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蘇軾之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剛接到辯題,我覺得我們很幸運,因為在現今強調素質教育的同時沒有人會否認師德的作用。但是在深入挖掘辯題之后,我們又有點迷惑,辯題說的是教學質量,我們是不是把教育和教學給混淆了呢?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努力脫離開教育的大范疇,單純從教學角度,來分析師德的作用,最后我們得出結論,即使是從升學率,考試分數來衡量的教學方面,師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我們無法否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技巧等等對于教學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要說的是,教師有了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他要怎樣去把這一碗水傳授給學生,更有甚者是給還是不給的問題。哲學觀點認為,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師而言,師德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能力,改造能力,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具備的精神狀態。
教師是典型腦力勞動者,怎么可能完全脫離開自己的意識形態而進行單純的機械勞動。看到自己的同齡人當了官,發了財,心里有了不平衡。說得多、做得少,甚至認為課堂上接打手機、酒后上課、課外打打麻將等等,都是生活小節無傷大雅。工作時馬馬虎虎,無精打采,這樣會不影響教學質量嗎?
在教師的勞動過程中,除了上課以外,有更多的時間是不能明確規定的,備課10分鐘和準備10個小時,效果會一樣嘛?有的教師厚積薄發、善于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而有的教師照本宣科、敷衍了事,這些可選擇的靈活性使得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成為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培養詩性教師,從而走出一條提高詩詞素養的有效路徑呢?筆者不揣冒昧,結合自身實踐和體會,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一聯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提升素養,“樂寫”是基礎
叔本華說:“閱讀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而寫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線,只有經過寫作才能把閱讀來的東西消融掉,才可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學著寫寫詩詞,做到語言凝練,意境優美,形象豐滿,對提高詩詞的鑒賞和理解能力是極有幫助的。倘若并不懂得格律常識,也大可不必介意,只要找到一種感覺,擁有一顆詩心,抒發一種“自以為是”的詩情,地久天長,日積月累,詩意生活也便應“詩”而生了。
1.把“心”放進去
偶然的機會去聽了一節音樂研究課,那是一節《彩云追月》的欣賞課。
樂曲悠揚,心神飄蕩。靜心聆聽之時,忽覺曲中描摹的云月其實就是一對男女,一個溫柔,一個俊朗。他們相依相伴,互訴衷腸。在弦管和鳴中他們從容不迫,悠然出場,浩瀚夜空是他們的舞臺,無遮無礙,盡享天籟。月沉穩,有擔當,他堅守著自己前行的方向,無論歲月的侵蝕如何改變他的模樣,他依然會用眷顧為云兒織就彩色的衣裳。云兒溫柔善良,不跋扈,也不張揚,只愿輕隨左右,風雨同當,月的旅途也因此不再寂寞彷徨。云月相隨,一呼一應,自有一番相映成趣、夫唱婦隨的浪漫純真。感慨至此,陶醉其間,便如李白酒后肆意揮灑:
寂寞相思伴月鳴,
輕撫絲弦三兩聲。
琴瑟和諧云追月,
伊人歸去伴吾君。
2.將“情”寫出來
某日,先生去了外地,說好三天后回來。可第三天久等不見人影,電話也無人接聽。一時間,坐臥不寧,一首《盼郎歸》,記下當時心情:
朝憑欄桿夜臨窗,
將琴代語意彷徨。
晚風無意穿庭柳,
柳自多情忙梳妝。
除夕之夜,天降小雨,眼望天空煙花爛漫,耳聽身旁笑語聲喧,喜悅之情,祝福之意,皆付諸于詩:
細雨如絲御春風,
階前庭竹梅映紅。
雀登枝頭傳佳訊,
鳳臨華苑俏梧桐。
前兩句寫實,后兩句是虛,虛實結合,寓意美好,細細讀來,自然也是心生歡喜。
3.捕捉尋常事
學校規定,不準在上班時間網上購物,并且校長有時還很得意地在會上宣稱,曾當場“活捉”某人上網聊天或游戲,于是,腦海中便想象了這樣一幅有趣的場景:
昨日散學無聊,
輕點鼠標淘寶。
眼花繚亂間,
校長突然駕到。
糟糕,糟糕,
額頭汗冒傻笑。
――如夢令淘寶
只是尋常小事,權當調侃嬉戲,倒也有趣不是?
二、窗外仰望菩提月心中靜植妙心蓮――提升素養,“推敲”是關鍵。
杜甫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由是,想到了人人皆知的“推敲”故事:韓愈在月夜里聽見賈島吟,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成“敲”字。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
語文教師要真正掌握詩詞精髓,必須學習平仄和韻,使自己的學科素養在推敲中逐漸提升。其實,詩詞雖講求精悍,押韻,但格調卻是有章可循,學習詩詞重在臨摹與切磋,要體味意境,咀嚼字詞,明辨手法,在文字的推敲和玩味中,提煉生活,平添意趣。如何“推敲”?我的體會是:逢有靈感,立刻寫下,然后再循“格”而作,依“律”而改。
1.秋日銀杏
秋日午后,偶然間的一轉身,見到了窗外那一樹銀杏黃。那黃依然絢爛明麗,恍若去年此時。不由感嘆,時光總是匆匆,瞬間就把現實變為了記憶。似乎只在伏案埋頭間,猛抬頭,已是季節更替,昨天還是綠意蔥蘢,今日卻已花落楓紅。
對著滿樹金黃,不由傻傻地想,這些葉兒還是去年飄落的那場嗎?它們形未變,色依然,春來秋去都是一道美麗風景。更重要的是,還有我這樣一個癡癡的人兒在靜靜地欣賞和守候著它們,但不知,它們是否記得我,能否待我像親朋,視我如故交?
又見一樹杏葉黃,
朝頂秋露暮染霜。
縱使寒枝空對月,
來年依然著新裝。
雖是情動辭發,卻不合七絕的格律要求,便在不破壞意境的前提下進行推敲,最終改成了這樣的句子:
又見園中杏葉黃,
朝淋秋露暮經霜。
寒枝縱使空懷月,
春日依然換綠裝。
如此,它便符合了七絕的“仄起平收首句入韻”的要求了。
2.詠果鄉
想著要寫兩首帶有句容地方色彩的詩,于是,首先想到了家鄉句容的水果,句容是果鄉,有“草莓之鄉”“葡萄之鄉”的美稱,有萬畝桃園,有黃金大梨,比之西天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似乎也差不到哪兒去……
春采桑葚秋食棗,
葡萄微紫草莓嬌。
容城若將瑤池設,
王母從此棄蟠桃。
通俗易懂,果香味濃。贊美之情,自豪之意,溢滿詩篇。然而,也不符合格律要求,且沒有押同一韻腳。于是,推敲、修改,循著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韻的格律做了如下修改:
夏采西瓜冬打棗,
葡萄微紫草莓嬌。
容城若設瑤池宴,
王母何需等壽桃。
《語文課程標準》對詞語的教學在不同的學段都有著不同的要求,體現著螺旋上升的原則。而對于中年級而言,學生有著獨特的認知規律,更是積累自主學習詞語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著力從興趣的激發和方法的積累等角度引領學生深入教材,形成能力。本文提出要自主品讀,在想象畫面中捕捉詞語的情韻;對比辨析,在斟酌異同中感知詞語的差異;體悟內容,在前后聯系中揣摩詞語的內涵;角色表演,在體驗人物中豐富詞語的價值,從而夯實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
自主品讀 對比辨析 體悟內容 角色表演 感知詞語
詞語是以文字構建文本的基本語言單位,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載體。《語文課程標準》對詞語的教學在不同的學段都有著不同的要求,體現著螺旋上升的原則。而對于中年級而言,學生有著獨特的認知規律,更是積累自主學習詞語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著力從興趣的激發和方法的積累等角度引領學生深入教材,形成能力。
一、自主品讀,在想象畫面中捕捉詞語的情韻
中年級學生尚處于形象性思維的認知階段,他們對僵硬、機械的語言文字還未能建立直接的思維邏輯聯系。如果要讓學生直接以理性思維的方式感知詞語,由于認知能力的缺陷,他們難以真正地觸摸到詞語所表達的意蘊,對于詞語感知也就非常有限。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詞語所形成的表達畫面,體悟其所表達的質感,從而真正地理解詞語。
例如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這篇課文時,描寫雜草課文運用了“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等生動形象的詞語,教師并沒有要求學生簡單地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而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描述的故事情境,通過多種形式的課文朗讀,想象雜草“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畫面,分別運用自己的動作、想象它們的語言來展現“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樣子。整個過程中,學生想得深入細致、演得形象生動,對于詞語的理解也就自然融合在這一過程中。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沒有過多地講述,而是引領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體悟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感受到了詞語的大意。
二、對比辨析,在斟酌異同中感知詞語的差異
中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詞語的一些基本方法,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原始的基本經驗入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原本的積累進行辨析、對比。在充分尊重學生現有知識起點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與之相近或者相反的語言來印證、對比。
例如在“坑坑洼洼”這個詞語,如果讓孩子直接查字典,學生就能快速得到詞語的大意,但這種直接“拿來主義”的學習方法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這個詞語時,教師則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積累的詞語“平平整整”來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可以讓學生運用“平平整整”來造句,呈現一個鮮活直觀的內容為學生更好地揣摩、理解“坑坑洼洼”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正是清楚地意識到學生原始積累的“平平整整”與“坑坑洼洼”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以造句的方式加以呈現,從而為理解詞語尋找到適切的認知鋪墊,形成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體悟內容,在前后聯系中揣摩詞語的內涵
在教材課文中,有很多蘊含著豐富意蘊的詞語就不能將教學的層次停留在詞語基本大意的理解上,而要能夠引領學生深入到文本的情境層面,通過對生活的聯系、對現實生活的回憶等手段,不斷地豐厚詞語意蘊的感知,從而更加全年深入的理解詞語所裹挾的價值。
例如在《徐悲鴻勵志學畫》一文中,作者將徐悲鴻比喻成為該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學生對其中的“不知疲倦”就難以真正地理解。很多學生也只能從表層將其理解為“不知道疲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則引領學生緊扣下文中“利用節假日潛心臨摹”和“生活十分清苦”等事例引導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引領學生理解“不知疲倦”的大意。這樣的理解方式比直接查閱工具書或從語言的表面入手進行理解,更好地開掘出其內在的深度內涵,對其所裹挾的范圍進行了全方面的覆蓋,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由此不難看出,“不知疲倦”在這篇課文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詞語,而能起到概括課文內容、提煉人物本質的一個核心詞語。這個詞語所承載的內容已經超越了其表層的大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加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詞語,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角色表演,在體驗人物中豐富詞語的價值
小學生善于從詞語所表達的形象性畫面中來理解課文,感知語言。有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教師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臥薪嘗膽》這個詞語時,如果教師僅僅從文字的表面入手,無非就是將這個詞語理解為“睡在柴草上,品嘗著苦膽”。一個意蘊如此豐富的詞語,就被演繹為這樣簡單的兩句話,顯然是無法真正涵蓋這個詞語所表達的真正內涵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引導學生從故事的基本情節入手,從人物的動作入手,走進人物的內在心理,并創設了仆人來勸說勾踐的情節,活化人物的個體語言。學生在表演中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將一個意志堅強、報仇雪恨的勾踐形象刻畫出來。
如此教學,學生在情境表演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對詞語的感知才真正落到了實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中年級作為小學階段的過渡年級,語文教學所關注的重心已經從低年級關注漢字轉向對詞語的理解感知上。只有解決了詞語的問題,閱讀教學才能逐步向語句、段落與篇章進發,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現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影響護士心理素質而導致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
1影響護士靜脈穿刺的幾種外界因素
1.1環境因素
操作環境嘈雜,家屬及患者過分挑剔,過多的責備和過分地苛求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期望過高。肥胖兒,超體重兒越來越多,這些使護士在實施靜脈穿刺時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因此安靜舒適的環境、明亮和諧的光線,可以安定和保持護士的心理平衡,使護士順利地完成靜脈穿刺。1.2患者因素
當患方是本院職工的親戚、朋友、或者熟悉的領導,護士就會擔心萬一穿刺失敗,就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心里越害怕,操作就越容易失敗。或在靜脈穿刺時,遇到怕痛、緊張、恐懼心理的患者,如果操作者意志薄弱,自我調節能力差,就會出現緊張的心態,使原有的技術操作水平下降,容易造成穿刺失敗。
1.3其他因素
在工作繁忙,疲勞,操作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心煩意亂,或操作時情緒急躁,對血管不加選擇,急于求成,就難以一針見血。 由于人們的年齡、性別、體質、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靜脈的粗細、深淺、軟硬、彎直也各有特點,護士必須仔細觀察、不斷總結才能掌握,穿刺時若不因人而異,失誤必然在所難免。 其次,物品的優劣也會給護士造成一種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如針頭帶鉤、針尖發鈍;止血帶松弛缺乏彈性;注射器活塞不嚴實;輸液管漏氣、調節器不緊等常用的物品質量差或年久老化問題都會給穿刺的成敗帶來影響,所以護士在穿刺前必須仔細檢查所需物品,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誤。
2護士靜脈穿刺的內在因素
2.1性格特征
如果護士遇事取決于情景而不是個體的積極趨向目標,那么護士在操作時若遇到緊張搶救或上級考核、當眾表演時,就會情緒緊張,心慌意亂,甚至平時容易穿刺的靜脈也會屢次失敗。也有的護士個性積極水平和傾向性取決于患者對自己的態度,信任、贊賞等都會起到強化作用,反之就會因此而弱化。那么,護士外顯行為優勢必然隨之波動。因此作為一名護士,要想成為一名成功者,必須努力培養自身良好的個性。
2.2 自身素質
作為護士不論患者的靜脈粗細、深淺和有無彈性都有一個認真觀察、認知的過程。例如:年老偏瘦的患者,靜脈看起來明顯,容易穿刺,但它的特點是滑、脆,如果護士只看到表象,不掌握其實質,就難做到以一針見血。因此,作為護士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掌握各種不同年齡、性別、體型和不同疾病的患者靜脈特點,才能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情緒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影響著認識活動的進行。常在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產生。如某些需要得到滿足了,就能產生肯定的態度即積極的情緒,反之就會產生否定的態度即消極的情緒。情緒的波動會影響護士穿刺的成功率。例如:有位靜脈穿刺技術比較過硬的護士,一次在操作前,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結果十多個靜脈穿刺都不是一針見血,可見一些無意識的變化,其潛在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護士必須掌握情緒變化的心理過程,注意穩定自身的情緒變化,才能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關鍵詞】VB;ActiveX自動化;Grapher;電壓衰減曲線
0 引言
瞬變電磁法是較為廣范使用的一種地球物理方法,目前的各種瞬變電磁法處理軟件在快速整理并輸出野外瞬變電磁法衰減曲線還很薄弱,野外技術人員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利用grapher繪制電壓衰減曲線,但存在制圖比較繁瑣,用時較長的問題,且容易出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特利用Visual Basic6.0及Grapher軟件的ActiveX Automation技術進行二次開發編寫了電壓衰減曲線快速生成程序。本程序批量生成電壓衰減曲線,節約了技術人員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 ActiveX 自動化技術
ActiveX 自動化技術是面向對象的解釋型開發工具,在廣義上是指微軟公司的整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組件對象模型)架構,但是現在通常用來稱呼基于標準COM接口來實現對象連接與嵌入的ActiveX控件。該技術通過應用程序對外界提供面向某一特定任務并提供完成該任務的完整功能的Automation對象實現應用程序間的對象共享。[1]
Grapher是Golden Software公司研制的二維和三維科技繪圖軟件,其操作簡單,能導入多種格式的數據文件,并能對數據進行各種復雜計算,是地質工程專業常用的繪圖軟件。從Grapher3.0版開始提供了對ActiveX Automation技術方法的支持,為通過程序控制Grapher自動繪圖提供了編程接口,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可視化編程工具(如Visual Basic、Delphi、VBA等)對Grapher進行二次開發,用戶可利用ActiveX Automation技術操縱Grapher的服務器,通過簡單的編程將其功能集成到客戶應用程序中,快速實現其強大的繪圖功能Grapher采用層次化的方式來組織其自動化對象,其中應用程序對象(ApplicationObject)處于最高層,所有其他對象都要直接或間接通過應用程序對象來獲得,各個對象的獲得都需一層一級地進行。它的主要Automation對象模型樹如圖1所示 在本文中,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二維折線圖AutoLinePlot)和二維步階圖(AutoStepPlot)對象及其屬性和方法。
由于ActiveX不依賴于語言,所以傳統的開發工具基本上都能構筑、配備ActiveX控件,最常用的有Delphi、Po werBuilder以及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J++等,而VB因其簡單易學,功能強大,成為目前眾多開發者的第一選擇。
2 實現方法及部分代碼
2.1 實現方法
通過對ActiveX Automation技術的介紹可知,VB要想使用Grapher ActiveX Automation技術就必須首先要創建一個Grapher的Application對象,然后通過各種集合對象對各自的派生對象按各種層次結構逐層操縱調用,進而實現自己的繪圖操作在Documents 集合對象中的Document對象代表了當前的圖形文件,該對象下面又有AutoDocWindows(文檔集合對象)AutoShapes(圖形集合對象)AutoSelection(選擇集合對象)等子對象,這些子對象又產生下一級的對象,如AutoGraph、 AutoMText 等,對應著Grapher中的各種圖元命令,分別可以在文檔空間中創建各種圖元。首先創建一個Grapher Application對象實例句柄,使Grapher可見,并為Grapher添加一個新文檔借助Plot對象的Shapes屬性及其派生對象執行用戶具體的繪圖操作功能。通過Shapes派生對象Axes對坐標軸進行格式操作,通過Shapes派生對象Axes對坐標軸進行自定義標簽操作。
2.2 部分代碼
3 程序界面及應用示例
3.1 程序界面
程序具有以下特點:繪制過程完全實現了自動化和批量化,以往需要花費數個小時繪制的圖件,現在僅需要幾秒即可繪制完畢,并且格式規范,可以使技術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分析和研究地質資料。程序界面如圖2。
3.2 程序運行結果
繪圖過程自動調節比例及幅面布局;生成的矢量圖樣文檔可以任意縮放,不會失真;生成圖樣后,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進一步手工編輯軟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了很大的效用。程序運行結果如圖3。
4 結論
利用Visual Basic與Grapher軟件提供的ActiveX Automation技術進行二次開發,實現電壓衰減曲線繪圖的自動化和批量化,能夠把地質人員從繁瑣、機械的繪制電壓衰減曲線工作中解放出來,提高工作的效率,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數據處理及解釋工作中。
【參考文獻】
[1]基于的ActiveX技術在地質繪圖中的應用[J].計算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