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經濟畢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根據我國近年來卷煙消費稅政策的調整情況及產生的影響分析,提出應改變卷煙消費稅采用批發環節來征收,以調整稅收分配、計征方法,按卷煙的不同類別執行有差別的從量定額、提高稅率等改革建議。
「關鍵詞」卷煙;消費稅;煙草行業
一、卷煙消費稅政策的變化
我國卷煙消費稅經歷了三次大調整:(1)1994年以前,煙草業與其他行業一樣統一征收60%的產品稅。1994年實行“分稅制”后將產品稅改征增值稅,并新增了消費稅種,煙草制品成為消費稅的主要稅目。1994年各類卷煙按出廠價統一計征40%的消費稅;(2)1998年7月1日,為促使卷煙產品結構合理化,對卷煙消費稅稅制再次進行改革,調整了卷煙消費稅的稅率結構。將消費稅稅率調整為三檔;一類煙50%,二、三類煙40%,四、五類煙25%;(3)2001年6月1日起,對卷煙消費稅的計稅方法和稅率進行了調整。實行從量與從價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即按量每5萬支卷煙計征150元的定額稅;從價計征從過去的三檔調整為二檔,即每條調撥價為50元以上的稅率為45%,50元以下的稅率為30%.
二、卷煙消費稅政策調整對煙草行業產生的影響
卷煙消費稅政策的每一次調整都對煙草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由于1994年確定的卷煙消費稅政策中對不同檔次的卷煙都按照統一的稅率40%征收,使得煙草生產企業更傾向多生產利潤較高的高檔卷煙,企業的產品結構由低檔向高檔轉移,市場廣闊的低檔卷煙出現了供不應求現象。這一稅收政策也使以生產低檔卷煙為主的中小煙廠出現嚴重虧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從1998年7月1日起將卷煙消費稅由單一稅率改為差別稅率,一類卷煙的稅率提高了10%,四、五類卷煙稅率降低了15%.這一政策實施后,低檔卷煙產銷大幅度增加,一些中小煙廠的生產由于減稅而復蘇,高檔卷煙比重大的大型名牌卷煙廠由于稅負的增加利潤大幅下滑,削弱了大企業原有的優勢地位,使得小煙廠的關停并轉變得更困難,給行業的組織結構調整帶來了不利影響。此外,這一時期,卷煙消費稅一直按照出廠價從價計征,并且只在生產環節征收,導致很多煙廠采用轉移定價的方法規避納稅。2001年,為了促進煙草行業“扶優關小”的內部結構調整,政府又對卷煙消費稅進行了第三次改革。2001年稅改后,全國煙草行業消費稅總體稅負由原來的40.5%上升到47.3%,提高了6.8個百分點。新稅制將高檔卷煙稅率由50%降為45%,低檔卷煙的稅率由25%提高到30%,并對每箱加征150元的從量稅,大幅度提高了低檔卷煙的稅賦。這次調整對以生產中高檔卷煙為主的名牌大企業影響不大,總體稅負基本穩定。以生產低檔卷煙為主的年產10萬箱以下的中小企業出現嚴重虧損,這些企業紛紛關閉并退出了市場。2001年的稅改除了稅率的調整之外,計稅辦法從原來的從價計稅改為從價和從量結合的復合計稅辦法,計稅價格由出廠價改為調撥價或核定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利用轉移定價方式避稅的空間。這次稅率的調整,再次使企業的產品結構上調,造成了高檔煙市場過剩,競爭更加激烈,而低檔煙市場緊缺問題。低檔卷煙市場的巨大空缺也為非法卷煙、假冒卷煙提供了生存環境,對煙草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經濟學本科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經濟學本科學員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畢業論文及其寫作要求
(一)什么是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從文體而言,它是對教學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論說文.從側重點不同,分為學術論文和理論論文。經濟學本科的畢業論文一般為理論論文.理論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來探討、論述理論問題,表述理論研究的成果,或應用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提出對策辦法,并提升到理論高度的一種著述文體.由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具有總結理論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性質,就不能簡單地重復已有的結論,而是從已知求未知,具有一點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觀點、主張。
(二)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
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員要有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絕不可應付了事。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經濟學本科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經濟學本科學員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畢業論文及其寫作要求
(一)什么是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從文體而言,它是對教學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論說文.從側重點不同,分為學術論文和理論論文。經濟學本科的畢業論文一般為理論論文.理論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來探討、論述理論問題,表述理論研究的成果,或應用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提出對策辦法,并提升到理論高度的一種著述文體.由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具有總結理論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性質,就不能簡單地重復已有的結論,而是從已知求未知,具有一點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觀點、主張。
(二)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
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員要有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絕不可應付了事。
會計畢業論文
在自然經濟和傳統文化層面上,誠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強調的是內在品德修養,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側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忠義禮智信"是人們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為準則。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又說:"信則人任焉"。荀子認為:"養心莫善于誠"。老子也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把"本真"看作精誠之極至。這些圣賢哲人的論述,生動顯示了誠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在當時社會經濟處于自然經濟狀態,以自給自足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條件下,市場交往不發達,誠信更多停留在"自省"、"自律"程度。因此,重農輕商,重義輕利是其主要特征,誠信的形式和內容都比較簡單。但如今的情況截然不同了,會計誠信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現實物質利益聯系如此緊密。
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的要求
我們對于如何建立市場制度的認識很有限,大多是書本知識,經過近20年的實踐,使我們懂得了建立市場制度最根本的是兩條:一是"產權明確",產權不明確就無法交換,資源優化配置就無法實現;二是"交換必須平等、自愿、沒有欺騙",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誠信,市場就會提供錯誤的信號,資源優化配置也無法實現。如果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們搞市場制度的目的就沒有實現,市場制度的優越性也就沒有了。因此,不搞欺騙,講求誠信,是建立市場制度的基礎條件之一。
1、誠信既是道德資源,又是經濟資源
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既是道德資源,又是經濟資源,誠信在保障交易正常進行中具有重要作用。進入市場經濟以后,社會分工的細化和交換方式的發展,人們很難再游移于社會經濟之外,而具有了更為明顯的社會性和現實性。誠信也被賦予了更多的物質內容,從道德追求進入到物質生活領域。這種誠信理念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如果傳統文化的誠信強調"克己復禮",那么現代誠信則強調"互利"和"雙贏"。因此,誠信在倫理學家看是道德資源,在經濟學家看則是經濟資源,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在經濟活動中,若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壞,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交易鏈條中斷。在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環節上,生產、運輸、賒購、賒銷等都存在委托關系。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使交易鏈條中斷。如作為市場經濟核心的銀行,信用就是其發展的基礎。離開信用,股票、債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也都無法發展。而且市場經濟越發展,誠信的作用越重要。
[摘要]針對經濟及相關學科文獻出版數量龐大的現狀,本文利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1996—2007年廣西大學政治經濟學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引文情況進行統計調查與分析討論,試圖通過統計分析掌握經濟研究文獻需求及利用的規律,為館藏經濟文獻資源建設提供客觀依據。
[關鍵詞]碩士學位論文;引文分析;文獻需求
引文分析是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科學文獻的各種引證現象進行分析與評價,以揭示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性的文獻計量學方法。通過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引文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反映出研究生對文獻的吸收能力和創新水平,掌握其對文獻的需求特點。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分析博碩士學位論文引文的文章,但是有關經濟學科的學位論文引文的研究還未見報道。經濟學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在社會科學中占據重要地位,經濟及相關學科文獻出版的數量龐大,高校中普遍設置有經濟專業,研究生招生也很強勢。因而有必要通過引文統計與分析,以一斑窺全貌,了解和掌握經濟學科文獻需求及利用的規律,為館藏經濟文獻資源建設提供客觀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996—2007年,由于個人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使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方式及讀者對圖書館利用的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統計的時間段選取能反映讀者使用文獻的規律和未來的趨勢。本文調查統計的樣本來源于廣西大學商學院1996—2007年提交給圖書館的政治經濟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印刷文本,選定的論文題名頁上學科一欄皆標識有“政治經濟學”。具體統計方法是把每篇論文的題目、年代、引文數以及每條引文的類型、語種、年代、期刊引文的刊名等列在Excel表中,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辦公自動化工具進行統計分析。一篇學位論文中兩次或兩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獻,本文按其實際引用的次數計算,總計收集了139篇論文,總引文量為6323篇。通過引文分析方法從引文量、引文類型、引文語種、引文年代等多角度進行了相關的統計與分析。
2統計結果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