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盆底功能康復訓練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盆底康復; 產后; 壓力性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 R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4-0081-03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LENG Xiu-lan,DONG Yu-nan,RUAN Li-n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1-8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Method:124 women diagnosed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rom author’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ild group had 48 cases,moderate group had 44 cases and severe group had 32 cases.All women were perform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8 pared the ICI-Q-SF score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by means of ICI-Q-SF tables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ild group was 83.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oderate was 72.73%,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evere group was 43.75%.The therapy effect of mil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P
【Key words】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 518000,China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腹壓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提重物或上樓梯等)時,尿液不自主的從尿道口流出。25~65歲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從24%增加到46%[1]。妊娠和分娩是年輕婦女發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最常見原因[2]。盆底肌康復鍛煉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首選方法,本文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8月1日-2012年1月31日來筆者所在醫院常規產檢的初孕婦,足月、單胎順產,胎兒體重2500~4000 g,陰道分娩后確診為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124例,年齡20~41歲,平均(28.3±4.5)歲。納入及排除標準:所有入選者均為陰道分娩后確診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符合2007中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治療指南中的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標準[3]),均經本人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堅持進行盆底肌鍛煉;同時排除膀胱陰道瘺患者、非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及影響膀胱功能的疾病患者。分度標準,輕度:患者尿失禁發生頻率為1次/周,且每次尿漏量為幾滴;中度:發生頻率為2~6次/min,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濕底褲;重度:發生頻率≥7次/周,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濕外褲。根據分度標準將124例患者分為輕度組48例,中度組44例,重度組32例。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般健康知識教育并發放資料,集中講解分娩對盆底肌功能的影響,常規會陰護理。指導患者做盆底肌康復鍛煉,患者可根據身體情況選擇臥位、站位及坐位進行鍛煉,20 min/次,3次/d,每次縮緊不少于3 s,然后放松,避免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參與。患者每天來院一次接受盆底鍛煉指導,直到完全掌握即可在家中堅持鍛煉。同時每次排尿時減緩或停頓尿流,鍛煉間斷排尿,在有尿失禁誘發動作前包括彎腰、咳嗽等收縮盆底肌,抑制不穩定的膀胱收縮。同時,訓練模式堅持個體化的原則。鍛煉時間為8周。每周最后一天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采用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問卷簡表(ICI-Q-SF),對治療前后ICI-Q-SF評分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尿失禁癥狀消失,尿墊試驗陰性;有效:尿失禁次數明顯減少,尿墊試驗連續3次以上陰性;無效:所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治愈+有效。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經過8周的鍛煉后,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3%、72.73%、43.75%,輕度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中度組與重度組,治療效果與尿失禁嚴重程度呈負相關,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療3個月后治療效果比較 例(%)
組別 治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
輕度組(n=48) 23(47.91) 17(35.42) 8(16.67) 40(83.33)*
中度組(n=44) 18(40.91) 14(31.82) 12(27.27) 32(72.73)
重度組(n=32) 4(12.50) 10(31.25) 18(56.25) 14(43.75)
*與中度組、重度組比較,P
2.2 治療前后ICI-Q-SF評分
輕度組、中度組和中度組治療后ICI-Q-SF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治療前后ICI-Q-SF評分結果比較 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輕度組(n=48) 13.37±2.23 5.41±2.11*
中度組(n=44) 16.87±2.84 12.01±2.76*
重度組(n=32) 19.45±1.24 15.22±1.98*
*與治療前比較,P
3 討論
上世紀40年代美國婦產科醫生Kegel為解決產婦產后盆腔器官脫垂和盆底肌肉松弛等問題,創造了盆底肌肉康復鍛煉方法,即凱格爾法。經過多年的臨床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經成為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常用的康復鍛煉方法。本研究將此訓練方法運用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 產后發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機制
妊娠期孕婦發生一系列生理改變,泌尿生殖系統和盆底肌肉神經解剖學及生理學在胎兒生長、子宮增大和內分泌激素影響下發生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多在產后7~8周恢復至孕前狀態。如產后不能及時修復,日后就可能發生壓力性尿失禁。妊娠期及產后發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機制如下:(1)妊娠期因松弛素及重力作用使女性盆底組織松弛、正常解剖移位,導致膀胱頸及尿道下移[4];(2)妊娠期機體免疫力下降,易患泌尿系感染,損傷尿道;(3)分娩期第二產程延長損傷盆底組織,進一步使其松弛甚至部分斷裂;(4)陰道分娩時會陰神經損傷也與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相關[5];(5)一些助產技術的使用,常人為損傷盆底組織。
3.2 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婦女盆底肌康復訓練的個體化原則
由于受教育程度、社會及家庭關系、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6],每個產婦對盆底康復訓練的接受、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并且每個孕婦的盆底損傷程度不同,每個人初始的肌肉收縮能力是有差異的,部分孕婦Ⅰ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部分產婦Ⅱ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有小部分甚至無法識別盆底肌肉收縮。因此,妊娠期及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無法統一治療標準和固定化的訓練模式,必須遵循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必須根據每個患者的自身情況及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的效果做及時地調整,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模式和方案。
本項研究中,三組病例均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與產婦積極配合、隨時將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醫務人員反應,醫務人員及時調整適合每個人的訓練方案有關。
3.3 盆底肌康復訓練用于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的意義
盆底肌康復訓練不僅能夠加固盆底肌肉,還能提高尿道周圍肌肉的括約功效,是壓力性尿失禁的首選的治療方法。盆底肌康復鍛煉的目的是通過對骨盆底橫紋肌進行有意識地反復收縮鍛煉,提升小骨盆內膀肌頸部和近端尿道,使之與腹壓一同作用于膀肌頸部和近端尿道,達到壓迫尿道內腔,防止尿失禁的效果。
國外眾多研究中,妊娠期婦女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對于預防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有較顯著的效果。Sampselle等[7]1998年研究了妊娠期和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對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效果,證實盆底康復訓練通過增加盆底肌的強度減少壓力性尿失禁在孕35周及產后6周和6個月的發生率。Morkved等[8]的研究,通過用盆底康復訓練對20周以后的初產婦的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認為PFME對增加妊娠期和分娩時盆底肌的強度有效,能阻止SUI的發生。Reilly的研究中,對膀胱頸運動過度、孕齡>20周的初產婦進行PFME能夠產后SUI的發生[9]。
本研究對妊娠期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效果顯著;且輕度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中度組與重度組,尿失禁嚴重程度越輕,治療效果越好。國內的研究對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對患病程度無選擇性[10],本研究中將輕重中度患者分組進行對比研究,顯示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效果,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3.4 心理指導和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在盆底肌康復訓練中的重要意義
進行康復鍛煉前,首先應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信任、鼓勵、尊重的語言與患者交談,耐心向每個產婦解釋盆底的基本解剖知識和盆底肌康復收縮方法,并運用文字、圖表等進一步說明,讓每個孕婦充分了解盆底肌訓練的機制、方法和意義,使其保持情緒穩定,增強信心與毅力,發揮患者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配合康復鍛煉。本研究進行康復鍛煉前均根據每個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分娩情況給予個體化的解釋工作,讓她們能完全理解盆底肌康復的意義和效果。
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的干預在盆底肌康復訓練中亦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治療咳嗽,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多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此外,還可以進行場景反射訓練,就是在咳嗽、噴嚏等腹內壓突然增大時能主動有力的收縮盆底肌肉。
對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應特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護理。(1)注意會護理:有會陰側切者做好切口護理,達到一期愈合;(2)加強基礎護理:縮短留置導尿時間,避免泌尿系感染,出現咳嗽、便秘等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癥狀;(3)盆底肌康復訓練:產后盡早開始訓練,以減少泌尿生殖系統組織損傷,減輕盆底組織負擔,恢復盆底肌肉強度;(4)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禁煙酒及含咖啡因的食物、飲料,因其可改變盆底支持組織強度,且不利于小孩健康[11]。
盆底康復治療中,盆底肌訓練是最常用的手段,有助于增大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緩解尿失禁癥。至少有1/3的婦女以為自己學會了縮肛運動,實際上進行了錯誤的收縮,應指導患者將食指和中指放置于陰道內,收縮時,手指周圍感覺到有壓力包繞,即為正確的肌群收縮;也可在排尿時收縮盆底,如尿流在收縮時終止,而放松時繼續排出亦表示為正確的肌群收縮。在收縮盆底肌群的同時要盡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縮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是一種無損傷、簡便、安全、有效的療法。女性壓力性尿治療,還有生物反饋和電刺激療法,但最終都離不開盆底肌康復訓練。但是,盆底肌康復訓練應根據每個產婦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Hunskaar S,Lose G,Sykes D,et 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J].BJU Int,2004,93(3):324-330.
[2] Burgio K L,Zyczynski H,Locher J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the 12-month postpartum period[J].Obstet Gynecol,2003,102(6):1291-1298.
[3]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Z].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276.
[4]宋巖峰.妊娠分娩與盆底結構損傷[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6(23):478.
[5] Kane D D,Kerns J M,Lin D L,et al.Early structural effects of oestrogen on pudend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rat[J].BJU Int,2004,93(6):870-878.
[6] Thorp J J,Norton P A,Wall L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a prospective study[J].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1(2):266-273.
[7] Sampselle C M,Miller J M,Mims B L,et al.Effect of pelvic muscle exercise on transient incontine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birth[J].Obstet Gynecol,1998,91(3):406-412.
[8] Morkved S,Bo K,Schei B,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during pregnancy to prevent urinary incontinence: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 Gynecol,2003,101(2):313-319.
[9] Reilly E T,Freeman R M,Waterfield M R,et al.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 in primigravidae with increased bladder neck mobilit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tenatal pelvic floor exercises[J].BJOG,2002,109(1):68-76.
[10]薛淑親.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康復護理[J].全科護理,2009,7(9):2945.
10月收治的60例35~60歲子宮全切術后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n=30)和對照組(n=30)。試驗組用逆腹式呼吸配合Kegel運動+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對照組用Kegel運動+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比較兩組治療后的盆底功能康復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情況均有所好轉,試驗組的ICI-Q-SF評分為(11.84±3.14)分,明顯要高于對照組的(9.97±2.61)分,且尿失禁與性生活質量均良好,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逆腹式呼吸法; 盆底肌肉訓練; 子宮全切術; 家庭訓練
中圖分類號 R71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6-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breath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the family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Method:60 cases of 35-60 gears old uterine total resection postoperativ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0) and control group(n=30).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inverse abdominal breathing with Kegel exercise + vaginal dumbbell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ith Kegel exercise + vaginal dumbbel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the ICI-Q-SF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1.84±3.1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97±2.61)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sexual life quality were goo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verse abdominal breathing;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otal hysterectomy; Family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6.002
近年來,子宮全切術在年輕子宮全切良性病變的治療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手術在治療的同時,也給患者的身心帶了較大的影響,如子宮全切術在切除患者子宮的同時,將不可避免地造成盆底結構異常,不僅切斷位于盆地中心位置的子宮主韌帶和骶韌帶,而且要下推膀胱和直腸,影響膀胱和直腸的神經支配,導致盆底功能性出現障礙,患者家庭生活質量降低[1-3]。因此,患者在術后進行盆底功能康復治療時,很多患者出現陰道收縮無力、肌肉收縮時出現憋氣、呼吸與肌肉收縮不協調等問題導致盆底肌肉訓練效果不好。有報道指出,若對患者采取逆腹式呼吸法與常規盆底肌肉訓練方法,往往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4]。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探討逆腹式呼吸結合Kegel運動+陰道啞鈴訓練法在子宮全切患者家庭訓練中的作用,現將具體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筆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35~60歲子宮全切術后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n=30)和對照組(n=30)。對照組30例患者,12例子宮肌瘤,10例宮頸疾病,5例子宮腺肌癥,3例其他。觀察組30例患者,11例子宮肌瘤,8例宮頸疾病,5例子宮腺肌癥,6例其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需行子宮全切術,無其他心腦血管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用Kegel運動+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肉訓練,試驗組用逆腹式呼吸配合Kegel運動+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具體內容如下: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在醫院每周兩次使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訓練,在家使用逆腹式呼吸法+Kegel運動+陰道啞鈴訓練。如為患者訓練Ⅱ類肌時,患者在家則按Ⅱ類肌訓練方法進行,陰道啞鈴放入陰道的深度為距陰道口0.5~1.0 cm;訓練Ⅰ類肌時則按Ⅰ類肌訓練方法進行,陰道啞鈴放入陰道的深度為距陰道口1.0~1.5 cm。患者腹部肌肉在收縮的同時,緩緩放入啞鈴,并開始吸氣,在吸氣的同時,也需用力收縮括約肌。在腹部吸滿空氣后,慢慢鼓腹,無需用力緩緩吐氣,同時括約肌也隨之逐漸放松。如此一個循環后,括約肌可隨著腹部的用力程度更緊。同時,陰道啞鈴在陰道內起到主動收縮陰道及括約肌的作用,通過不同的收縮方法輕松的達到收縮的作用,這種方法可有效避免在臨床中遇到的教患者進行肌肉收縮時出現的憋氣、呼吸與肌肉收縮不協調造成對身心的傷害。
1.3 觀察指標
在運用PHENIX系列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盆底肌肉訓練效果進行評價,并在平時的訓練中觀察患者陰道收縮的肌力是否達到合格水平。同時評價患者治療后的尿失禁、性生活質量情況是否有改善[5]。
1.4 療效評價標準
ICI-Q-SF評分:有效,以肌力升高2級以上,否則均判定為無效。注意:最佳肌力為5級。尿失禁:有效,以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出現尿失禁的次數減少;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性生活質量:有效,以患者的時間以及提高作為評價的標準,否則為無效[6-8]。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子宮全切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ICI-Q-SF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肌力分級情況較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子宮全切患者的尿失禁、性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尿失禁與性生活質量情況均有所好轉,其中試驗組的情況明顯要好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構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僅承擔著孕育胎兒、產生月經及控制內分泌等多種功能,而且其也是激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子宮可分泌大量的生活活性物質,用于參與女性機體全身性的生理活動,并與卵巢的內分泌功能保持相互平衡[9-10]。當女性的子宮出現故障,產生相應的病變,則會導致女性機體內分泌平衡紊亂,繼而引起患者月經不暢,下腹疼痛以及家庭生活質量不高等多種情況,已嚴重危害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11]。而一旦女性患者子宮病變較為嚴重時,行子宮切除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子宮嚴重病變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盡管如此,這也會給患者帶來一些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家庭生活質量降低[12-14]。據有關資料顯示,家庭生活質量在成年女性的整體生活質量中伴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家庭生活質量不高容易導致女性患者出現不容程度的心理問題以及內分泌失調等,對患者的身心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5-16]。
盆底肌肉訓練能夠有效地增強女性患者盆底肌肉的肌力,抑制神經交感信號的興奮性,從而提高患者的家庭生活質量情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與內分泌紊亂問題。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對于子宮全切患者而言,逆腹式呼吸法結合常規盆底肌肉訓練方法的作用效果,筆者就此問題作出了進一步的分析,并咨詢了相關專家學者,現總結如下:逆腹式呼吸又稱之為橫隔膜逆式呼吸,它是指在吸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呼氣時小腹自然外鼓。呼吸時是以橫膈肌的活動為主,較其他的呼吸方法,胸肌的活動面積更大,從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氣,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增加肺活量等,同時與常規的盆底肌肉訓練方法聯合使用,能夠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減少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降低并發癥的出現概率等[17-19]。當然,在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舒適有效的護理干預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幫助患者增加治療效果,改善機體的狀況[20-21]。
綜上所述,采用逆腹式呼吸結合Kegel運動+陰道啞鈴訓練法進行家庭式盆底肌肉訓練對提高盆底肌肉訓練具有一定的作用,較單純地行Kegel運動+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效果更好,能夠幫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健康,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燕輝,楊衛萍,鄧敏端.盆底肌肉訓練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復效果[J].廣東醫學,2012,33(6):757-759.
[2]陳玉清,裴慧慧,陳蓓,等.盆底康復訓練對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3):234-237,257.
[3]柯瑋琳,趙衛華,郭子平,等.產后盆底肌肉訓練對盆底肌肉張力和尿失禁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1,36(2):174-176.
[4] Khan Z A,Whittal C,Mansol S,et al.Effec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n the succ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
J Obstet Gynaecol,2013,33(7):710-714.
[5]謝玉香,施愛賢,陳蘭轉,等.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圍術期盆底肌肉功能鍛煉對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8):37-38.
[6]謝娟,范惠萍,陳晶晶,等.盆底肌肉訓練對全子宮切除患者性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6):60-63.
[7]沈慧.護理干預對子宮切除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8):142-144.
[8]許園園,黃東,李群,等.次全子宮切除術對患者盆底功能近期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155-156.
[9]顏梅.腹式呼吸訓練對減輕開胸術后疼痛的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8):888-889.
[10]廉偉,吳艷,胡芳.呼吸訓練緩解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膈下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04-906.
[11]張萍,史曉紅,張浩,等.腹式呼吸訓練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222-224.
[12]蒙翠麗,蔣榮英.孕期盆底肌肉鍛煉對盆底功能保護作用研究[J].當代醫學,20l0,19(16):17-18.
[13] Rossi Caruso F C,Arena R,Mendes R G,et al.Heart rate autonomic responses during deep breathing and walking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Disabil Rehabil,2011,33(9):751-757.
[14] Chung L J,Tsai P S,Liu B Y,et al.Home-based deep breathing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urs Stud,2010,47(11):1346-1353.
[15]涂長青,劉曉,李貴平.等盆底肌肉訓練對子宮脫垂懸吊術后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53-54.
[16] Costantini E,Porena M,Lazzeri M,et al.Changes in female sexual function after pelvic organ prolapse repair: role of hysterectomy[J].Int Urogynecol J,2013,24(9):1481-1487.
[17] Samimi D,Allam A,Devereaux R,et al.Advantages of nerve-sparing intrastromal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J].Int J Women Health,2013,5(11):37-42.
[18]覃媛,黃麗梅,陳淑瑜,等.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女性障礙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98-99.
[19]孫春燕,侯丹,李巨,等.盆底肌體操鍛煉改善中、老年壓力性尿失禁婦女普適性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分[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7):211-212.
[20]張曉紅,梁莉明,苗婭莉,等.盆底重建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及盆底肌肌電變化初步探討[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1) :12-14.
【關鍵詞】 產后尿失禁; 生物反饋電刺激; 盆底肌訓練
Effect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Assiste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sin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Postpartum/ZHANG Jing,XIAO Lin,LUO Xiao-w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096-09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assiste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in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postpartum.Method:A total of 90 females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postpartum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46) and the control group(n=44),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Th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presented with significant increment of the strength of pelvic floor muscleand decreased fatigability(P
【Key words】 Urinary incontinence postpartum;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Boai Hospital of Zhongshan,Zhongshan 528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28
陰道分娩會造成女性尿道、盆底周圍組織解剖結構損傷和功能改變,導致產后尿失禁[1],尿失禁患者在打噴嚏或咳嗽等使腹壓增加情況時,其尿道和膀胱頸不能保持一定壓力從而出現無法控制的尿液溢出[2]。文獻[3]報道女性正常分娩產后3個月尿失禁的發生率為34.3%,產后尿失禁嚴重影響產婦生活質量。目前,尿失禁主要的治療方法有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電刺激等[4-6]。本研究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產后尿失禁患者進行盆底康復治療,探討此聯合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產科門診收治的產后42 d左右復查的產婦90例,經診斷為產后尿失禁。排除外陰傷口愈合不良、泌尿系感染、腎臟疾病泌尿生殖系統手術史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6)和對照組(n=44)。兩組患者一般狀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單純盆底肌訓練,使用Kegel訓練方法,患者有意識的進行縮動作,每次收縮持續3 s以上,然后放松,每次持續15 min,
3次/d,持續3個月。
觀察組在進行盆底肌訓練的同時,利用生物反饋盆底電刺激治療儀(PHENIX USB 4,廣州杉山)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檢測患者Ⅰ和Ⅱ類纖維的肌力、疲勞度等。首先以頻率50 Hz,脈寬250 μs的電刺激開始,以患者感覺肌肉強力收縮但不疼痛為標準,調整強度,喚醒患者的本體感覺。然后用頻率8~32 Hz、脈寬320~740 μs的電刺激和生物反饋,訓練Ⅰ類肌纖維。再用頻率20~80 Hz、脈寬20~320 μs的電刺激和生物反饋,訓練Ⅱ類肌纖維。最后選擇Ⅰ類和Ⅱ類肌纖維生物反饋訓練模塊加強訓練。每次30 min,每周2次,持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盆底肌力 按國際通用的會陰肌力測試法(GRRUG)測試,測試分6個級別,根據受刺激后患者陰道肌肉收縮持續時間不同分為,0級:0 s,
Ⅰ級:1 s,Ⅱ級:2 s,Ⅲ級:3 s,Ⅳ級:4 s,Ⅴ級:5 s或以上。
1.3.2 盆底肌疲勞度 采用生物反饋盆底電刺激治療儀檢測Ⅰ、Ⅱ級類肌纖維的疲勞度(用每秒肌力下降百分比表示)。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盆底肌疲勞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盆底肌疲勞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盆底肌疲勞度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尿失禁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尿失禁率治療有效45例(97.8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例(79.5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女性的盆底肌有承托和支持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正常位置的重要肌肉之一,而且還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協助排尿、排便等,因此女性盆底肌肉的生理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女性的生活質量[7]。但是,當女性妊娠時,隨著胎兒的長大,由于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會造成軟組織損傷,尤其是分娩過程,會導致肛提肌及產道肌肉損傷,盆底肌和尿道括約肌也有可能發生神經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8-9],如器官脫垂、尿失禁、性生活質量下降等,其中產后尿失禁非常多發,嚴重影響產婦的工作和生活[10-11]。防治產后尿失禁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尿道括約肌和盆腔肌張力[12],如采用藥物治療、盆底肌訓練、電刺激療法、生物反饋治療法以及手術治療等,隨著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盆底肌訓練和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方法應用逐漸增加[13]。
盆底肌的訓練法可以通過患者有意識的自主收縮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其收縮力,增長收縮時長,增加膀胱尿容量,加強對尿排泄的控制力[14-15]。但是對于依從性不好的患者,很難堅持鍛煉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是應用生物反饋治療儀進行治療,在陰道內放置電極,傳遞不同強度的電流,在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經,增強收縮強度和彈性的同時,通過圖示患者得到及時反饋,幫助患者準確、自主地控制盆底肌的收縮,改變盆底神經,加強盆底肌肉縮張力,從而為膀胱尿道提供支撐,并加強尿道括約肌的力量,引導患者養成正確的肌肉收縮習慣,進而提高治療效果[16-17]。
本研究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尿失禁,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尿失禁治療有效率達97.83%,明顯高于單獨進行盆底肌訓練的對照組的79.55%)。表明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女性產后尿失禁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蔡舒等[18]報道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32例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療有效率達100%。余嶸等[19]也發現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輕、中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具有較好的療效。黃小琴等[20]報道在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中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方法的患者各項盆底功能障礙發生率顯著低于僅予盆底肌功能訓練的患者。綜上,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是治療產后尿失禁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超珍.盆底肌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后尿失禁9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1(3):47.
[2]潘紅英,何華艷,鐘雄英.盆底肌肉電刺激-生物反饋訓練治療產后尿失禁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院,2013,13(4):52-53.
[3]殷曉穎.生物反饋電刺激與單純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效果的對比分析[J].淮海醫藥,2011,29(1):26-27.
[4]邵仙吉.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2):105-106.
[5] Herderschee R,Hay-smith E C,Herbison G P,et al.Feedback or biofeedback to augment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shortened version of 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J].NeurUrod,2013,32(4):325-329.
[6] Santamato A,Notarnicola A,Panza F,et al.SBOTE study: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vers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fter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jection for post-Stroke spasticit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2013,39(2):283-291.
[7]艷麗,徐玲娣.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鍛煉對產后盆底康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4):4001-4002.
[8]李曉霞,夏泳,鄭琳.生物反饋電刺激結合盆底肌訓練療法對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6):442-443.
[9]孫梅芳,母華欣.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產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15,23(1):29-31.
[10]陸玲玲.電刺激和生物反饋聯合盆底鍛煉防治產后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5):912-913.
[11]徐燁,王加,蒙意.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肌康復效果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230-231.
[12]周仲元,董延華,王寶金,等.生物反饋電刺激療法在產后尿失禁預防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3,53(43):105.
[13]景治安,胡和平,劉彥軍.盆底肌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法治療婦女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學,2014,12(42):1386-1389.
[14]寇金玲,黨麗君,馮秀清.產后康復治療對改善盆底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5):55-57.
[15]朱秀梅,蔣聯群.盆底肌訓練聯合電刺激用于產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2,19(2):49-50.
[16]陳玉芬,李環,丁小容,等.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改善產婦尿失禁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6):52-53.
[17]林碧英,劉玉云.生物反饋電刺激家庭康復器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疾病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127-130.
[18]蔡舒,任旭,宋均仿,等.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4,30(4):517-520.
[19]余嶸,王細生,張澤鍵,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輕中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療效觀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5,30(6):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