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網箱養殖

網箱養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箱養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箱養殖

網箱養殖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溝鯰;網箱養殖;養殖技術

溝鯰,又稱斑點叉尾 ,原產于美國,具有生長快、易飼養、肉味鮮美等特點。梅山水庫和響洪甸水庫水面開闊,水體清新無污染,水質常年穩定在國家Ⅱ類水標準以上。從2002年開始先后開展小體積高密度網箱溝鯰養殖,現已普及推廣到多規格網箱養殖,并注冊了“天堂灣”牌商標和通過了中國海關入美綠色認證。“天堂灣”版溝鯰質優、味美、環保,食用安全,現主要通過外貿加工出口美國。 網箱養殖溝鯰周期短、見效快、收益大,可大規模發展。現將小體積網箱養殖溝鯰的技術介紹如下。

1網箱設置

(1)規格。小箱2m×2m×1.5m或2m×2m×2m,底部11目,密眼,食臺高度20±3cm,中部安裝直徑10cm投餌管道及雙層遮陽網制成的遮陽蓋;大箱3m×3m×2m、3m×4m×2m或4m×4m×2m,成魚箱目徑3.0cm,魚種箱1.0~1.5cm。

(2)設置。網箱設置的水域開闊,水位穩定,避開交通及人員過往頻繁的地區,防洪防旱。線狀排列,排距20m以上。

2苗種進箱

苗種進箱前網箱應提前下水,一般夏季7~10d,春秋季2~3周,冬季1個月,以便箱壁附著藻類而光滑,減少魚種剛進箱時不適應到處亂撞受傷死亡。網箱下前應按順序,逐排檢查,尤其是邊角,看是否有斷線、滑節、掉頭等。苗種放養,1只箱最好能一次性放足,魚體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放養前魚體要經消毒處理,一般用3%~5%的食鹽水浸洗至應激反應(約3~5min),或用100~200mg/kg福爾馬林浸洗1h左右。苗種運輸時,最好能用25mg/kg福爾馬林藥液運輸,這樣可減少魚種進箱消毒處理環節,減小勞動強度,降低死亡率。嚴禁使用孔雀石綠、漂白粉等危險性較大的藥品消毒。規格大于50g/尾的魚種應先在大箱中暫養一段時間后再進小網箱。網目大小與放養規格關系見表1。

放養密度:大箱:夏花600~800尾/m2,大規格魚種80~120尾/m2;小箱:夏花1400~1600尾/m2,大規格魚種300~400尾/m2。

3飼料投喂

一般在魚進箱的當天不投食,第2天開始少量投鉺,投餌量根據魚的攝食情況逐步增加至正常投餌量。在魚種進箱后7~10d應喂2 500~3 000mg/kg土霉素藥餌,減少魚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及運輸、進箱受傷等應激反應,控制死亡率。

網箱飼養的溝鯰一般不宜飽食,飽食往往是發病的內因。飽食的飼養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很不經濟,一般來說溝鯰的日投飼量應控制在其飽食量的70%~80%為宜,俗稱“八成飽”,即停止投餌,魚全部下沉,再投僅20%魚上浮攝食。

投喂方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飼料系數的高低,一般來說大箱用手撒法,小箱采用一次性倒入法。

大箱飼養的溝鯰必須在其進箱前期投餌馴化,馴食最好在魚群饑餓的情況下進行,在投餌初期邊投餌邊敲打箱架或小船、木桶等發出適度的聲響,一小把一小把慢慢地投喂,每次1h左右,直到魚一聽見聲響便集群浮出水面為止。大箱投餌一般遵循“慢、快、慢”的原則,即投餌開始應慢,待魚大量上浮搶食時再快,到魚搶食不猛時再慢投至“八成飽”結束。

小箱投餌采用一次性倒入法,即將一餐餌料一次性通過投餌管道全部倒入。檢驗沉性餌料投飼量是否達到飽和的方法是:投餌5~10min后,用一直徑4cm的空心管,一端用手封口伸入網箱底部,然后猛然松手,再慢慢蓋緊上口,取出檢驗是否有餌料剩余。飽和投飼量確定后即按此投飼量投飼7~10d后再增加10%~20%確定飽和投餌,再按新投餌量投喂7~10d,如此往復至結束。除此之外,還可采用表格投餌法(如表2)。根據魚體規格從表中查出投餌率,用投餌率×網箱存魚總重量,即得投餌量。網箱存魚量的確定:網箱存魚量=網箱存魚尾數×平均規格。

由于梅、響兩庫水體大,生物耗氧很低,其水中溶氧量、水溫晝夜變化很小,可增加夜間投餌,同時上午投餌盡量提前,下午投餌盡量推后,使其投餌時間間隔盡可能趨于一致,尤其夏季高溫季節夜間水溫更能適合溝鯰的生長。

4日常管理

(1)觀察。主要利用投餌時仔細觀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集群活動狀況;②攝食強度;③體色、體表;④有無死魚及漂浮物;⑤網箱完好程度;⑥網眼是否被糊。發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尤其注意以下幾種情況:①攝食量陡然下降,往往是病的前兆或發生了逃魚現象。②網箱有溝鯰活動,或網箱附近有溝鯰捕獲,一般是逃魚的結果,發現后立即檢查網箱破漏處,直到查出補好為止。

(2)記錄。在整個網箱養殖期間要按天記好網箱日志,以備積累資料,總結經驗,提高技術水平。

(3)檢測分析。每月定期檢測1次,取魚30尾,求出魚體平規格,計算全箱存魚量、生長速度、凈膛魚重量、飼料系數、千克魚飼料成本等,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也為投飼提供實際依據。

5疾病防治

網箱養殖范文第2篇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基金項目: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漁業)項目—漁業節能減排宣傳與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黃一心(1969-),男,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信息與戰略、漁業裝備、科研管理。Email:huangyixin@fmiri.ac.cn,電話021-35310961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8.019

摘要: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淡水網箱迅猛發展,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做出了貢獻。然而,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網箱養殖帶來的環境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許多地方采取了限制和禁止的措施。本文通過對我國淡水網箱養殖現狀的介紹,對網箱對環境影響進行了分析,從網箱養殖是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重要手段之一等方面,提出了網箱養殖要走可持續化道路,并給予了四個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 :網箱養殖;狀況;探討

網箱養殖起源于19世紀末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后傳往世界各地。上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了網箱養殖,由于網箱養殖具有投資少、產量高、可機動、見效快等特點,因此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在全國各地的湖泊及水庫蓬勃發展[1]。然而近年來,隨著網箱養殖規模和強度日益加強,網箱養殖帶來的水體營養化現象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為此,2014年我們先后到浙江、四川、海南等地開展了淡水網箱養殖狀況調研,現結合調研情況對網箱養殖的發展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

1我國淡水網箱養殖現狀

為了發展農村多種經營、提高農村經濟收入、豐富優質水產品供給。我國的淡水網箱養殖在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起步,當時主要在一些水庫、湖泊中利用網箱培育鰱、鳙大規格魚種。在隨后的幾十年里,淡水網箱養殖的方式、種類和產業結構有了新的發展,從主要依靠天然餌料的大網箱粗放式養殖轉變為投喂配合餌料的網箱精養,養殖的魚類品種多達數十種。由于網箱養殖產量和成品化速度遠遠超過了原始的粗放式養殖和自然放養模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網箱養殖,全國各地的可利用水面被大量網箱占領,也使得網箱養殖對水面的影響凸現出來。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增強,要求對周圍水環境加強保護,尤其是對飲用水源地的水質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于是,針對淡水網箱的整頓治理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展開,見表1。

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肥水養魚等活動

雖然各地禁止和取締聲不止,但2013年我國的淡水網箱養殖面積與2012年相比仍增長了4?64%,養殖產量達到了1388340t,遠高于圍欄養殖和工廠化養殖[2]。

2淡水網箱養殖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各地采取禁止和取締的措施,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箱養殖對環境產生污染。不可否認,網箱養殖對環境確實存在影響。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投餌網箱區的TP、TN一般均高于對照區,透明度和溶氧低于對照區,pH和水溫則無明顯變化。底泥沉積物顯示高硫化物、COD、無機氮和無機磷的高含量特征,底棲動物的種類組成、數量和生物量發生相應的變化[3-5]。網箱養殖根據投餌情況可粗分為濾食性網箱養殖與給食性網箱養殖2種方式。濾食性網箱養殖主要是利用水域中的浮游生物,通過水流不斷交換水體補給餌料,不投喂或少投喂人工餌料的養殖方式,對水體污染小,適合養殖鰱魚、鳙魚等。投餌給食性網箱養殖是飼養過程中必須不斷投餌的養殖方式,適宜養殖品種多,可獲得更高的產量,但是容易增加水體懸浮物和營養鹽,降低網箱區和環境水體溶解氧,造成水體環境污染。

網箱養殖對環境污染源主要有殘餌、排泄物、化學藥品等。

2.1殘餌

用網箱養殖給食性魚類,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工餌料。由于投餌量過大,超過魚類攝食量等原因,相當一部分不能被網箱養殖的魚類所攝食的人工餌料會沉入水底形成殘餌。國內外有關文獻表明,投喂的餌料只有25%~35%用于增加魚類體重,65%~75%殘留于養殖水域環境中[6]。殘餌中通常含有氮、磷和有機物等營養物質,分解時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分解轉化為溶解態營養鹽,增加水體污染[7]。

2.2排泄物

魚類攝食餌料,一部分被消化用于增加體重和活動消耗,而另一些未被消化吸收的將以糞便的形式排出,被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又有一部分轉化為氨和尿素被排泄出魚體,二者都溶入養殖水體中。一般認為攝食的餌料中有20%~30%被魚類以糞便的形式排入水中。大量的氮磷進入水體,促使水體的富營養化[8]。

2.3化學藥品

網箱養殖魚類密度大,一旦發生魚病,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預防魚病的發生,消除敵害生物,需要向水體直接潑灑漂白粉等各類化學藥品(或通過掛袋的方式)和含藥品的餌料,當水體的藥劑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水體產生污染,甚至可能會通過食物鏈的放大作用,危害到整個生態系統[9]。

從網箱養殖對水體的影響來看,殘餌和排泄物是主要的污染源[10],而且未被及時分解的殘餌和排泄物沉入水底,在厭氧的作用下,還會發生二次污染。

雖然淡水網箱養殖會對水質造成一定的污染,但與其他污染源相比,對總體環境的影響是較小的。根據國家《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統計水污染情況(見圖1),我國水產養殖業對COD的排放量為55.83萬t,遠遠低于工業和生活污水排放,更是遠遠小于同是農業污染源的畜牧養殖業,如果假設不同水產養殖方式產生COD的總量與產量相關,那么僅占水產養殖產量3%的淡水網箱養殖所產生的COD,還遠遠地低于垃圾處理廠的滲透水。

3淡水網箱養殖應得到合理的發展

淡水網箱養殖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那么網箱養殖該怎么辦?我們認為淡水網箱養殖應走基于養殖容量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3.1網箱養殖是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重要手段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卻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魚類水產品屬于優質蛋白源,人均占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據估計,到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峰值時,以人均50kg計,還有2000萬t水產養殖品的缺口,需要通過發展水產養殖來彌補[11]。淡水網箱養殖是淡水養殖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比之傳統池塘養殖,自然放流養殖等方式具有更強的集約化、機械化、經濟價值等優勢,而且食用口感也較好,因此也將成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

3.2網箱養殖帶來污染可通過養殖技術和裝備的改進大幅度降低

為降低淡水網箱養殖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各地紛紛針對產生污染的殘餌、排泄物、化學藥品,開展環保養殖技術研究和環保網箱的研制,目前可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2.1套養技術套養技術目前廣泛地用于各地的網箱養殖,所謂套養技術就是在大網箱內套若干個投餌網箱,在大網箱內養殖鰱、鳙魚等濾食或刮食性魚類,用于消耗投餌網箱漂出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有機碎屑,刮食網箱的藻類,從而有效地消化吸收水體中營養物質。實驗證明,網養鯉魚配養鰱魚后,對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非離子氨、總磷、細菌、葉綠素、初級生產力、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2]。開展網箱套養養殖模式,每生產1kg魚的用工成本降低了12.3%,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了7.8%左右,餌料系數降低8.6%[13]。這表明這種養殖方式不僅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節省了養殖水體空間,減輕對養殖環境的內源性污染,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生態效益好。

3.2.2投喂控制殘餌是網箱養殖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一個部分,因此有必要對投喂量進行控制。可采用自動投餌機,根據魚的種類、數量和規格,進行事先設定,實行少喂、多投、自動的方式,達到定時、定量、定點的要求,從而減少餌料的損失。通過采用自動投餌系統的精準投餌控制,可節省餌料10%~20%[14],相應減少殘餌的產生量。當然,也可以根據魚類的攝食習性,在網箱內安置食臺,將餌料投撒于食臺上方,方便魚類充分攝食,通過人工觀察,減少餌料損耗,同時也可定期對食臺進行清理,撈去殘餌和腐爛物質,從而大大降低了殘餌給水體帶來的影響。

3.2.3網箱集污裝置網箱集污裝置就是在網箱底部安裝集糞漏斗和集糞桶,大部分魚類的排泄物由于重力的原因落入集糞桶,再定期通過泵將糞便抽離水體進行處理。這種裝置通過物理收集方法對魚體排泄物進行收集,可降低網箱養殖產生的污染70%以上,減輕因投餌帶來的氮磷對環境影響。經測試與傳統未安裝集糞系統的網箱相比,魚體增重多27.0%~32.2%,死亡率低11?4%~25?8%,餌料系數低15.6%~19.9%[15]。

3.2.4可封閉網箱可封閉型網箱是采用不透水帆布類材料制成可封閉流水式網箱。當密封布袋上防水拉鏈拉下時,網箱呈流通狀態,此時水流能夠自由進行水質交換。當密封布袋上防水拉鏈拉上時,網箱呈封閉狀態,能夠隔絕網箱與外界水的交換。它的最大優點是當養殖的魚類已經感染疾病時,可直接將網箱變成密閉的空間,對魚進行藥浴。治療結束后,將藥水直接輸送岸上處理,避免污染外界水源[16]。

3.3網箱養殖應在養殖容量的許可下得到合理的開展

網箱養殖可促進經濟的發展,千島湖湖區網箱養殖曾帶動相關就業人員2萬多人,經濟效益巨大。事實上發展不投餌的濾食性網箱養殖也是一種碳匯漁業,養魚的廢物排放量在一定水平時,能夠促進水體生物生產力的提高。經研究,千島湖要想保持好的水質,必須常年保持440萬kg以上的鰱鳙魚資源蘊藏量,才能遏制藻類過度繁殖[17]。而給食網箱對水質雖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通過改造網箱養殖設施,使用環保網箱養殖,推廣環保養殖技術,是可以減少外源污染,甚至可以養水。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網箱外種植水生植物既可進一步減少影響,還可增加附加值,進一步為碳匯做貢獻。我們在享受網箱養殖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必須注意把養殖規模控制在養殖容量許可的范圍內。近年來,我國水域養殖出現問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規劃和控制,養殖戶盲目擴大養殖規模,密度過大,使水域容量達到飽和狀態,使部分水域局部或全部水體水質變化嚴重,富營養化速度加快,嚴重的變為劣質水。安陽市彰武、小南海水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按照最低500∶1的自我凈化比例,2006年水庫網箱養殖面積為9.53km2,已超標,但仍繼續發展,到2012年已達到32.5km2,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庫水質屬于劣Ⅴ類[18],最終導致網箱養殖被禁止。

4對淡水網箱養殖發展建議

我國的網箱養殖要做到綠色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管理協作,完善法律建設。目前在淡水養殖環境治理上,涉及了很多部門。如漁業管理部門、環境管理部門等都有一定的職責,由于考慮的角度不一樣,難免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因此需要各部門加強溝通和協作,努力尋找經濟與環保的平衡點。此外,我國有關水環境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沒有直接涉及養殖內容,同樣養殖相關法律也基本沒有涉及到水環境的,因此也需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

其次,確定總體規劃,加強養殖管理。養殖水域是否規劃合理是該水域水產養殖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有關部門應根據水域的具體情況,預先進行規劃。要嚴格按照規劃,對網箱的養殖區域、密度等進行控制。規范水面使用證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改“群眾漁業”為“商業漁業”,推進養殖實體公司化,以利規范管理。對養殖人員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使水域得到合理利用。

第三,加強減排技術研究,推進環保技術的運用。應加強科研投入,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廣大科研單位開展網箱養殖減排技術的研究,同時加強評價標準的研究,為網箱養殖管理提供依據。要大力推廣環保網箱,可將環保網箱與環保養殖技術結合起來,努力降低網箱養殖排入水中的氮、磷含量。據研究在投餌網箱外套1個養殖濾食性魚類網箱,可提高魚類負荷量1.6倍,加網箱集污裝置則可提高4倍以上[19]。要加強餌料的營養搭配和質量的研究,提高魚類對餌料的消化利用率,從而減少排泄物和殘餌量。

第四,加強水質監測,開展養殖容量的研究。加強對水質量的監測,控制養殖區域和養殖密度,美國、東歐、日本等先進國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對網箱養魚的水質情況作了較詳細的監測。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做好各區域的水質監測工作,建立水質監測檔案,建立完善的預測預報制度,確實保障養殖生產以及安全水域環境。同時還要開展大水面的養殖容量的研究,養殖容量是網箱養殖發展的重要依據,70年代日本科學家就開始注意到容量對養殖的影響,而我國到90年代才對養殖容量有一定研究[20]。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規定靜水水域中,飼養給食性魚類的網箱總面積應小于水域面積的0.25%[21],也有許多專家建議網箱養殖容量控制在1‰~3‰以內,但由于環境存在差異,具體到某一大水面的庫容量還要深入研究。只有了解了,才能既使水面充分發揮養殖功能,又保護水體的其它功能(如旅游、飲用等)能正常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振晶.概評網箱養魚對水體環境影響[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253-254

[2]農業部漁業局.2014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3]陳小江.三峽庫區萬州段網箱養殖區水化學和初級生產力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7

[4]徐昕榮,溫琰茂,舒廷飛.海水養殖對海區水環境的影響[J].水產科技情報,2003,30(5):204-206

[5]吳慶龍.東太湖及其網圍養魚區的底棲動物以及環境質量的初步評價與區劃[J].海洋湖沼通報,1991(4):64-71

[6]程素珍,許尚杰,刁匯文.水庫網箱養魚對水質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8(1):30-31,147

[7]陳丁,鄭愛榕.網箱養殖的氮、磷和有機物的污染及估算[J].福建農業學報,2005,20(S1):57-62

[8]徐勝強,邢國新.網箱養魚對東武仕水庫水質的影響[J].河北漁業,2012(9):33-34

[9]王旭.淺析網箱養魚對大北溝水庫水質的影響[J].陜西水利,2014(S1):209-210

[10]黃洪輝,林欽,賈小平,等.海水魚類網箱養殖場有機污染季節動態與養殖容量限制關系[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8(2):101-105

[11]唐啟升,丁曉明,劉世祿,等.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任務[J].中國漁業經濟,2014,32(1):4-9

[12]陳友山,田作佳.改善水庫網箱養魚水質的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7):131-132

[13]李昌茂,石安剛,周文琴.淺析網箱養魚對烏江流域水環境的影響[J].水產養殖,2011(12):7-9

[14]焦仁育,王先科,吳小軍等.自動投餌機——淡水網箱養魚的好幫手[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3-2-18(005)

[15]吳宗文,張健,張羽熙,等.網箱魚類排泄物收集碳匯系統與生態效能研究[J].中國漁業經濟,2010,28(5):85-93

[16]劉平,徐中偉,江濤,等.封閉流水式網箱鰻魚養殖新技術[J].漁業現代化,2011,38(3):28-30,34

[17]中國有機農業網.千島湖的水和千島湖的魚都是純生態[EB/OL].(2012-10-26).http://cnoa360.com/news/19113162.html

[18]趙文武,龐顯炳,葛彩霞.加強水庫網箱養魚資源調查和保護促進生態漁業健康發展[J].河南水產,2014(2):35-36

[19]謝巧雄,姚俊杰,周路,等.龍灘水庫八達村庫灣水質變化及網箱養魚容納量[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1):159-162

網箱養殖范文第3篇

1.種源黃顙魚種源主要通過3條途徑解決:一是直接收購野生的苗種,此苗不要太大,以每尾10克左右為好,價格便宜,又容易馴化;二是收購100~150克的成年黃顙繁殖,既可放到池塘里自然繁殖,也可人工繁殖,后者技術要求較高、繁殖效率高;三是可到苗種繁育場購買。

2.網箱網箱可設置于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河溝或其他寬敞而無污染的水域。網箱長6米、寬3米、高1.2米,用聚乙烯無結夏花網片縫接,網目依魚種規格而定,一般2.0~2.5厘米。網箱采用封閉擔架浮動式,或四角竹竿固定式。水上部分0.4米,水下部分0.8米。網箱入水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鐘,在魚種放養前半個月下水,以使網片上附著一層藻類,形成的“生物膜”,避免擦傷魚體。網箱內移植2/3面積的水葫蘆或水花生,以利黃顙隱蔽、棲息。另用長0.6米、寬0.4米、高0.1米木框制成餌料臺,框底用18目聚乙烯紗窗布蒙上。每個網箱一個餌料臺。

3.運輸黃顙魚背鰭、胸鲼均有硬刺,在運輸魚種和入箱操作時要格外小心,避免相互刺傷而感染,影響成活率。

4.放養魚種要求體表完整、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整齊。規格大小以30~50克/尾為宜,這樣出箱時的規格可達200克以上。放養密度100尾/平方米左右,可與少量團頭魴或銀鯽等混養,以充分利用餌料、調節水質。魚種入箱前用3%~5%的食鹽溶液浸洗10分鐘,以殺滅體表病菌和寄生蟲。

5.投喂入箱1~2天后開始投喂。常用的餌料有小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畜禽內臟及豬血,投喂注意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時,應注意不宜過飽,餌料控制在飽食量的80%左右,一般日投喂量為黃顙魚體重的4%。每天傍晚投喂1次。

6.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有四點:一是檢查網箱網衣是否破損,以防逃魚;二是檢查魚類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是清除網箱附著的污物,也可混養鲴魚刮食網箱上附著物,使網衣保持清潔、水流暢通;四是夏季在網蓋上設遮陽網(黑塑料布)或水草等遮蔽物,以防太陽直曬。

網箱養殖范文第4篇

一、網箱養殖烏鱧發病原因

多數養殖戶都把網箱設置在池塘內,池塘水域面積小、總載魚量大,造成水環境壓力大,水質條件逐步變差,使養殖的烏鱧極易發生病害。此外,池塘網箱養殖烏鱧還有以下易導致病害頻發的因素:

1. 烏鱧的放養密度過大。池塘網箱養殖烏鱧,由于水域環境有限,養殖戶為提高養殖產量,大多數采用高密度養殖的方法,使池塘單位水體魚類數量超過其容納量。高密度放養后,飼料供應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會造成魚種個體分化,規格大小不一,經常發生互相殘食、撕咬,魚體損傷嚴重,容易感染病原,導致發病。

2. 餌料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現:鮮活動物性餌料腐敗變質和人工配合飼料霉變后繼續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配比不合理、營養成分不全面、缺少某些魚體必需的維生素或微量元素;長期使用單一餌料,餌料蛋白質或脂肪等成分嚴重超標;新鮮野雜魚等動物性餌料消毒不到位等。出現上述情況后,極易導致網箱養殖的烏鱧發生病害。

3. 投喂措施不科學。如:投飼沒有做到“四定”(即定質、定位、定時、定量);餌料投喂不均勻,烏鱧搶食程度不同導致饑飽不均;餌料量不足,投喂跟不上;頻繁更換餌料品種致使烏鱧不適應等。出現上述這些情況,可能會造成烏鱧營養不良、抗病力下降、發病率上升。

4. 養殖管理不當。池水惡化后沒有及時移箱分養,大量投喂動物性餌料,病魚、死魚沒有及時撈除或撈后亂丟,都會導致病害頻發。

5. 水溫變化所致。網箱養殖烏鱧在注水管理中,要求春、秋季灌淺水,夏、冬季灌滿水。如果盛夏池水過淺,水溫過高,烏鱧攝食明顯下降,時間一長,魚體消瘦,抗病力下降;冬季池水過淺,池水容易結冰凍傷魚體而感染疾病;換水時溫差太大,烏鱧容易產生應激反應而致死。

二、預防措施

烏鱧病害防治應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重于治、有病早治”的原則,從增強魚體抗病力著手,消滅病原體,改善生態環境,控制發病率,提高成活率。主要預防措施有:

1. 在設置網箱前,池塘必須經過嚴格消毒,方法如下:先排干池水,清除淤泥后對池底進行暴曬,每畝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漿全池潑灑。

2. 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優質魚種,放養前用食鹽或高錳酸鉀溶液等嚴格消毒。

3. 網箱養殖最忌大小混養,一般每月應分篩1次,按不同規格分別飼養。

4. 加強飼養管理,堅持“四定”投喂。鮮活動物性餌料一定要新鮮,配合飼料要營養全面、數量充足,確保吃食均勻。

5. 改善水質環境,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清新的水域條件。換水時溫差不超過4℃。

6. 加強水源監測,使用優質水源,謹防污染有毒的水進入魚池。

7. 放養、分養、捕撈、運輸時,操作要謹慎細心,防止損傷魚體。

網箱養殖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水泥浮體;網箱框架;養殖技術;示范 

 

網箱養魚是世界上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充分利用水庫、河流、湖泊、海洋等大、中型水體優越的自然條件同小水體集約化精養方法有效結合的漁業生產方式。我國網箱養魚從20世紀70年代初培育大規格鰱、鳙魚種,發展到90年代的鱖魚、鰻鱺等名貴魚類養殖。尤其是全價配合飼料的研制和開發,為網箱養殖業開辟了廣闊的前途,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較高的社會漁業產量及經濟效益。但目前以泡沫塑料、鐵桶、木板等作浮子及框架的中、小型網箱養殖,存在著設施容易損壞、污染環境、產品質量低下等諸多不足。壽寧縣水產技術推廣站2007年償試研發以水泥浮體為框架的大型網箱養殖技術。2008年承擔福建省科技廳下達的重點科技星火計劃《水泥浮體大型網箱養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2009年6月項目通過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認為水泥浮體大型網箱養殖技術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全面協調的新型網箱養殖生產模式,可以大力推廣。現將《水泥浮體大型網箱技術示范、推廣》項目主要技術總結如下。 

 

1技術原理 

 

水泥浮體大型網箱健康養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的關鍵技術是運用制造水泥船的技術原理,生產適合各類水庫水域長期安全使用的水泥浮體。以水泥浮體代替泡沫塑料、鐵桶、木板等作固定網箱框架,解決目前網箱養殖存在的設施容易損壞、污染環境等不足。同時改小網箱為大網箱,創造與自然生態無差異的養殖環境,以保證產品質量。 

 

2水域環境 

 

項目組經實地考察選擇最能代表山區水庫水域特點的麻竹坪水庫、牛頭山水庫為水泥浮體大型網箱養殖技術示范點。麻竹坪水庫位于壽寧縣中部南陽鎮與竹管垅鄉交界處,1989年建成投產,海拔519m,平均氣溫15.3℃,庫形成“e”字,庫容3 000萬立方米,水深達68m,面積106.67hm2,最干旱時水域面積80hm2,豐、枯水期水位相差19m。牛頭山水庫位于壽寧縣中部芹洋鄉境內,2004年建成投產,海拔340m,正常蓄水高程340m時水庫水域面積3.032km2。豐、枯水期水位相差40m。該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 806mm,多年平均氣溫16.6℃,庫形成“丫”字,庫容8 853萬立方米。2座水庫均屬中等、山谷型水庫,水域環境因素變化幅度大。每遇暴雨山洪暴發時,水位、流速急驟上升,水溫、溶氧、ph值等隨之發生變化。已有以泡沫塑料、木板等為框架的養殖網箱設置在風浪、流速較小庫灣。 

 

3水泥浮體制作及安裝 

 

2008年2月,率先在麻竹坪水庫以2007年償試制作水泥浮體的經驗,進一步通過對比試驗研究確定制造水泥浮體的水泥沙漿比例、鋼筋規格(直徑φ4mm)、浮體厚度(5cm)等相應技術參數。制造長6.00m×0.80m×0.65m水泥浮體28條。以12條水泥浮體為一組頭尾連接成長度72 m的2條水泥浮體,另4條分別呈直角連接于兩頭形成一個72m×12m的大型水泥浮體網箱框架。牛頭山水庫相繼制造同樣規格水泥浮體32條,以8條水泥浮體為一組頭尾連接成長度48m的3條水泥浮體,另8條分別呈直角連接于兩頭形成2個48m×12m的大型水泥浮體網箱框架。2座水庫水泥浮體網箱框架都安裝在風浪、流速較大的敞水區。

4大型網箱架設 

 

采用3×7聚乙烯結節網衣制成的帶蓋六面體封閉式網箱,規格9m×10m×5m,網目大小3cm。把網箱上綱拉直繃緊后將4個角的角繩結扎于水泥浮體框架上,并用聚乙烯鋼繩將網箱上綱周邊固定于水泥浮體邊沿鋼筋上,網箱4個底角外邊掛3~5kg石塊或沙袋作沉子,使網箱在水中充分展開。麻竹坪水庫72m×12m的大型水泥浮體網箱框架,架設面積90m2大型網箱7口,網箱養殖有效面積630m2。牛頭山水庫2個48m×12m的大型水泥浮體網箱框架,架設面積88m2大型網箱10口,網箱養殖有效面積880m2。

5日常管理 

 

水泥浮體大型網箱養殖技術主要是改用水泥浮體代替木板、泡沫塑料、鐵桶等作框架以固定網箱,擴大網箱面積、容量。生產日常管理與普通網箱養殖無差異。由壽寧縣森潤漁農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及壽寧縣旗山湖生態旅游有限公司網箱養殖場,應用水泥浮體大型網箱,按常規網箱養殖日常模式開展生產。麻竹坪水庫示范網箱7口,以湘云鯽、甌江彩鯉底層魚類為養殖對象,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牛頭山水庫示范網箱10口,以烏鱧、鱸魚兇猛肉食性魚類為養殖對象,投喂鮮活餌料魚和冰凍野雜魚。兩處示范點指定專人負責示范網箱生產,在完成日常飼料投喂、用藥等生產任務的同時,觀察在實際生產應用過程中水泥浮體及各連接處是否存在松動或斷裂現象,尤其是臺風暴雨、山洪暴發時水泥浮體的牢固性、穩定性及抵御風浪能力。至2009年2月示范網箱商品魚收獲后,項目組對14口示范網箱的水泥浮體框架進行檢查,未發現水泥浮體有裂縫存在,所有網箱養殖設施可繼續使用。 

 

6結語 

 

通過對比試驗研究,解決水泥浮體的沙漿比例、鋼筋規格、浮體厚度等關鍵技術。所制造的水泥浮體經生產實踐證明,達到長期安全使用不產生裂縫的技術要求。 

相關期刊更多

水產養殖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齊魯漁業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河南水產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家居| 双江| 乐至县| 永昌县| 衡水市| 九龙县| 塔城市| 安岳县| 广汉市| 武邑县| 龙岩市| 鲁山县| 屏山县| 乌拉特中旗| 广州市| 凉山| 慈利县| 大同县| 博罗县| 新乐市| 淳安县| 雷波县| 沧州市| 乌拉特前旗| 乌鲁木齐市| 海口市| 永胜县| 金秀| 河曲县| 婺源县| 建始县| 米易县| 理塘县| 弥勒县| 台北县| 吐鲁番市| 丰宁| 卫辉市| 海伦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