加強生產與研發的結合。(3)積極開發新型天然染料,自創民族品牌。西方國家對染料及其相關著色物的嚴格環保要求,加之我國天然染料研究的相對落后,迫使我們使用進口染料,這不僅提高了制革行業生產成本,而且助長了發達國家對高檔染料的壟斷行為[21]。只有積極開發綠色環保型皮革染料,開創自制染料產品,生產出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皮革產品,才能為我國成為制革強國鋪平道路,讓我國的皮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