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北師大版教案

北師大版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北師大版教案

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第1篇

輕重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么樣的物體輕,什么樣的物體重.

教學難點

1.通過中介物體、等量代換比較物體的輕重.

2.運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用具

彈簧秤、皮筋、簡易天平、水槽和托盤、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盒子各九個(綠的和藍的為空盒子,綠的比藍的輕,黃和紅盒子中裝東西,輕重相近,比白藍盒子都重,四個盒子中綠的最大,藍的最小,黃的和紅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掂球游戲”感受輕重

(一)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游戲叫“看誰扔的遠”.同學們每人拿一個球在同一條線后面往前扔,如果有兩個球讓你挑,為了扔的最遠,你會怎么挑呢?

(二)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輕重不同的球,讓一個學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師雙手端平并同時遞給學生并給予協助,讓其他學生看到掂的過程.

(三)小結

看來物體是有輕重的,有的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而且有時候,分辨他們的輕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們的兩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輕重,你們想不想都來感受感受?

二、活動二:掂自己身邊的物體,感受輕重

(一)請你從你身邊選兩樣物品,用手仔細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誰輕誰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訴給你同組的同學聽,看誰選的物品和別人不一樣.

(二)小組匯報

教師:哪個組已經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三、活動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輕重

教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愿意嗎?

(一)實驗一

教師:我看到想參加我們活動的同學,現在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給他.

1.發藍盒子和綠盒子

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輕,哪個比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說給大家聽一聽.

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誰輕誰重,趕快試一試!(學生動手掂.)

4.說說你的感受?還想接著玩嗎?

(二)實驗二

教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著老師呢.

1.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黃色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說給同學聽聽.

2.教師請同學說自己的猜想.

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

4.教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么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5.這次為什么很多同學沒猜對呢?

6.小結:看來,并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

(三)實驗三

教師:如果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里,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

2.怎么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么不發表意見了,有什么困難嗎?

3.同學們都認為,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么辦?(動手掂一掂)

4.說說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

教師提問

(1)你們有同樣的感覺嗎?(學生出現分歧.)

(2)咱們的意見不一樣了,這可怎么辦呀?

(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么有沒有辦法呢?

(4)小組討論,匯報.

(5)教師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并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對學生提出的方法,盡可能給予演示.同時,要考慮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動四:總結探索結果

(一)教師介紹生活中的測量物體重量的工具

咱們班的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我們的前人就是根據你們的這些想法發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種能夠準確的測量出物體重量的工具.而且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你們見過嗎?

(二)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圖片:練一練1

2.出示圖片:練一練2

3.出示圖片:練一練3

(三)不知不覺當中,一節課就要過去了,你們上得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我覺得你們個個都很出色.你覺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獲?又有那些進步?這節課咱們班誰最棒?哪個小組最值得你學習?

教學設計點評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比較的過程,通過多個實驗,比較物體的輕重。教學時,教師自創情境,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引入,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比較輕重的過程,感悟出比較輕重的具體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探究活動

左重右輕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為學習10以內的加法做鋪墊.

活動準備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碼各1個,2克的砝碼2個

活動題目

在天平的右邊放入2克和6克的砝碼各1個,天平的左邊放入5克的砝碼1個,現在天

平是左輕右重.從剩余的4個砝碼中任意選擇兩個,放入天平的托盤上,以改變現在天平左輕右重的情況,可以怎樣放?

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

2.總結方法.

3.分組演示并說明.

參考答案

方法一:只在左邊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2克的兩個砝碼,由于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輕:

(1)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3克的兩個砝碼,由于1+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2)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于1+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3)在左邊放入質量是2克、3克的兩個砝碼,由于2+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4)在左邊放入質量是2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于2+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5)在左邊放入質量是3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于3+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第2篇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教案

皮膚與汗液分泌

〖教學目標〗

1.知識:

(1)說出皮膚的結構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些術語;

(2)理解皮膚的排泄功能。

2.能力:

(1)運用顯微鏡觀察皮膚的結構,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區分能力;

(2)在教學創設的情境中,培養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切實體會皮膚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增加生活常識和技能,并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初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通過課堂中開展的活動,培養快速處理信息,靈活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顯微鏡觀察了解皮膚結構的方式幫助學生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待和分析問題。

(2)通過對皮膚結構和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充分認識生物學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3)通過介紹我國有關科學技術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皮膚與汗液分泌。

課時:一課時。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有多項功能,與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但由于教材將本節安排在“人體廢物的排出”這章進行介紹,所以教學設計中應以排泄功能為主線來介紹皮膚的結構與功能。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皮膚的結構”,雖然在顯微鏡下較易觀察,但學生可能不易區分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需要教師點撥引導;“皮膚的排泄功能”部分,由于學生對“汗液的形成和分泌”,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是本節課的難點,可以借助CAI。

本課教學先以學生們較熟悉的宏觀世界“城市垃圾的清理”作為類比使學生了解人體代謝廢物及時排出的重要性。同時提問“人體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排出體內代謝廢物?”

[學生回答]①通過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體外;

②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③通過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借機回顧前面學習的兩種排泄途徑,同時引入今天“皮膚”的內容。

【新課導入】師:有人說:“皮膚我很熟悉呀!一人一張嘛”(以輕松的話題開局)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列舉一些描寫皮膚的詞句? (請同學列舉)

學生爭相發言:白皙、黝黑;皮厚如墻;油光滿面;汗流滿面;“白里透紅,與眾不同”;“只留青春不留痘”;“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教師含笑而言:剛才同學們列舉的詞句十分生動有趣(給以肯定),可是細細想來,這些詞句中,還隱含著關于皮膚的一系列問題(話題急轉),比如,皮膚常年暴露在外,接觸許多細菌,為什么不腐爛變質呢?有人膚白勝雪,有人皮黑似炭,人體的膚色為何會有不同?長“青春痘”是什么原因?人為何會出汗?(一連串發問,引起學生思考)這些無疑都與皮膚結構有關!

一、皮膚的結構

[活動]觀察皮膚的結構

(1)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皮膚切片,獲得有關皮膚結構的感性認識;

(2)對照大屏幕上皮膚構造圖,辨別皮膚各組成部分;

(3)出示3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觀察探究:

①皮膚有哪些結構?

②皮膚各部分結構有什么特點?

③推測各部分結構功能。

[注意事項]①教師巡視指導;

②請學生注意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以防壓碎;

③觀察完后,交回切片顯微鏡,做好實驗收尾工作。

請學生對照屏幕上的皮膚結構示意圖,說出皮膚的結構和細胞排列特點,推測有何功能。展示課件,小結皮膚的結構,并引導學生由結構認識功能。

皮膚的結構:表皮--角質層,生發層

真皮

皮膚附屬物:毛皮、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表皮

在介紹生發層的分裂增長能力時,可引用一組數據來證實:“人體整個表皮一般每3~4周就全部更換一次,人的一生中總共約要掉落18千克的皮膚碎屑”;在介紹“經常曬太陽的人們為何皮膚會變得黑些”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發層中的黑色素細胞。

(2)真皮

師:真皮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看圖),從厚度上看比表皮薄,還是比表皮厚啊?

生:厚!

師:真皮內含有大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這有何作用呢?(Flash同時閃現這兩部分結構)

教師演示:大家一起捏住自己的臉,再輕輕扭動,松開手,看皮膚有沒有大的變化? (或以一塊新鮮的較厚豬皮實驗,撕、拽、拉)

生笑著同做:沒有!

師繼續演示:這是一張白紙,我把它抓住,再輕輕一扭,松開手,大家看看紙產生了什么變化。

生:變皺了!

師:這說明了什么? (再介紹《紅樓夢》中賈寶玉和劉姥姥的皮膚差別)

生:真皮內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賦予了皮膚一定的彈性和韌性。

師:在真皮內我們還可以看見感覺神經末梢和非常豐富的毛細血管(Flash分別閃爍)它們各有何作用?(通過Flash展現冬季與夏季毛細血管的變化,幫助學生直觀感知、深入理解此知識點)

生:感覺神經末梢能使我們感受外界刺激;毛細血管可以通過自身的“收縮”與“舒張”來調節體溫,以適應不同的環境。

(3)皮膚的附屬結構

請學生觀察自己的皮膚,說出皮膚還有哪些附屬物,再在大屏幕中顯示結構照片。

在對皮脂腺的介紹中,注意補充青春期預防青春痘的方法,做好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

二、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1)汗腺組成

分泌部:由彎曲成團的細管構成,周圍有毛細血管

導管:細長的管道開口于皮膚表面

師:相信同學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夏日的驕陽下呆一會兒就會感到渾身冒汗。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以前人們不知道汗水是怎么來的?現代醫學和生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真皮內隱藏著250萬個小腺體,汗液就是從那里被輸送到皮膚表面的。

(Flash閃現汗腺組成,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汗腺分泌部周圍的毛細血管,并思考其作用)

(2)汗液的成分

教師演示:將手指按在鏡面上,5秒鐘后移開,發現鏡面上留有水蒸氣,以此證明汗液的成分有水。再請學生思考,并講出證據,以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判斷汗液的其他成分。

生:軍訓時,衣服和帽子上留有的白色的鹽漬,汗的味道是咸的!說明還有無機鹽。

生:烘烤汗液時應該會有臭味散發,說明汗液的成分中含有尿素。

(3)汗液的形成和分泌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可以結合信息技術,通過Flash動畫來展示,整個過程避免了單純語言描述的蒼白無力,使教師的講述變得生動而形象,學生的認識變得直觀而明晰。)

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解:當環境溫度較高或人體劇烈運動時,汗腺周圍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細胞從毛細血管中吸收了水、無機鹽、尿素等物質形成汗液,再通過導管到達體表被排出。

(4)出汗的利弊

討論:請學生分組討論出汗的利弊從而引出其功能的探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時間4分鐘)。

生:有排泄作用!

生:調節體溫的作用!

師乘勢而問:如何實現的? (將問題深入)

生:汗的蒸發會帶走一部分熱量,因此對人體的體溫具有調節作用。

師:(點頭贊許,同時播放Flash“汗液的蒸發帶走熱量”)除了剛才說到的皮膚可以通過毛細血管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體溫外,汗液的蒸發也可調節體溫,特別是在人劇烈運動時,肌肉活動釋放的熱量相當于安靜時的10~15倍,此時光靠皮膚的散熱已經來不及了,并且要是這些熱量不及時散發出去的話,足以使全身的血液沸騰,這時就要緊急開動全身皮膚的250萬個汗腺,結果我們會大汗淋漓,靠汗水的蒸發帶走熱量。

師: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的,那么出汗有沒有不好的地方? (轉變話題順便進行世界觀教育)

生:大量出汗會使人體鹽分流失,造成熱痙攣,所以高溫天氣里,人們應及時補充水和鹽分。

生:弄臟衣物,要求我們搞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初中生物教學論文

實施素質教育的著眼點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一定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使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得到發展。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觀。

家質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層內蘊,它的基本特征是人的內在的主體性。根據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學生素質的形成必須通過學生主體內部積極性的調動,經過個性的內化才能實現。主動性與被動性的區別,正是素質教育的水分嶺。

堅持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就是要把學生當做可以與教師平等對話和交往的生命體。在教育中,要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和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要從知識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活動的導演者、學生能力的教練者。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使“要我學”發展為“我要學”,從而確立生物教學中的學生主體地位。

二、探索“自主學習”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1.創設問題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根據中師生發育特征—好奇心強、喜歡探索這一特點,積極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如: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發現和提出問題;根據學生在討論、操作中發現引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引出相關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認真讀書、積極思維、深入探索,實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培養學生多方面自主發展。

在課堂基本知識全面掌握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多布置幾類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一來這樣可以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順利完成自己所能完成難度的學習,二來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自主提高、發展的機會,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特長。如:A類作業—不限方式、內容的作業,可以通過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找出間題,按自己理fff做答。B類作業—選做類作業,指那些具有一定探索性或研究性的作業。C類作業—有指定性的常規書面作業,但要“少而精”。

如:在學完“根的吸收作用”一節后,我布置以下幾類作業:A類作業:閱讀學校閱覽室現有的《花卉栽培》、《會跳舞的草》等等,找出問題自己作答。B類作業:動手栽培蘿卜、菠菜等易成活植物,觀察研究“植物的根如何吸收、運輸水份的”以及“二者吸收無機鹽的成份有何不同?”。一C類作業:根吸收水份和無機鹽的原理、過程分別是什么?有何聯’系?。這樣一來,不僅激勵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其動手能力,更大地調動其積極性,得到多方面的自主性發展。

三、創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樹立學生主體參與學習的信心。

建立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重點在于教師以自己的真誠去喚起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體驗到,教師是尊重他們的,并對他們的潛能、他們解決間題的能力充滿信心,于是學生就會去掉畏怯之心,作出積極的反應,盡力不辜負老師對他們的信任,主動積極地回答問題。師生之間這種彼此信賴、彼此尊重的情感很自然就會使課堂氣氛寬松和諧,為學生主體參與學習樹立了信心,創造了條件。

四、運用期望和激勵的心理效應,促進學生主動尋求發展。

一個學生被看成什么樣,被說成什么樣,被怎樣對待,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會變成學生的現實,這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在教學中我也曾有過這樣的體驗。譬如:在教學過程中,無論課堂上作答或是批改作業時,對一些智力一般的學生時常給予表揚、鼓勵,結果,這些學生不僅在學習上突飛猛進,作業日益千凈整齊且力求完美,很快成為班上的先進,并且經常搶答間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屬于“冥頑”的學生,時常給予關懷,發現其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結果,在生物學這門課上不再出現逃課、不交作業的不良習慣。這些體驗讓我深深感動“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要想讓學生自主尋求新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才能、靈氣,就應該讓學生經常得到激勵,樹立其自信心,才能揚起其好勝心和求知欲的風帆,踏上自主學習的探索之路。

總之,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自覺地運用學生主體觀念改進自身的教學觀念,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自我發展開拓道路。

看了“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學期教案”的人還看了:

1.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案

2.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

3.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免費

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學重點

1.認識1、2、3、4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學難點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準備

課件、補充資料“結繩計數”,學生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老師1-10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你們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數數的嗎?(演示課件:結繩計數)

2.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嗎?

(點評:以結繩計數的故事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活動(二)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板書“1”),你們想去嗎?鄉村的早晨非常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點評: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1”的概念.)

2.(演示課件:美麗的山村)請你們仔細觀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學生可能說:一條狗、一棵樹、一艘船、一間房、一個小孩、一座山、一個太陽、一戶人家、一棵草、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條小路、一條河、一群鳥……

4.平時,你還在什么時候會說到或用到“1”?

(點評:發散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學習.)

5、誰能總結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個體,又可以表示這類個體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

活動(三)

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用到2、3、4等數字,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點評:由“1”的學習,引申到2、3、4的學習,學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學習.)

活動(四)

1.建小足球隊:學校的操場多寬敞啊,你們想不想去活動活動?我們就來組建一支小足球隊.

2.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數字,(數字朝下)誰愿意參加足球隊,請你抽取一張數字紙片,把它貼在胸前.(10個同學貼好數字,按上臺順序站成一排)

3.同學們,臺上有幾名運動員?他們衣服上的數表示什么?

4.如果讓他們排成一隊,可以怎么排?(學生討論)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學生說出其中一種,臺上小隊員排隊)

5.老師扮演記者采訪:請問,你是幾號運動員?你排在第幾個?

6.請同學扮演小記者,向運動員提問.

7.除了這種方法,你還有別的辦法幫他們排隊嗎?

(10人一組活動:把自己座位里的數字貼在胸前,然后大家討論可以怎樣排隊,站成一隊)

8.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是怎么排隊的?其它小組可以當小記者提問.

(點評:組建小足球隊,調動學生參與的意識與活力.在老師示范性的采訪后,學生在模仿提問中,感知序數.)

活動五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誰學習他的什么優點?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1234

總評:注重體現學生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數學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同時還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識時,通過直觀的富有意趣的畫面——結繩計數來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實踐活動如:組建小足球隊.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感受知識、學習新知識.在注重直觀感受的同時,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例如,在認識"1"的時候,先讓學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讓學生聯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

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第4篇

利潤問題

學習目標:

1、理解利潤問題中成本,售價,利潤之間的數量關系,掌握相關的數學公式;

2、能夠熟練運用利潤中的數量關系正確的解題;

3、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熟練掌握利潤問題中各部分的數量關系,并用來正確地解題;

2、學會用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利潤問題。

教學難點:

將利潤問題與百分數應用題聯系起來,巧用單位“1”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體驗

師:萊特叔叔新開了一家超市,為了把超市經營好,他每天都要仔細計算成本、利潤等數據,還要計算如何進行打折優惠活動。你也想了解其中的知識嗎?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利潤問題(板書課題:利潤問題)

(也可按ppt上方式導入)

二、準備題

展示準備題:

萊特叔叔從批發商處用15元購進了一批鋼筆,結果以24元賣給顧客,萊特叔叔可以盈利多少元?

學生搶答,點學生發言。

生:24-15=9(元),用賣出的錢―購進的錢=盈利的錢。

師:購進時的錢叫做成本,出售時的錢叫做售價,利潤是售價比成本多的錢,即利潤=售價―成本。

教師板書:利潤=售價―成本

師:大家會用這個公式變形,求出售價和成本?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板書:售價=利潤+成本,成本=售價―利潤

二、基礎鞏固

展示例1:

某商品的批發價是50元一袋,規定零售價是70元一袋,求這一袋商品的利潤是多少元?利潤率又是多少?

學生讀題。

師:利潤怎么求?

生:利潤=售價―成本,用售價70元減成本50元。

教師講解:利潤率是以成本為單位“1”,指利潤占成本的百分數。利潤率=利潤÷成本。

師:題中的利潤和成本都知道嗎?

生:成本是50元,利潤是20元。

師:你會求利潤率嗎?

生:20÷50=40%。

師:同學們,算的不錯,看來對老師講的知識理解的不錯。

教師板書:利潤率=利潤÷成本

展示例2:

商店從某供貨商以每臺1200元,購進了50臺空調。該商店以20%的利潤率來定價,空調的定價是多少?如果按這個價全部賣出,商店共獲利多少元?

學生讀題。

教師講解:利潤率是以成本為單位“1”,指利潤占成本的百分數。利潤率=利潤÷成本。

師:題目中利潤率20%,是指利潤占成本的20%,售價比成本高出20%來定價。誰是單位“1”?單位“1”知道嗎?

生:成本是“1”,成本是1200元,是已知的。

師:你會求定價嗎?

生A:定價是1200+1200×20%==1440元。

生B:定價是1200×(1+20%)==1440元。

師:同學們,算的不錯,看來對老師講的知識理解的不錯。例題中的第2問如何求?

生C:求利潤,利潤=售價-成本。

(1440-1200)×50=12000元。

生D:1200×20%×50=12000元。

教師小結:在有利潤率的數學問題中,利潤=成本×利潤率,定價=成本×(1+利潤率)。

教師板書:利潤=成本×利潤率,定價=成本×(1+利潤率)

展示例3:

商店以400元的成本購進一件商品,準備以50%的利潤率來定價,但因為價高,沒有人購買,只好打7.5折優惠,問現在這件商品賣多少錢?

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師:

成本400元是已知的,“準備以50%的利潤率來定價”,同學們能求出定價嗎?

生:定價=成本×(1+利潤率),列式為400×(1+50%)=600元。

師:“只好打7.5折優惠”是按定價的百分之幾出售?定價已知,怎樣求打折后的價錢?

生:7.5折是指定價的75%出售,單位“1”是定價,求折后價用乘法。

學生列式,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求定價可直接用公式定價=成本×(1+利潤率)來計算;商品打折問題中,用定價乘以折扣等于打折后的售價,打折后的售價除以折扣等于定價。

展示例4:

一件衣服進貨價80元,按標記打六折出售仍獲52元利潤,則這件衣服標價為多少元?

學生讀題。

師:同學們,衣服的實際售價是多少元?

生:

80+52=132元。

師:132元是按標價的六折出售,即是標價的百分之幾?哪個量是單位“1”?知道嗎?怎樣求出標價?

生:“六折”是標價的60%,求標價用除法計算:132÷60%=220元。

學生完成解題步驟。

教師小結:商品打折問題中,打折后的售價除以折扣等于定價。

四、綜合拓展

展示例5:

某商場進行促銷活動,顧客購物有兩種優惠方式:

①八折優惠;

②購滿200元送購物券100元(不滿200元不送購物券,購物券購物不足100元不退現金)。

兩種方式只能選一種,媽媽看中價格250元的一件衣服,還準備買一雙96元的鞋子,請你幫媽媽選用哪種優惠方式更劃算,列式計算說明理由。

師:根據題意,你知道哪些信息?

師:優惠方式①按八折優惠,怎樣列式?

生:(250+96)×80%=276.8元。

師追問:優惠方式②滿200送100,最后花了多少錢?

生1:

250+96-100=244元。

生2:不對,買250元的衣服送100元購物券,用購物券買鞋只花了250元

師:通過比較你發現哪種優惠方式更劃算?并完成解題過程。

學生答題。

教師板書:優惠①:(250+96)×80%=276.8(元)

優惠②:250元

276.8>250,優惠方式②更劃算。

教師總結:購物方案問題,按優惠方法計算各自的錢數,通過比較錢數少的方案更優惠。

例6:一種智能筆如果按9折出售則可以賺28元,如果按8折出售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虧損2元,那么這種智能筆的定價是多少元?

即學即練

一件商品隨季節變化降價出售,如果按現價降價10%,仍可獲利180元,如果降價20%就要虧損240元,這種商品的進價是多少元?

北師大版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學重點、難點:

學認8個漢字,知道字與畫的關系。教具準備:

圖卡、字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很早以前還沒有漢字的時候。有兄妹倆,哥哥負責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飯。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來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樣告訴還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拿起樹枝照著遠處山的樣子在地上畫了一座山(貼圖),旁邊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來,看到地上的圖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邊洗衣,她也向哥哥學在地上畫圖,她照著小河的樣子畫了幾道彎曲的水流(貼圖),旁邊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來看到圖后到河邊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倆可高興了。從此以后,他們就用山、水圖來表示字,慢慢地變成現在的字。漢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聰明啊!

二、比較字與圖,找關系

請同學們把字與畫對照起來看,說一說圖中哪一部分與漢字的哪一筆相似,小組合作。

三、看圖猜字練習

過渡:我國古代人民在勞動中發明了漢字,多么不簡單!像這樣的漢字還有很多,請大家看圖猜字。

1.出示圖卡:

2.學生猜字。

3.猜中后說說自己是怎樣猜的。

四、學習“日”和“土”

1.出示圖卡:

2.啟發:太陽用一個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從什么地方鉆出來?

3.讀字。

4.學生討論對比圖與字的想象之處。

五、課中休息——找朋友

8人舉圖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學認圖標,口頭組詞

1.出示小話筒,講要求,教兒歌。

小話筒,嘴邊放,比比誰的聲音最洪亮。

2.練習口頭組詞。

發“一字開花”卡,學生練習組詞。

請同學們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哪些詞語中有這些字,發現一個記住一個,增加一個花瓣,比比誰的花瓣多。

附:板書設計

山水

日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認9-15個漢字,繼續理解字與畫的關系。

2.繼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學認圖標“小鉛筆”“小天平”。

教學重點難點:

學認9個漢字,理解字與畫的關系。

教具準備:

字卡、圖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圖學習了8個生字,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這節課我們要學會9個生字,下面老師貼出字卡,請同學們看到認識的字就輕輕地點一下頭,看到不認識的字就輕輕地搖一下頭。

老師貼字卡

三、學習第一組生字“禾竹鳥”

1.出示相應的圖片,學生據圖猜字并說理由

2.講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莊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莊稼的樣子來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較圖與字的相似之處,小組合作。

4.觀察漢字的演變過程。

5.讀生字。

四、學習第二組“目馬魚”

小組合作學習:

1.看圖說字音討論:眼睛圖旁邊為什么是個“目”字。

2.比較字與圖,說相似之處。

3.讀生字。

五、第三組“人”“口”“木”由學生自己學習

課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戲

看誰反映快。

要求:老師任意指一幅圖,學生要迅速舉出相應的字卡并大聲讀出來。

七、口頭組詞

一字開花——人

八、完成練習

1.認識圖標“小鉛筆”。

2.讀要求。

3.教兒歌。

小鉛筆,已出現,讓我描寫和連線。

4.觀察6幅圖和6個字,哪幅圖和哪個字應該連在一起?說理由。

5.指導用尺子連線。

6.認識圖標“小天平”。

7.讀要求。

8.教兒歌。

小天平,左右稱,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圖片進行區分。

小結:同學們,通過學習“字與畫”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漢字,借助圖學漢字是一種識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長一起搜集這樣的漢字,你會發現漢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書設計

禾竹鳥

目馬魚

人口木

課后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把字與畫結合起來,利用圖記字,利用字理解圖,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既動口又動手,調動了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的特點很好地體現出來。教學中從故事入手,注意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課中休息的安排從形式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內容上突出了本課重、難點,既讓學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一字開花的練習則又一次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教學從課內走向課外,從課本走向生活,符合《課標》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設計點評

相關期刊更多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北師大法律評論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甘肅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耿马| 盘山县| 台东市| 陕西省| 宁强县| 循化| 青龙| 宝兴县| 尚义县| 利辛县| 东阳市| 黑水县| 乐都县| 永修县| 临沧市| 财经| 瑞安市| 县级市| 长兴县| 来宾市| 彝良县| 金塔县| 时尚| 滦南县| 芦溪县| 章丘市| 许昌市| 德州市| 漯河市| 霍林郭勒市| 信阳市| 宜章县| 鄂州市| 利川市| 桐柏县| 沁源县| 石楼县| 宣化县| 南和县| 天津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