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見義勇為事跡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今年37歲,于1985年參加工作,是**發電公司**電廠待崗員工,現已轉入供電公司。受公司多年的教育和培養,去年我于搶劫犯罪分子進行搏斗,做了一個公民和三電員工應當做的事,微不足道,可見各級領導對我非常重視,給了許多關懷和鼓勵。今天,我受集團公司及領導的要求,與在座的領導們、同志們匯報一下我與犯罪分子搏斗的經過,以及發生此事后,區政府、區綜治辦、區公安局、集團公司、供電公司、發電公司等各位領導自始至終對我的掛念和關心。談不上什么作報告,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所謂英雄事跡。
那是去年9月10日凌晨20分,我因有事從我父母家出來,剛走到鞍子壩小學門口,就聽到鞍子壩上面有人喊:“抓住他,抓搶劫犯!”我聽到喊聲后,馬上意識到有歹徒在搞搶劫。因為這一帶地勢偏僻,居住人口復雜,不但晚上,連大白天也有人敢持刀搶劫。于是,我就站在一盞路燈下張望,恰巧這時,有一個人迎面朝我慌慌張張跑來,身材不高,頭發很短,手里抓著一個女式長帶皮包,我當即攔住他的去路,并高聲喊道:“站住,干什么的?”這個男子也頓時對我兇相畢露地吼道:“閃開,不關你的事!”嘴里邊說邊罵著粗話,企圖從我身邊溜走。我瞬間便意識到這就是搞搶劫的歹徒。
于是,迅速追上幾步將他扭住,兩個人撕打起來。這個歹徒一邊掙扎,一邊拔出尖刀(是把彈簧刀)在我的腰部連捅兩刀,當時我感到腰部一陣巨痛,我用力將他摔倒在地,大聲呼喊:“快來人哪,快抓壞人!”可連喊了好多聲,一個人也沒來,好多人只是在遠處“觀戰”。在我搏斗的巷子里,所有住戶家里的一盞盞燈光全部熄滅,也沒有一個人出來幫忙。在幾十米外的一個茶館里,有幾個人邊喊邊看熱鬧。就這樣,我和歹徒在巷子乒乒乓乓,一路摔打搏斗。很快,兩人搏斗至一居民屋前,我熟悉這里的地勢,知道這家主人姓唐,專門靠扎帚帕賣,屋門前還擺了個煙攤。每次我來我媽媽家,路過此處,都要買包煙,照顧他的生意。
此刻,我見屋里燈還亮著,里面有人在看電視,于是踢了卷閘門幾腳,邊踢邊喊道:“快來幫忙!我是經常到你家買煙的那個人,快出來抓搶劫犯!”,可一連喊了幾聲,也沒有人出來,我知道他們怕多事,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就多一種氣勢,歹徒就多一份心虛和害怕,只要有一個人出來,歹徒就十拿九穩跑不脫。我當時那個氣呀,簡直沒法形容:不可理喻、不通人性、鐵石心腸、狼心狗肺……可氣歸氣,但我理智清醒,還得抓歹徒,于是,又繼續和歹徒單打獨斗著。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弘揚見義勇為傳統美德,匡扶社會正義,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有關要求,結合*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見義勇為行為是指公民為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在自然災害和事故中搶險救災、救死扶傷的行為。
公民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約定義務時的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縣行政區域內實施的見義勇為行為,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實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弘揚社會正氣,鼓勵見義勇為,維護社會治安,保障我縣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縣實際,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見義勇為是指公民為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在治安災害事故中搶險救災、救死扶傷的行為。
公民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約定義務時的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縣行政區域內實施的見義勇為行為,適用本辦法規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對見義勇為人員實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
第一條為弘揚正氣,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鼓勵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保障見義勇為公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見義勇為的,適用本條例。
本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外或者非本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見義勇為的,參照適用本條例。
外國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見義勇為行為是指:
(一)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
構建和諧主義社會必須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使得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相處融洽、協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和幫助,這是構建和諧社會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因此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環境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非常迫切和現實的課題。本論文通過對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中一個很普遍、很現實的社會現象——“看客”入手,通過對該現象概括性地說明和特征的闡述,使人們對整體上認清了這種該現象和該現象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危害。通過對該現象的社會學視角分析,探明了當前在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文化建設、群眾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道德與法制建設等諸方面存在著一些薄弱和漏洞。并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一些諸如: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情感熏陶、教育引導、宣傳說服、法制建設、輿論監控與引導等方面克服此類現象的措施,以期達到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環境的構建,更好更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的。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思想正式被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是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次理論升華。深刻理解和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豐富內涵,對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意義重大。
所謂和諧社會,就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系;全體人民能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做到和諧興國、和諧創業、和諧安邦。構建和諧社會,最重要在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只有人與人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和諧興國、和諧創業、和諧安邦才有了前提和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想才有可能成為現實。人際關系的和諧不僅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也是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心任務。所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往大了說就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和諧相處,各盡其責,共同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往小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幫互助的關系。而現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現象卻成為了人際關系不和諧的一個突出表現。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幸災樂禍的態度,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為、舉手之勞給110報個警而不肯、充當“冷血看客”而不知恥的現象無疑是和諧社會建設中刺耳的“不和諧音”。看客現象不僅是人際關系不和諧的體現,更是社會環境不和諧的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因此,解決現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現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更是中國實現全面進步的需要。
一、“看客”現象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和具體表現:
所謂“看客”,是指那些麻木不仁,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幸災樂禍為生活態度的人。他們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為,總是報著一種看笑話的心理去面對遭遇不幸的人。而“看客”現象的概念主要表現為,在緊急、危險的情況下,個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財產的威脅,需要自己幫助時,卻持坐視不救、袖手旁觀的態度。心理學上將“看客”現象界定為個體在緊急狀態下的心理反應意向,即緊急狀態下的冷漠行為。“看客”現象的存在是一種社會病態的表現,嚴重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阻礙著和諧社會的構建。
“看客”現象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事態緊急,認知明確,情感冷漠,眾人在場這四個詞描述。即在緊急、危險的情況下,眾人在場,明知受害人的生命或財產會受到侵害,急需人幫助,卻無人愿意伸出援手,有的只是冷漠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