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解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社會經濟以及交通運輸行業飛速發展的當下,市政道路路面出現的病害種類逐漸增多,這也給施工材料和相關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并闡述了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點以及相關技術的應用優勢,還論述了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各環節的要點,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0前言
瀝青混凝土是當前市政道路工程開展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在實踐過程當中,瀝青混凝土應用的有效性以及其技術實施的科學性,將會對道路工程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為減少市政道路路面病害發生概率,提升路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當前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行改進。
1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應用現狀概述
路面位于市政道路組成成分中的最上端,會與通行車輛進行直接接觸,所以路面直接承載著車輛的運行壓力。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質量將會對車輛通行的安全以及穩定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施工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保證路面施工工作的有效性。為了保證車輛能夠順暢安全地通行,施工人員應該對路面的結構進行調整,確保路面的平滑度、強度、抗壓性以及抗震能力符合國家相關標準[1]。這樣一來,才能減少路面發生下沉、裂縫等病害的概率。如今,大多數市政道路都擁有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相關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路面的承載力,并且使得路面的穩固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提升,其使用壽命也將得到延長。
2改性瀝青混凝土的應用優勢
當前,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城市主干道以及機場跑道等市政道路工程當中都會開展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這種施工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十分鮮明,能有效提升城市路面的施工質量,可以為市政道路工程的應用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保障。筆者認為,改性瀝青混凝土的應用特點以及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相比于普通的瀝青,改性瀝青中添加了改性劑或實現了輕度氧化加工,這種瀝青結合料的粘結性更強。這也就意味著,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應用改性瀝青混凝土,可以使瀝青面層與水泥路面進行更為徹底的粘結,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進而有效地提升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穩固性[2]。改性瀝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當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其裂縫產生概率,提升路面的使用有效性。(2)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強大的抗疲勞性。市政道路路面的承載力以及抗疲勞性將會對其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當中提升路面的抗疲勞性能是施工人員工作的重點。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較為特殊的配料,在應用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地降低瀝青應力吸收層的彈性模量。因此,其應用會使得路面具備較強的抗疲勞性,在使用過程當中呈現出安全穩定的狀態。而且,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柔性和彈性的提升,會增強路面抵御低溫的能力,使得路面在低溫狀態下出現開裂的概率大大下降。此外,在使用過程當中,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還具有強大的耐磨耗能力,這會使得路面出現病害的概率大大降低,其使用壽命將會得到延長。(3)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嚴密的結構性。改性瀝青混凝土是一種混合材料,其中改性瀝青的品種以及制備技術極為多樣,能滿足不同工程的需求。在使用過程當中,基質瀝青以及改性劑的類型和加入量將會深刻影響改性瀝青的應用性能。當前,在大部分的改性瀝青混凝土當中,都出現了瀝青含量占比較高的情況。所以,改性瀝青混凝土的結構相對密實,在阻礙地下水上升、防止地表水下滲等問題上極具優勢,可以有效降低市政工程路面的水損害程度。(4)改性瀝青混凝土具有較強的便捷性。改性瀝青混凝土的便捷性不僅體現在其施工方面更體現在了質量控制方面。相比于普通的瀝青混凝土材料,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雖然具有更為強大的性能,但是在攤鋪以及碾壓緩解卻并不需要使用特殊設備和機具。只要設備具有使用有效性,工藝參數具備合理性,就能夠確保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3市政道路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為了能夠保證是市政道路工程當中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有效性,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施工人員不僅需要對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各環節的重點進行把控,更需要對施工的各類型技術應用要點進行分析和掌控,這樣才能合理的應用技術,切實發揮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優勢和作用。
3.1施工方案
制定順序合理、流程銜接自然、具有科學性的施工方案,是保證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有效應用的基礎。若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以及科學性的施工方案,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工程需求和要求,深入施工現場并對施工準備階段進行全程把控。在此過程當中,設計人員需要在方案當中確定施工所應用的各項機具的數量和參數,明確改性瀝青的品種和類型。參建人員必須根據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實際需求,選出最為適宜的改性瀝青品種,并且在實踐過程當中,嚴格遵照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應用的規范,保障施工有效性。以瀏陽河大橋路面施工為例。瀏陽河大橋的瀝青混凝土主橋橋面結構為,40cmAC13+5cmAC20(I),全部瀝青都采用SBS改性瀝青,施工總面積達1265m3。基于工程的基本信息以及施工需求,設計人員制定了由北向進入瀝青運輸車輛并開展各區域粗粒式、中粒式、細粒式順序施工和分副施工的方案。施工方案中規定以廠辦法拌制瀝青混凝土混合料;以25t自卸汽車運輸混凝土混合料;以德國AGB423攤鋪機完成材料攤鋪;以輕型鋼筒式壓路機完成2次初壓,再以重型輪胎壓路機完成負壓。由此可見,設計人員制定的施工方案,必須工程實際需求,并且細化到各項工作的開展細節,只有這樣才能以方案保障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應用的有效性。
3.2溫度控制
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而言,改性瀝青的溫度將會影響其壓實度。換言之,改性瀝青溫度的高低,將會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開展市政道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控制好施工溫度,以保證施工材料和相關技術應用的有效性。不同品種和類型的改性瀝青在溫度控制環節所應用的標準也不相同,大部分改性瀝青施工溫度都高于其他施工,其溫差在10℃之上[3]。不過,為了確保能夠對改性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工作人員在實踐中還是需要參照改性瀝青廠家所提供的溫度控制標準作業。雖然,改性瀝青的施工溫度普遍高于其他施工,但是并不意味著施工溫度越高越好。若改性瀝青施工溫度過高,則十分容易改變改性瀝青的性質和性能,其中包含的改性劑和抗剝落劑會出現老化,導致改性瀝青的應用質量下降。在實踐過程當中,改性瀝青混凝土的實用性也會下降,會對市政道路工程的路面施工質量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
3.3拌合控制
改性瀝青與混凝土的混合料拌合是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深度把控此環節的技術應用要點,才能確保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合理,保證其拌合結果符合工程實際需求。
3.3.1集料清潔
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是在室外環境當中完成的,所以極容易受到室外環境的干擾,其中包含的灰塵會污染混合料。基于此,為了能夠保證集料的應用合理性,確保混合料拌合工作的有效性,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在拌合施工階段做好清潔和防塵保護工作。為了保證集料拌合除塵工作的質量,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礦粉量的消耗參數。在實踐過程當中,工作人員應該先對混合料拌合工作開展的室外環境進行查驗,并根據拌合產量和礦料,計算出礦粉量參數。然后,在完成混合料拌合工作后,比對實際消耗參數和計算參數。如果出現了礦粉量的實際消耗參數不足的問題,就代表拌合除塵工作開展不到位。
3.3.2抗剝落劑技術
在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當中,抗剝落劑的添加也是極為重要的環節。該項技術應用的有效性將會對改性瀝青的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并深刻影響改性瀝青混凝土的應用效果。當前玄武巖是在拌合配比過程當中應用最為普遍的集料,這種集料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強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不過,瀝青并不具備良好的粘接性,所以在使用過程當中必須通過使用添加劑的方式來確保改性瀝青混凝土粘接性的增強。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合理應用抗剝落劑技術,要根據施工的實際需求加入適量的抗剝落劑,讓改性瀝青與玄武巖實現有效融合,進而保證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在實踐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的實際要求完成配比,依據改性瀝青體積來確定抗剝落劑的融入量,這樣才能在保證需求的前提之下,使改性瀝青混凝土的防滑性得到提升。
3.3.3拌合溫度
在市政道路工程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過程當中,溫度控制工作不僅要體現在施工環節,更要體現在拌合環節。在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根據施工規范,對瀝青原材料和成品的溫度進行檢查;并且要確定其集料烘的加熱溫度,保證混合料的拌合溫度和出廠溫度都符合相關標準[4]。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混合料拌合的有效性,并為順利開展混合料攤鋪工作奠定基礎。以成都地區的某市政道路路面應用的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為例。根據SBS改性瀝青品種及其使用要求,工程集料的烘干溫度必須達到200℃以上。而在拌合改性瀝青混合料時,溫度保持在185℃至195℃之間最為適宜。不僅如此。改性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時間要長與普通瀝青混凝土材料,延長時間在20s左右;而且,其每一盤的拌合量都應該適當減少。基于此,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到場溫度可以保持在165℃。在攤鋪環節,混合料的溫度能夠保持在155℃~160℃,十分有利于攤鋪工作的開展。
3.3.4拌合時間
一般來說,在工程作業環節施工人員應該先進行試拌,再開展瀝青拌合。這樣更有助于確定最佳時間,能為保障改性瀝青的質量奠定基礎。在實踐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先需要對各種材料進行調查和試驗,并且明晰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然后依據所獲參數以及試拌的結果,確定最為合理的改性瀝青時間。在這一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保試拌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確保其結果具有實際參考價值,能成為設定科學拌合時間的依據。
3.4攤鋪和壓實
集料攤鋪以及壓實是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應用的最終環節。在此過程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把控攤鋪與壓實技術要點,保證相關技術應用的有效性,才能確保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質量,使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實用價值。相比于普通瀝青,改性瀝青的軟化點有所提升,所以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堅硬度更高。在攤鋪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施工重點的把控。通常來說,施工人員應嚴格把控改性瀝青混凝土鋪設和碾壓的操作溫度。只要在規定的溫度范圍之內,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才可以被碾壓成型。在正常溫度之下,改性瀝青會發生20℃溫度損失,而在非正常甚至惡劣天氣之下,材料所發生的溫度損失將會增加。所以在攤鋪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通過保證施工溫度的合理性,來保障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應用的有效性。在進行鋪設時,應該開展分段操作,每一段長度保持在20~30m最佳。這樣一來,施工人員可以及時掌握瀝青鋪設的情況,對其出現的問題以及潛在危險進行檢查,隨時完成調整,以保障鋪設工作質量符合施工要求和標準。而在開展碾壓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合理考量改性瀝青混凝土的粘稠度。由于改性瀝青混凝土粘稠度較高,所以容易發生碾輪問題。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操作人員應合理調控改性瀝青混凝土的粘稠度。同時,實踐中應保持鋪設機和壓路機連續性作業,使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具備壓制性和平整性;在操作中,應保證攤鋪機在前、壓路機在后,確保改性瀝青在有效溫度上成型。
4結論
總而言之,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應用質量遠高于水泥路面,在使用過程當中表現出了極強的應用優勢,可以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路面安全和穩定。所以,在實踐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研究,確保在施工環節技術應用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能夠為提升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駱桂峰.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5):252-253.
[2]劉喆坤,譚沖,陳豹.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175.
[3]王金棟.市政道路建設中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之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35):121-122.
[4]蔡啟濤.分析市政道路SBS改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39(10):25-26.
作者:劉小聰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