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童真趣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歷經風雨之后,我終于站到了十五歲的陽光下,沐浴著它帶給我的溫暖的幸福的光芒,但是在幸福之中,我突然發現,我變了,變得不像以前那樣天真爛漫了,現在的我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童年時代結束了,我長大了,我不會再撒嬌,也不會動不動就哭,也許我會去放風箏,但目的卻不再為了開心,我依然會笑,但開懷的小卻少了,而這些,正式我所失去的,那份童真。
當我和同齡人都在為自己的長大而歡呼時,我卻感覺感到一絲絲的奇怪,總感到少了些什么……人生的六分之一已經度過,當十五歲的鐘聲敲響時,我才發現我的心靈不在是那么充滿童趣了,做什么事情也有點瞻前顧后,是人變得成熟了呢還是變得……漸漸的漸漸的我開始渴望童年了,渴望那純潔的心靈,渴望那天真爛漫的生活,渴望那時的一切。我不禁有了再次回到童年的想法,但是我不能再回到那時,因為時間總是向前的。故時的我,雖有了那份童真,但卻無成長。現今的我,雖缺少了那份已逝去童真,但卻擁有了成熟。現在的生活過的每日都充實,快樂,興奮。也許,你會問我,以前的生活不充實、快樂、興奮嗎?我只能告訴你,曾經的我,雖有很多快樂,童趣,但卻少了成熟。而如今的我多了份成熟必然少了分幼稚和童真。
同學們,我們曾經擁有過世界上最美好的童真,但我想世上萬事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們現在不是又擁有了成熟嗎?失去的并不一定要找回來,把握現在才最重要,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吧!
在今天這個急劇變化的網絡時代,一個人在少兒時代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很可能決定他一生的品質和方向。今天向讀者介紹大馬美術活動基地,就是一所開啟孩子智力和審美教育的殿堂,可以說:這里的老師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無數的奇思妙想。
本期刊登的一組兒童畫,就是大馬美術基地和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及幾位研究生,共同做的一次非常有文化意味的寫生與交流活動。當孩子面對兩千多年前古人創作的畫像石,做一次穿越時空“對話”的時候,老師已悄悄的將美好的文明種子播撒在孩子心田中。當孩子用手中所掌握的材料,對所見和未知的一切,洋溢著熱情、充滿著好奇,在想象中創造、在自由中發揮的時候……,我想他們將會從這里打開一扇通往更遼闊的文化之門。
采訪地點:大馬美術活動基地 漢畫像石藝術館
受訪人:李國棟、顧慧慧(大馬美術活動基地負責人)
采訪人:李英梅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碩士導師
美術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美術教育研究生
大馬基地的工作臺上整齊的碼著一塊塊黃河泥,我們的對話也從這透著醇香的自然材質開始……
SHMJ:這些泥手感很好,有韌性又可塑形,是從市面上買的嗎?
李國棟:這是黃河故道河底的泥,讓做花盆的朋友專門加工的,比賣的紫砂泥成型更好,帶著泥土的芳香,黃河泥用了還能美容呢,哈哈……
SHMJ:徐州本土漢文化豐厚博大,可以提取傳統文化元素在課程中整合,課程的提升與孩子美感與心智的成長互為生發。可以開發一系列漢文化主題課程。
李國棟:是的,孩子感受徐州傳統文化的機會太少,我們準備把徐州漢畫像石――漢墓――漢橋――黃河故道――古民居這些課程深挖,做成一個徐州本土的美術課程。
SHMJ:可以以繪本故事的形式,對漢文化中的信息符合進行解讀。
李國棟:對,學會講述圖像故事的能力,將漢畫像石藝術中的信息符號、圖畫符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再通過美術創作去影響其他人,進而拓展和延伸,對孩子以后的成長都終身有益,也從側面體現了藝術教育的目的,取得一個比較完美的結果。
顧慧慧:我們過漢畫像石的專題,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組織各類活動:宣傳海報、講故事、T-shit設計、帽子等材料的選擇性比較高,各類材料也可以相結合,例如將絲網版、即時貼、剪紙相結合,一家三口一起制作家庭T恤,讓孩子們和家長們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SHMJ:嗯,是的。讓學生手繪漢畫像石藝術館的宣傳單、手繪日記、手繪地圖。還有新媒體定格動畫,針對不同年齡進一步拓展。傳統與現代視角相結合,開拓虛擬空間。利用漢文化的元素進行繪制“手繪大馬美術培訓機構的手提包”等。
SHMJ:對,我覺得還要進一步注意課程的整體考量,多注重傳統文化對課程的充實。
李國棟:我們現在正整理一份二十四節氣的傳統課程。有些是借助民間趣事,比如我們春分有的地方有個傳統“豎蛋”,只有這一天雞蛋可以樹立在桌子上。借助這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的課程讓孩子在雞蛋上畫畫或是直接讓孩子剝雞蛋吃掉雞蛋,用剩下的蛋殼拼貼。初衷想讓2-4歲的孩子對自然節氣的現象感興趣,至于為什么我們不希望老師告訴原因。留一個問號伴隨孩子成長,也是讓孩子的好奇心留久一些。
SHMJ:這樣課程可以分四季、節氣、時節,讓孩子以繪畫的形式體驗自然界節律變化。這些作品材料選取很豐富,注意到繪畫語言表達與材料選擇,不跨年齡教授孩子不適合的課程。
李國棟:我們會根據孩子不同的階段的行為、認知、語言等能力設置相關的課程以及藝術表現形式。根據主題設定課程的繪畫語言,然后選擇繪畫行為和材料。木炭、木塊、卡片、白膠、樹葉、紙盒、羽毛、乒乓球、報紙、棉線、膠帶、硬紙板、橡皮、回形針、印章等,都是我們這里再常見不過的了。孩子極具創意的作品通過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來體現,版畫、油畫、水墨、線描、剪貼、色粉、綜合材料雕塑等,讓每個孩子在孩童期就可以體驗藝術家創作的條件和環境。
SHMJ:材料的豐富多彩為創意的實現提供了基礎,把每個孩子的階段性的學習過程記錄進美術檔案袋,從而能讓家長和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美術學習成長歷程。還有開拓孩子的創造力,例如,思維導圖、頭腦風暴,激發孩子們的創意進行創作。
SHMJ:美術教育活動應隨社會、藝術不斷更新發展而完善,多為孩子準備一些美術材料、工具,多帶領他們嘗試不同的藝術創作的方式方法,滿足他們越來越強烈的藝術學習和探索的需求。通過美術教育拓展孩子眼界,豐富文化視野,培養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顧慧慧:大馬美術既通過各種方法尋找、搜集、整理豐富多元的材料給孩子使用、嘗試,激發孩子整合、創造的能力。也努力在傳統藝術材料上挖掘新的使用方法和呈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分析印刷圖冊、電子資料,設計欣賞等,組織孩子通過臨摹、探究的方式了解漢畫藝術。希望孩子們經過多年的藝術熏陶,成為樂觀、豁達、有獨特美感力、創造力的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4月21號中午,研究所師生和大馬基地老師都沒休息,吃完快餐在漢畫像石館廳里交談起來,驟然降溫天氣很涼,但這里卻暖意融融……
SHMJ:經過一天半的跟蹤,大家都深有感觸,通過畫像石這個點進行拓展教學,強調孩子對文化的認識、對審美的認識。有了傳統文化的根基,我們的課程會越來越深化。王曄,談談你的看法。
王曄:老師導覽講解的過程非常好,涉及了社會學、歷史學、人文禮儀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識,著重強調學的審美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SHMJ:我覺得漢畫的題材還可以進行主題式深入性研究。
顧慧慧:對,拓展的門路還需要多一點,呈現的作品的樣式還可以再豐富。將在以后的課時安排中進行以漢畫像石藝術為主的主題式美術教學,并且注重使用材料的豐富性。例如這次黃河泥的嘗試,是我們第一次教學實施,教師和學生都感覺效果很好,雖然由于季節原因比較冷,但孩子們還是很愉快的完成了任務。
SHMJ:不是說一個課程結束了就結束了。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開發這種有地域文化底蘊特色的課程資源、教材、校本課程,并爭取在全國做出地方美術資源開發的典范。帶有文化特色的美術作品會更好一點。
顧慧慧:是,有些課程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整合。也想借助藝術活動將徐州本地的鄉土文化滲透給孩子,讓他們將傳統的藝術圖形、圖式滲透進血液里在他們的腦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這樣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才會有適合生長的種子和土壤。
SHMJ:我們根據這個題材進行深化研究,做出一定的成效來,可以在錢初熹教授的帶領下,將我們的課程進行全國性的推廣。對于漢畫像石課程資源的開發我們應該是雙方互動的,我們研究生可以制定課程教案,由大馬基地的教師課堂實踐,成果反饋,然后教案修改,這樣反復的教案修改、課堂實踐,整理出相關的材料。
李國棟:我們基地做過調查,50人中不超過10%的人知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5%以內對漢畫像石藝術有所了解。漢化教育不受重視,當下家長支持這類學習的不到20%,我們的館校結合不夠完善,整個社會、教育者、文化部門等各個方面對徐州漢文化美術教育的關注程度都有待提高,發揚本土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來努力,挖掘我們的漢文化之“根”。漢文化是抽象的,但將漢文化賦予在具體的漢畫像石、漢畫上卻是具象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漢畫像石的研究來了解、關注、傳播本民族的文化。
SHMJ:對,這方面需要重視。我們需要用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努力改善下這個環境,這方面可以挖掘的東西特別多。今天我們的團隊力量越來越壯大,今年我們又招了七個研究生,將會有更多力量加入我們。我早上出來的時候,就跟他們說,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或者說想做什么,跟蹤的時候也要規劃好,找一到兩個孩子仔細的觀察一下,包括孩子的情感反應,什么時間投入,什么時間走神。我讓他們有意向的錄音、拍照,包括對孩子的記錄,等回去我們再整合一下,整理好以后,我們再給顧老師,其實,你們應該保留一些資料。
顧慧慧:我們還沒有這么全方位的記錄過,其實這也是幫助我們做的一些事情。在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做好準備,收獲就會越多,如果只是抱著看一看的態度沒有痕跡的就走了,因為來的時候就沒有帶著痕跡來。
SHMJ:今天早上,我們有五個同學跟著顧老師。袁,你上午主要跟的顧老師嗎?
袁:上課形式很好,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有的喜歡繪畫,彩色透明膠帶透明度太強,在黑色卡紙上效果不明顯。有的喜歡手工制作。但要注意學生的座次安排,將學生的學習資源分配好。
顧慧慧:對,這方面我也考慮過,我們需要將漢畫像石基本元素描繪出來,將會做更好的延伸。因為今天是戶外活動,材料有限,為了使孩子們可以手工制作選擇了這種透明度相對低的彩色膠帶,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盡量完善材料,完善教學。我們將會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整理,將其由點狀的連成線狀的以后構建網狀的課程。
袁:教師的引導很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與學生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作品在學生中產生了極大的共鳴,“牛耕圖”展現了一幅農民牽著健碩的耕牛在犁地的場景,耕牛夸張的造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與此成為鮮明對比的是老師在講解關于“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的時候學生似乎并不太感興趣,可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興趣點與之不契合。
SHMJ:前期的導入和情境設置需要更充分一些,例如有些小故事等等,渲染一幅漢代生活的歷史畫面。申茹,來談談你的想法。
申茹:漢畫像石資源應形成一系列的課程,例如,寫生前的欣賞課,寫生后的學生作品欣賞課。寫生課結束后也應進行簡單現場教學評價、并進行一節欣賞課教學。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寫生活動前給孩子們培訓參觀場館的相關知識,而且需要與家長溝通。
顧慧慧:孩子們對于漢畫像石的理解會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淀,小齡孩子的理解是需要反復的過程,是需要一個知識建構的過程。師大的學生對教學的理論知識更系統一些,大馬的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更多一些,多觀察老師與孩子的互動。
SHMJ:這次活動后,研究生回去創作作品。將研究生的作品與兒童的作品進行比較。
SHMJ:有個個子高的男孩,觀察仔細,認真的去做了,剛開始他老是跟旁邊的女孩說話。
顧慧慧:這個小孩有時候興趣點非常多,有小女孩說說話就容易吸引到他。
SHMJ:前邊的幾個小女孩特別聽話,照著老師說的去做,后面能很完整的做完,能看出性格。下午那個色粉是李老師帶的嗎?
李國棟:色粉是大一點的孩子,他們來過多次,會對他們做一些簡單的要求,現在偏大一點的孩子,因為來的次數多,熟悉了,基本上有時候是講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找,今天下午是一些大孩子,他自己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即使老師給他們安排一種形式,他們也自己說要畫成另外一種形式,一般情況就是讓學生按自己想的去畫,以后在畫室里,就像水墨畫,他們的自主性就更大了,他們也愿意嘗試。
李國棟:那邊光線不是很好,回頭帶他們轉一圈,重點還是放在兩個偏廳,然后去找一找色粉的感覺,小的孩子,我們都會給3種,讓他們自己去選,今天我們畫的那個鳳鳥,是正面。4-5歲的小孩特別好畫的就是那個房子,基本上所有的小孩都能表現出來,房子的形象比較簡單,5-6歲的小孩,畫的都是房子。
SHMJ:還有房子里的人物。
李國棟:這個孩子我看他表現房子里的人物更強一些。
SHMJ:所以,我們都可以比對,比如說上午跟下午的畫,繪畫特征有哪些不同。李潔,你有什么收獲嗎?
李潔:我第一次接觸,我以前學設計,平常沒有和這些小孩子接觸,我覺得還挺好,因為我小時候經常拿一些墨水、蠟燭、蠟筆什么的亂涂亂畫,這些小孩的創作挺好的,以后爭取多了解一些吧。
SHMJ:張成,你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李國棟:這是小老鄉。我跟李老師說了,張成是泰安人,我的祖籍也是泰安的。
張成:第一次參加,就覺著這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比較接近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覺著這樣的活動很好。教師應挖掘學生身邊的資源,讓看得見、摸得著、體會深、形象化的資源走進課堂,讓美術教學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當學生的美術學習真正的與生活結合時,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度真的會大大提高。
李國棟:你覺著哪個最好玩啊?
張成:我覺著泥塑挺好玩的。
李國棟:那你玩了嗎?
張成:沒有,我一直在跟蹤孩子。哈……
李國棟:那你下午玩一會,哈……
顧慧慧:有些課呢,是你覺著好玩了,做了,然后用來給孩子做,孩子也能玩,有時候是有這個初衷計劃的,把材料準備的更完整一些相對成形的,就像爬坡一樣,到了一個臺階,你給他再墊一個臺子,讓孩子上去,讓他自己也能完成,因為有時候,現在很多藝術家,他的作品往往也是出于好玩,去做了,咱們給孩子也是這樣,我們做這個也不單純是老師了,有時候我們做一些部分作品,然后把部分作品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大作品,其實也是在做另一個作品吧。
SHMJ:美術創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能協調孩子的身心、情智、美感和態度。
李國棟:在活動的過程中,比如說漢畫像石,孩子在畫的過程中,對漢畫像石有一個認識,也是對孩子的耐心、專注度的培養和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的都實現了,我說美術是很好的一種途徑,一件事情,可以實現多種孩子成長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新的美術教育的研究,后面可能會大有所為。
SHMJ:今天上午有個叫孫一可的女孩,她的媽媽認識到美術對孩子生活的幫助和影響。
李國棟:這個小女孩,也是很小的時候來的,4歲左右,她特別投入。其實她的媽媽也喜歡設計,她自己除了工作以外,也做一些設計,她對這一塊的理解就更深入一些,每天晚上上完班以后還會幫朋友發一些照片,按照照片的顏色、整體做出一些像素的模版,加工出來,還為小孩做一些成長的資料,挺好的。
SHMJ:包括這種自然的素材,孩子喜歡了以后,包括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自己探索的能力其實都能實現。
李國棟:這種自然界的東西多了,想象的空間就更大了,電子產品接觸的越多,空間就會越狹窄,那天我跟一個學生的家長講,他說:“我們離死不遠了。”我說:“這話怎么說啊?”家長說:“你現在看看這種科技的發展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當這種東西都被用起來的時候,我們就離死不遠了。”
SHMJ:所以說,我們古代人很多擁有的,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以漢畫像石為題材,現代人與古人的生活有共鳴,通過孩子們的眼睛觀察并創作繪畫作品,還原古人的生活。
李國棟:還有就是什么,古代沒有電視,古代人就可能有時間去做一些事情,干擾人的東西更少,其實有時候,我覺著我們研究生,其實不要關注的太多,關注美術教育就行了,或者某一階段,能夠做進去就相當好了,我們現在社會干擾太多,周邊環境,比如說我今天沒事干了,我可以去看電影、上網,也可以玩會游戲,甚至和朋友打個電話,電話打不通,我可以用微信就能聯系上,我們有太多能打發時間的時候,所以說當沒有打發時間的時候,時間都是零碎的,很少能有一個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
SHMJ:看古人,古代的藝人,他們所做的事情,其實我們想是不是和孩子的這種狀態,也有這種不謀而合的交融。
李國棟:嗯,小孩見一個人的時候,他們是能看到你的內心的,你哪怕笑的再燦爛,但是你心里有事,孩子就能知道,所以在孩子面前,你要是真的難過,你就跟孩子說一下,也不需要去掩飾這個,所以說小孩對藝術這一塊,也是讓我們感覺比較特殊的,以前對這些東西不太信,后來跟孩子慢慢接觸的多了,雖然說像玄學一樣,能表達一些不能用科學來解釋的東西。
SHMJ:對,孩子對古人的闡釋,包括在圖上去畫一些人物喝茶,我覺著肯定和我們成人去看是不一樣的,我們已經固定格式去看了,孩子能穿越時間空間,和古人進行對話。
李國棟:今天我們講的那個二層樓的那個,有個人出來,我有時候就開玩笑說上面的人正在看你們,小孩就特別高興,小孩能夠跟古人進行互動,估計如果跟他們大學生這么講的話,他們肯定會說:“真幼稚!”孩子們就是在某個情境中進去。小孩呢,有時候他們的爸爸媽媽來,孩子會和父母說:“你們看有個人,看到沒有?那個人出來瞧我呢。”在我們看來,小孩子很可愛或者說想象力很豐富,其實他們的鏈接更緊密一些,我們跟孩子的鏈接是有距離的。
SHMJ:以后做活動的時候,都可以回問一下孩子,孩子做某個事情,他畫的是什么?或者說當時是怎么想象的,其實孩子非常清晰,比如說房子,這間房子做什么,另一件房子做什么。畫二層樓的有個男孩說,那個女孩被人欺負了,正向她爸爸說,下邊仆人正在煮茶水。
李國棟:對,當孩子畫了漢畫像石以后,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更多一些,以前也帶過四五歲的小孩,他們來畫漢畫像的時候,房子也會按照上面的去畫,而畫的人穿的衣服就是現代的服裝,旁邊還放了一輛寶馬的車、很現代的交通工具,我說:“為什么?”孩子會說:“他們要出門,馬車多慢啊,我給在旁邊放個寶馬車,他們開著就能走了。”孩子就有這種穿越性的鏈接,有時候在跟他們溝通的時候,就覺著蠻好的。那邊有個小孩在畫鳥的時候,他就會想:“我得給他們弄點吃的。”你就發現,2-3年級的孩子有時候也會做這種事情。
SHMJ:這些孩子以質樸的內心賦予線條以靈動,是天生的藝術家,就像我們成人用線,很多都在描了,他們就好像內心感受到了。
李國棟:有時候我們會讓老師講東西的時候講完主題,然后具體畫法就不講了,之后就是讓老師去觀察孩子,就是不去講繪畫的造型,也不去講創作的方法,只講主題,把主題的各個方面講透了,然后坐在那,只要孩子不是水桶灑水了或者需要換水,老師就不要動,3次課下來以后,老師就會發現,原來孩子畫畫的這個情境會比我們想象的要優秀。那天有個老師跟我講,有個小男孩,畫的全是黑的、非常好看的黑條花紋,一個老師情不自禁的問了一下:“這是什么東西?”孩子回答:“斑馬。”那個小孩畫的花紋是所有孩子中畫得最細致的一個。
SHMJ:他知道自己處理的過程。有時候孩子的腦中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圖像,只是我們不知道。
李國棟:韓國人拍的那個視頻,就發現一個小男孩一直在把紙涂黑,先是老師發現的,發現以后,老師找他爸爸談話,他們把孩子放到研究室里,一群人看著這個孩子說:“這個孩子完了。”因為給他一張紙,他就涂黑,一直在涂,突然有一個人發現了,說:“等等。”他發現孩子在涂黑的時候,每張紙會留出不同的空白,比如邊緣等地方,研究人員把涂過的紙排列起來,發現是一條巨大的金魚。這就說明,有時候,孩子可能看到的一個視角的東西,他可能不能通過語言來表現,孩子不像大人,孩子往往會通過其他的方式表達,我們要用足夠的耐心去讓孩子把這個事情講完,孩子可能一天講完,甚至一個月才能把事情講完,在座的同學以后在學校里、或者在家里,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用我們理解一個事物的速度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理解事物的速度,有時候,孩子可能慢的超乎你的想象,有時候會快的超乎你的想象,需要我們更有耐心的去等待孩子。
顧慧慧:我們跟孩子接觸多了,就會感覺這個孩子是時代的產物,我們就是80年代的產物,他們90后的人就是90后未來世界的,別看這個小孩今天做的不好,不能著急,孩子現在不會做這個事情,是他現在不具備這樣的功能,你就會發現這個年代需要孩子具備這樣的功能,他會按照這個年代需要的去學。
SHMJ:就像漢畫像石,其實我們上學的時候,對它也不是特別的了解,要給孩子講授這方面的知識的時候,就去找更多的資料,做研究,去關注,聽更多的人去講這方面的知識,慢慢的也就記住了。
目的 觀察口服曲馬多緩釋片與尼美舒利用于門診手術后鎮痛的效果分析及其應用的合理性。方法 將96 例門診手術的病人分為曲馬多組(48例)與尼美舒利組(48例)。術后曲馬多組病人疼痛時服用曲馬多緩釋片100 mg/次,2次/d;尼美舒利組病人疼痛時服用尼美舒利片100 mg/次,3次/d。在服藥后0.5 h、2 h、8 h和24 h用VAS評分法評定兩組鎮痛效果進行對比研究。結果 服藥后0.5 h兩組鎮痛效果相似(P>0.05),服藥后2 h、8 h和24 h曲馬多組的鎮痛效果優于尼美舒利組(P<0.01)。結論 曲馬多緩釋片用于門診手術后鎮痛安全有效。
【關鍵詞】 曲馬多;尼美舒利;術后鎮痛;門診手術
門診手術后病人是一特殊的病人群體,病人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手術種類和手術創傷的大小均存在差異,再加上病人術后回家,脫離醫生的管理,使得術后給予安全有效的鎮痛藥尤顯重要。曲馬多是近年來應用于緩解中重度疼痛的中樞性鎮痛藥,可用于各種急慢性疼痛、住院手術病人術后鎮痛[1],但尚未見用于門診手術后鎮痛的報道。本研究自2006年10月~2007年12月間予口服曲馬多緩釋片用于門診手術后病人鎮痛治療48例,并與服用尼美舒利片的48例對比,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自本院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大約14個月期間,在門診外科就診的病例中選出9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齡16~66歲,平均年齡38歲,但末滿16歲患者、孕婦、哺乳期和有懷孕可能的婦女及有明顯消化道、心血管、血液、腎病的患者除外。隨機分為兩組,曲馬多組48例,乳腺纖維瘤11例,四肢及軀干皮脂腺瘤21例,包皮環切術8例,拔甲4例,切開排膿術4例;尼美舒利組48例,乳腺纖維瘤11例,四肢及軀干皮脂腺瘤21例,包皮環切術8例,拔甲4例,切開排膿術4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手術種類、局麻藥的選擇和手術創傷的大小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曲馬多組術后疼痛時口服曲馬多緩釋片(格蘭泰)100 mg/次,2次/d;尼美舒利組病人疼痛時服用尼美舒利片(天津藥研院)100 mg/次,3次/d。在服藥后0.5 h、2 h、8 h和24 h用VAS評分法評定兩組鎮痛效果進行對比研究。
3.療效觀察
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作術后0.5 h、2 h、8 h和24 h的疼痛評分方法:使用一條長約10 cm的游動標尺,一面標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另一面對應“0”端為淺暖色,顏色逐漸加深到黑紅色的“10”分端,臨床使用時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有顏色的一面面對病人,告訴病人直尺淺暖色的一端為無痛,黑紅色的一端為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讓病人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生根據病人標出的位置在直尺的刻度面找出對應的分值為其評出分數,疼痛分數量性轉換為:0為無痛;<3為微痛;3~4為明顯疼痛,影響病人的情緒和睡眠,但能忍受;≥5疼痛加劇,影響病人的情緒和睡眠,伴心率快、出汗,難以忍受;10為劇痛不能忍受。一般門診手術后病人初始評分在5~9分之間,應用鎮痛藥后分數降低[2]。
4.統計學處理
評分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結
果
1.鎮痛效果比較 兩組服藥后0.5 h均優于服藥前,但兩組鎮痛效果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服藥后2 h、8 h和24 h兩組鎮痛效果均優于服藥前及給藥后0.5 h(P<0.05),且曲馬多組的鎮痛效果優于尼美舒利組(P<0.01),見表1。表1 兩組服用鎮痛藥后VAS評分比較(略)
2.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嚴密觀察病人的惡心、頭暈、胃腸道不適、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曲馬多組病人1例發生輕微頭暈惡心,1例困倦;尼美舒利組病人2例惡心、胃部不適,1例四肢皮疹。
討論
門診手術后病人是一特殊的病人群體,術后合理的給予安全有效的鎮痛藥比住院病人術后鎮痛更值得關注。曲馬多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中重度疼痛的中樞性鎮痛藥,具有雙重作用機制的協同鎮痛作用[3]:①激動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前膜的阿片受體,減少P物質的釋放,抑制疼痛的傳導并改變疼痛的感受,產生阿片樣的作用,但其對嗎啡β受體的親和力只是嗎啡的1/6000。②抑制脊髓下行抑制系統突觸前膜對神經遞質5HT和NA的再攝取,使突觸間隙5HT和NA的濃度增加,增強脊髓下行抑制系統對疼痛傳導的抑制作用。雙重作用機制的協同使得曲馬多在適當的劑量下可以達到阿片類藥的鎮痛強度,本研究中曲馬多與給藥前和對照組比較均表現了顯著的鎮痛效果。曲馬多有別于傳統的阿片類和非甾體抗炎藥物,它幾乎不抑制呼吸,對血氧飽和度干擾小;不影響胃腸道功能產生便秘,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不直接刺激胃腸道,對正常和潰瘍病人的胃腸道無損傷,不會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等與前列腺素相關的各種不良反應;不產生阿司匹林樣的哮喘和過敏反應;不影響凝血機制增加術后出血;它通過腎臟(15%)和肝臟(85%)的雙重代謝,不損傷肝腎功能,臨床上無腎毒性或肝損害的報道,只是在肝臟和腎臟損害的病人,其曲馬多清除半衰期可增加二至三倍,需要減少曲馬多的用量或延長這些病人的用藥間隔;雖然國內把曲馬多列為精神二類管理藥物,但其成癮性極低,沒有醫療性成癮的報道,較長期的醫療用藥例如治療慢性骨關節疾病亦無成癮的報道,德國藥物濫用警報系統14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盡管曲馬多的使用患者遠遠大于其它藥物,但它導致的藥物濫用遠遠小于其它精神類藥物。大部分濫用曲馬多的患者之前均濫用其它的精神藥物[3]。在美國進行一項上市后的研究,3年的研究數據表明曲馬多濫用率低,濫用的發生率從研究前18個月最高峰的2/100 000下降到后18個月的1/100 000,大部分濫用的病人(97%)既往有藥物濫用史[4],提示應用曲馬多術后鎮痛是較安全的。值得說明的是個別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和頭暈等不良反應,這是因為曲馬多和阿片類藥物一樣,初次應用興奮了延髓的CTZ區域,是一種一過性反應,較長期應用可以耐受,應用胃復安或嗎丁啉可以預防,本治療過程中只見1例發生輕微頭暈惡心,與尼美舒利組比較無增加趨勢,尼美舒利組病人2例惡心、胃部不適,1例四肢皮疹,表現了非甾體抗炎藥共有的不良反應。
本觀察提示曲馬多應用于門診手術后鎮痛,效果可靠,比較安全,是門診手術后鎮痛可選用藥。
參考文獻
[1]邵禮華,張文蕓,樓 正.曲馬多復合局麻藥用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鎮痛的效果評價[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4,10(6):372.
[2]劉印忠,劉劍宇.舒敏膠囊對偏頭痛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4,10(6):367.
《忍者神龜》“第四季:CG大作戰”在眾多觀眾的期盼中上映。其實作為典型的美式英雄作品,無論是漫畫、動畫還是電影,《忍者神龜》怎么看上去都像是一個以優雅為核心,用土氣當外衣,卻有著說不出來魅力的女性。雖然電影中有著變異烏龜、忍術高鼠老師、高科技武裝的敵人,但是神龜們依然是依靠最原始的拳腳一招一式打敗敵人,像是在給香港功夫片致敬。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如同鄰家小妹的平易近人,才博得了大量不同年齡層觀眾的懷念和喜愛吧。
對于年輕觀眾來說,高技術的CG畫面、充滿神秘感的變異烏龜和忍術、直截了當無需過多思考的劇情,是最好的周末消遣影片。而對于70后的眾多大叔們,光是看著銀幕上那些熟悉的名字和面孔,就足夠了。
奇怪的制作班底
作為一部最新CG技術大片,《忍者神龜》的動畫特效及前、后期制作都是由香港意馬公司完成,四百多名香港工作人員參與其中,總共耗時三年,連影片中的下水道都是以香港下水道為藍本制作。而該片的導演凱文?蒙洛之前只制作過電子游戲,對電影則是了解不多。相較以上,影片的配音則是陣容強大,除了章子怡外,艾文斯(《神奇四俠》)、米切爾?蓋拉(美國版《咒怨》)、“X教授”斯圖亞特(《X戰警》)都有著相當的知名度。
可憐的反派
作為一直陪伴神龜們的大反派:斯雷特,無論是在漫畫、動畫,還是在90年代拍攝的三部真人《忍者神龜》電影中都大出風頭。但是在最新這部《忍者神龜》中,卻因為太老、不夠酷、不夠壞而落選,還引起了大量龜苓膏(請參照涼粉玉米)的不滿,這到底是斯雷特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二十年神龜的變化的變化
對比經久不衰的漫畫人物,我們常會發現,大多數人物都不是一個模樣走過來的,忍者神龜也不例外。忍者神龜在八十年代誕生的時候,形象走的是可愛路線,身上都圓乎乎的,表情也很好玩。到了九十年代,原本可愛的形象被徹底顛覆,神龜們變成了四個兇神惡煞的肌肉龜,表情兇惡,殺氣騰騰,這對于從第一版就開始看忍者神龜的老觀眾來說,第二版的形象很難接受。2007年的電影版形象,屬于前兩版形象的折衷,在CG技術的幫助下,創造出了真正立體的神龜形象――盡管仍然沒有第一版的可愛。
《忍者神龜》的前世今生
1983 年,忍者神龜誕生于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最初只一個外形比較有趣的小烏龜,被兩個熱愛漫畫的男人取名TeenageMutantNinja Turtles,按照字面翻譯便是“變異忍者小海龜”。經過一番策劃,以四烏龜加一老鼠的組合出版了第一冊漫畫,起初印刷的3000本瞬間銷售一空,從而開始了忍者神龜充滿吸引力的一生。
1987年,《忍者神龜》播出其第一部動畫,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造成了廣泛影響,周邊產品總銷售額達30億美元,而日本KONAMI開發的相關游戲總銷售額也達到了近5億美元,造成了風靡一時的忍者神龜熱潮。
2004年2月,全新制作的《忍者神龜》動畫片在美國著名電視臺福克斯推出,相關漫畫周邊等也全線上市,“忍者神龜”再度掀起熱潮,而KONA MI再度推出相關游戲,在短時間內銷量便突破100萬。
新專輯
《回家》(Vitas)
維塔斯來中國了。就算我們大多數人無法現場聆聽他那魔鬼般的華美高音,聽聽CD還是很容易的。夢幻的聲音、柔美的外型、神秘的身世,這些已經足夠成就經典。
《Bad Girl》(徐懷鈺)
離開歌壇5年后,徐懷鈺以全新成熟風格創造新專輯,包括《Bad Girl》、《墮落天使》、《如果在你懷里滿足的死掉》等歌曲,專輯充滿鮮明的迪斯科風格。
熱播劇
風林火山
作為日本NHK每年一度的重頭劇集,今年的大河劇《風林火山》一樣受人關注。為了紀念著名作家井上靖誕辰100周年,以同名小說為藍本拍攝的本劇集也是第三次在電視上展現日本戰國著名大名武田信玄和其傳奇軍師山本堪助的一生。
賢妻良母
韓國MBC的最新韓劇《賢妻良母》于5月28日正式推出,女主角姜成妍是在《王的男人》(飾演綠水)之后首次接拍電視劇,在劇中飾演從小就夢想成為賢妻良母的菊熙。
流行書
《秦姝》(啞丫)
一個現代女孩失足落水穿越時空到了二千多年前的秦朝,還沒熟悉這個朝代就成了待嫁的新娘。新婚后就被神秘的丈夫丟下,成為當家主母,她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給氣球打針
趙蕊
記得那年我五歲,有一次,正逢大集的日子。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彩色的小狗氣球,我高興的歡蹦亂跳。
回到家,我拿著氣球到處去玩。可是回來后,我的手都凍麻了,我想,小狗在外面凍了那么久,也一定凍壞了,別感冒了呀!正巧,媽媽的針線盒放在茶幾上,我看到了縫衣針,何不給小狗打一次預防針啊!我便輕手輕腳的拿起縫衣針,對著小狗的屁股刺去。“砰!”的一聲響,把我嚇了個半死。我“哇哇”大哭起來,正在做飯的媽媽聽到了我的哭聲,不顧一切的跑過來。一把抱起了我,一邊問我:“怎么啦?怎么啦?”我一邊哭,一邊指著氣球說:“小狗死了,小狗死了!”媽媽看了我手中的氣球,真是哭笑不得。我當時覺得媽媽太沒有同情心了,小狗都沒有了生命,她一點兒都不難過。媽媽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不是媽媽心狠,氣球本來是用氣充起來的,里面都是空氣,你拿針一扎,保護膜破了,空氣跑沒了,小狗不就癟了嗎?”我揉了揉眼睛,覺得有道理,就破涕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