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年級美術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
教學用具:
課件、粉筆、發(fā)箍道具、畫紙、彩筆等。
學生用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蔣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誰嗎?請看(課件出示小貓:喵,大家好,我是毛毛,請跟我來!)(課件出示:小貓玩線團)瞧,毛毛在玩什么?毛毛真會玩,它又調皮又可愛!老師也想和它一起玩,我要用魔法變身成為一只小貓咪,大家跟我一起念咒語:麻利麻利哄!(教師頭戴小貓的發(fā)箍)
師:大家好,我是蔣老師喵,我可喜歡玩線團了,誰想和我一樣成為小貓咪?
想要成為小貓咪可沒那么容易,接下來我有幾個問題要考考你們,誰答對了就能變身成為一只小貓咪。
二、自主發(fā)現,探求新知
(老師玩線團)
我一會兒扯出一條,一會兒又扯出一條來,咦,這是一條什么線?
(出示課件)指著“——”師問:這是一條什么線?
生:這是一條橫線(直線)。?(恭喜,你成為一只小貓咪)
(出示課件)那這條呢?(~~)
生:這是一條波浪線。?(恭喜,你成為一只小貓咪)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又是一條什么線呢?(
)你覺得它像什么?給它起個名字好嗎?
生:……
師:看到你們?yōu)樗鹆诉@么多好聽的名字,蔣老師也想給它起個名字,我叫它“螺旋線”,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這種螺線來繞一繞,涂一涂。
(板書課題:繞繞涂涂)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2、師:蔣老師現在是一只小貓咪,你們說小貓咪是怎么畫畫的?
生:......
3、課件:連一連
小貓咪畫了幾幅畫,誰能看出它們是什么?
4、師:蔣老師還有個絕招,我可以不用眼睛看也能畫畫,你們信不信?
生:不信。
教師示范。
師:你們覺得老師畫得像什么?用這種線畫畫,我感到特別輕松自在,想畫什么就畫什么,你們也想試試嗎?那么,現在就請你們用螺旋線來試著畫一畫吧。(2分鐘)
5、簡單評價學生的作品,挑出幾張作品,說說這些作品的問題在哪兒?應該怎樣繞繞涂涂比較好?
6、挑戰(zhàn):師:這里來了一只非常囂張的兔子,它說你敢挑戰(zhàn)我嗎?你能將我用繞涂的方法畫下來嗎?(時間:3分鐘)
老師這里有一個能幫助你快速畫出來的秘方,大家想不想知道?
7、評一評:這里有三個小朋友畫的作品。你們覺得幾號作品最好?為什么?
三、欣賞范作。
師:其實除了畫水果和小兔,我們還可以用這種繞涂的方法來畫一畫其他事物呢。這兒有幾幅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吧!(課件出示)
師:原來用螺旋線還可以畫出這么多漂亮、有趣的畫來,你們也想畫嗎?那好,現在就請大家用這種繞涂的方法,畫一畫自己喜歡的事物吧。開始!
四、學生畫畫,師巡視指導,收集作品。
五、學生作品欣賞。
師:“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筆,老師手中已經收集了部分同學的大作,大家要不要一起來欣賞一下?”
可以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告訴大家你畫了什么?
生:……
師:由于時間關系,后面的作品就不一一介紹了。我知道下面一定還有很多非常好的畫作,等下課后,咱們把它都貼到墻上,辦一個畫展,你們說好嗎?
六、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些什么?
生:……
教材版本:(冀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十七課
教學設計思路:
喚起孩子們對本課內容的興趣,通過猜謎語引入課題。再以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孩子們對下雨的感受,通過觀察雨景圖片,引導學生探究雨點兒的畫法。通過欣賞、對比了解畫雨點的要領。最后通過雨中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用繪畫形式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
用發(fā)現的眼睛觀察雨的變化,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景。
2.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教具、學具:電腦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小謎語,有興趣猜一猜嗎?
教師:請小朋友們聽好。(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綠。落到水里看不見)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聽好不好?
2.放音樂視頻《大雨和小雨》。(這是一首一年級上冊的音樂,學生都學過,要求學生一邊跟唱一邊做動作,大雨時聲音要大,小雨時聲音要輕,同時注意觀察視頻的畫面。)
3.教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聽,把老師帶到了雨的美妙世界。今天美術課我們猜的謎語,聽的歌都和雨有關,大家猜到我們今天要學什么了嗎?(學生回答)
4.學生回答,教師課件出示課題,同時板書課題。(板書: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畫法
(1)雨的模樣。
教師:老師先帶大家欣賞一組圖片。
(課件出示小雨的雨景圖片,學生觀察)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天氣怎樣?(下雨呢!)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是在下雨?(雨點、雨線)
教師:音樂中用來形容大雨的詞語是什么?(嘩啦啦)
音樂中用來形容小雨的詞語是什么?(淅瀝瀝)
教師:嘩啦啦,淅瀝瀝多好聽的詞語呀!老師也給這組圖片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大家想知道嗎?老師起的名字是早春細雨。形容初春的蒙蒙細雨。
(課件出示大雨的雨景圖片,學生觀察。)
教師:這組圖片和剛才的那組圖片有什么區(qū)別?(這組圖片的雨大)
老師給這組大雨也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傾盆大雨。(對詞語稍作解釋)
教師:那小朋友們是從哪里看出雨的大小的?(多讓幾名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蒙蒙細雨——稀疏、軟柔
傾盆大雨——粗重、稠密
(2)
雨的表現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雨的圖片,哪個小朋友能從剛才的圖片中總結出雨的畫法?誰愿意上臺來試一試?(學生上臺展示,不管學生畫的怎樣,都要進行鼓勵。)
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雨點、雨線來表現雨,雨有大小之分,畫面中的大雨和小雨又該怎樣區(qū)分呢?(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同步板書)
小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短線;小、稀疏的雨點
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長線;大、稠密的雨點
教師課件出示三組雨線,提問:你認為哪組畫的更好一些,為什么?(學生觀察,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畫雨的要領:要有次序、有方向感。(板書強調)
(3)
雨中的故事
教師:雨中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大家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發(fā)生在雨中的故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舉手講述)
(4)作品欣賞
教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笥褌兊拿佬g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他們身上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大家要注意觀察,看看這些小朋友是如何表現雨的。(引導學生從畫面內容、畫面色彩、畫面中人或物的心情、表現方式等方面進行賞析。適時教育學生萬物生長離不開水,為了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美好,應該學會利用資源。)
三、學習活動(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yè)要求:展開想象的翅膀,畫一畫雨中的故事。
作業(yè)步驟:
1、勾勒外形:用筆勾畫出主體的人物、動物或風景;雨點或雨線。
2、描繪表情:注意露出主體顏色,
3、添加顏色:注意雨景的色彩。
教師巡視、幫助學生。(播放音樂,學生作品循環(huán)播放,供學生參考。)
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要不拘形式,大膽表現。通過練習,生動、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下雨的真情實感。
四、作業(yè)講評
組織學生的作品,展開自評、互評。介紹“我”用了怎樣的線條畫了怎樣的雨,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教師針對典型作業(yè)及時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豐富情感,增強自信心。
五、
本課總結
教師: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們觀察了雨的模樣、學習了雨的表現方法、講述了雨的故事,表達了獨特的心情,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美發(fā)生在《下雨了》……(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學生邊聽音樂邊收拾物品)
六、板書設計
下雨啦
1、雨的表現方法:
小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短線;小、稀疏的雨點
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長線;大、稠密的雨點
備課人
:
李曉紅
年級
:一年級
學科:
美術
教學內容
第18課
男孩女孩
復
備
課程標準
相關描述
六七歲的兒童喜歡畫“人物”,但大部分兒童筆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對描繪對象的細節(jié)表現,在這個階段,如果能恰當引導學生的觀察,就能夠使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而生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形象是他們的同齡人,因此,課本設定了《男孩女孩》這個課題,從觀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入手,引導學生表現,并能由此及彼,用學到的方法表現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對此類題材處理的方式尤為不同的是,本課不是專為學習技能而設計,而是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入到情感體驗之中,并因此使本課呈現出濃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園里,天真爛漫的男孩、女孩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共同分享著童年的歡樂。在課堂上,講講男孩、女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讓他們互相觀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畫畫男孩、女孩,做張友情卡送給朋友。在愉快而溫馨的情緒體驗中學習任務也相繼完成了。
進行本課教學,關鍵把“情趣”兩個字處理好。“情”——把畫像和做友情卡的活動與友情、親情、好朋友、友誼緊密的聯系起來。“趣”——把畫像和做友情卡搞成一種趣味活動,做成一種好玩的、快樂的事情。美術課沒有壓力和負擔,有的是無拘束的表現和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學習目標
1、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2、引導學生自由設計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術活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評價設計
自評、互評、教師講評
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異性同學的優(yōu)勢,學會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共同健康成長。
課前準備
了解班上男女生在在各方面不同的表現、課件。
課
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
復備
(一)談話導入,揭示主題
1、看圖,分辨男孩女孩。
2、找兩名同學到前面,大家說男孩女孩的不同。將準備的不同的帽子,服裝道具,搭配給適合的人。準備不同的玩具選擇自己的喜歡的。
活動一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嗓門大。
活動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強男孩、女孩之間友情,導入新課。
活動時間:3分鐘
活動過程:
教師用哨聲組織學生按男、女站好隊
師:吹哨。
師:有的同學很奇怪,怎么美術課老師吹起哨兒了呢?今天上課呀,老師用哨聲來帶領大家做一個游戲,咱們先來賽一賽、比一比誰的嗓門兒大,好不好?
生:好。
師:教師哨聲一響,男女同學各站一隊,男同學右,女同學左,看男同學快還是女同學快。
師:吹哨。
生:排隊。
男、女同學互相問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處
師:男同學向左轉,女同學向右轉,男同學喊:“女同學好!”,女同學喊:“男同學好!”,我喊一、二就開始。
師: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齊喊。
師:同學們喊得都很賣力氣,那到底誰的聲音大呀?
生:一齊回答。
師:好了,老師覺得男同學的聲音很宏亮,女同學的聲音很清脆、悅耳。(通過剛才的比賽,讓同學們潛意識感到男孩和女孩在聲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區(qū)別的
活動二
活動內容:比比誰收集的圖片好。
活動目的:資源共享,拓展認識。
活動時間:6分鐘
活動過程:
貼圖片
師:在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圖片,現在請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圖片貼在展板上。
生:貼圖片。
觀察、描述、介紹、分析圖片
師:同學們搜集到的圖片可真豐富,你們最喜歡哪個形象,同學們選一選,然后放在講桌上。
生:任意選擇。
師:同學們選的都很認真,我們一起欣賞這幾幅。
師:老師發(fā)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同學們看看是什么。
師:拿一張圖片,放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這是誰選的。
生:我。
師:你說說選他的理由,再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就服裝、動作等談看法)
師:這還有一幅,你們覺得怎樣?
生:好。
個別生:不喜歡。
師:你說說理由。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
活動三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想法、做法好
活動目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啟發(fā)練習基本方法
活動時間:10分鐘
活動過程:
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
師:剛才咱們共同欣賞了許多的圖片,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展示給了老師,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藘晌恍屡笥眩麄円粋€是女孩叫麗麗,一個是男孩叫亮亮,他們非常想和大家見見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生:回答。
(老師出示展板,兩個人體輪廓。)
師:咦,怎么變這樣了,老師都分不出來哪個是麗麗、哪個是亮亮了。同學們,你們能看出來嗎?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張展板,展板貼有各種服飾、造型。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材料,誰來給他們兩個打扮一下,讓我們大家一下就能看出來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引導學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裝扮工作,深化對男、女孩的認識。
(選四名同學到展板前)
師:你們兩個人一組,每組裝飾一個人物。你們商量一下,哪個組裝扮男孩、哪個組裝扮女孩,怎么來分工?(同學進行裝飾)
師:咱們下面的同學給他們加油,看看哪組裝飾得又好又快。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總結男、女生的不同之處。
(學生裝飾完后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是麗麗、誰是亮亮嗎?(生回答)
師:同學們,為什么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來說一說?(生回答:女孩有小辮,喜歡穿裙子;男孩短頭發(fā),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師我也穿過裙子。
師:是嗎?什么時候穿過?(生回答小時候)那你現在為什么不穿了?
生:現在長大了,所以不穿了。
師: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長大了是個小男子漢了,就要穿男子漢的衣服了,是嗎?(生回答)
在這環(huán)節(jié)學生還會問一些其他問題,教師靈活處理。
三、正如大家所說,男生女生不僅在外型上有所不同,興趣愛好上也會有差異。我們看看男孩女孩的興趣愛好有什么不同。同學們交流各自的愛好。
四、通過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區(qū)別。現在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恍┠泻⒑团⒌膱D片,請你們觀察一下,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
學生創(chuàng)作,學生繪畫,男孩和女孩;老師巡回輔導,完成作品。
五、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引導同學們自由觀看,選擇一些繪畫作品和制作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有所側重的引導學生自評或互評。
談話總結,提出希望
這節(jié)課你們感到高興嗎?(學生回答)老師覺得也很高興。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許多不同之處,我們生活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里,老師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男女同學各自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1.了解解齊白石的生平與藝術成就,欣賞齊白石筆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齊白石作品的藝術趣味與藝術特點。
2.通過研究與嘗試,以臨摹或創(chuàng)作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用筆、用墨的方法,提高水墨畫的表現能力。
3.通過欣賞與表現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藝術審美素養(yǎng)。
教學重點:對齊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學習用水墨畫的方式表現蔬果題材
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與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
課前準備:(生)中國畫繪畫工具
(師)學生的作業(yè)紙、教學演示的工具、教學課件、蔬菜與水果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一些蔬菜與水果的實物,請學生觀察與感受:桌上擺了什么?
2、師:老師這兒有兩幅表現蔬果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圖片)
3、同學們說得真好,這幅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呢?
小結:它是以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蔬果的,水墨畫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個畫種,也稱為“國畫”。
4、你知道這是誰筆下的畫么?
5、出示照片:這就是齊白石爺爺,關于他你知道些什么?請你說給大家聽一聽。
6、齊白石一生畫了許多關于蔬果的水墨畫,我們來欣賞一下。
(二)欣賞國畫
1、要畫出這些水墨蔬果,必須要用毛筆和墨水,那么用筆的方法有哪些呢,你看(教師示范用筆方法:順峰、側峰、逆峰),這種用筆的方法叫什么?那這種呢?
2、出示藕圖,請你找一找,這幅圖中,哪些地方用了側鋒,哪些地方用了中鋒?
3、用筆的方法我們知道了,在來看看用墨的,用墨一共有“焦、重、濃、淡、輕”五種,我來考一考你,“焦”應該怎樣用墨?重呢?
小結:也就是焦重濃淡輕的用墨,是通過水分來控制的,焦的水分最少,幾乎沒有,畫出來的顏色最深,而淡的水分最多,墨的成分很少很少,畫出來的顏色也最淡。
5、(出示白菜圖)請你也來找一找,這幅畫中,怎樣用墨的?
6、為了表現出蔬果的美,齊白石還運用了色彩進行點綴。
7、出示蔬果圖2:再看這幅蔬果圖,他的用筆和用墨最巧妙的地方在哪里?
(三)臨摹國畫
1、接下來,我們就要運用這些方法,來臨摹齊白石筆下的白菜了。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一種重要方法,一般從觀察開始。
步驟:①畫菜幫:以中墨用中鋒畫出青菜的梗,注意用筆要根部粗,向葉部漸細。
②
畫菜葉:用含水分的大筆筆鋒蘸淡墨后,再用筆尖蘸濃墨側鋒畫出葉子,筆可在紙上略作滾動,注意墨團有濃淡大小的變化。
③
畫葉脈:待墨色半干時,用濃墨勾出葉筋。
④
畫菜根:中鋒蘸濃墨,較快的畫出根部,落筆時下按。
2、單顆白菜我們會畫了,接下來我們要完成一幅完整的果蔬圖。同學們參照桌上的果蔬自行繪畫,也可臨摹齊白石的作品。(出示畫好的果蔬圖、上了顏色的果蔬圖)在畫之前必須安排好畫面:
①
主次分明(確定位置、大小)
②
有疏有密
③
有前有后(層次感)
3、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四)點評
1、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與齊白石的原作進行比較,有什么不一樣,自己總結成功與不足的體會。也可以針對臨摹的構圖、用筆、用墨、用色等,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小結。
下面,我把上一年度的工作做一個總結。
今年,我上半年主要擔任了一年級六個班和六年級一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下半年擔任四年級全部和三年級三個班的美術課,還承擔了值周、副班主任的工作。
一、德:首先在師德方面,熱愛本職工作,關心集體,以校為家,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在工作中能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計較個人得失,工作作風正派。關心熱愛學生,課堂上嚴格要求,課后每個孩子都是我的朋友。
二、能:服從學校工作分配,責任心強,敢于接受任務,并能很好的完成.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能以教學為之,為學生為主角,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我在學校工作近三十年,一直教美術學科,長期以來總是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喜歡上我的課,我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各種教學工作,我認真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每次小本培訓,認真記錄學習內容,本年度我繼續(xù)領悟新課程標準,一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名教師,能夠以高校準嚴要求自己,首先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的教案,課后教學反思,周一按時議組長教案,按時參加教研活動,組內研究課上萬和組內教師一起探討,在評議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次腳掌開放周活動,每節(jié)都有家長聽課,這是對我們平時教學工作的檢驗,在三、四年級課上,我選擇了教師比較難講,學生比較難做的課題——創(chuàng)作畫,要求是一樣的,但學生的作品各有不同,能充分反映學生的審美的能力,培養(yǎng)現狀,這與平時的習慣養(yǎng)成。我要求學生平時怎樣,開放周就怎樣,如實反映學生生在校學習的習慣,效果非常好,普遍得到學生的歡迎,家長也非常喜歡我平時對課堂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注意培養(yǎng),課上,精良調動學生德維東興和積極性,在培養(yǎng)學生美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這些當然靠平時的教學動力,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離不開的這也是我們實驗小學這個興菜的集體認可的校風。
三、勤:本年度我在座班制時,能盡力做到遵守學校的判度,在彈性制時,也能準時到崗到位,全年病假半天,一次中午2點組內會議沒到。以后要注意約束自己,爭取做到全勤。保持以往的良好工作作風,努力做好本質工作,盡量不因個人的事影響到學校工作。每周準時參加升旗,周五準時參加政治學習,認真記錄,從沒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