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市監執法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吃透搞懂文件精神,確保法律法規正確實施
一年來,我們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關于做好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工作的文件精神,深入學習,力爭將文件精神吃透搞懂,并按照文件精神開展質量技術監督檢查活動,深入貫徹執行《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特種設備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緊緊圍繞源頭抓質量,圍繞質量抓管理、圍繞管理抓落實、圍繞落實抓提高的建設服務方針,切實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和為經濟服務的大局意識。
1、圍繞源頭抓質量,扎實推進質量監管工作
圍繞源頭抓質量,建立和完善定期檢驗、專項抽查、應急抽查等產品質量監督制度,加大對安全產品、化工產品、食品藥品、易燃易爆物品、節能型產品、主導型產品、大眾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監督檢查力度,采取定期檢驗與專項監督抽查相結合的方針,堅持做到檢查有記錄、查處有臺帳、處罰有依據、整改有提高的指導思想,促進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措施的落實和產品合格率的提高。同時,我們加大對生產許可證管理工作力度,改革許可證管理工作程序,加強對許可證的監督、檢查、核審工作,積極推廣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全年發證產品的監督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
2、嚴格按照國家技術標準,深入落實標準化制度
在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過程中,我們嚴格依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的標準,實施標準化管理,并結合本鄉實際,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健全適應本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質量標準體系,標準化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同時,在抓企業標準化方面,我們一方面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優化硬軟件配套設備設施,配合企業抓好宣傳工作,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在政策方面給予保護和扶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化改造,標準化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在農業標準化方面,我們根據鄉情特點,實行一村一特色標準化項目建設,在召靈村,我們建成了核桃示范園和煙葉生產基地,并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實行標準化管理;在龍頭村,我們重點發展獼猴桃和柚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在河馬村,突出抓好生態養殖業和土地整村流轉工作;在安民社區,重點發展商品銷售企業,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的促進了企業、農業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3、落實計量檢測監察制度,切實加強計量工作管理
根據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積極籌建計量標準和計量檢測新項目。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節能減材工作的要求,積極開展能源計量管理工作,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計量檢測體系,改進檢測手段,提高檢測精度,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圍繞節能減耗,指導幫助4家重點企業建立完善了計量檢測體系,促進企業的節能降耗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積極拓展計量監管范圍,保證電能計量的準確可靠;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計量管理和機動車安檢機構的監督管理,為交通安全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突出抓好民生計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農村、街道、社區衛生所及私人診所計量器具的檢測工作;質量計量監督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二、健全轄區打假責任制,依法維護市場經營秩序
健全轄區打假責任制與強化法技結合的打假理念,以專項整治為重點,強化打劣扶優、法技結合的理念,深入推進打假工作的開展。堅持用好職業打假舉報人、行業打假舉報、企業打假舉報等三個渠道的舉報信息,開展信息、計量、標準、檢測四種打假,深入查找案源,查處制假案件,深入推進打假整規工作,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做出了積極貢獻。一是組織開展了農資專項打假活動。每年在“3.15”和春耕期間,組織開展了“質量檢測進鄉村、服務農民到田頭”農資專項打假活動和“四個下鄉”(檢測下鄉、咨詢服務下鄉、受理投訴下鄉、打假力量下鄉)活動,社會各界反應強烈。二是組織開展旅游市場質量專項整治。以“五一”、“十一”“春節”黃金周為契機,組織開展旅游區計量、標準、特種設備、食品為內容的“四合一”專項檢查行動。三是組織開展食品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與此同時,我們還組織開展了藥品、食品、玩具、電熱毯、水泥、煤炭等產品的專項查處和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加大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力度,切實保障“兩大安全”
從體制、機制、管理等基礎環節入手,以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己任,嚴把食品和特種設備兩大安全關,有效防止事故和問題的發生。
1、不斷強化食品質量安全監管
認真落實食品"三員四定、三進四圖、兩書一報告"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認真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全面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并對其加大巡查力度,實行動態監測管理。
2、特種設備設施安全工作得到加強
特種設備使用、檢驗、監察推行“使用單位定期檢驗申報制度”、“特種設備使用狀態告知制度”和“特種設備延期檢驗報備制度”,促進了使用單位主動申報、檢驗機構按期檢驗和監察機構依法監管工作格局的落實。全鄉沒有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年度各類特種設備法定檢驗目標任務,為重點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完善執法監督備案審查工作,強化行政行為的監督制約
1、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
認真貫徹落實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審查、公布、備案等程序制度。堅持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必須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充分征求上級工作部門的意見,只要內容涉及其他部門管理職能的,積極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規范性文件通過后,及時向社會進行公布。同時結合我鄉的實際,還制定了《鄉企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鄉機動車安檢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切實規范了行政執法程序,為行政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2、改革責任制評價體系,增強考核的有效性。
建立健全鄉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和打假責任制評價體系,改革考評措施,對行政許可和辦案規范性、執法打假有效性、履行政令嚴肅性等內容進行考評。一是自查自評。二是組織檢查。由政府對業務部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重點對行政許可和辦案規范性、執法打假有效性、履行政令嚴肅性等內容進行考核評分。三是組織閱卷。由鄉黨委政府對業務部門的檔案資料、案卷材料進行審閱,綜合計評分數。四是總結通報。由鄉政府組成考評組對責任部門落實情況進行匯總,綜合計評考核成績,并張榜進行通報。
五、強化各項措施,為依法行政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強普法和法制宣傳工作
加強與各新聞媒體的合作,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加強普法和法制宣傳工作,開展生動有效的質量法規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一是邀請媒體報道質監動態新聞。二是積極開展專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3.15活動、質量月查無證食品,保兩節安全等專題宣傳活動;三是積極組織重點宣傳活動。檢查食品生產企業情況、計量節能降耗情況等,營造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圍。四是及時向新聞媒體公布質量監督抽檢情況,曝光部分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的企業。
2、提高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人員法律素質
一是建立健全質監部門行政執法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提高質監部門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了本部門工作人員中長期法律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將法律知識學習列入干部在職學習和培訓的內容;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制定了全系統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定期組織有關法律法規知識講座、召開執法案例分析會等多種方式,提高了系統執法辦案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實施行政執法主體資格認證制度。對行政執法證件實行分級集中管理。三是強化公信力建設。深入開展以治理商業賄賂為主要內容的公信力建設活動,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鄉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公信力建設措施》,建立比較完善的監督機制,促進了行風和效能建設。
3、為質量技術監督委托執法提供法律服務
一是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為確保民主法治示范創建活動取得實效,我鄉專門成立了分管領導為組長,司法所、派出所、社會事務辦和綜治辦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工作小組,并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綜治辦,負責全鄉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的日常工作。同時,各村也成立了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為副組長的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領導小組,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制定方案,扎實開展。結合三鍋鄉實際,制定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重要意義、標準及內容和實施步驟等內容,并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到各村委會,同時,要求各村委會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結合各村委會實際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實施方案的制定,使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的開展做到有的放矢,有序開展。
三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抓住新農村建設、林權制度改革和災后重建的有利時機,下村重點對加強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內容、標準、作用以及重要意義做全面的宣傳和講解,特別是在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系統全面的講解,得到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是健全和完善民主決策制。涉及本村重大事務先由村黨支部研究通過,再由村委會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充分發揮群眾的主人翁作用,使群眾的民主決策權得到充分的保障。對涉及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聽取廣大群眾或村民代表的意見后,由村委會歸納拿出實施辦法,提交村民代表討論決定,嚴厲禁止一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特別是在災后重建中,路怎么修、墻面怎么包裝、庭院怎么布置規劃、沼氣池怎么建設擺布等方面的內容都廣泛地征求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另外,在林權制度改革中,實施方案怎么制定和修改、山怎么分、林怎么改等方面的涉及到群眾切實利于的大事都召開群眾會進行討論,最終由群眾敲定實施方案。
五是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以及民主法治示范創建的標準、內容。并要求村“兩委”領導班子成員及黨員帶頭學習,模范遵守該章程和民約的規定,為其他村民樹立了榜樣。建立健全了村帳代記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全鄉各村的一切帳務由鄉上的會計核算中心集中管理,每年年終由鄉上組成財務清理小組對村上的財務進行清理,之后清理小組寫出清理報告上交鄉黨委政府,同時召開由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參加的村務財務質詢聽證會,自覺接受監督。健全村兩委主要負責人述職述廉制度。在鄉工作組的監督下,召開有黨員、村組干部和群眾參加村兩委干部述職述廉會議,首先由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分別作工作報告,然后由鄉財務清理小組宣讀清理報告,之后由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就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并提出關系到群眾生產生活的產業結構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村建設、林業采伐、惠農政策的落實、矛盾糾紛調解等民生問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進行答復。最后由參會人員分別對村兩委班子、領導干部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作為鄉上對該村兩委和干部的考核依據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災后恢復重建中,涉及到各村的都成立了在群眾中德高望重、說話公道、辦事公平、為人正直的老黨員、老干部組成的監督指導組,對災后重建進行全程監督指導。
六是強化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素質。結合結合人民調解工作,抓好《民法通則》、《土地法》、《婚姻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各種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的學習宣傳。特別是林權制度改革、新農村建設和災后重建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向干部和群眾作了系統講解。另外在普法的形式上,堅持“五個有”即:黨課教育活動中要有法制教育的內容;新型農民培育中要有法制教育的內容;對青少年教育要有法制教育的內容;糾紛調處中要有法制宣傳的內容;“平安家庭”創建評比要有法制教育的內容。
七是典型帶動,以點促面。按照“新農村建設到那里,民主法治示范村就建設到那里”要求,我們選取了群眾基礎好、村組干部積極性高的楊柳、東陽兩個村委會為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試點村,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在黨員活動中心戶或村小組長以及調解員家中掛上了法制宣傳骨干的牌子,配齊了相關的法律書籍,并利用農閑時節組織群眾學習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和法規。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村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不高。由于農活繁忙,家務事多,認為村子的發展是村干部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二是少數村干部對民主法制化管理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可整可不整,沒有弄清民主法治建設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之間的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
三是缺乏創建工作經費。由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司法所無工作經費,就連就起碼的做牌子、做版面、做固定標語和配備書籍的開支不得不到保障。
2012 年執法監察中隊上半年工作總結即下半年工作措施
利用今天支部生活會,簡單回顧上半年分管的執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5點:
一、認真學習國土資源系統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政策法規,做好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堅決服從領導,一切聽從指揮,按照《內部規章制度》來嚴格要求自己。
二、加大對國道沿線、城鄉結合部、基本農田和農村建住宅的巡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把土地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強化組織領導,形成打擊房地產開發和建筑領域非法集資行為的強大力量。我局成立了局長__任組長、副局長__、__、__敏任副組長以及規劃股、建管股、辦公室負責同志任成員的住建局開展打擊非法集資行動領導小組。于7月8日召開了9家建筑公司,14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打擊非法集資融資專項行動會議,要求相關建筑企業、房地產開發公司立即進行自查自糾,對查出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并在3日內向住建局承諾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不向社會團體、企業非法融資,同時不參與社會非法融資,做到守法經營,自覺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會后住建局分別與各建筑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了責任狀。
二、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增強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和對非法集資活動的抵御能力。廣泛利用電視、廣播、會議宣傳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家有關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活動的各項政策措施,教育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集資,多方位、多角度地宣傳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和特點,剖析典型案例,增強公民的風險意識和辨別能力,認清非法集資的危害性。
三、開展風險排查,認真做好對非法集資活動的監測和預警工作。建立本行業非法集資活動的監測和預警體系,指定專門人員,通過建立健全群眾舉報、新聞監督、監管和查處等信息采集渠道,加強日常監管,把好關口,盡早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處理。按照預警排查、重點排查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和監控能力建設,切實做好預防工作,做到信息靈通、預警及時、反應靈敏、應對有力,堅決杜絕重大原發性非法集資案件發生。
一、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
執法人員工作在行政執法第一線,其素質高低直接關系政府形象,決定行政執法質量。對執法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短期業務培訓,是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提升執法質量的有效途徑。這種執法業務培訓每年舉辦兩期以上,保證所有執法人員每年在完成執法任務的同時至少參加一次培訓。每年年底對執法人員進行一次業務知識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執法。培訓主要突出相關法規、相關技術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執法文書制作、執法工作技巧、執法工作資料整理積累等重點內容,做到理論性和操作性相結合。
二、建立聯動執法監管機制,相關部門力量并舉
我縣的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畜牧獸醫局與商務、工商、質監、衛生、公安等部門相互配合,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形成部門聯合嚴管的態勢和部門合力,提升了執法質量。突出聯管關鍵環節,落實行政許可制度。比如對從事畜禽養殖(場戶)和畜禽產品加工企業,進行動物防疫條件審核,與工商、環保部門一起嚴把準入關,并對其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對生產經營獸藥飼料等畜禽養殖投入品的企業、門店,和質監、衛生部門一起,按照《獸藥管理條例》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條例》規定進行審查,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切實清除無資格的生產經營主體。真正建立起相關部門在生產養殖、屠宰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等各環節各司其職,聯合執法監管機制,實現許可和執法監管有機統一。通過有效的聯合監管,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需要執法處罰的數量。
三、加大案件查處和廉潔執法力度,規范執法管理。
在依法行政的過程中,全面貫徹“依法執法、人本執法、文明執法”的理念,一是案件立案查處及時、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規范、準確,在大案要案的查處過程中,爭取相關行政部門特別是公安部門的支持,加大打擊違法活動的力度,彰顯執法的嚴肅性。二是執法案卷的卷宗有專人管理,完整齊全,格式統一規范。三是落實監督責任制,認真開展監督考核評議,對違法執法的人員進行過錯追究,維護執法人員公正、公平、文明、廉潔執法的形象,建立執法威信。四是建立執法內部監督制度,對執法人員在監督活動中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有效杜絕違法執法和違法違規違紀現象,對在執法工作中違背程序、吃拿卡要等執法違法的人員要公開嚴肅處理,取信于民。五是實行執法目標考核責任制,將執法行為、執法成效等作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對連續兩年考評為末位的,調離執法崗位。
四、強化畜牧獸醫綜合執法,確保畜產品安全。
加強牧政綜合執法,強化監督管理,規范防疫檢疫行為,依法履行動物衛生監督管理職責。一是切實抓好屠宰、運輸和產地檢疫工作,20__年屠宰檢疫生豬3650頭,開展運輸檢疫1.4萬頭(只),實施產地檢疫生豬0.65萬頭,共檢出病豬18頭和病禽32只,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二是加大肉品交易市場、畜禽交易所的檢疫監督力度,查處違規經營和銷售不合格畜禽產品案件2起,其中查處運輸染病生豬1起,焚燒深埋3頭。三是加強動物防疫合格條件審核,依法對規模養殖場、屠宰場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10份;四是加強了種畜禽管理,辦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3份,依法規范了種畜禽引進、繁育、生產經營行為;五是加強了規模養殖場養殖環節的監管,建立規模養殖場(戶)畜禽養殖檔案25份,督促養殖戶嚴格執行用藥記錄制度、伴藥期制度、依法合理使用獸藥、飼料等投入品,嚴禁使用國家規定的違禁藥品;六是加強獸藥生產經營管理,規范獸藥經營行為,嚴格獸藥經營企業準入機制,積極推行獸藥gsp制度,印發《獸藥、飼料經營質量管理培訓資料》30份,依法辦理《獸藥經營許可證》2家,建立購藥、銷售和用藥臺帳,實行獸藥使用追溯制度,查處經營假、劣獸藥違法案件2起5件、價值1500元;七是依法加強飼料經營企業監管,實行飼料生產、經營戶備案2家,抽查飼料經營企業2家,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假冒偽劣獸藥飼料行為,嚴把畜禽養殖投入品質量安全關,查處“三無”飼料0.3噸,開展飼料抽檢3批次;八是全面開展養殖場、飼料、獸藥市場和定點屠宰場、畜產品加 工廠專項整治、獸藥監督抽檢和獸藥殘留監控工作,自行監測覆蓋全部定點屠宰場和70%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重點監測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禁用藥物和喹諾酮、磺胺類等抗菌劑類藥物殘留。另外還加大了“瘦肉精”抽檢力度,對1家定點屠宰場的待宰生豬,按5%比例進行了“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抽檢20批次,對年存欄在2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進行“瘦肉精”抽檢16批次,經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化驗室進行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檢測,未發現疑似使用“瘦肉精”的生豬。通過依法加強獸藥、飼料經營環節和使用環節的監管,進一步凈化了獸藥、飼料市場,從源頭保障了畜禽產品安全,確保了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