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術二年級下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學期來,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獲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所享有的收獲我會用于以后的工作中,我所遇到的問題我會認真思索、想辦法解決。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1.學習美術新大綱,掌握教改動向。我認真學習美術教學新大綱,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熟悉,掌握教改動向,明確小學美術學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2.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課余時間常常鉆研、探討,從學習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論修養。
3.在這學期中,二年級同學的畫畫水平得到了提高,得到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抓好學科教學常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我在本學期初便定好學期工作計劃,排出教具、學具及使用日期,平時常常對照檢查,督促學生帶好學具。
2、這學期二年級使用江西教育版美術教材,在教學中我始終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論。通過學習,促使學生觀察生活,關心社會發展,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并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感悟美的渠道。
3.課后,我積極組織開展美術興趣活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學生探索新知識,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作能力、欣賞能力,并將學生作品展示出來,激起學生欣賞美、熱愛美、創造美的學習興趣。
三、建立新的課程理念
1.新的課程理念推出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摒棄那種無視學生興趣,一味追求認知的做法。我在教學中把情意與認知相結合,以輕松活潑多樣的方式呈現新課程內容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成為持久的情感態度。
2.鼓勵學生對各種材料、工具的特性進行嘗試和探索。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多種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過探究與發展,逐步熟悉各種材料和工具的特點和性能,再綜合各種的材料進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經過反復推敲,我決定把手工創作引入課堂,這樣就能把更多的美術形式和美術材料提供給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豐富想象、擴展思維,促使學生在藝術領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經過一年的嘗試和探索,學生在繪畫、手工制作、藝術感受力、審美能力幾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大量優秀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下面,談一談我是如何在繪畫課程中融入手工課程進行美術教學的。
一、以豐富的主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縱觀我們以往的美術教學,側重以傳授粗淺的美術技能為主線,內容題材往往服從于學習技能的需要。這樣必然導致重視技能的模仿和訓練,而忽視孩子對所表現內容的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問題。因為孩子沒興趣、沒經驗、沒實踐,這就不可避免地束縛孩子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力。學生大都出現會畫卻不會做的現象,漸漸失去繪畫的興趣,這樣的現象隨著年級的增高也越來越明顯。美術課堂要將繪畫與手工很好地結合,就要以學生為中心,以經驗為基礎,以不同主題為背景,來培養情感豐富、樂于探究、敢于創造、個性健康的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由此,我將教學主題一共分為“人物薈萃”“動物世界”“植物天地”“生活創想”這四大主題。而這些主題在我們的美術教材中,也都能找到相應的課程。如“人物薈萃”類有蘇少版一年級上冊第8課《卡通》、二年級上冊第二課《機器人伙伴》……“動物世界”類有二年級下冊第4課《動物朋友》……“植物天地”類有一年級上冊第2課《走進大自然》、二年級下冊第6課《花兒朵朵》……“生活創想”類有一年級下冊第5課《美麗的盤子》、第14課《中國民間玩具》……這些不同的課程內容,為我們的主題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以獨特的形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
根據學生愛動手的特點,在美術教學中加入了手工制作的形式,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活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在“做”中提高美術技能
在“人物薈萃”類蘇少版一年級上冊第8課《卡通》中,我把“喜羊羊”“灰太狼”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運用于課堂中。學生有的在畫,有的在剪,有的在刻……通過不同的形式創作,學生合創了搞笑版《懶羊羊與灰太狼》《青青草原大舞臺》……又如“動物世界”類二年級下冊第4課《動物朋友》,同學們通過“畫、剪、貼、卷”等方法做出了一條條造型各異、色彩豐富的小魚。學生在繪畫與手工結合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美術技能,掌握了不同的制作方法,也激發了孩子的想象能力,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2. 在“玩”耍中增知識添興趣
比如《動物朋友》這一課,學生先畫出獅子的頭部,用繪畫工具進行裝飾并把它剪下來,然后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制作獅子的鬃毛。再利用一課時,讓每人戴著獅子的頭飾或者面具來一起玩獅子大冒險的游戲,大家在嬉戲、表演中認識到獅子的眼睛、鼻子、嘴巴、鬃毛是如何制作刻畫的。學生在玩耍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心情愉悅,如此一來,怎么能不激起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可見,手工制作能夠潛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戲之中,達到游戲和教育的雙重效果。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在娛樂、玩耍中學習手工知識和技能,把手工制作與繪畫相結合,相互促進,激發學生對手工制作的興趣,發揮其制作與裝飾的能力。
3. 在“實”用中廢材料巧利用
生活中有不少廢舊材料。通過跟同學的交流,我們利用廢舊的掛歷、喝過的一次性紙杯、丟棄的卡紙,制作生活中實用的物品如筆筒、扇子……學生不僅在手工與繪畫中增添了美術知識,掌握了美術技能,還能利用廢舊材料創造出生活中的實用物品,學生的美術興趣得到進一步提升,以切身的體驗感受到美術原來就在我們身邊。在美術繪畫教學中運用手工制作,可以讓學生在“做”中提高美術技能,在“玩”耍中增知識添興趣,在“實”用中廢材料巧利用,將嫻熟的繪畫技法與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就創作出一幅幅五彩繽紛、充滿童趣的作品,讓人感到無限的生命力。
三、以多樣的展示,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學生運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制作出這么多精彩作品,如果沒有很好的展示舞臺,教學效果也是比較差的。因此,在教學中,師生一起布置美術室、班級“新世紀我能行”、墻面……豐富多彩的展示環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展示的舞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一覽無余。另外,我還結合不同主題的美術比賽活動,引導學生用美術的方式去表達自我認識和自我感受。例如“華羅庚誕辰100周年”繪畫比賽,孩子們用畫筆和手工的形式表達了對華爺爺的崇敬和作為一個金壇人的自豪之情。從作品中能夠看出,學生的作品很真實,線條也很流暢,能用畫面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內容。從人物的造型、色彩到整體畫面的布局,我們可以看出,安排得都較合理。除此以外,我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藝術節比賽。
1、 依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教學信息和動態及教學大綱的課程標準對學科要求,及本校教研組對本學科的要求。
2、 學生目前基礎及其原因:(由于初次任教還對學生沒有接觸和了解)
3、 所教年級定位:高中年級學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領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們可以接觸和吸收一些繪畫乃至藝術領域的內在高品質的文化。這也是對他們個人藝術素養的一種熏陶和提高。對于美術特色班的學生則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求在實際的繪畫水平中可以達到一定的要求,同時也是為將來進入高等藝術學府繼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其他依據:由于課程的定位屬于美術欣賞,所以擴展性很強,如果單純的教學課本上的理論和資料圖片往往不能夠提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那可以把網絡信息技術給合理的應用起來,讓學生可以自主的通過網絡這個強大信息平臺,去搜集一些書本上所沒有涉及到的優秀的美術作品或者是著名畫家的一些軼事,然后回到課堂上來進行交流。這也是提高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
二、 本計劃應達到目標和力爭達到的目標
高二年級美術課應達到目標: 欣賞: 1、認知1) 從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中學會感受藝術的語言美。
2) 知道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3) 知道外國繪畫的各個時期和各時期一些著名的畫家及其作品。
4)知道中國優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們的內在表達語言。
2)能夠說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3)理解和體會部分藝術作品的特征和藝術語言。
考核:期末考核優良率應達50%,力爭達到60%;合格率應達90%,力爭達
到95%
高中年級美術特色班應達到目標:
高一年級學會幾何石膏素描、頭掛像石膏、靜物素描,早期就打好繪畫的基礎,同時培養一定創作能力,提高情操,參加對外美術比賽。
優良率達到50%,合格率達到90%(力爭達到95%)
高二年級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需要進一步提高繪畫基本能力,提高一些繪畫的熟練程度;開始進入設計部分的了解和學習。
高三年級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要加強模擬考試的練習,能夠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作品。
獲獎率: 爭取培養獲得區級獎2-3名
三、 具體實施計劃
1、高二年級(第一學期):
第一周 充分領悟視覺藝術語言之美
第二周 元形神兼備 遷想妙得
第三周 搜盡奇峰 臥游林泉
第五周 面向公眾 歷久彌新
第六周 一版神生百紙奇
第七周 推陳出新 百花齊放
第八周 產生巨人時代的藝術
第九周 生活現實與形象
第十周 抒情與分析
第十一周 創新與變革的藝術
第十二周 無盡實驗標新立異
第十三周 博大沉雄的豐碑
第十四周 民族精神的再塑
第十五周 理想的形象化體現
第十六周 超越再現的創造
第十七周 瓊宮仙闕黑瓦白墻
第十八周 移天縮地借景寓情
第十九周 曠古絕世企求永恒
2、高中美術特色班:(第一學期,主要以高一年級為主要輔導對象)
高一年級
本學期主要學習幾何石膏的素描基礎,首先要打好堅實的基本功。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當中穿插一些靜物素描的寫生練習。(繪畫是個長期的訓練,因此早期的基本功的練習非常重要,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鞏固。因此本學期主要以基礎素描練習為主)
高二年級
需要抓緊時間練習石膏頭像素描和水粉靜物,每周需要有2-3天的時間用于美術繪畫的訓練。
高三年級
高三年級距離美術類專業高考只有最后一個學期(美術高考在每年的3月,也就是寒假過后),因此時間非常的緊張,沒有接觸過真人頭像寫生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本學期主要的學習內容則應該對應所準備報考的學校的考試形式進行訓練。
以上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可能有所變動和調整。
四、 具體實施
高二年級的美術欣賞課:
除了課本上的內容,發展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后的業余時間,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課本上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可以是優秀美術作品,優秀的畫家或者是畫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種關于美術的知識內容。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網絡這個龐大的信息資源庫,很容易找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美術知識。在課堂上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以語言描述,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有趣的有特點的美術知識。使他們不單單局限于書本上一些內容單一、枯燥的東西,讓學生自我選擇想了解的有趣的,豐富的藝術世界。
高中年級美術特色班:
加強對高一學生的一些宣傳和引導,使喜歡美術或者是有興趣的學生知道這樣一個特色班可以培養他們,并且將來可以報考高等美術院校。(越早的進行美術專業學習,意味著將來考取院校的成功率也越大)
定期定時間的給美術特色班進行上課和訓練。一周需要安排一個下午最后2節課(大約3點開始至5點)和晚上6點至8點的時間進行高中美術特色班的上課時間。雙休日時間也可以組織一天對他們進行輔導。盡可能的使他們循序漸進的進行美術的專業學習,這樣也有助于將來在高考時,有穩固實力去面對激烈的競爭。
五、 保障措施
1、作為一個剛剛開始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應不斷提高和創新,及時參加學校的培訓和市、區的進修考核等;積極參加市、區的各類活動,和市、區的有關人員保持友好聯系以溝通了解信息。
2、多聽取有經驗的帶教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多聽公開課,勤學勤問,以最快和最好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3、主動和學生交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工作,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建議和想法,并及時對自己的進行調整。
4、美術特色班作為重點抓,花大功夫,做好高一新生的基礎訓練,給他們打好一個好的基礎。
5、多與年級組溝通,以求對美術課及美術特色班課程的支持和理解。
六、總目標達到成度與現階段教學目標達成度相關分析
高中年級階段以欣賞藝術作品體會藝術語言為主,也是為美術特色班學生培養美術素養底蘊,增加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將來報考美術類的高等院校做好準備。作為新教師的我,嚴格遵循學校的辦學宗旨,勇于改革、勇于創新!
七、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高中美術欣賞課與網絡信息技術合理的整合起來。使用電腦課件進行授課,讓學生自己接觸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術。具體的一些構思和方法在上面的具體實施里談過。當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經常的改變一些形式,從而使信息技術和美術學科的整合,讓學生接受,讓學生歡迎。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本學期由于學校實際工作需要,我承擔了四年級、二年級共八個班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美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收獲的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現對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以便擇優汰劣,取長補短以待下學期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層樓。
1.學期初,和教研組教師們一起,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學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本教研組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按照二期課改美術教學的要求和精神,本學期新課開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詳盡的教學計劃。教學中認真遵照教學大綱要求,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2.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本學期我承擔的美術教學任務平均每天有3節美術課,那如何保證課的質量,讓五年級的學生喜歡上美術課,除了備好課、寫好教案外,我覺得平時還需要查閱各種資料,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四年級、二年級學生學習任務是相當繁重的,各門功課都要兼顧,所以在平時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善于靈活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淺度不適合學生的內容進行縮減,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在課中增加了剪紙課,根據學生的興趣在臨摹的基礎上,增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創作有個性的剪紙作品,并教學生進行簡單的作品裝裱,這種在原由基礎上的拓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并且剪紙富有民族色彩,在課堂中加入剪紙各類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
3.在美術教學中,我還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根據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借助幻燈、錄象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音樂、影視、圖片等藝術質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豐富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習意識。如在上《冷色》、《暖色》一課時,我課前收集了許多冷色和暖色的圖片,并制作了大量的范作,課上又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內容討論色彩的運用和構圖。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中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提高興趣。
4.在教學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發展進步。積極參加校內外聽課,評課以及區教研活動。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在教學之余還協助學校繪制各期黑板報和節日舞臺布景,并承擔了管理學校的美術室等工作。
5.經驗和教訓
(1)、教師應加強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圖片、美術作品及放映幻燈、影片、錄像片等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直觀教學。
(2)、要關心美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3)、學業考核以平時成績為主,考核可采取多種方式。
(4)、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態度習慣養成和知識能力發展并重,并鼓勵大膽創進和個性發揮,即著眼于實際成績,更注重未來發展。
童年的學習環境,讓我學會了吃苦。我就讀的學校很小,只是村里的一個教學點。學校內只有一間教室,兩個年級,二十幾個學生和一位老教師。我們每聽到那鐵錘敲打鐵圈傳出的清脆的聲音,就蜂擁著擠進了教室,上課便開始了。教室里很簡陋,沒有天花板,抬頭就能看見的屋梁。每當下大雨,教室里就會滴滴答答下起小雨來。窗戶上玻璃大都是兩塊拼湊起來的。墻壁上到處是突起的墻皮和涂料,靠近課桌的地方早已被桌沿兒磨出了深深的槽兒。課桌更是破爛不堪,各式各樣。有的桌面千瘡百孔;有的桌板搖搖欲墜;有的桌腿四處扭動;唯有兩張桌子穩如泰山卻是水泥和磚塊砌成的,夏天伏在上面學習感覺很涼快,可到了冬天就不那么舒服了。天冷以后,老師會安排我們幾個個兒高的同學輪流使用這兩張水泥課桌。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在水泥課桌旁學習的那個冬天,小手都被凍裂了。就這樣,我們在艱苦的學習環境中漸漸學會了吃苦。
童年的學習方式,讓我懂得了合作。由于條件所限,我們兩個級部在一個教室里上課,南邊兩排是一年級,北邊兩排是二年級。老師采用的是復式教學。通常老師先給二年級布置好了預習任務后,就開始給一年級講課了。老師給一年級講完新課后,再給一年級學生布置幾個練習題,就輪到給二年級同學講課了。待老師把兩個年級的課都講完了,就到了我們的輔導小組活動時間。每個輔導小組都由一個二年級學生和一個一年級學生組成。二年級學生當輔導員,一年級學生做小學生。輔導員負責幫助小學生講解還沒弄懂的問題。每個輔導員都很認真負責,因為老師規定,凡是完成任務的小組可以獲得到院子里自由玩耍的獎勵。我讀二年級的時候也當上了輔導員,記得我輔導的小學生常常一竅不通。有一次,其他的輔導小組早早完成任務出去玩了,只剩下我們組沒完成任務,急得我大哭起來。回想那時的學習條件雖然很差,但我們刻苦用功,再加上老師教學有方,每逢考試結束,老師總會樂呵呵地捧回鄉里頒發的獎狀,隨之,便是大家熱烈的歡呼聲。這可都是我們合作學習的成果啊!
童年的多彩游戲,讓我收獲了快樂。我們的課余生活是精彩和快樂的。那時我們幾乎沒有買來的玩具。一根繩,一個毽子,幾塊石子兒,幾張紙都是我們常玩的玩具。一下課,我們就三五成群來到學校的角落玩各類游戲,比如“插地盤”,“跳坊”,“扔毽子”,“冰糕化了”,“打陀螺”,“打紙牌”等都是我們熱衷的游戲。我們經常玩得熱火朝天,大汗淋漓,有時也為了輸贏相互爭得面紅耳赤,直到傳來那清脆的敲打聲才戀戀不舍地停下手中的游戲。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也從來不缺乏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春天里,我們相約到野地里“擇茶葉”,夏天里,我們偷偷地跑到大沽河里游泳,摸魚捉蝦。秋天里,我們跟著大人到村后的小樹林捉“瞎眼撞兒”(一種飛蟲,可炒著吃)。冬天里,我們冒著嚴寒到冰面上滑冰嬉戲。我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玩耍,體會著無窮的趣味,無盡的快樂。哪怕自己被曬黑了,凍傷了,弄疼了,也不減一絲熱情。那樹林,那大河,那長堤,還有那草垛,那水渠,那地窖,都是我們的游樂場。
童年的辛勤勞動,讓我學會了質樸。我們從不缺乏勞動鍛煉的機會。學校的廁所通常是我們自己打掃的。暑期結束,按照慣例我們會從家里拿來鋤頭和鐵鍬清除學校的雜草。麥收時節,我們經常結伴游走在田野拾麥穗。我還記得我們每年都會揀上滿滿的一小推車玻璃送到學校。拾麥穗和揀玻璃是學校每年都要舉行的勤工儉學活動。看到現在孩子的優越的生活。我常想起,那時的雨天,我們很少有撐著雨傘走在上學放學路上的。我們披的是大人們自制的雨衣,剪開化肥塑料袋的一邊,然后扣在頭上,披在身上,這樣既能遮風,又能避雨了。再看看我們的鉛筆盒,有的是父輩用過的已經生了銹的鉛筆盒,有的用的是醫藥包裝盒。鉛筆盒里面也沒有多少文具,最多有一兩只鉛筆甚至是幾個鉛筆頭,鋼筆是很少見的,而橡皮通常是半塊或者是一點點。記得那時,我們為了少向父母要錢買鉛筆,常常跑到村邊的垃圾堆搜尋廢舊電池,然后敲碎電池取出碳棒,再把一端磨得尖尖的,就可以當鉛筆用了。看著用它寫出的整潔美觀“碳棒字”,我們心里總是美滋滋的。其實,像這樣廢物利用的事情,我們還做過很多。
那時,生活在農村的我們沒有城里的孩子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沒有條件享受正規的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更沒有條件去參加英語班,鋼琴班,舞蹈班,美術班……;所以,我們在農村長大的這一代很少有人具備才藝和特長。但是我們在艱苦的條件下,深知學習在心中的分量,特別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師;也在勞動實踐中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無憂無慮的玩耍中張揚了個性。如今,我們從農村走出的一代正成長為這個社會的脊梁。
斗轉星移,時光如梭!如今,我早已是城里孩子的老師。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的孩子生活和學習條件已經非常的優越。如今的校園,漂亮的塑膠跑道,美麗的小花園,雄偉的大樓,色彩斑斕的活動場,寬敞明亮的教室,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孩子們的鉛筆盒都是滿滿當當的,沒有人去珍惜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每當雨天,學生們撐起的是漂亮的花傘,有的則是家長開著私家車接送。周末,孩子們大都報名參加了各種特長班。可是,這些我們當時奢望的美好的東西,如今卻在我的心中留有一絲遺憾。那就是,路面的硬化使學校的路不再泥濘,學生卻因此失去了親近泥土的機會;供暖工程讓學校的教室不再寒冷,學生卻失去了吃苦的精神;完善的管理讓校園不再危險,學生卻因此減少了創造實踐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一代小學生少有時間去參加社會實踐,去參加勞動鍛煉,去擁抱大自然。因此,大都缺乏吃苦的精神,節約的意識,感恩的心和質樸的個性。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責怪孩子,抱怨社會,孩子身上所缺乏的東西正是我們現代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所缺失的東西。反思教育現狀,我們的教育過于注重考試成績,從而忽視了成績以外的東西。
閑暇之余,我回憶童年往事并與大家分享,是希望各位學生家長和同仁能關注孩子分數以外的方面,重視培養孩子發憤圖強,珍惜生活,自立自強,常懷感恩的品質,做素質全面,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