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戶型住宅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1-0165-01
1 節約型的設計理念
住宅是價值最大的消費品,特別是對于城市青年的住宅,由于他們剛工作不久,積蓄不多,還有其他更多的地方需要花錢,所以每一寸面積都關系到居住者的切身利益,在盡量降低公共分攤面積的前提下,對城市青年住宅的套內面積的每一處都要精心設計,在保障居住的舒適性的基礎上,節約每一寸面積。空間的高效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住宅的使用系數要高,分攤的公共面積要小,經對多層及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統計分析:一般多層一梯兩戶的約9平方米/戶;11層一梯兩戶的約14平方米/戶;11層一梯三戶的約11平方米/戶;18層兩梯兩戶的約19平方米/戶;18層兩梯三戶的約17平方米/戶。就多層來說,可能不存在太大問題,是所有類型中戶均公攤面積最少的,所以首先應推低層高密度的規劃;但對于高層來說,首先肯定要考慮一梯幾戶的問題。一梯兩戶雖然從通風、舒適等角度來說比較容易設計,但對于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來說,兩戶公攤一個電梯間是不經濟的;而一梯四、五戶雖然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間,但通風度、舒適度又降下來了。這就需要權衡一些要素,建議選擇一梯三戶或四戶;另一方面在室內使用面積的基礎上可利用性的提高。具體包括房間的門窗設置的位置應適當,有利于家具布置;墻面盡可能整潔、完整、不零碎;廚房,衛生間的空間比例合適,盡量少出現雖有面積卻無法利用的現象。
2 提高面積利用率
提高套型面積利用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可以使用過的方法,設置吊柜等節省地面空間的家具,擴大人的活動空間,還可以利用床下空間的儲藏功能,節約住宅的建筑面積。
(2)在不同時段賦予同一空間不同的使用功能。比如客廳可以同時兼作餐廳和會客之用,臥室可以兼作起居室之用,這些都己經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3)中國家庭的所有功能都是寓于住宅空間范圍之內的,多種功能的集合造成了空間的擁擠,如果在社區中增加一些公共場所,比如用來會客的會所、公共洗衣房等。就會節省住宅內部的空間,也能夠進一步體現社區的和諧性。
(4)現在家庭設施(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占用空間都比較大,如果在這些設施方面進行改革,推廣節省空間的新設施,減少占地面積,就可以增加人的活動空間,擴大使用面積。
(5)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小戶型住宅存在的缺點和不利條件,提高中小戶型住宅的舒適度,例如通風問題、遮陽板問題等,要根據本地區的主導風向、太陽入射角等科學知識來研究先進技術,再結合合理的建筑設計,達到既節約空間又提高居住舒適度的目的。
3 空間復合性的應用
在普通住宅中,室內功能空間通常被劃分成三類:一是家庭成員公共活動空間;二是家庭成員個人活動空間;三是家庭成員的生理衛生活動空間。三類空間應按其特征和特定的要求進行布置,即要做到“公私分離”、“動靜分離”、“潔污分離”、“食寢分離”、“居寢分離”,這樣生活就有規律,互不干擾。
但在小戶型城市青年住宅中,由于套內建筑面積小,家庭人口少,在公私分離、動靜分離、居寢分離等方面的要求較弱,反而更強調空間的復合,在單身戶型中,起居室、餐廳、臥室和書房往往被設置在同一空間中,空間的功能可謂高度復合。
3.1 陽臺單元的多功能化
陽臺的用途本來是給住戶提供一個呼吸新鮮空氣,進行適度戶外活動的地方。但是目前城市居民幾乎都把陽臺封閉起來;相當多的家庭拆除了陽臺的窗下墻,擴展成為室內空間的一部分。這種做法反映出人們希望增加居住面積、保障安全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陽臺缺乏必要的獨立功能,其原始功能不具有太大吸引力和實用性。如果對陽臺作適當的改進,使之具備一定的實用功能,那么住宅的居住環境會更好。此外,陽臺具備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若加大陽臺的進深,使之能放下必要的家具,則陽臺可成為良好的休息區域。
3.2 創造新的生活空間
例如將陽臺與浴室、衛生間結合在一起,其內種綠色植物,陽臺作為衛生間和浴室之間的聯系通道,浴后可以進行陽光浴或乘涼,使陽臺成為提高生活標準的重要空間組成部分。
3.3 利用技術提高小空間的舒適性
購買者買的是建筑的內部空間,而不是僅僅平面,小戶型住宅很重要的一點是利用好空間,減少空間的壓抑感,創造滿意的舒適度。
3.4 模糊功能區域
將某些功能分區合并或者連接,不做明確的限定。如許多小戶型都是起居與餐廳合二為一,或者將廚房設計成開敞或半開敞的形式,雖然從獨立性上有欠缺,但往往可以獲得更加開敞的空間感。
3.5 減少固定構件
以輕質材料、透光材料或多用家具等活動分隔不同的功能區,減少固定的墻體,使得室內空間流動開場而不閉塞,同時也使得戶型可以根據功能的變化而改變空間的形態、位置和尺寸,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實用價值。如日本的小戶型的客廳可以作為餐廳,而且他們的墻面是活動的,甚至在客人較多的情況下將臥室融入到客廳中來。
3.6 改變構件形式
比如現在許多樓盤設計了飄窗臺,由于窗未落地,不計建筑面積,但室內空間卻有所擴大,40CM的窗臺可以小坐,可以擺放陳設,也可以通過家具調整為梳妝臺或寫字臺,具有很大實用價值。有一些飄窗還可以設計成轉角的形式,擴大了景觀視線,改善了日照與通風條件;此外結構形式也從傳統的方梁方柱,改變成為異型柱體系,室內空間干凈完整,沒有凸角或起伏,使得家具陳設更為有利,提高了布置家具的方便性。
3.7 利用空間角落
對某些設備角落或空間富余處加以利用;成為儲存與收納的空間,如洗手臺盆下設置儲物柜,走廊設置吊柜,管井與墻體之間增加儲物擱板等,都是一些化消極空間為積極的方法。
8.其他一些如采用間接明快的裝修手法,清淡的材質與鏡面玻璃等有利視覺延伸的材料,也是一些擴大空間感的裝飾方法。
4 個性化的功能空間設計
在這種消費需求的指引下,強調個性化界面的“SOLO”戶型應運而生并日益發展了起來。小戶型由于面積指標的限制多設計為小面寬,大進深,因此盡量縮小交通面積,增大實際使用面積是SOLO設計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比如:城市青年人群崇尚個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得在他們的心目中“家”的概念不同以往,家里的各項功能不必完備,但居住空間的質量應具備獨特性和舒適性。青年住宅由于人口少,活動時間固定通常在家只是進行簡單的餐飲活動開放式廚房就比較適用于SOLO戶型。所謂開放式廚房是指非封閉式的廚房隔間,即廚房空間與餐廳合二為一與客廳向鄰近而無任何門擋住的空間。空間的合并減少交通面積,餐桌又可作為臨時操作臺,提高了使用率。該布局使廚房這樣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生活后臺”變成了體現家居環境的“形象前臺”,目前裝修市場上愈加專業的整體櫥柜設計,色彩亮麗造型時尚,頗為青年所喜愛。當客人進入房間時,映入眼簾的不再僅僅是客廳,還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廚房。在小面積住宅中,廚房和客廳的連通也使空間加大,視覺上顯得房間更加寬敞。開放式廚房的不足之處是油煙問題,不過目前生活節奏快的青年人大多樂于接受“無油烹飪”的健康環保理念;無煙設備(如微波爐、電磁爐)的普及也為廚餐一體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持。
SOLO空間的另一個特點是:臥室與客廳沒有明顯的劃分,可以沒有客廳,可以沒有,甚至可以沒有臥室,所有的生活空間設定全部來源于居住著本身的意愿。在時尚青年的心目中,家就是一個可以隨意變換居住方式的小窩。市場上小尺寸家具和折疊家具的出現,正好迎合了他們這種常變常新的消費心理。所以如何使設計更加合理舒適,功能設置更加人性化是在設計中應當深入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關會玲.以小見大小戶型住宅設計與創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1):216.
關鍵詞: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空間
一、當前小戶型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房型不合理,居住功能差。現在,小戶型住宅中大多是賓館標房式的一室戶房型,無獨立廚房、無日常起居的活動空間,往往只具有通常集體宿舍的功能和旅店暫住的功能,而缺乏日常居家生活的功能。這類標房式房型實際上就降低了作為居住物業的使用價值,因為即使是酒店式住宅,其畢竟還是供人居住生活的“住宅”,而非“酒店”。除了這些標房式房型外,小戶型中還有不少三角形、斜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的怪異房型,且只有一面能采光,一旦分隔,便形成暗室暗間,無任何自然通風采光,這種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小戶型住宅的通病。嚴格地說,這類小戶型房型可謂是市場的無效供應,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二)得房率低,走道過長。如今,小戶型住宅的得房率普遍遠低于常規住宅,大多在70%左右,有的甚至只有60%。這與通常新建住宅80%以上的得房率相比,實在是相差懸殊。對于日趨理性與精明的購房者來說,這一過低的得房率,顯然會影響他們購房的抉擇(尤其是當市場上出現了更高得房率的小戶型時)。過低的得房率,實際上就縮小了套內的使用面積,或者說實際上增加了套內使用面積的折合單價,其不實惠、不合算是不言而喻的。
(三)識別性差,存在安全隱患。由于小戶型住宅設計的陳舊,一個層面幾十戶,魚骨狀、回環狀一貫通的平面布局,便必然導致各家各戶識別性差的弊端。進入走道,除非辨認門牌室號,幾乎無其他可識別的不同空間格局的標志,往往使人不辨東西,失去方位感。有的甚至七拐八彎,仿佛進入了迷宮,一旦有火警便難以迅速疏散。且外人闖入也難以覺察,不像一梯兩戶、兩梯三戶那樣的容易分辨。這便會給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機。
(四)一梯幾十戶,上下不便。現有小戶型住宅,大多都是一梯幾十戶的集中式的電梯設置。平均每部電梯每天要承載一百多戶至二百多戶的上下,有的小戶型甚至平均一部電梯要超過三百戶的運量。就算每戶只有一人居住,那么每天幾百人上下進出,其擁擠狀況、久等狀況也是可想而知的。
(五)面積不當,總價失控。現在小戶型住宅中標房式的一室戶房型建筑面積,不少都在40―50平方米,對一室戶而言,顯然偏大。這一面積完全可設計成緊湊的小一室一廳。而小戶型中的一室一廳也同樣偏大,大多在7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超過80平方米建筑面積。這就失去了小戶型的本來意義。小戶型就應體現其“小”。以符合特定的市場需求。這一面積的不當也就直接導致了總價的上揚,使小戶型原有的低總價優勢逐漸消失。
二、小戶型設計的優化與對策
(一)借鑒融合、力求創新。在日本東京50年代形成的集合住宅,一室戶面積只40平米上下,但廚、衛、廳、臥功能齊全,有3~4個壁櫥和一個小儲藏室,這種被精確到榻榻米模數尺寸的設計思路和產品及配置至今仍深受歡迎。在香港,90平米面積可以做出功能齊全、分區明確、采光通風良好的三室二廳二衛一廚帶傭人房十分舒適精致的標準。這些精耕細作的設計經驗值得分析借鑒,當然更需結合各地實際,設計創新、產品變革。
(二)注重組織良好的室內空間。小戶型既不能犧牲居家應有的功能空間,也不能因面積配比不當,影響正常使用,如影響廚、衛功能的使用,影響客廳看電視的正常收視距離等。可見,小戶型設計關鍵在于精心合理地組織好玄關、起居廳、臥室、餐廳、廚房、餐廳、衛生間、儲藏、陽臺七個主要功能空間。
(三)注重適宜的功能定位。小戶型不指產品的舒適度降低,不指低標準社區,隨著經濟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進步,更需注重住宅功能的提高與完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足采光通風、環保節能、智能信息化、管線布置合理化、使用分隔靈活化等功能定位。
(四)注意細化區間和細部。玄關、入戶線路宜緊湊,走道宜結合餐廳、客廳;陽臺調整常用比例,并注重客廳陽臺分離的靈活使用;衛生間優化門開啟方向和器具布置平面,注重潔污空間分離和通風;改變構件形式,適當做些凸窗、轉角窗、擴展空間,改善通風采光;臥室、客廳的門窗位置精心設計,避免大而不適用;廚房采用緊湊合理的L型和U型平面,餐廚相間墻使用隔斷,備置生活陽臺和合理的電器開關布線;貯藏充分利用空間;減少固定構件,注重承重墻的設置,提供彈性分隔的可能和實用價值;采用簡潔明快的裝修,多用能擴展空間的材料;注重產品標準化、集約化、模數化、工業化。
(五)注意樓面布局方式
(1)板式、點式結合。小房型點式結構,圍著核心筒布置多戶,其缺陷是住戶朝向問題;小房型板式結構,容積率低,建筑面積難做足,用地難以平衡。而板式與點式相結合,變通常的板式一梯兩戶為一梯三戶和一梯四戶,兩梯三戶為兩梯五戶或兩梯六戶。即將原先大中房型的每戶3個朝向開間,改為小房型的每戶1~2個開間(包括1個半開間),既可滿足通風采光朝向,又可滿足容積率和建筑面積要求。
(2)長、短進深結合。長進深能增加建筑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房型布置,戶套面積控制有困難;短進深房型宜布置,但影響容積率,不利節地。而長短進深相結合,有的套型長,有的套型短,再結合采光凹口的開設,可有效節地和控制戶套面積,并滿足通風與采光,具有一定特色。
(3)平面梯級布局。將通常“品”字形的兩梯三戶作一變通,將中間前凸套的兩個南向開間再前移,形成類似于切角三角形的兩邊為梯級退縮的平面梯級布局,每戶同樣是1~2個朝南開間,但戶戶朝南,面寬小,改變面寬過長的形態。
三、小戶型設計更應注重未來需要――適應性與靈活性
關鍵詞:中小戶型;住宅設計;指導原則;空間布局
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is aimed at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appeared in the city housing prices are too high, housing supply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and put forward the land supply and demand is prominent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Several problems on this small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design should focus on doing briefly, for the majority of reference.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design; guiding principle; space layout
中圖分類號:TU2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大量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中小戶型是針對目前國內房地產業出現的城市房價過高,住宅供應結構不合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問題而提出的。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新老八條、國六條及國十五條,來調控房地產,進一步調整住宅結構,引導合理消費。雖然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已經有經濟適用住房和二手房市場來改善住房供應結構,但其收效并不顯著。在我國當前的房地產總體形勢趨于緊張的情況下,設計中小戶型既降低了購房總價,減少了消費者的經濟壓力,降低了購房門檻,也擴大了消費者的范圍。可以說,大力發展功能完善、舒適度高、建筑面積在90m2 以下、總房價較低的中小戶型住宅,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住宅發展的主流方向。
二、中小戶型設計方法
(一)適宜的定位
對于房地產開發的商品住宅而言,客戶定位與市場銷售的概念十分重要。在設計中分析用戶的使用要求是十分必要的。使用對象不同,戶型設計的側重點則不同。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中小戶型住宅分為: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老年公寓、舒適型商品房等類型。消費人群的不同決定著住戶的需求不同,這也就要求設計師更大程度的考慮設計方案的個性。
(二)中小戶型設計手法
1.合理的面積分配
因為面積小,所以在設計中應將總面積合理的進行分配,在滿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擠去沒有明確用途的的泡沫面積,減少戶內交通面積,使功能分區既明確又適宜。從居住的適應性而言,三室或者兩室半的戶型功能分區上更合理,除主人房,兒童房外,還可留有一間多功能的用途,可用于待客、書房、娛樂、保姆用房等。雖然房間面積不大,但對于住戶不同生活階段的需要而言,確實能達到分得開、住得下的效果。
2.使用面積最大化:公共空間緊湊,降低公攤面積,使用率高;擴展使用空間
交通空間面積設計一般要求經濟節約,除了滿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還應滿足設備管線的有效排列、安全維修、底層入口空間結構對齊、方便進入、防止電梯運行噪音等基本要求,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墻面上布置管井、入戶門、采光窗、垃圾暫存間等,使其位置相對集中,占用空間合理緊湊。
3.細部設計精密化
對于中小戶型而言,在現有戶面積限制的情況下,要合理地分布住宅中各種基本居住空間: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貯藏室或壁櫥、陽臺或陽光室,在戶型方案設計原則確定之后,細節處理便成為最主要的因素。在進行具體的方案設計時,一般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3.1功能房間的平面尺寸
各功能房間平面尺寸的確定是中小戶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適宜的開間及進深尺寸有利于室內家具的擺放與布置,對于減少無謂的面積損耗作用頗大。
臥室的設計主要考慮到衣櫥、床、妝臺等家具的布置,主臥室適宜的尺寸為開間3.0~3.3m、進深3.9~4.2m,次臥室開間可為2.4~2.7m,進深可縮至3.0m,這樣均滿足《住宅設計規范》中對臥室面積的要求:雙人臥室不應小于10㎡,單人臥室不應小于6㎡。
餐廳考慮是否結合部分廚房功能而平面尺寸彈性很大,但單純作為餐廳功能時不宜小于2.4m。廚房、衛生間的平面則應配合不同的戶型布置靈活設計。
3.2戶內交通組織
戶內交通組織不僅是指通向各功能房間的交通流線,還包括各房間內部及公共區域的交通流線組織。在戶內交通組織設計中常利用走廊將各功能空間聯系起來。同時在中小戶型中,也可將交通走廊并入公共空間之中,這種處理手法在空間上獨具優勢,同時由于居住人口有限,對私密性的影響也不大。
房間內部的走道面積在設計中應注意其有效性和可兼用性。以衛臥室的走道為例,在合理開間下雙面使用的走廊更加高效,可兼顧家具使用時的占用空間(如衣櫥開門,梳妝寫字時的椅位等),對小面積房間而言尤為重要。臥室采用三面布置,一面衣柜、一面寫字臺、一面為臥床,既有充分的儲藏空間,又有足夠長度的學習與工作臺面,空間完整,使用的有效性極強。值得注意的是,布置和房間開門的位置密切相關。位置居中的開門設計獲得了完整的三面實墻,與靠一側墻邊的開門相比,空間利用更加完整與方便。由此可見,一個開門位置的細節處理便產生了完全不同的使用效果。
3.3 電氣設備、廚房、衛生間設計
廚房、衛生間在戶型中所占的面積雖少,但其平面布局卻是需要設計人員仔細推敲,充分考慮生活細節,力爭在有限的面積里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4.住宅內部空間的靈活性、可變性
中小戶型住宅由于其需求人群一般為單身人士、新婚夫婦、“丁克家庭”、中低收入家庭,這些不同特征的人群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同一時期不同興趣愛好、居住生活方式;不同時期家庭生命周期的演變.這都要求中小戶型住宅應具備良好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其途徑是設計建設能夠調整用途、調整空間的靈活、可變式套型,實現套內可變、同層可變、異層可變等,其方法可通過局部墻體的靈活劃分,以適應房間大小的變化及數量變化的要求:或通過預留門洞的開啟與封閉,以實現房間的分隔與合并等,對中小戶型住宅進行重組,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長其功能循環周期,使其可持續發展。套型的重組是指套型的面積大小、數量、種類等在住宅建設、使用和改造的過程中根據住戶的需求,通過簡單的技術來調整和改變原有套型。以下就結合具體實例從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和套型問空間的相互重組,分析說明中小套型靈活、可變性設計。
4.1 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
目前,在我國對于一般家庭從新婚購置的住宅起,幾乎會在其中度過一生的時間。因此,就要通過套型內空間的局部重組來滿足人們在同一套型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居住需求變化,以適應家庭周期和家庭生活模式的變化。套內局部重組即套型內廚、衛定位,主體承重結構不變,住戶可通過對套內局部固定的大空間的再分割,使用輕質隔斷、家具隔斷等,充分發揮其對空間限而不定、隔而不斷的作用。
4.2 套型間空間的相互重組
中小戶型住宅需求人群多樣化,并且面積相對較小,為了使其能夠適應家庭結構、生活的不同變化,滿足長期需要,就要在設計階段著眼策劃,使將來套型面積能夠“變大或縮小”,遠近期結合。其方法可以通過相鄰套型之間部分墻體預設門洞的方式使套型間可相互轉化,戶與戶之間相互整合,從而使其中小戶型住宅既適應目前市場的需求,又可為將來居住環境的改善提供方便,使其可持續發展。這種“潛伏設計”不需特殊的結構、材料和復雜的技術,操作起來簡便易行。
三、結束語
中小戶型住宅絕不等同于低標準的簡陋住宅,它應是面積適度,功能合理,設備設施齊全的住宅,并且盡可能應用成熟的但價格適當的先進技術,同時還應密切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的聯系,強調與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建筑文化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在品質上為廣大群眾喜愛,在經濟上又能接受的上乘住宅產品。
參考文獻:
[1]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4年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從住宅面積上來講,小戶型住宅的空間有限,但是并不一定會限制住戶的生活質量。因為,只要合理進行住宅拓展空間的設計,就可以使空間的大小和位置滿足住戶的需求,繼而使住戶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從設計角度來看,小戶型住宅的拓展空間設計首先需要考慮影響住宅空間拓展的因素。就戶型本身的缺陷來講,影響住宅空間拓展的因素主要是室內各空間相對較小,并且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繼而造成了物品無處存放。而不同住戶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和家居物品不盡相同,所以對拓展空間的設計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就目前來看,主要可以通過較好的搭配色彩、運用光影、選擇材質和點綴綠化這四種拓展方式進行拓展空間的設計,以便從視覺角度增加空間的拓展性,繼而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而從功能角度來看,則可以通過收納設計使小戶型住宅的空間得到合理利用,繼而實現真正的拓展空間的設計。
2小戶型住宅拓展空間的設計研究
2.1住宅平面的布置
一般來講,小戶型住宅都是一室一廳一衛的一居室空間結構。在進行住宅的拓展空間設計時,需要先進行戶型的墻體尺寸數據的分析,以便完成平面圖的繪制。而繪制的平面布置圖需要將每個功能空間的布置和設計情況反映出來,以便結合收納空間設計原則進行空間的拓展性設計。在靈活運用多種收納方式的基礎上,則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充分拓展空間功能,繼而使住戶的需求得到滿足。就目前來看,可以采用展示式收納空間、綜合式收納空間和儲藏式收納空間完成小戶型住宅的拓展空間的系統設計。
2.2起居空間的拓展設計
在住宅的起居空間中,需要同時為住戶提供起居、書房和餐廳等多種功能空間。所以在進行起居空間的拓展設計時,需要考慮住戶的生活方式和家居物品等多種影響因素。首先,為了營造比較開闊的視覺效果,可以通過設計電視墻和百葉窗等空間結構完成各個功能空間的有效分割,繼而給人以逐層遞進的層次感。同時,也可以利用移動式家具代替墻體,繼而使家具與墻體合二為一。而設計由電視機、收納柜和電視柜等結構組成的綜合式收納空間,則可以使起居室的空間得到有效拓展。其次,可以利用收納書柜完成書房功能空間的設計,并保證寫字臺面組成和儲藏書柜分層能夠滿足住戶的閱讀、娛樂和學習的需求。書柜的空隙則可以用于收納家居物品,繼而解決家居物品的收納問題,并使墻面的立體空間得到拓展。而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有限的空間顯然有序,并且能夠在人與物之間形成互動。再者,餐廳空間可以處于電視墻與寫字臺之間,可以使用折疊式餐桌和餐椅,以便能夠靈活完成活動空間的釋放,繼而使餐廳空間得到拓展。此外,在設計廚房空間時,可以將其設計成起居空間的拓展空間。比如可以將水槽和爐具這兩種功能區分開,并分別設置兩組底柜。同時,可以將櫥柜設計成廚房輔助空間,并使其與餐廳有機結合起來。而廚房水槽下面的空間可以設計成餐具綜合式收納空間,繼而使廚房空間得到有效拓展。
2.3玄關空間的拓展設計
作為室內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玄關空間是進入住宅后的第一空間。為了增加空間的拓展性,可以在玄關兩側設置壁柜和鞋柜,并且按照鞋子高矮完成鞋柜間隔的設計。而除了進行具有固定收納空間的壁柜設計之外,還可以增設一些臨時收納空間,以便存放出入時需要取用的衣物。此外,也可以設計展示式的收納空間,以便使空間的功能得到豐富。
2.4衛浴空間的拓展設計
在進行小戶型住宅的衛浴空間的拓展設計時,需要遵循人性化設計原則。具體來講,就是在保證空間的完整性的基礎上,將零散空間充分的利用起來。比如,在分離淋浴區和盥洗區時,可以不采用固定的隔墻設計,而使用浴簾完成分隔。而這樣的設計既可以達成統一的視覺效果,又不會影響這兩個區域的使用,繼而使人感受到空間的完整性。在盥洗臺的下方,則可以設計將水管隱藏起來的收納柜。而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使清潔用品得到集中收納,還可以增加空間的美觀性。此外,也可以通過設置吊柜和隔板完成洗浴物品的收納,繼而達成一定的拓展空間設計效果。
2.5臥室空間的拓展設計
相較于其他空間,臥室空間的大小設計需要格外適宜,以便給住戶提供舒適的主臥空間。而為了使臥室空間得到更好的拓展,則需要設計較多的收納空間,以便完成各類生活物品的收納。在設置臥室墻面時,可以在墻面安裝小型的收納柜。而這樣的收納柜可以用于展示一些物件,也可以用來放置夜間照明臺燈,所以需要有較強的裝飾性。在設計臥室的衣柜時,則需要采取四開門的設計形式。根據住戶的不同使用需求,可以在衣柜中設置擱板、抽屜和掛衣桿,并將上部空間設計成儲藏式收納空間。此外,也可以利用墻面完成嵌入式壁柜的設計,繼而使臥室空間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并增強空間的趣味性。
3結束語
關鍵詞:中小戶型;設計;住宅;建筑;措施
隨著近20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國房地產業得以迅速發展,城鎮化率不斷提高,許多家庭住上寬敞舒適的新房子,人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取得這些成就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其中存在的問題:粗放式的發展、房價的長期快速上漲與居民收入的背離,城市間各市場發展的不均衡等等。從緩和這些矛盾和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宅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中低收入家庭來看,中小戶型住宅是市場發展方向和住戶的主要選擇。作為設計師在設計時盡量做到合理設計和安排,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空間,創造更多功能和最好的舒適度,滿足住戶需求,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1中小戶型選擇要求
1.1環境選擇
住戶在對住宅進行選擇時,首先會考慮的是整體環境和配套情況,包括小區的綠化率、景觀設置、商業、學校、停車交通等。綠化景觀是小區舒適程度的體現,住戶總是喜歡綠化率高、景觀優美的小區。商業(如超市、活動中心、會所等)、學校、停車系統、外部交通等是否配套合理、完善是小區便利性的體現。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住戶希望能夠就近購物、就近就能參加一些運動、看一些小病。現在住戶車的擁有率越來越高,買車易、停車難,住戶對小區停車是否方便、是否配套有足夠的車位越來越看重。
1.2戶型選擇
住戶根據自身的家庭人員構成和經濟承受能力來選擇戶型。從自身居住實踐和設計過程中的體驗來看,小三房戶型是比較符合我國家庭居住習慣的,小兩房適合小家庭及出租,一房及單身公寓適合出租給年輕上班族。住戶選擇戶型時會充分考慮日照、景觀、通風的情況,還會考慮戶型的功能是否齊全、布局是否合理、動靜分區、公私分區是否能分開等。公攤率也是住戶戶型選擇時重點考慮的問題,公攤率越小意味著住戶實際使用的面積就越多,房屋的整個價值也就越高。
2中小戶型住宅設計遇到的問題
在實際項目中,很多開發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會把小區的建筑密度提高,造成小區擁堵不堪、居住品質不高,特別是中小戶型的住宅更為普遍些。有些項目商業店面的價值高,開發商就會要求設計時盡量多的布置商業店面,這樣就會對住戶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前幾年的一個江西項目,開發商要求多設計商業,總平布置時布置了商業內街,四棟高層被商業街包圍,這樣的布置對這些住戶居住的品質很不利,噪聲和人流的干擾都很嚴重。有些小區設計時單層面積較小,在容積率不改變的情況下,建筑的棟數和高度就會增加,這就意味著樓間距會縮小,雖然也滿足了最低的日照要求,但導致很多住宅得不到充足的光照。還有些項目為了節約造價,建筑的樓層設計的都不高,為了用滿容積率,建筑密度就大了,這樣也會造成樓間距小、光照不足、空間壓抑。中小戶型小區由于面積少、戶數多、車輛多,而相應的停車空間很不足,要往地下增加停車位代價很高,不是普通的開發商愿意承擔的,所以就造成了停車很困難。例如城市中保障房多為中小戶型,停車矛盾就非常突出,嚴重影響了住戶的幸福感。中小戶型往往獲得的采光面和通風面較少,同時有些功能區可能也無法完全獨立。中小戶型每戶面積較小,而每層需要的樓、電梯、走廊等公共空間一般差別不太大,這樣會造成公攤率較大,尤其是一類高層住宅就更為明顯。有些戶型為了造型需要采用異性平面,有些空間的使用率就不高。
3中小戶型設計優化措施
3.1總平面布局
總平面布置時要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合理布置各功能區、組團,組織好人流、車流各流線,分析各建筑朝向、間距、日照、通風、景觀面,盡量做到均好性。設計時通過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綠化率,為住戶創造一個舒適優越的生活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盡量減少棟數,考慮加大單層面積,做到多單元拼接,讓棟數之間的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增加的單棟建筑面積,還可以降低公攤面積。其次就是要合理利用樓層高度,充分利用高度上限,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住戶質量,但是要全面考慮,住戶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其他使用資源的增加,為此設計者在進行住戶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其他資源的使用,保證居住質量。總平設計要做好停車規劃,采用多層地下停車、架空停車、綠化停車,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地形做半地下停車。停車出入口、車輛流線要合理,盡量做好人車分流,減小對小區內影響。
3.2建筑單體設計分析
(1)中小戶型住宅的平面設計涉及到樓層的平面設計和套內戶型設計,戶型的設計受到樓層整體平面的限制,同時戶型也對樓層平面有影響。中小戶型的樓層平面一般為一梯三戶、一梯四戶甚至是一梯多戶,這樣在布置時就要考慮好各戶的朝向、相對位置、整體樓層通風、采光以及公共交通空間的聯系,盡量做到均好性,每戶的品質差別不應太大。例如采用品字形、風車形等比較成熟和住戶比較認可的布置。中小戶型每戶的尺寸不太大,在樓層平面整體考慮時還應注意住戶之間的相互干擾和私密性問題,如入戶門太近的話住戶的私密性就不足,安全感和舒適性就大大折扣,實在無法避免的話也應采取設置隔墻、隔板的技術措施將影響降到最低。(2)中小戶型設計首先是對主次功能區的布置,將客廳、臥室這些主要的功能區布置在朝向、采光條件好的位置,廚房、衛生間等次要功能區布置在采光、通風不是很好的位置;其次是合理地劃分戶型內的動靜、內外、公私、干濕空間。中小戶型由于面積較小,有些情況下可能無法滿足這些空間都獨立區分開,但也應充分考慮盡量滿足。例如中小戶型中將臥室、廚房、衛生間圍繞客廳布置,這樣布置節省了空間,但就存在各空間區分不明顯、獨立性不足,相互間有干擾的情況,從設計上來說可能是不好,但住戶實際使用時有可能就覺得空間充分利用比較重要,有些功能區可以不用區分那么明顯。(3)在樓層平面和戶型平面大方向確定后就要對戶型精細化設計。中小戶型空間有限,對住戶可能的各種活動和空間需求都要全面考慮,結合人體工程學精細布置。隨著生活品味的轉變,很多大與豪的設計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人們更加注重房間的舒適度和實用性。客廳的主要功能是接待和視聽,由于面積不是很大,設計時應注意考慮電視與沙發的距離,同時注意避免電視產生反光。根據常用尺寸準確布置沙發、茶幾、電視桌、空調的位置,之間要有合適的間距和人員活動的空間。注意因地制宜和當地的風俗,例如閩南地區很多還要考慮到佛龕、地插等。中小戶型的餐廳一般都不大,有些可能還沒有條件布置,設計時盡量劃為一個單獨區域,即使位置不大,布置小桌椅也是可以的,住戶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可伸縮的餐桌實際使用時進行調整,布置出這個功能區方便裝修和電氣插座布置。臥室要布置好床、衣柜的位置,注意門、窗和結構柱對床布置的影響,有條件可設計凸窗和放置桌椅。戶型面積的限制決定了廚房和衛生間的面積不會太大。廚房布置時要考慮所有廚具的布置、操作習慣。燃氣灶、洗槽、電冰箱、消毒柜、抽油煙機要合理安排位置和間距,還要考慮煙道、燃氣管、表、凈水器、電磁爐、燒水處以及儲藏空間的統籌安排。衛生間則要注意洗臉臺、馬桶、淋浴區布置位置要合理,例如馬桶的方位要符合風俗習慣,淋浴區盡量能獨立、干濕分離。陽臺的主要功能是洗衣、晾曬和養花鳥,設計時要結合使用習慣和尺寸布置好洗衣池、洗衣機的位置。此外,中小戶型儲藏空間的設置尤為重要,可以充分利用過道、凸窗臺、平面凹凸處等空間多做儲藏空間,最大程度利用好每一個空間。
4總結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中小戶型的住宅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中小戶型的住房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品質時代。在新的要求和科學技術下,中小型住宅的功能和品質不斷提高,房屋設計也更加合理。設計師在設計時要進行全面考慮分析,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和住戶喜好,盡量做到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作為設計師更要有社會擔當不斷提升自身業務和素質水平,緊跟時展,不斷創新設計技術,努力設計出高品質、舒適的住房。
作者:劉火煉 單位:福建聯盛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
參考文獻:
[1]王瑋龍.中小戶型居住空間彈性設計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2]孔紅枚.中小型住宅戶型設計評價與偏好選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3]宋紀青.中小戶型住宅設計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3.
[4]王蔚.模塊化策略在建筑優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