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所羅門群島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之前關注了一個推薦電影的微博,偶然看到推薦教育題材的電影,看到《地球上的星星》,與《心靈捕手》、《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等幾部看過幾遍的經典電影放在一起推薦,想來估計也不錯,看到是印度電影,難免有點降低期待,但想到也很出色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應該不會太失望。看完電影,深深地震撼和感動。
影片的男主角是位在小學三年級已經讀了第二年的8歲小男孩伊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對周圍的一切充滿的好奇(看的時候腦中一直出現《窗邊的小豆豆》里的場景,感覺相當類似的兩個小孩),對繪畫有著獨特的天賦,但所有的學科卻都是0分。一開始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節進展排除了此推測,還在思考的時候,那位帥老師(對所有兒童都有發自肺腑的關愛,真帥!),揭曉了是閱讀障礙,對字母的識別、拼寫存在困難。
在伊桑的眼里,學習本是不在乎的,但有一位門門課都第一的哥哥,有父母的督促,有老師的各種指責、批評,甚至恐嚇性質的教育,漸漸地讓他失去了以前的開心、好奇、自信,尤其被迫轉到以紀律為校訓的學校,更是各種不堪,別人睡覺他在哭,別人上課他卻跪在教室門外,尤其當鏡頭呈現出伊桑,這個年僅8歲的男孩,卻站在了學校樓層的最高處欄桿旁,那一刻,感受到他內心深深的絕望,僅僅因為那些老師們認為他學習不用心,單詞一再拼錯,語法怎么教都不會,懷疑有智障,在他的眼里,“那些字母在跳舞”,他根本無法分辨,理解不了,但又不能承認是自己有問題。
慶幸他遇到了一位理解他的天使般的老師,慶幸這位帥老師尼克有著獨特的教育理念,慶幸帥老師尼克是一位關注弱勢兒童的老師,慶幸帥老師尼克知曉其癥狀,并深有感受,尼克走訪家庭、說服校長,給予伊桑特別關注和引導,漸漸地,伊桑找回了自信,尤其在最后全校美術比賽上,奪得冠軍,徹底找回了該有的童年。
影片中幾個經典的鏡頭,父親對他的指責、謾罵甚至扇嘴巴,學校的老師對他怒吼、打手背、到教室外罰站,甚至之后被罰跪在教室門外,對于8歲的兒童,這是怎樣的一種侮辱、摧殘···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但影片中權威而武斷的父親,硬是給孩子貼上了“態度惡劣”的標簽、出現問題只是怒吼、暴力,之后簡單粗暴地將其送到一座“管理嚴格”的學校,甚至在尼克來家訪時說明問題還不予理解,怒吼道不會競爭如何生存;而伊桑的媽媽,盡管像許多母親一樣,溫柔慈愛與善良,卻對伊桑的情況一籌莫展,只能在深夜里一邊看著兒子的影像記錄,一邊默默流淚。
影片里尼克老師給孩子父親講述了關于所羅門群島的故事:所羅門群島的村民使用一種獨特的伐木方法,對著大樹吼叫、咒罵,連續30天,這顆樹就會慢慢的枯萎,死去,植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
尼克老師的出場,就有些震撼,普通的美術課,第一次課卻吹著長笛、穿著小丑服,跳躍著、唱著歌來到教室,激發學生的興趣···當他發現伊桑總是低著頭、也不畫畫時,從他的同學、老師、家長那里充分了解他到底怎么了,更重要的是之后他的關愛和引導,講述也存在閱讀障礙的優秀人物,或許也正因為他自己經歷了這樣的困難,所以特別能感同身受,特別希望拯救這位即將迷失的少年
1李彬
A2板類運動聯盟理事,2004年獲得全國帆板賽優勝獎,2005年―2006年雪季獲得全國大眾高山單板滑雪賽兩次分站賽冠軍,爭霸賽和總決賽亞軍。
有人說帆板是個讓人特郁悶的運動,它不光挑戰體力,IQ(智商)水平太低也玩不了。你怎么看?
不是這樣的,只要風力條件、水面條件合適,選用適當的帆板器材,每個人都能輕松的體會到帆板航行的樂趣。
你是較早玩帆板的那批人,什么時候接觸的帆板?
2003年夏季,當時感覺帆板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在很多畫面里看到過帆板,但對自己能不能玩沒有概念,直到自己親身嘗試玩帆板,才明白原來想要駕馭帆板自由航行并不難。 可能你有單板滑雪的底子,一般人玩帆板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初學的時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初學帆板的人遇到的問題是把大量體力消耗在反反復復的拉帆、落水、爬上板的動作上,實際上在教練的指導下,學會使用巧勁,把帆板航行的原理先弄清楚,就不會盲目的耗費體力了。
和其他水上運動相比,玩帆板的樂趣在哪里?
這是一個在完全自然環境下的純個人的運動,展現自我、挑戰自我、享受自然是它的最大特點。想象一下,當你駕著帆板,航行在夕陽照射下的海面,海鷗在你的帆尖飛過,浪花在板尾翻滾,你自由自在的決定想要航行的方向……這是多么愜意的景象。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你需要不斷的挑戰更大的風浪,征服自然,挑戰自我,獲取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刺激。玩了這么久帆板,你最喜歡在什么風向和水域里玩?當然喜歡在海上玩帆板,風向最好是側岸風。
不同的風向水域里需要不同的帆和板,你有好幾個帆板吧?
不同的器材有各自突出的特點,偏長偏窄的板適合于跑速度的,偏短偏寬的板適合于靈活的轉向和初學,所以根據玩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器材。
你周圍有不玩帆板的朋友嗎,他們怎么看帆板運動?
他們覺得帆板很酷,大多數的人擔心自己不會游泳不敢去嘗試,實際上帆板本身就是浮體,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以放心嘗試。
你覺得帆板更接近運動,還是更傾向時尚休閑?
很運動,也很時尚呀。和滑雪、高爾夫、騎馬等時尚休閑運動一樣,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的。
我知道帆板對你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東西,能談談嗎?
太喜歡帆板,就會放棄一些別的愛好,并且要付出相當的精力,現在最敏感的三個字就是:起風了。
講講你玩帆板的故事,比如失落的、開心的、危險的或者別的什么。
最開心的是看到我們俱樂部的帆板愛好者越來越多,從03年的七八個人,到現在我們成功舉辦北京規模最大的帆板比賽,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喜愛這項運動。
浪尖追風的
2北極
A2板類運動聯盟的創辦人擅長各類板類以及沖浪運動
風箏沖浪追求的是什么?
這是一個追風的運動,你對風力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在一次次的與風的較量中追求刺激,享受刺激。
當初是怎么被吸引到風箏沖浪中來的?
2005年6月的一天,深圳的朋友給我打電話,想引進風箏沖浪到國內,這時我正在滿世界尋找這樣的機會。對我而言,幾乎每年都在不斷嘗試新的時尚運動項目,先是自己玩好了,再引入我的俱樂部,單板滑雪、帆板、沖浪、滑水……我們一拍即合,于是8月份就從國外請風箏沖浪教練,聯系培訓器材,落實人員等。
如果我想去接觸風箏沖浪,有哪些特別要注意的?
首先要從陸地風箏操控練起,然后是在水中,最后才是上板和跳躍。初學時最大的難度是要克服對大風的恐懼感,其它方面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
你完很多項目。相比之下玩風箏沖浪的特點和樂趣表現在哪里?
更加靈活、更加輕便、更能夠滿足你挑戰極限和展現自我的需要。
你玩風箏沖浪有兩年了?喜歡在什么環境中玩?
是的,今年是第二年了。當然喜歡在海上玩,風向最好是側岸風。
很多人眼里,風箏沖浪是是少數人的游戲,是這樣嗎?
有人說這是一個戰士玩的運動,可能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運動太極限了,從初學來講,這個運動甚至比帆板更輕松,只是后期對風力和風向的要求比較高。還很時尚,動感對嗎?這項運動確實非常時尚,很容易吸引很多人的目光的。
人們常說愛好會改變你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風箏;中浪對你的性格塑造和生命體驗有哪些影響?
會使你的意志更加堅強,每個帆板好手都有過大風大浪的經歷,在絕境中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最后一次次的征服自然,將帶給你無限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生活在別處,別處在海上
3香香
別把香香當成MM,他可是頗有男人氣質的“七匹狼”號的船長,曾經與頑石的一幫酷愛航海的弟兄一起,駕船遠征西沙。據說,現在正籌劃著自己的環球航海
你和帆船不會是一見鐘情吧,講講第一次玩帆船的情況,好嗎?
什么一見鐘情啊,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根本不適應帆船的搖晃。第一次出海駕帆,沒幾分鐘就暈船了,心里只想著何時能上岸。后來換我把舵,船一會兒歪來一會兒歪去,現在想起來,因為不服氣才玩帆船的。
很想知道你在海上久了,回到陸地上時的感覺?
剛開始我在海上待久了,回到陸地覺得怎么陸地也在晃,就連睡覺都要一手抓住床邊趴著睡(在海上睡覺的時候,要用手抓住睡艙邊上的木邊趴著睡)。現在反過來,是不下海渾身就不自在了。
你帆船航海的日子里,最好玩的是什么時候?
夜里,風很穩,沒有烈日的煎烤,大家一起唱歌聊天喝紅酒喝咖啡,跟伙伴們聊聊往事。
一個人的愛好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他對生活的態度,帆船改變了你哪些? 讓我學會了寬容、豁達和樂觀,多了一些與世無爭。很多人認為帆船是非常刺激的水上運動,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玩。
帆船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不怕水,有一些處亂不驚的心理素質。沒有一個人天生就具備這種素質的,其實航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為造成的危險。
在航海中,遭遇危險時,作為船長你怎么辦?
去西沙的途中,我們船上的GPS導航系統出了故障,要知道大海里找不到方向是怎么樣的心情!可是,只有等到白天我才能修理GPS。如果我放棄了,一船的人就完了,只有鎮定,然后積極去面對。
乘風破浪的時候,你會想些什么?
想想自己做過的好事壞事,風平浪靜的時候,任帆船在海上飄著,舵也不用把了,躺在甲板上曬月亮,再來點咖啡或是紅酒什么的,什么都不去想它,沒有什么比得上這個時候更詩意的了。
說到帆船航海,總會讓人想到14、15世紀地理大發現,現在帆船純粹成為一種時尚的戶外運動,你怎么看?帆船航海不只是戶外的一項運動,它還涵蓋了許多知識,雖然我們不必再用帆船去發現新大陸了,不過如果有一天能 駕著帆船去未知的地方或海島,還是挺讓人心動和期待的。它可以帶著我去未知的地方,結識更多的朋友,所以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藍色潛行一生的迷戀
4余晟銘(Geoff Yu)
加拿大籍華人國際潛水救援網絡純氧急救教練,緊急第一救護教練,深潛專長教練、濃氧潛水專長教練、沉船專長教練、深潛專長教練……
很想知道作為資深的潛水教練,不潛水的時候在玩什么?
資深倒談不上,我玩了30多年的潛水,經驗全靠平時的積累。不潛水的時候,會架著帆船和游艇出海,冬天去阿爾卑斯山上滑雪。
30年前西方國家就普及了潛水運動嗎?
現在潛水在西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30年前,潛水卻是一種神秘的極限運動。那時潛水還是軍方的訓練科目,一般人沒太多機會接觸,所以那時學習潛水的,絕對都是“激進青年”的“冒險”的行為。
那時的潛水運動和現在的潛水有很大的差別吧?
當時很多裝備都是根據軍方需要設計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我們現在對游泳的要求只要能游200米就好,當時卻要求掌握四種泳姿,并且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
那你是什么時候接觸潛水的,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
讀大學時,聽朋友介紹當地新開教習潛水的培訓班,就馬上和朋友一起報了名。結業考試在郊外的一個自然湖泊里進行,大概也只潛了5米深,而且能見度也不高,湖底也基本沒有美麗的景色。
不少潛水玩家都體驗過冰潛,冰潛給您什么不同的感受?
應該是這樣的,我第一次體驗冰潛光準備工作就用了兩三個小時,冰下的景色顯然是另一方天地,冬天的魚仿佛都像冬眠了一樣,完全不像夏天那么活躍,游得很慢也不那么怕人,就像電影的慢鏡頭。
避開教人潛水,潛水對于您來說是一項什么樣的運動?
自從考了第一張“Open Water”的潛水證照,潛水就變成了我的最主要的休閑方式。
這些年潛水最讓你迷戀的是什么,潛水的樂趣應該不只有水底的景色吧?
我想在不同的水域里體驗不同的潛水感覺,貪心點說,涉獵洞潛、冰潛、沉船等這些領域都是最讓我著迷的,潛水的樂趣對我來講就在于發現。
看得出來您去很多國家潛過水,哪個地方讓您覺得與眾不同?
要詳細的說嗎?從加拿大和美國高原湖泊到英國的二戰沉船,從墨西哥東西岸到南非和東海角的圣約翰斯港、埃及、東南亞各國、日本北海道(冰潛),密克羅西亞島的大奚地、所羅門群島、斐濟、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其它群島、中美洲的東西岸和小島,走到哪里,就潛到哪里。要說與眾不同,每個國家給我的感覺都是不同的。
您有一連串的專業頭銜:國際潛水救援網絡純氧急救教練,緊急第一救護教練,深潛專長教練、濃氧潛水專長教練、沉船專長教練、深潛專長教練……,你自己怎么看呢?
在我看來,潛水是一生的愛好,更是一生的學習過程,所以我最不喜歡別人稱自己余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