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元宵猜燈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話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北宋時,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后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牶"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牶"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牶"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牶"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節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云:"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牶"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傳說,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了一謎聯,讓大家猜一猜。隨同的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關于元宵節猜燈謎的作文一元宵節是春節過后又一大重要節日,也是一年當中首個月圓之日。元宵節的習俗很多,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天雖然下著小雨,但不減我們去刀剪劍博物館的興致。我們乘車來到刀剪劍博物館參加猜燈謎活動。
場館內人還真多,都是小學生,各個都興致勃勃,信心滿滿的。我們乘電梯來到二樓,墻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燈謎紙。四周的燈謎紙環繞著中間一條龍燈。這是一條五顏六色的龍燈,可漂亮了!長長的身軀蜿蜒盤繞著,五彩的燈光照亮著龍的每一部分,栩栩如生,活龍活現,美不勝收。我們奔到一墻的燈謎紙前猜起謎語來。爸爸像個地理學家,什么謎語,只要打的是地名,他統統都答得出來。媽媽像個動植物學家,什么謎語,只要打的是動植物,她就能不假思索的說出。我就像個普通學生,什么類型的題都能答一點點。弟弟是個小小秘書,在爸爸媽媽和我的身旁轉來轉去,這兒幫幫忙,那兒幫幫忙。
大概半小時下來,我們就打出了31道題,爸爸媽媽說差不多了,我們就急急忙忙的跑下一樓換禮品。答得不錯,29道題答對了,換禮品嘍!可真應了一句話:“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29道題才換來兩張明信片,不大值,但是半個小時卻換來了一家人一起猜燈謎的喜悅,值!
元宵的習俗少不了,家人團圓才是真的好!
關于元宵節猜燈謎的作文二新學期伊始恰逢中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為了讓我校學生了解中國的民俗節日,熱愛傳統,從而激發其民族精神,舉行了 “兔兒圓圓鬧元宵”燈謎競猜活動。
活動內容分為親子制作和猜燈謎兩大板塊。參與對象為全校師生和家長。寒假中,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一起制作燈謎,色彩形狀各異,精彩紛呈。有能力還做成雙語的17日鬧元宵中午各班前后門楣上都掛上兩個小燈籠,明亮的窗戶上貼滿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燈謎。由于年級不同,為避免大同學把小同學的燈謎一掃而光的尷尬,我們采取分年級互動競猜的方式。猜對的同學還能得到小獎品,不亦樂乎。錯了也沒關系,重新再來。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節日的氣氛依然濃郁。孩子們在親子制作中與家長深入的溝通,一方面增進了親子關系,也從中了解元宵節的風俗民情,對中華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獲得的途徑又是如此溫馨,生趣盎然。
關于元宵節猜燈謎的作文三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會陪爺爺奶奶過,當然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早早地就來到了爺爺奶奶家。
每年小區正月十五晚上7點準時都會舉行“燈謎會”。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拉著媽媽和爺爺到了“燈謎會”現場,“燈謎會”是在小區的一條休閑長廊里舉行的,長廊的兩旁貼滿了五顏六色的紙條,紙條上面就是謎語。
就在這長廊里擠了成百上千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啊!里面的人們正在很積極地猜著謎語,有的人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謎底,有的人爭先恐后地向工作人員對謎底,還有的猜對了謎語的人正在井然有序的領獎品。很快我們也融入其中了,走了一圈,突然眼睛一亮,發現有個字謎是“頂破天”,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在腦子里反復的想,用手比劃著,絞盡腦汁后終于想出了,是——“夫”字,“丈夫”的“夫”,天頂破了,也就是“天”的書撇出頭。我抱著試試的心理去工作人員那對答案,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對了,我興高采烈地跑去對獎品,獎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于是我就選了一盒牙膏,牙膏雖然不怎么值錢,但我的心里卻有說不出的高興,重在參與嘛!最后就在禮花聲里,結束了。
元宵節的“燈謎會”真有趣啊!
關于元宵節猜燈謎的作文四午后,我靜靜的享受著舒適的陽光,全身的毛孔都得以放松,假日的感覺是完美的。
只見父親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家,向母親說著事,那聲形具色的表情,讓我也不由得將目光轉移。母親的眉頭舒展了,略微點了點頭,便讓我過來,好像要告訴我什么事。
我走進母親身邊,她笑著對我說:“侯翔,到了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穿好衣服,咱們去猜燈謎”
“猜燈謎?”我驚訝的張大了嘴,從前只在旁邊看過別人猜,這回也可以自己顯一下身手了,我趕忙穿好衣服,興致沖沖的奔向了門外,期待著即將發生的事。
到了文體中心,早已是人流涌動,天空中五彩斑斕的,一串串燈謎如一只只小螞蟻停在了彩紙上。“好美!”我的興致一沖上天,便開始去謎海里尋找我拿手的燈謎。
“北京晴,包頭雨。(打兩字)”我一直喃喃著這句話,“包頭雨?包的頭上是雨?那不就是雹嗎?”我欣喜若狂,要去猜前面的,卻難以猜到。又轉念一想,不如將晴變為日試試。
“北京晴……京的北面是日!是景!”哦,出來了,原來是“景雹”二字!我欣喜若狂地跑下樓去,得確正確!作為獎勵,我得到了一沓信紙!
高臺對映月分明 (打字一) 謎底:曇
層云隱去月當頭 (打字一) 謎底:屑
家家迎元宵 (學校用語) 謎底:第二節
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謎底:元宵
趕制元宵閑不住 (五字口語) 謎底:忙得團團轉
元宵節前后 (現代小說) 謎底:二月
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 (節日紀念日) 謎底:元宵節
此時此地 (劇目) 謎底:元宵謎
一夜魚龍舞 (民俗風俗詞語) 謎底:元宵燈會
新春佳節話元宵 (報刊名) 謎底:半月談
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語) 謎底:喜出望外
煤球和元宵一樣 (打一成語) 謎底:混淆黑白
元宵 (打一成語) 謎底:一朝一夕
元宵節后捷報多 (打一成語) 謎底:喜出望外
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語) 謎底:眾望所歸
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語) 謎底:節外生枝
萬家燈火鬧元宵 (電影名) 謎底:不夜城、鄉情
燈謎會猜慶元宵 (古文句) 謎底:破題兒第一夜
元宵莫來纏·上樓格 (篇目) 謎底:望勿糾正
元宵燈火已闌珊 (謙辭禮貌用語) 謎底:望多關照
觀賞元宵燈謎 (打人名二) 謎底:張節、文虎
謎題:元宵虎會 (打字一)
謎底:夤
謎題:元宵節后 (打字一)
謎底:完
謎題:元宵節后東陵行 (打字一)
謎底:院
謎題:元宵前后共團圓 (打字一)
謎底:期
謎題:元宵前后共相聚 (打字一)
謎底:期
謎題:舉頭望明月 (打一詞語)
謎底:仰光
謎題:十五的月亮懸庭前 (北京地名)
謎底:圓明園
謎題: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打一財經詞語)
謎底:調資
謎題:元旦元宵捷報頻傳 (打一成語)
謎底:節節勝利
謎題:高臺對映月分明 (打字一)
謎底:曇
謎題:層云隱去月當頭 (打字一)
謎底:屑
謎題:家家迎元宵 (學校用語)
謎底:第二節
謎題: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謎底:元宵
謎題:趕制元宵閑不住 (五字口語)
謎底:忙得團團轉
謎題:元宵節前后 (現代小說)
謎底:二月
謎題:元宵回暖 (韻目帶數)
謎底:十四寒
謎題:元宵之夜遇徐娘 (《射雕英雄傳》人物)
謎底:胖婦人
謎題:正月十五晨炊忙 (中驪雙珠)
謎底:元宵·早點·火燒
謎題:正月十五打牙祭 (打一成語)
謎底:一年一回
謎題:十五日 (打字一)
謎底:胖
謎題:元宵出門賞燈 (常言俗語)
謎底:外行看熱鬧
謎題: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 (節日紀念日)
謎底:元宵節
謎題:此時此地 (劇目)
謎底:元宵謎
謎題:一夜魚龍舞 (民俗風俗詞語)
謎底:元宵燈會
謎題:新春佳節話元宵 (報刊名)
謎底:半月談
謎題: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語)
謎面:從小渾身白,長大變毛色,若要分男女,看它頭頂就曉得。 (打一動物)
謎底:雞
謎面:頂上紅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測天亮時,呼得眾人醒。 (打一動物名)
謎底:公雞
謎面:頭戴珊瑚筆架,身穿五色衣裳,一聲高唱,日出東方。 (打一動物)
謎底:公雞
謎面:一朵紅花頭上戴,一件花衣身上蓋。天還沒亮就起床,唱得太陽升起來。 (打一動物)
謎底:公雞
謎面:頭上一朵紅花開,花衣不用剪刀裁。雖然不是英雄漢,一聲叫起萬門開。 (打一動物)
謎底:公雞
謎面:稀奇稀奇真稀奇,外生骨頭里生毛,有朝一日稀奇轉,里生骨頭外生毛。 (打一動物)
謎底:雛雞
謎面:小小哥兒嗓子妙,早上昂頭把鳴報。 (打一動物)
謎底:公雞
謎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 (打一成語)
謎底:雞犬不留
解析:“酉戌”對應的生肖是“雞狗”。
謎面:個子不高,全身長毛,站著不走,躺下亂跑。 (打一物)
謎底:雞毛撣子
謎面:雀兒棲樹間 (打一字)
謎底:雞
謎面:樹中棲鳥聞嘰聲 (打一字)
謎底:雞
謎面:鴻江別后又重逢 (打一字)
謎底:雞
謎面:又見伯勞向東來 (打一字)
謎底:雞
謎底:喜出望外
謎題:煤球和元宵一樣 (打一成語)
謎底:混淆黑白
謎題:元宵 (打一成語)
謎底:一朝一夕
謎題:元宵節后捷報多 (打一成語)
謎底:喜出望外
謎題: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語)
謎底:眾望所歸
謎題: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語)
謎底:節外生枝
謎題:萬家燈火鬧元宵 (電影名)
謎底:不夜城、鄉情
謎題:燈謎會猜慶元宵 (古文句)
謎底:破題兒第一夜
謎題:元宵莫來纏·上樓格 (篇目)
謎底:望勿糾正
謎題:元宵燈火已闌珊 (謙辭禮貌用語)
謎底:望多關照
謎題:觀賞元宵燈謎 (打人名二)
謎底:張節、文虎
謎題:小毛頭約會:元宵節晚八點 (詩詞句)
謎底:少年十五二十時
謎題:元宵 (詩詞句)
謎底:數問夜如何
謎題:元宵前后 (詩詞句)
謎底:十四為君婦
謎題:元宵春燈 (網絡電腦詞語)
謎底:節點
謎題:歡歡喜喜做元宵 (音樂詞語)
謎底:快節奏
幼兒園元宵節親子活動方案范文1一、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地營造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喜慶氛圍,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與手工藝術,感受民俗文化。奉化實驗一幼“倡導父母‘陪養’孩子,幼兒歡樂過寒假,親子動手制作以“環保”為主題的燈籠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也借此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時間:
親子制作時間:20xx年3月1日~20xx年3月5日。
懸掛燈籠時間:20xx年3月3日
懸掛燈籠地點:奉化銀泰1—3樓(滿記、服務臺位置)
燈籠展示時間:20xx年2月14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三、活動要求:
1.各班級懸掛燈籠具體分配如下:一樓(滿記長廊)大班段5個班級;
正上方二樓:中班段5個班級;三樓:小班段5個班級。每個鐵架都有班級指示牌提示。
2.正月十三當天,各班(自己商量一位老師)選擇具體時間段組織本班幼兒前來懸掛燈籠,(因各班選擇的具體時間段不一,園部不統一發短信,辛苦各班主任定時間以短信方式通知家長)懸掛前將預備好的編號與燈謎紙粘貼好,在保證本班幼兒的燈籠懸掛完后方可離開。
3.正月十五元宵節(園部會以短信的形式邀請家長帶著孩子來銀泰參加猜燈謎賞燈籠活動),商場并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孩子分發圓子湯,圓子提供時間為上午10:00—12:00和下午的17:00—19:00)
4.要求本次制作燈籠時家長及時以照片的形式記錄孩子參與的過程,并做本次評比的重要的依據。班主任建立以班級為人數的文件夾,并用孩子的學號命名,將孩子參與過程的照片以電子文稿的形式于2月13日之前打包發送到58514221郵箱。
5.燈籠制作材料必須是環保、立體的。
四、活動攝影:
園外:事先聯系奉化電臺進行宣傳報道。
園內:楊雅敏
報道:趙佳
五、活動評比:
1.本次活動以年段為單位推選“最佳創意獎”2個班級(數量加質量),另外則按班級參與的燈籠數百分比推選“最佳組織獎”若干班級。(獎品由銀泰商城提供)該評選以微信投票形式投票,微信投票時間為2月14日—2月16日截止,具體關注當日銀泰宣傳海報。
2.園部將評選:“最佳創意燈籠”20名,另外按每班參賽數60%再評一、二、三等獎。
評價人員:教師(園班子成員、藝術組老師)
3.園部會以獎品或獎狀的形式分發參與活動的幼兒。
幼兒園元宵節親子活動方案范文2一、指導思想: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為了使我園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以幼兒與家長自制燈籠、做元宵、猜燈謎等親子活動為載體,充分地讓幼兒感受“元宵節”特有意義及給人們帶來的喜氣和歡樂。
二、目標:
1、能與家長積極參與賞燈、猜燈謎、搓元宵等活動,體驗集體過節的快樂。
2、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三、活動準備:
1、搓圓子的材料。
2、大盤子、一次性小碗、湯匙
3、幼兒與家長自制元宵燈一盞
4、猜燈謎謎面,懸掛操場
5、每班準備十個謎語貼在花燈上
6、發出邀請,家長參與
四、活動安排:
時間:201x年x月xx日下午
地點:各班教室、大操場
五、活動流程:
1、和幼兒一起觀賞花燈和玩花燈。(大操場)
2、各班教室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元宵。
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
(3)品嘗元宵,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3、家長帶領幼兒猜燈謎。(大操場)
4、活動結束。
幼兒園元宵節親子活動方案范文3[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賞花燈、猜燈謎,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過程中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
3、引導幼兒了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活動準備]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于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輕音樂《致愛麗絲》等。
4、布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以輕音樂為背景音樂)尊敬的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教室里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因為我們馬上就將迎來我們的元宵節,孩子們,你們高興嗎?為了迎接我們元宵節的到來,我們一起念一首有關元宵節的兒歌,我們剛學會的那首《花燈謠》,好不好?
二、(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請給自己一點掌聲!)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不僅會念兒歌,而且都愛動腦筋,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在什么時候?(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有什么習俗?(吃元宵、掛花燈、猜燈謎等)小朋友們真聰明! 老師補充材料:元宵節的來歷
三、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 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么? (元宵)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孩子們,元宵這么漂亮,課前我們準備好了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這些材料來做元宵嗎?
四、大家先不要著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在就開始做元宵吧。
五、小朋友們,我們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里。呆會兒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給你吃,誰做得多,誰吃的多。幼兒開始制作,教師給以適當的輔導和幫助。(放輕音樂致愛麗絲)
六、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現在,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師統計好個數,給小朋友煮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讓幼兒學習分享。)
七、煮元宵、吃元宵。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變化?(元宵煮前沉在鍋底,煮熟后浮起來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們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善于觀察了。好,現在我們就來享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來到廣場, 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五顏六色的郁金香紛紛綻開了笑臉,仿佛是一個個小酒杯,又像容光煥發的少女一樣亭亭玉立。小蜜蜂在“小酒杯”里飛來飛去,它們有采不完的花蜜啦!周圍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鮮花,在它們的襯托下,郁金香更顯仙女般的氣質。它們迎著微風翩翩起舞,遠遠望去,仿佛是一幅會動的水墨畫。
再往里走,一片鮮紅映入眼簾,到處都在搞活動。活動內容繁多:有猜燈謎、轉轉盤、扔飛鏢、投籃……大家都整齊地排著隊,像一條條長龍。它們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人們。我和爸爸媽媽也被吸引了過去。
我選擇猜燈謎,因為猜燈謎是我的強項。聽爸爸介紹,“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既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此時, 我正要上前猜燈謎,正巧遇到了同學,她說:“你來晚了,燈謎早就被人們猜得所剩無幾了。”我大失所望,腳下快樂的云突然消失了。可當我上前一看,還有漏網之魚,我腳下那朵快樂的云又忽然回來了。管理員在給大家發燈謎,大家瘋狂搶奪,我當然只落了個兩手空空的地步。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部分沒有猜出來的燈謎還掛在上面。
于是我取下一個燈謎。乍一看,頓時就傻了眼,我太“輕敵”了,本以為燈謎很簡單,原來它比我想象的還要難上加難,我能猜到的簡直是微乎其微。不過說來也怪,我會猜的燈謎都落在了別人的手上。但他們還用手機上網找尋答案,要是能給我該多好。而我不會猜的卻在線上高高地掛著,像是在故意和我作對。一位熱心的管理員阿姨,為了鼓勵我,送了我一支鉛筆。正巧,管理員叔叔也把一些猜不出來的燈謎的獎品一并發給了我們。
廣場里互動活動的背后,正在舉行熱鬧的慶元宵聯歡會,那聲情并茂的音樂、優美動人的舞蹈、逗人發笑的小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