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走基層匯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在團干部“常態化下沉基層”活動中,激情實干,努力展現新氣象、爭創新業績。和以往的下基層的要求不同,此次更加強調讓我們也要輪流下去,深入基層一線,下沉到基層去、到一線去感受和體驗實際,主動服務、勇于擔當,切切實實為基層、為青年解難題、辦實事。
現在資訊發達,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在青年的心里,常到基層看看的干部,才能和青年心貼心。換句話說,長時間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看材料,或即使偶爾“考察調研”,也只是“隔著玻璃看”、“圍著輪子轉”,蜻蜓點水,浮在表面,往往體察不到真實情況和青年意愿;包括網絡在內的各種傳播媒介,無法替代自己到基層了解的情況。
深入基層一線,下沉到基層去。首先要明確我們下去干什么。要注重“人跟事走”,要結合本單位重點工作任務,把基層反映的、平時在案頭上、桌面上、辦公室內要開展的工作,帶到一線去開展,真正去一線了解情況、解決問題、提高效率。其次是要結合職能職責深入系統對口的基層單位和生產一線、工程建設一線、項目工作一線,掌握真實情況、了解實際困難、解決具體問題;要把重點放在發揮本單位職能作用上,代表本單位開展工作,實行“一線工作法”。再者,要以幫促發展、解決問題為落腳點,幫助基層和青年解決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認真收集所到單位、企業、項目、園區等需要本單位解決的具體問題,能夠解決的,要及時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要向本部門本單位黨委(黨組)匯報,擬定工作方案,落實解決措施。其次,要強調換位思考、解決問題。
深入基層一線,下沉到基層去,才能從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做起,青年最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干部就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們走出辦公室,走進基層、走進青年,真切體會青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了解他們所需、所盼,從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從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只有真心誠意地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深入基層一線,下沉到基層去,才能贏得廣大人民青年的信任和擁護。
深入基層一線,下沉到基層去,不能做樣子、擺架子、走形式。要真正感受和體驗實際,與廣大青年打成一片,同吃同住。
一、根據黨委部署,做好先進性教育工作。
先進性教育工作是今年黨委工作的重點,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我們辦公室三位同志都抽調到先進性教育辦公室參加了這項工作,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對黨委在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個階段工作中交辦的材料、會議、匯報、信息等工作,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確保會議的落實,材料的上報,信息的報道。先后完成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工作匯報和第一批先進性教育工作的總結,配合做好基層支部先進性教育情況督查,及時了解、收集先進性教育工作中的好的典型,好的做法,上報各種典型、匯報等材料20多份,上報相關信息15條,其中被先進性教育辦公室采用8篇,被__資訊采用6篇,較好地完成了黨委布置的工作任務。
二、堅守工作崗位,切實做好機關協調服務。[文秘站網-]
辦公室工作任務繁重,頭緒較多,為此,我們把握全局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夏秋糧收購、先進性教育、穩定等工作重點和中心,全力做好上下溝通、協調服務工作,保證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協助做好穩定工作,宣傳有關政策規定,化解各種矛盾,工作中沒有出現脫節、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我們辦公室人員根據崗位職責,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上級部門的會議要求、情況匯報都及時通知到人,完成相關材料的匯報、上報。對基層來人和購銷企業辦理貸款、養老、醫療等業務,做到隨到隨辦,熱情服務,沒有出現影響基層企業的經營的情況;小車管理在車輛減少、服務多的情況下,盡量保證領導用車,保證工作用車,做到隨叫隨到;文印工作做到急事急辦,有事就辦,先后打印、復印各種材料、報表1500多份近300萬字,保證了上報材料的質量。
三、加強對外宣傳,及時全面反映糧食動態。
20__年我們高度重視信息、外宣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宣傳糧食工作、反映糧食動態的重點工作來做,從而使這項工作落到了實處。一是做好政務信息的宣傳報道。先后在《江蘇糧網》、《江蘇農業網》、《江蘇興農網》、《淮糧通訊》、《淮安糧網》、《淮安政府網》《__咨訊》《__政府網》等發表政務信息88篇,繼續走在全市同行前列;二是做好外宣工作。先后在《糧油市場報》發表稿件9篇,在《淮安日報》、《金湖資訊》等發表稿件12篇;三是繼續與縣電辦“糧油之聲”欄目。堅持每周一檔,宣傳糧食政策,展示糧企風采,為糧農提供信息服務;四是結合《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頒布一周年宣傳月活動,采取新聞媒體、橫幅、板報、宣傳車等多種宣傳形式,廣泛宣傳《條例》及相關政策法規,為促進夏秋糧收購工作,做好購銷工作奠定了基礎。
四、嚴格人員管理,確保人事管理規范有序。
我們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年檢工作,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整理,做好購銷企業勞動合同的續訂、監管工作,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增資、退休手續辦理等工作,做到工作及時,認真負責,沒有出現差錯。特別是在勞動人事管理權限下放基層后,我們加強檢查、監督,完善合同的續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險金的及時足額征繳,協調處理有關人事糾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五、抓實計生工作,落實各項計生管理目標。
對 計劃生育工作高度重視,做到常抓不懈。年初與直屬單位簽訂了計生工作目標責任狀,每季對計生工作進行一次檢查,半年進行一次考核。特別是對江蘇__、__油脂兩個計生重點單位,做到跟蹤檢查,及時掌握、了解計生工作出現的情況,全半年沒有發生計生工作違規的現象。同時重視婦女工作,組織開展了“三八”婦女聯宜文體活動、幗國建功活動,完成了縣婦聯下達的目標。
六、做好其他工作,保證機關管理落到實處。
機關管理工作比較繁雜,我們統籌安排,分清主次,抓住重點,針對機關管理存在的問題,如安全、門衛等,逐項抓好管理,完成了機關后宿舍區危險圍墻的加固,對門衛進行了安全意識的教育,對機關的一些的公用設施進行了修理,對機關職工住房的公用部分進行了修繕,保證了機關正常工作。同時,做好機關公有住房、租賃房租金、水電費的征繳,沒有出現拖欠現象。做好機關、企業離休干部醫藥費的審核、批報等工作,保證離休老同志老有所醫。組織機關離退休人員、在職人員進行了體檢和保健,完成城市創建目標和衛生、綠化責任區管理服務。
花、蜻蜓點水……種種“被調研”現
象,暴露了有些領導干部調研工作中
的和形式主義。綜觀“被調
研”,病癥主要有:
一些地方聽說領導要來調研,為
了贏得領導的好印象,往往在接待上
下足功夫,前有警車開道,后有媒體
跟隨,把領導的路線安排到條件最好
的地方,接觸到的人和事也都經過周
密部署,甚至經過“演練”,每個地
點待多長時間都有規劃。層層陪同,
車隊越來越長,人員越來越多。如此
聲勢浩大的調研,領導往往看不到真
實情況,聽不到群眾呼聲,自然接不
到“地氣”。
在一些地方,個別干部的所謂調
研,已成了“坐在車里察民情,隔著
車窗看基層,會議室里搞調研,賓館
里面聽匯報”。即便到了農民家里,
凳子還沒坐熱,邊上的工作人員就
指著手表暗示時間緊張,這樣的調研
哪能聽到老百姓的真心話。有些領
導要調研什么主題,跑哪幾個點,下
面早就安排妥當。只給領導看示范
點,“樣板房”,決不能接觸“陰暗
面”。這些病癥在現實情況中不同程
度存在。一些明星企業幾乎成了調
研經濟的定點單位。一家企業負責人
對記者說:“最忙的一個月,曾接待
了
4批領導調研,每次介紹相同的內
容,回答類似的問題,調研簡直就是
擾民!”
為何會“被調研”?表面看是
領導被下級“綁架”,丑陋被下級
美化,事實上病根更多地出在上級
身上。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有關“縣處級
領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觀察”的課題
研究,也印證了這一判斷。縣處級領
導干部總體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
上呈現出“三多三少”現象:室內時
間多,室外時間少;與文件打交道多,
調查研究少;和上級、同級打交道多,
與下級和群眾打交道少。
“被調研”,歸根結底在于有些領
導干部不愿調研、不屑調研、不善調
研。在不愿調研的干部看來,如今信
息社會,用不著再下“笨功夫”,下
基層累、到鄉下苦,遇到問題聽聽匯
報、看看材料、查查網絡足矣,坐在
辦公室,照樣搞調研,一個電話、一
份材料就可以把基層情況摸清;在不
屑調研的干部看來,自己見多識廣、
知識淵博,什么情況都懂,無須下去
調研或者是忙于事務性工作,舍不得
花時間去調研;不善調研的干部,說
白了就是“口頭軍師”,只會說不會
做,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做起事來畏
首畏尾。
一位長期在省級機關工作的處級
干部向記者嘆苦:“不是我們不想下
去。每天文山會海里泡著,哪有時間
下去?再說,下去了也不一定能聽到
真話。寫調研報告、總結材料,都是
讓下面報數據、報例子,我們再整合
整合?!?/p>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
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
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說得嚴重一
點,“被調研”是有些領導干部丟掉了
這個“傳家寶”,背離了“從群眾中
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離基
層一線遠了,和群眾的感情淡了。難
怪,不少基層群眾深有感觸地說,現
前不久,某上級機關在組織全面檢查后并沒有發一個通報就完事,而是梳理出存在的不足、下一步的改進措施,并指派有豐富基層經驗的機關人員到問題較多的單位教方法、指路子。這種沒有一“指”了之,而是深入做好“導”的工作的做法,受到基層歡迎。
工作指導是開展工作、落實工作的一種方式,是上級幫助下級、機關幫助基層提高工作質量、推動科學發展的一種途徑,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力抓手。在工作轉換期、發展關鍵期,或是重要時段安排的一項例行工作,任何部門、任何行業都需要科學有力的指導,概莫能外。然而,一些機關部門對“指導”的理解存有偏差,對發現的問題只知道批評指責,或扯著嗓子教訓人、或用通報處理人……以這些方式督促基層抓好落實,與抓基層的初衷背道而馳、格格不入。
一、強化幫帶措施,促進角色盡快轉變。采取鄉干部二對一幫帶的方式,讓大學生村官全程參與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學生村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員和一名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基礎好的機關干部擔任大學生村官工作“輔導員”,傳授群眾工作經驗,幫助開展各項工作。同時,把大學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學習、工作目標確定、工作任務的完成、業績考核結果等內容與所在村“兩委”的年度計劃和年終工作考核捆綁在一起,促使所在村“兩委”主動幫助、支持、鼓勵大學生村官開展工作,為大學生村官搭建平臺。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提高基層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養實施規劃,實行“三項制度”。一是定期工作匯報制度。每日記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總結匯報、每半年一份調查報告。二是集中培訓制度。定期參加鄉村干部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使他們對如何更好地適應基層工作,提高自身素質,擔當起新農村建設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會議制度。鄉要求大學生村干部都要參加所在村的會議和鄉干部會議,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議程,了解鄉整體工作情況。
三、強化實踐鍛煉,提升綜合能力。一是“壓擔子”。鄉黨委給予大學生村官安排具體的事務,如在各類材料撰寫、文化宣傳、遠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確要求,落實責任,進行交任務、壓擔子,增加他們的工作責任感,使他們在鍛煉中成長,在成長中發展。二是異崗鍛煉。為增進他們盡快熟悉工作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盡可能多的積累工作經驗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