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第1篇

1.對象與方法

①研究對象

本研究通過隨機抽樣以我校護理專業2012級、2011級和2010級全日制本科生共200人作為研究對象,大一護生67人,占33.5%;大二護生人66人,占33.0%;大三護生67人,占33.5%。其中年齡在18歲至23歲,男生16名,占8.7%,女生168名,占91.3%。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1份,回收率為95.5%,有效問卷184份,有效率為96.3%。

結果三個年級本科護生心理亞健康的總發生率16.85%,其中2010級(大三)、2011級(大二)和2012級(大一)的心理亞健康發生率分別為19.67%、12.50%、17.91%;三個年級本科護生總體平均心理壓力感得分為1.80±0.54,處于較低壓力水平。按壓力程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前五位的是:家庭壓力、學業壓力、戀愛壓力、自卑壓力、情緒壓力。心理壓力與心理亞健康呈正相關( P

②研究方法

A調查方法

對調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嚴格掌握測評方法與標準后,按照統一規范的指導語,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評,并當場收回問卷。

B研究工具

a大學生心理壓力量表

該量表包括兩個維度:①個人自身壓力,主要包括家庭壓力、適應壓力、健康壓力、戀愛壓力、自卑壓力和挫折壓力六個方面;②社會環境壓力,主要包括人際壓力、擇業壓力、情緒壓力、學校環境壓力和學業壓力五個方面。采用5點計分方式,即“沒有”計1分,“很輕”計2分,“一般”計3分,“較強”計4分,“很強”計5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調查者的心理壓力就越大。此量表的兩個維度Cronbach’S系數分別為0.81、0.86,總體同質信度為0.89,穩定性系數為0.59,以心理癥狀自評量表的總分作- 3 -為心理壓力感的預測指標,量表的預測效度為0.46,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b康奈爾醫學指數量表(Cornell Medical Index,CMI)

該量表包括身體和精神狀況兩方面的內容,可分為A眼耳、B呼吸系、C心血管、D消化系、E肌肉骨骼、F皮膚、G神經、H泌尿生殖、I疲勞度、J患疾頻度、K既往癥狀、L習慣、M不適、N抑郁、O不安、P過敏、Q憤怒、R緊張18個方面。采用兩點計分方式,凡回答“是”者,記1分,回答“否”記0分,全部項目得分相加得出CMI的總分,將MYR部分每一項目的得分相加得出MR值 。在中國醫學生、內科門診病人和神經癥病人中試測結果表明,CMI進行篩查,男性亞健康總分≥35,M-R分≥15;分女性≥40,M-R≥20分,即為心理亞健康。

③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EpiData軟件進行錄入,并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分析、非參數檢驗、雙變量相關分析、方差分析,P

2.結果

①本科護生心理壓力感總體狀況

三個年級本科護生總體平均心理壓力感得分為1.80±0.54。按壓力程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前五位的是:家庭壓力、學業壓力、戀愛壓力、情緒壓力和自卑壓力。個人自身心理壓力感及各因子得分顯著高于社會環境心理壓力感及各因子得分,排名前5名的壓力來源有3種壓力來自于個人自身方面。

②三個年級本科護生心理亞健康狀況

三個年級本科護生心理亞健康總發生率為16.85%,共有31人處于亞健康狀態。=0.0018,P>0.05。

③護理本科生心理壓力與心理亞健康的相關分析

心理壓力與心理亞健康的相關性總評分為0.511。按相關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前五位的是: 家庭壓力、學業壓力、情緒壓力、 擇業壓力、健康壓力。心理壓力與心理亞健康呈正相關( P

3.討論

①本科護生心理壓力及心理亞健康總體情況

本研究顯示,本科護生總體平均心理壓力得分為1.80±0.54,處于較低壓力水平,心理亞健康的總發生率16.85%,大三、大二和大一的心理亞健康的發生率分別為19.67%、12.50%、17.91%,低于國內許多調查結果,這可能與我校老師根據全校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采取相關措施有關。與湖南省高校大學生總體平均心理壓力感得分為

1.81±0.56和常海英、王惠珍等對南京醫科大學460 名護理本科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心理亞健康發生率為17.0%相近。按壓力程度大小排前5位的壓力來源依次為:家庭壓力、學業壓力、戀愛壓力、自卑壓力和情緒壓力,其中前5名的壓力來源有3種壓力來自于個人自身方面,總體而言三個年級本科護生的心理壓力感較輕。這與劉敏芳(2007)在對貴州省大學生壓力感調查后發現,貴州省大學生在各個壓力維度上的得分按平均分高低順序排列依次為:學業壓力、生活壓力、自我發展與擇業壓力、社交壓力存在一定差異。這也說明我校注重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學業壓力高可能主要與護理學專業是醫學類專業,大量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實驗課有關。

②本科護生心理壓力與心理亞健康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壓力和心理亞健康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總評分為0.511,心理壓力與處于心理疾病前期的心理亞健康狀況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家庭壓力、健康壓力、適應壓力、戀愛壓力、自卑壓力、挫傷壓力、人際壓力、擇業壓力、學校環境壓力、情緒壓力、學業壓力與心理亞健康呈顯著的正相關,表明本科護生心理壓力越大,越容易發生心理亞健康。說明適度的身心緊張狀態對機體適應環境、應對問題是有利的;但如果緊張反應過于強烈持久,超過了機體自身的調節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導致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亂而致病。若長期處于壓力大的環境中, 且缺乏有效的減壓調適方法, 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作為即將承擔緊張而繁忙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而言,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體一樣重要。本研究結果提示各學校心理工作者,在教育和管理學生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其心理情況,尤其是在學習、生活環境、人際溝通等方面,及時發現心理壓力和心理亞健康變化,制定與其相關,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防止其向心理疾病方向轉化,確保本科護生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面提升,為社會送上一批優質的高素質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程華山.上海市中小學生心理學問題現狀調查研究報告[J].心理輔導雜志,1998,(1):33

[2]季建林等.83例大學生心理咨詢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0,4:34-35

[3]解亞寧等.生活事件因素與中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4):182

[4]車文博,張林,黃冬梅等.大學生心理壓力感基本特點的調查研究[J].應用心理學, 2003,9(3):3

[5]于智敏.走出亞健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

[6]張林,車文博,黎兵.大學生心理壓力感量表編制理論及其信、效度研究.心理學,2004,(4):47-51

[7]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3-30.

[8]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5): 331

[9]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2):88

[10]李玉鳳,馮硯國,姚豐菊.技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5,11(2):136

[11]龔勛.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感、人格特征與應對方式及其關系的研究.應用心理學,2010.6(1):17

[12]常海英,王惠珍.護理本科生心理亞健康狀態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8,22(1C):199

[13]劉敏芳.貴州省大學生壓力狀況調查研究.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 3:61-65.

[14]韋有華,湯盛欽.幾種主要的應激理論模型及其評價[J].心理科學,1998,21(5):441-444

[15]吳嵐,李江山.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調查[J].中華現代醫學與臨床,2005,2(7):43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基層軍官;亞健康;護理措施

亞健康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隱形殺手,是一種介乎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表現,一部分人經常感到全身乏力、頭昏、頭痛、胸悶、心慌,常有氣短、情緒低落等現象,但到醫院多次檢查卻無明顯器質性改變。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亞健康,又叫慢性疲勞綜合征,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第三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如果不及時調整及療養,可造成器質性疾病的發生。我們對基層軍官健康狀態調查中發現,基層軍官均有不同程度亞健康癥狀,通過護理干預,其亞健康狀態得以明顯改善。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為我療養院2007年5~10月份療養的基層軍官180人,其中男171人,女9人;平均年齡(33.5±3.25)歲;文化程度:專科67人,本科113人;經過體檢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療養周期均為15d。

1.2方法問卷式調查,發放問卷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80份,有效率100%。該問卷根據亞健康癥狀結合基層官兵健康特征自行設計,共10個項目。

2 結果(表1)

基層軍官180人中。療養前有102人處于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占總人數的56.7%。療養后13人還有亞健康癥狀,僅占總人數的7.2%。

3 討論

現部隊日益注重基層官兵健康狀態,基層官兵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部隊戰斗力。調查中發現,基層軍官在條件艱苦、作風緊張、紀律嚴明的環境中工作,其訓練任務繁重,工作責任大,加之科技發展迅速,國際形勢不斷變化,面對新軍革,新編制調整,基層軍官受到不程度的壓力挑戰。工作強度大,負荷重,精神壓力大,多數親人又不在身邊,造成生活起居不規律。沒有親人的關愛,影響其心理及生活的協調,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伴隨相應不適癥狀出現。我療區針對基層軍官的工作性質、亞健康狀態,制定了一系列的科學療案,通過半個月的護理干預,使基層軍官的亞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4 護理干預措施

4.1景觀治療脫離造成抑郁的惡劣生活環境,盡情地宣泄胸中的積郁,使人獲得心理學上所謂“移情易性”的效果。從而達到消除精神緊張、心理矛盾,穩定情緒,改善睡眠的效果。每周組織基層軍官景觀治療1~2次,并做到動靜結合,動而不倦。

4.2心理療法心理因素是亞健康的主要原因,心理因素解除之后,癥狀也就去了大半。

4.2.1心理評定細致觀察,了解基層軍官性格愛好,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及研究醫療和其他文件,如:健康記錄、工作生活情況等,分析不同人員的心理狀態,制定心理護理措施。

4.2.2認知糾偏認知療法是近代國際上主要用以治療心理疾患的一種重要的療法和手段。所謂心理問題或心理疾患,主要是因某事、某物、某種環境使心理失去了平衡,發生了紊亂。某些基層軍官工作環境惡劣,困難重重,出現焦慮或選擇逃避情況;某些軍官則不以為然,“越是困難越要上”,喜歡與困難挑戰,與挫折搏斗。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就成為他們心理問題和心理疾患的重要根源。糾正了認知上的偏差,心理上的問題也就基本能得到解決。

在認識“認知”的重要意義時,還必須與“社會和諧”這個觀點相互配合。在保護和提高基層軍官心理健康方面,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4.2.3自我調節教育基層軍官學會自我調節,情感轉移,合理宣泄,適當控制情緒,做一個思想積極、開朗樂觀的人。對基層軍官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的解釋,并給予安慰和鼓勵,適當時作出暗示。

4.2.4集體心理保健講座分析造成心理問題的因素,針對基層軍官的心理特點及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開展預防性的心理教育,普及醫學心理的基本知識。

4.3音樂療法優美的音樂能使人的大腦深度放松,有關研究已證實,音樂療法具有使血壓降低、脈搏減緩、皮膚溫度上升、皮膚電阻增高的作用,使人身心進入放松和舒暢狀態,并產生某種令人心情愉快的內啡肽。采用群體式聆聽法:1次/d,30min/次,10次為一療程。旋律舒展、優美。節奏平穩與旋律活潑、愉快,節奏緊湊音樂交替播放,醫務人員進行講解。誘導基層軍官融于音樂中,達到治療的目的。

4.4海水浴療法海水浴有三大作用:①海水的溫度作用。海水與體表溫度有差異,海水浴可提高身體對寒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②機械作用。包括海水的浮力、靜水壓力和水流的沖擊作用等。③化學作用。海水中的各種化學元素能附著于皮膚或通過皮膚進入體內,作為酶、激素、維生素、核酸成分在機體內產生重要作用。這些效應作用于機體,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達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效果。

方法:海水溫度20℃以上,風速4m/s以下,當日氣溫高于水溫2℃以上。入浴前為基層軍官講解海水浴注意事項:在淺水區用手撩水沖洗頭頸、軀干,使機體適應后再行全身浴。初次以15~20min為宜,以后以不感疲乏為度,1次/2d。應定時到海灘作日光浴、空氣浴、沙浴。暴曬時間不宜過長,防日光性皮炎和灼傷。

4.5氧療法緊張的腦力勞動耗氧量特別大,間隙吸一點氧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每周組織基層軍官吸氧兩次,采用面罩式,30min/次,起到增強體質、改善睡眠的作用。

4.6運動療法運動是亞健康的一劑良藥,凡已呈現亞健康狀態的人更要重視。組織基層軍官參加適宜的運動鍛煉,每日0.5h步行運動或練習太極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不適癥狀。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第3篇

1.1研究對象選擇2008年7月-2009年11月的住院高血壓患者共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64.1±6.2)歲。其中1級高血壓16例,2級高血壓39例,3級高血壓31例,病程2~32年。高血壓診斷標準依據WHO/ISH1999年高血壓治療指南中的有關高血壓診斷與分級標準。

1.2方法參考相關文獻,結合實際情況自行設計高血壓病知識認知評價表,在入院時由責任護士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家庭及社會情況、身體各系統狀況、興趣愛好、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情況等,記錄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得出每位患者健康知識得分。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健康宣教,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評價。

1.3教育內容

1.3.1心理指導。正確引導患者學習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說明各種治療能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指導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訴或鼓勵其參加輕松愉快的業余活動,使其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避免情緒波動,使患者能主動從各方面進行自我調整并配合治療。

1.3.2飲食指導。告訴患者合理的飲食結構有助于保持血壓平穩。合理的飲食是指高纖維素、低鹽及低脂飲食。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每天入鹽應逐漸減至6g以下。還應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建議肥胖者減肥,煙酒嗜好者戒煙、限酒等。

1.3.3休息及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避免過度緊張的工作,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按照科學的鍛煉方法進行適量運動和放松療法。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要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min,運動之前應征詢主診醫生的意見。運動強度以運動后不出現過度疲勞或明顯不適為宜。運動時如果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眩暈、頭痛、惡心、強烈的疲勞感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就診。

1.3.4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良好的控制血壓可以延緩和減輕高血壓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隨意中斷治療,如自行換藥、減藥、停藥,將會引起血壓的波動而造成嚴重的并發癥。應向患者耐心講解所服降壓藥物的作用、服用劑量、服用時間、要求等,并反復強化,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有資料顯示,加強高血壓病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和提高治療依從性可明顯提高降壓效果[4]。

1.3.5家庭自測血壓指導。患者在家中測量血壓可以加深對高血壓病的認識,進而深刻的體會到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對血壓的影響。還能夠避免由醫生、護士測量血壓而引起的“白大褂高血壓”,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血壓水平。測量血壓要養成記錄的習慣,記錄內容包括:測量時間、血壓值大小、當天的飲食、運動、服藥情況和有無特殊的事件發生。如果沒有家庭用的血壓計,可以到附近的社區中心測量血壓。

1.4評價指標筆者自行設計高血壓病知識認知評價表,評價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每項20題,單項選擇,每題5分,≥60分為掌握;60分為未掌握。

1.5統計方法統計數據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

2結果

2.1自我管理教育前、后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情況患者在自我管理教育前、后其不良生活習慣有明顯減少,教育后與教育前對比有顯著差異。

2.2自我管理教育前、后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改變通過對比,在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對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掌握比教育前有顯著差異。

3討論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社區; 老年高血壓; 健康教育; 護理干預 ; 慢病管理

[中圖分類號] R54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0-196-02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我國高血壓病人已達1.6億,且每年以350萬人的速度遞增。但患者對高血壓病的知曉率僅為25%,合理治療率為12.5%,有效控制率僅為3%,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1]高血壓病不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的還會引起腦卒中、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并發癥[2],甚至死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和我國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深入開展,社區人群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日益增長,高血壓作為社區慢性病管理的其中之一,為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管理模式,旨在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降低致殘率,減少醫藥費;我從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以及慢病管理方面調查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社區相關部門配合下,于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對徐州市彭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鐘鼓樓、青年、彭城、開明4個社區內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60歲以上853例高血壓患者由經過培訓的社區醫護人員進入社區進行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建立慢病檔案;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84例,年齡60~82歲,平均71.2歲,病程5年以上。有各種并發癥的651例,單純高血壓167例。吸煙者231例,飲酒者198例。文化程度;小學及文盲123例,初中289例,高中及中專328例,大專及以上113例。

1.2 方法

1.2.1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婚姻、職業、性格、文化程度、社會背景、經濟狀況、等,以便更好地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及管理。見表(一)

1.2.2 生活方式及自我保健情況:內容包括是否吸煙、酗酒、飲食結構、服藥情況、血壓監測、是否堅持鍛煉、是否了解疲勞、情緒波動、飽餐等對高血壓的影響、高血壓的控制等。

見表(二)

2 健康教育

根據上述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情況調查情況,制定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指導計劃,對患者及家屬和其他社區居民進行多種形式的、廣泛地宣傳、示范、講解,并發放宣傳資料,必要地進行個別輔導;健康教育內容為:什么是高血壓及其診斷標準,血壓正常值范圍,正確測量方法及定期測量的意義,血壓高對人體有哪些影響,高血壓病的原因,發病機理,如何防控高血壓,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高血壓的危險行為主要有哪些,如何識別和防止高血壓并發癥,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3 管理指導

3.1飲食 高血壓患者應進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應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多食含鉀、鈣的食品,盡可能多食綠色蔬菜、新鮮水果,如芹菜、卷心菜、西紅柿、蘋果、西瓜等。要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每日鹽的入量應低于5g,因過多攝入鈉鹽可引起體內水、鈉潴留,加重心、腎負擔,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還應戒煙限酒,因煙中尼古丁可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大量飲酒不僅可引起血壓升高,也是腦出血的誘發因素之一。高血壓病人要多食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防止因用力排便產生的不良后果。

3.2 運動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降壓效果的作用,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的目的。可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跑步、登山等運動,要循序漸進,開始每天1次,每次半小時,以后可每天2次,每次半小時,患者可按運動前后脈搏變化及自我感覺來調整運動量,運動時心率一般控制在102~126次/分或運動后心率增加不超過運動前的50%為宜。

3.3心理 老年患者較孤獨,易出現焦慮、緊張、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身心醫學的發展,社會心理因素與各種疾病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鼓勵并開導社區老年患者要日常生活規律,情緒穩定,保持平衡心態,減輕精神壓力,遇事要冷靜、平靜,切忌生氣暴怒、焦慮憂郁、悲觀恐懼等不良情緒的刺激。鼓勵他們多參加社區內外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如下棋、書法、繪畫、音樂、打太極拳等。在參加活動時要量力而行,不要過于勞累,以免加重病情。

3.4藥物對各類老年高血壓患者,要細致耐心地指導他們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堅持長期服藥,切忌隨意增、減、停藥物,以免發生不良事件;另外,盡可能教會他們學會自測、互測血壓,以便隨時了解血壓控制情況,隨時向社區醫生匯報或到醫院就診。

4 結果

經過2年系統地健康教育指導與管理,雖因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社會背景、經濟條件等的不同,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選擇、教育內容的需求存在差異性,但通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慢病管理后,絕大部分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有了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病情得到控制與改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5 討論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并導致患者死亡前三位之一的非傳染性疾病;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諸多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人,且仍保持不斷升高的趨勢[1]。高血壓及其并發癥不僅給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不幸,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大力開展社區慢性病管理已成為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重要工作。高血壓病是慢性病,是因不良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致病,對其采取的治療方法亦應是綜合性的。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和防治知識教育及心理治療是高血壓的必要手段,采取以社區為范圍對高血壓等慢性病進行綜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社會老齡化的加速,高齡老人比例的增大,老年高血壓患者相應增多。經濟條件、行動不便等原因,大部分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在社區或家庭治療。文獻報道,老年人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偏差、誤差, 男女高血壓患者遵醫囑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者僅為 25.6%~48.9%,而對非藥物治療的依從率為60%[2],對高血壓帶來的危害認識不深刻。我國高血壓患者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及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的特點[3],這一特點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因此,我們深入社區,步入老年人家庭,通過健康教育,促進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近年來,心理因素與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已逐漸被認識,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與社會心理應激所引起的過度緊張、焦慮、驚恐、悲傷、抑郁等情緒改變相關密切。因此在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治療中,應采取綜合管理聯合用藥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病因,情緒等因素對血壓的影響,要日常生活規律,情緒穩定,保持平衡心態,減輕精神壓力,低鹽飲食和適當鍛煉,提高降壓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在對社區居民慢性病的管理中,應對不同的患者人群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健康教育,在管理上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讓患者共同參與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與護理中來,同時要建立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醫囑遵從性的效果,逐步改變不良行為和習慣,培養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遇春,林治國,戴欽舜,等.高血壓、腦出血及腦梗死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5,1(3):3.

[2] 李立明.中國原發性高血壓社區防治的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21(4).

亞健康與健康管理范文第5篇

文/昆茗

當身體上的亞健康肆虐泛濫時,心理亞健康已悄然襲來。那么,心理亞健康的表現究竟有哪些呢?

記憶力明顯下降 在關鍵場合腦子會一瞬間空白,詞不達意還抱怨別人不理解,忘記自己曾經非常熟悉的朋友的名字,經常下達前后矛盾的指示。

反應遲鈍 被動接受或拒絕接受新鮮的事物,身體的靈活性下降,判斷能力受到影響,做任何事情會比以前慢一拍。

抑郁 這是比較常見心理亞健康癥狀,若不加以重視進行調節或治療,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懷疑,甚至最終把選擇自殺作為擺脫困境的唯一辦法。

強迫 比如有潔癖傾向,常常反復洗手,做一件事情之后會反復地確認很多遍,做某件事情必須要按一定的程序來做,否則心里就會很不舒服等。

煩躁不安 坐臥不安,站著累,坐著也不舒服,任何響動都會引起煩躁情緒,有與人吵架的沖動。

心神不定 焦慮萬分,對任何以前很容易處理的問題現在都沒有把握,眉頭緊皺,若有所思,過度擔憂,認為馬上就大難臨頭了。

強烈的妒忌心理 對誰都不服氣,即使當面迫于環境勉強歡笑,背后會用最惡毒的語言發泄不滿。

恐懼心理 害怕和同事、朋友、親人交流,更不用說陌生人,有些人用猛吃東西安慰自己,也有人用逃避的方式麻痹自己。

“生愚氣”易傷腎

文/王彩寧

遇事就起煩惱心的人容易傷腎。煩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生愚氣”:遇到一些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看不慣,心里煩,但又沒處發作,只能憋在心里。產生了這種情緒,那就傷到腎了。

我有一家交往了好幾代的老親戚。他家人多,關系復雜,我小時候每次到他家去,總發現有人躺在床上生悶氣,連飯都不起來吃。我問:“他是怎么啦?”其他人回答說不知道。這就是生愚氣,別人都不知道他是為啥。生愚氣成了他家的一個傳統。

有趣的是,這家人牙齒都不好,往往三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掉牙了,五十出頭牙就掉光了。你要說是環境、飲食造成的吧,他家嫁出去的女兒也是如此;你要說是基因遺傳使然吧,他家娶進來的媳婦也是如此。這就完全是性格導致的了。生愚氣就傷腎,腎主骨,牙齒是骨的末梢啊,可不就得先掉牙嗎?

生愚氣,就等于把自己的身體放在死水里泡著,什么東西經得起這么泡呢?泡著泡著也就爛了。

開發長壽潛能 心理健康是關鍵

很多時候總是在為未來擔憂,對過去懊悔,但很少考慮當前的情況,這會平生很多壓力。所以要更多地為現在而活,首先要意識到你在專注什么,每當發現自己在思考未來或過去時,就要有意識地擺脫出來,把心思放在現在,哪怕只是幾分鐘。

專家建議: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禪修中心主任詹姆士?卡莫迪博士說:“如果每天用30分鐘思考當下,不僅壓力大大降低,那種束手無措、無能為力的感覺也會降低,克服困難的信心卻增強了。”

人們總是追求健壯的身軀,認為這是健康的定義。實際上,心理的健康會給人更大的長壽潛能。當你每天早晨醒來,都心情愉快,期盼著一整天的生活時,你就離長壽不遠了。

“欲擒故縱”治失眠

心理咨詢師 馬志國

相關期刊更多

科學之友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小雪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共青團黑龍江省委

學術探索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云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曲麻莱县| 丰原市| 搜索| 苗栗县| 苏尼特右旗| 唐山市| 会昌县| 库伦旗| 金阳县| 枣庄市| 湘潭市| 抚州市| 岳阳县| 临汾市| 江口县| 介休市| 渝北区| 漳州市| 玛曲县| 吉木萨尔县| 凌源市| 招远市| 视频| 丰原市| 合作市| 绍兴县| 津市市| 黄冈市| 苗栗市| 上高县| 佛山市| 东安县| 桓台县| 嘉义县| 右玉县| 舟曲县| 搜索| 鸡东县| 庐江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