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遠足感受

遠足感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遠足感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遠足感受

遠足感受范文第1篇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丙類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兒可表現為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最為常見。一般全年均有發病,5~7月為高發期。筆者就預防手足口病醫院感染措施總結分析如下。

1控制措施

疾病流行期間,實行預檢分診,設2名護士,對疑似病例測量體溫并登記,將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引導到指定診室,負責患兒掛號、交費、取藥,需化驗的在隔離診室抽血,確診病例上報疫情卡。輕癥做好健康教育取藥離院,重癥由護士陪送感染科留觀。候診及就診區域做到有效通風、避免擁擠,診室濕式清潔,動作輕柔,所有清潔消毒后的物體表面、地面應當保持干燥。清潔應當逐區進行,工作完畢后,抹布、笤帚、拖布等用具應當消毒并了在通風處晾干,患兒流量較多時增加清潔消毒次數。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每一位患者后,按照六部洗手法認真洗手并進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診療、護理患兒過程中使用的非一次性的儀器、物品必須消毒后使用。同一病房內不收治其他非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同種腸道感染患兒集中安置,重癥患兒單獨隔離治療。患兒離院后,病房、床單位終末消毒處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和糞便及其污染的物品按相應消毒方法進行消毒處理。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隔離病房、手足口病診室、手足口病預檢診室,產生的醫療垃圾及生活垃圾均按醫療廢物處理,雙層黃色塑料袋盛裝,封口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

2消毒方法

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床頭柜、椅子、床欄桿、玩具等)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 min。下班后,醫務人員辦公桌、椅、門把手等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 min。診室、病房、交通工具被患兒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地面、墻面等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溶液噴灑消毒,作用30 min后拖地或擦拭,并保持干燥。加強通風換氣,在無人情況下,可以使用普通紫外線燈(按1.5 W/m3安裝)照射1 h,每日2次。在有人情況下,可以使用循環風紫外線消毒器、靜電吸附空氣消毒機或空氣等離子體消毒機等進行空氣消毒[2\]。在無上述條件時,也可以采用低臭氧紫外線燈(按1.5 W/m3安裝)加反光罩反向照射消毒空氣,照射時間為30 min,以后每間隔15 min照射1次。根據發熱患兒門診量,配備足夠的體溫表、壓舌板、止血帶、氧氣濕化瓶等,用500~1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 min,清水沖洗晾干后備用,壓舌板使用一次性的或采用雙消毒高壓滅菌。血壓計、聽診器等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清水擦凈晾干后備用。抹布、拖把分區使用,每次使用后用2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后,清水清洗,晾干備用。盛放嘔吐物、排泄物的容器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 min,清水洗凈備用。患兒衣、被等陽光下暴曬或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 min。餐具首先煮沸消毒,時間為15~20 min。或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 min后清水洗凈備用。奶瓶、奶嘴煮沸消毒。糞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時,漂白粉覆蓋,作用60 min后處理,糞便可用20%漂白粉2份加于1份糞便中,均勻后,作用2 h。尿液每1000 ml加入漂白粉5 g或加1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混勻放置2 h。

遠足感受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 R18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染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1]。其傳染源主要是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在發病的第一周傳染性最強。傳染途徑主要是咽部分泌物通過咳嗽、噴嚏、談話等經呼吸道直接傳播,亦可通過糞便污染的手、玩具、日用品等經消化道間接傳播,醫療器械的交叉使用亦可傳染。嬰幼兒普遍易感。臨床表現以出疹、發熱為特征,斑丘疹常發生于口腔粘膜及手足遠段部位[2]。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101例,經過科學管理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未發生醫院感染病例,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101例,其中3月份5例,4月份51例,5月份35例,6月份9例,8月份1例,男54例,女47例,年齡最大10歲,最小12天,所有患兒均痊愈出院,無1例院內感染病例。

2 預防和控制對策

2.1 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應急預案:我院成立了手足口病領導小組,并有三級管理體系,負責統籌指導全院各部門防控診治工作,抽調有經驗的兒科、感染科醫生、護士及院內感染辦公室等人員組成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專家組及治療組,明確了各部門職責,落實各項控制制度。

2.2做好知識培訓,做到人人過關:對全院職工特別是專業人員進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學習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衛生部頒發的《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版)、《腸道EV71感染診療指南》等等,重點學習手足口病流行知識和重癥搶救要點及消毒隔離知識,并進行了考核,達到人人過關。

2.3規劃就診程序,避免交叉感染:設立了小兒發熱與皰疹專門診室,門診大廳有導診臺,導診護士對發熱和皰疹實行預檢分診,疑似手足口病的患兒帶到手足口病門診診治,對診斷手足口病的患兒,如無住院指征,醫生告知家屬患兒居家隔離及消毒要求,病情觀察要點等,囑其門診隨診。對有住院指征的手足口病患兒直接送兒科手足口病病房住院治療。

2.4 病房隔離消毒,控制院內感染:手足口病患兒和其他病種的患兒病房隔開,將患兒安置在空氣流通的病房內,每日通風2次,用500mg/L有效氯噴霧消毒2次,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照射1小時,物體表面用500mg/L有效氯擦拭,并用消毒液拖地,拖把病室專用,患兒排泄物嘔吐物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后沖入廁所下水道。便器使用后以10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后待用,用具、玩具等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病房所有的生活垃圾均用黃色包裝袋包裝按醫療垃圾處理,患兒出院按終末消毒處置。

2.5 嚴格物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壓舌板、輸液器,用后均用500mg/L有效氯浸泡后送指定地點統一處理,體溫表每人專用并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

2.6 加強陪護管理,提高防病意識:對所有陪護均進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教,基本采取一對一的宣教方

式,告知該病的傳播方式是唾液、口腔分泌物經飛沫傳播,其傳播途徑以口口、糞口、人人之間傳播為主[3],批導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接觸患兒前后一定用肥皂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患兒用具、玩具都要按要求消毒,不要吃生冷食物,在指定范圍內活動,避免互相串床造成交叉感染。

2.7 加大監控力度,工作落到實處:醫院感染辦公室擔負著全院消毒隔離的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要求,每月由科室監控員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使用中的消毒劑,無菌物品等采樣送檢,并與醫院感染辦公室隨機抽查相結合。而在手足口病防治過程中,每天重點對各部門的消毒隔離工作及工作人員的手衛生規范等進行督導,檢查,查出不足及時整改和總結。

我院通過組成有效的應對、協調、管理體系,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對策,切斷了傳染途徑,保護了高危人群,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醫院內的傳播,收治的101例患兒全部痊愈出院,無1例院內感染病例發生。

參考文獻

[1]徐逸鳴,楊萍.手足口病的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851.

遠足感受范文第3篇

【關鍵詞】手足口病;消毒隔離;健康宣教;院內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出疹、發熱性急性傳染病,其型別甚多,主要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本病好發于夏秋季節,常年散發。[1]手足口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傳播。起病急,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皰疹性咽峽炎,嚴重者口腔大面積潰瘍。手、足、臀部和肛周等部位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壁厚,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涎、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急劇轉差,并發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2]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291例,經過我們精心護理和嚴格的消毒隔離技術管理,未發生醫院交叉感染病例,體會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確診為手足口病患兒291例。男性196例,女性95例。年齡最小6個月,最大12歲。

2 預防醫院感染的護理措施

2.1 合理布局

我院傳染科病房設計為三區兩帶,各病室間設有緩沖間,分為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醫患各設有專用通道。各病室設有獨立的中心供氧裝置、衛生間、洗手設施、通風換氣設施。各病室衛生間裝有紫外線消毒設施。手足口病患兒輕型集中安置,發熱與非發熱患兒分開安置,重型患兒單獨安置在小兒重癥監護室。

2.2 專人管理

患兒病室內的清潔、消毒、治療護理由專人負責,由責任心強、靜脈穿刺技術好的正常班護士和責任病房護士共同負責,負責患兒的各項常規處置和病室的消毒隔離,健康宣教等工作。加強病房的管理,衛生及健康宣教,嚴格限制陪護、探視人數及外來人員。

2.3 消毒隔離措施

2.3.1 手足口病患兒病室與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分開放置,不安置在同一側,防止傳染其他呼吸道疾病。緩沖帶內備手足口病專用血壓計、聽診器、氧氣濕化瓶、輸液車及治療盤、心電監護儀等,每日兩次紫外線照射30~60分鐘。

2.3.2 入院后,發放一次性用具,包括布尿墊與一次性尿墊,自帶尿墊由家屬帶回或存入衣柜,出院時消毒處理后帶回。做好入院宣教,宣傳衛生知識,教會患兒及家屬正確洗手法。

2.3.3 病室內清潔消毒

加強床邊隔離,病室內每日通風2次,每次0.5小時。床單元一床一刷濕式掃床,床單元、床頭桌、柜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一件一巾進行擦拭。病室內地面濕式清掃每日2次,拖把及拖把桶每個衛生間單用,并有明顯標記,使用后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沖干凈,然后再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懸掛晾干備用。每日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墻壁、門窗、門把手、水龍頭。

2.3.4 加強分泌物、排泄物管理。患兒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糞便可直接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污水排放符合國家標次。有糞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時,漂白粉覆蓋,作用60分鐘后清理;對于患兒產生的生活垃圾,直接投入黃色塑料袋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2.3.5 病房終末消毒用

15%過氧乙酸溶液7~20mL/m3(1~3g/m3)加等量水,密閉熏蒸2小時,床墊豎起,被褥打開。

2.4 物品的消毒

加強飲食護理,保證飲食衛生。做好餐(飲)具、奶瓶、玩具等的清潔、消毒,煮沸20min或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劑作用30min消毒。患兒衣服、被單放在陽光下暴曬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劑作用30min消毒,或放入衛生間內紫外線等照射60分鐘。禁止或減少兒童自帶玩具,出院前消毒處理后帶走,方法同餐具消毒。壓舌板、吸痰管、換藥盤、導尿管等均為一次性使用,按傳染性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2.5 醫務人員的防護

醫護人員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實施接觸隔離和飛沫隔離,規范衛生洗手和手消毒。醫生、護士每查完或操作一位患兒前后都用手消毒液清洗雙手,按六步洗手法或用消毒毛巾擦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雙手。用絡合碘消毒或用一次性塑料手套包裹聽診器頭。靜脈輸液時單獨輸液車及操作盤,必須做到一人、一帶、一巾、用后消毒,為避免交叉感染。醫護人員及衛生員進入手足口病房需在緩沖間加戴外科口罩、帽子、手套、反穿衣、鞋套均為一次性,必要時加護目鏡。醫務人員出病房后在緩沖間脫掉加戴及加穿的一次性防護用品,規范洗手,用物每日進行無害化處理。

3 健康宣教

采用入院告知形式、發放宣傳單、集中講課、責任病房護士在住院過程中的健康宣教、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等形式,向家屬及患兒做好宣傳防病知識,教會患兒及家長七步洗手法,指導家長做好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的衛生保健。遵守醫院消毒隔離制度及探視制度,禁止亂串病室,保持病室內衛生清潔。勤為患兒洗手,禁止患兒摳嘴、吸手指,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家里要經常通風換氣,勤曬衣被。要喝開水,吃熟食,對玩具、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還要注意孩子的營養、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流行期間兒童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4 合理用藥,防止菌群失調

新入院患兒根據需要用藥,原則是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對癥處理,合并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時,必須先做藥物過敏試驗,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提高療效,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勿濫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否則可引起菌群失調誘發新的醫院感染。

5 小結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291例,同期收治其他患兒155例,經過合理布局、加強防護措施、精心治療護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同期住院患兒未發生院內感染,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消毒隔離是手足口病患兒護理的基礎工作,因此我們在護理工作中,將重癥和輕癥患兒隔離,及時將其他病種患兒與手足口病患兒隔離。保持病區病室內空氣流通,環境清潔,溫度適宜,并時刻加強預防院內感染工作,各項消毒隔離措施到位,控制了傳染源,切斷了傳播途徑,保護了易感人群,有效的預防了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這對保證患兒的康復出院和其他雜病患兒不被傳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遠足感受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原發性肝癌;切除術;血流阻斷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044

手術治療是治療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措施。但在手術治療時, 如果處理不當會增加術中出血量, 同時會使肝功能損害程度增加。所以, 阻斷進入肝臟的血流在原發性肝癌手術中是非常重要的[1, 2]。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手術切除患者, 觀察不同血流阻斷方法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 上述患者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 分為A、B、C三組, 各20例。A組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平均年齡48.9歲;合并有肝硬化患者6例;肝功能分級中, Child A級16例, Child B級4例。B組患者男13例, 女7例, 平均年齡49.3歲;合并有肝硬化患者7例;肝功能分級中, Child A級15例, Child B級5例。C組患者男15例, 女5例, 平均年齡49.1歲;合并有肝硬化患者4例;肝功能分級中, Child A級14例, Child B級6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肝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組采用第一肝門阻斷法:麻醉成功后, 采用乳膠管對肝十二指腸韌帶進行束緊, 每次血流阻斷時間

1. 3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血流阻斷時間、術后總膽紅素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A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54±21)min、術中出血量為(498±45)ml、血流阻斷時間(20±4)min、術后總膽紅素恢復時間為(11.3±2.6)d、住院時間為(19.3±2.4)d、術后并發癥(腹腔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胸腔積液1例、肺部感染2例)發生率為30.0%。B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11±19)min、術中出血量為(502±33)ml、血流阻斷時間(19±6)min、術后總膽紅素恢復時間為(7.8±1.9)d、住院時間為(15.1±2.7)d、術后并發癥(膽漏2例、腹腔感染0例、消化道出血0例、胸腔積液2例、肺部感染1例)發生率為25.0%。C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57±18)min、術中出血量為(500±41)ml、血流阻斷時間(20±5)min、術后總膽紅素恢復時間為(7.6±1.4)d、住院時間為(14.9±3.2)d、術后并發癥(膽漏1例、腹腔感染0例、消化道出血0例、胸腔積液2例、肺部感染1例)發生率為20.0%。B組手術時間均長于A組和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血流阻斷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膽紅素恢復時間長于B組和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原發性肝癌在手術切除術時容易出現發生術中大出血, 而術后可發生嚴重的并發癥, 導致此類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而術后大出血實施輸血治療后容易引起腫瘤復發[3, 4]。而對入肝血流進行阻斷是目前原發性肝癌切除術是采用的控制出血方法。目前有三種阻斷入肝血流方法。本文中, 分別采用不同血流阻斷方法實施原發性肝癌切除術。結果顯示, 半肝血流組阻斷法的手術時間長于第一肝門阻斷法和保留半肝動脈血流阻斷法(P0.05), 說明三種血流阻斷方法均能夠有效的控制術中出血;在三種血流阻斷法中, 第一肝門阻斷法術后的膽紅素恢復時間長于其他兩種方法(P0.05)。

綜上所述, 第一肝門阻斷、半肝血流阻斷、保留半肝動脈血流的肝血流阻斷均能夠有效的控制原發性肝癌肝切除術出血, 而后兩種血流阻斷方法在手術過程中更為安全[5], 而保留半肝動脈血流阻斷的操作過程較為簡單, 手術過程安全, 手術時間較短, 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左朝暉, 歐陽永忠, 朱海珍, 等. 原發性大肝癌的外科治療.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2, 4(1):9-12.

[2] 羅羽宏, 溫偉軍, 李宇同, 等. 選擇性入肝血流阻斷在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 臨床外科雜志, 2006, 5(6):345-347.

[3] 秦凱, 聶雙發. 半肝血流阻斷在肝癌手術切除中的應用研究. 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0, 8(6):581-583.

[4] 王宗云, 黃君, 陳祖宜, 等. 經肝門板半肝阻斷技術在肝癌切除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7(17):51-53.

遠足感受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鉛同位素; 硫化物; 原位微區分析; 激光剝蝕多接收杯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

1 引 言

在礦產資源勘查領域,鉛同位素作為有效的示蹤手段,長期為研究成礦時代、成礦物質來源和成礦介質與條件提供重要依據與線索[1~3]。硫化物中鉛同位素通常利用熱電離質譜(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TIMS)[4~6]或者多接收杯等離子體質譜(multiple 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MC.ICP.MS)[7~9]進行測試。但是該類方法為整體分析,難以反映礦床系統中復雜的結構關系[10,11]。近年來,激光剝蝕系統(Laser ablation, LA)與MC.ICP.MS聯用技術被廣泛運用于不同同位素體系[12~22]。該方法省略冗長的化學處理流程,并且通過對不同礦物或同一礦物中不同結構部位進行原位分析,揭示了微米尺度上的同位素組成變化。采用LA.MC.ICP.MS分析硫化物Pb同位素組成,可以為地質學家探索成礦物質來源、成礦作用過程和礦床形成機理提供重要的資料和證據[2,10]。

目前,硫化物微區同位素測定研究較少。Darling[2]和Yuan[19]等討論了激光剝蝕硫化物鉛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細節。Fu等[20]報道了硫化物δ34S和δ33S的LA.MC.ICP.MS測定方法。Zhu等[21]提出采用超細粉末制備硫化物Os同位素固體標準物質,并建立了相應的LA.MC.ICP.MS的Os同位素測定方法。前人總結認為,硫化物Pb同位素原位分析存在以下難點:(1)缺乏校正儀器質量分餾和監控數據質量的硫化物標準樣品; (2)硫化物Pb含量變化極大,對檢測器信號檢測范圍是一個挑戰; (3)低溫熱液硫化物含有較高且變化較大的Hg,204Hg對204Pb的同質異位素干擾影響20xPb/204Pb(20x=208, 207, 206)測定準確度; (4)硫化物礦物熔點較低,激光剝蝕熱效應導致大顆粒熔體的產生,這些大顆粒熔體進入ICP后會產生突然閃爍的信號峰,導致基體效應加強、靈敏度降低和大顆粒氣溶膠不完全電離造成元素分餾。

本研究采用193 nm準分子激光與MC.ICP.MS聯用對硫化物樣品進行鉛同位素組成分析。討論了硅酸鹽玻璃和硫化物中的基體效應,提出基體匹配標準物質對硫化物鉛同位素組成測定的重要性,對204Hg干擾校正、激光剝蝕條件等實驗參數進行了優化,并使用壓片法和快速熔融法制備硫化物鉛同位素標準物質。本研究為改善原位微區硫化物鉛同位素測定提供了參考依據,為解決硫化物標準物質缺乏的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

采用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的MC.ICP.MS(Neptune Plus)和美國相干公司(Coherent)的193 nm準分子激光剝蝕系統(GeoLas 2005)進行實驗。詳細儀器參數見表1。采用Cetac公司的AridusⅡ膜去溶系統將Tl溶液引入質譜儀,用于校正鉛同位素的質量分餾。

2.2 試劑與樣品

實驗用水為Milli.Q純化系統(Millipore Element,Millipore Corporation,USA)凈化的超純水(18.0 MΩ cm)。優級純的HCl,HNO 3,HBr,HF經過亞沸蒸餾后使用。鉛同位素標準溶液和Tl同位素標準溶液分別采用NIST SRM 981和NIST SRM 997(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Hg單元素標準溶液為國家標準溶液(鋼鐵研究總院分析測試研究所)。

國際標準玻璃樣品NIST SRM 610和NIST SRM 612,USGS玻璃標樣GSE.1G和硫化物MASS.1。天然黃鐵礦PY.3產于貴州省貞豐縣水銀洞金礦。天然閃鋅礦Sph.1和Sph.2采自湖南省花垣縣鉛鋅礦。樣品經機械破碎至約40目,在雙目鏡下挑選出純凈顆粒,按照鋯石制靶方式制成樣品靶備用[14]。

收集貧鉛的黃鐵礦和閃鋅礦,將其分別破碎研磨至200目,然后加入1% 方鉛礦GBW 07269 (國家一級硫化物標準物質),用MM400混合球磨儀(德國Retsch公司)混合乙醇研磨90 min,此流程重復3次后,混合硫化物最終粒度小于10 μm。黃鐵礦和方鉛礦的混合硫化物命名為PyMix,閃鋅礦和方鉛礦的混合硫化物命名為SphMix。

實驗采用粉末壓片法,PyMix和SphMix為原始粉末,不加入粘合劑,在300 kN壓力下制備為直徑15 mm的圓餅薄片,兩個樣品分別命名為PyMix.P和SphMix.P。

采用文獻 [22,23\] 的快速熔融硅酸鹽玻璃樣品制備技術,制備硫化物熔融樣品PyMix.F和SphMix.F。該技術不需要加入助熔劑,樣品置入密閉的石墨坩堝,然后將密閉坩堝放置于銥帶上加熱。整個加熱淬火過程在Ar氣環境下進行,硫化物樣品不會被空氣氧化。硫化物熔融時間控制在1 min。

溶液法測定鉛同位素組成時,采用USGS巖石粉末標樣BCR.2作為監控樣品, 確保化學前處理及質譜測試方法的可靠性。

2.3 分析方法

2.3.1 溶液法分析鉛同位素組成 準確稱取50 mg樣品粉末,置入特氟龍溶樣彈(10 mL),并加入1 mL HF和1 mL HNO 3。溶樣彈采用鋼套密封,在190 oC烘箱中加熱48 h。利用BioRad AG1.X8(200 mesh)樹脂進行Pb分離提純。整個樣品溶解和化學分離流程中,過程空白Pb含量低于20 pg。在化學處理后的樣品溶液中加入Tl同位素標準溶液NIST 997,Pb/Tl摩爾比為3∶1,然后待上機測試。

鉛同位素測試在NEPTUNE PlusMC.ICP.MS上完成。204(Pb+Hg), 206Pb, 207Pb, 208Pb, 203Tl, 205Tl和202Hg同時被法拉第杯檢測器接收。其中,202Hg用于監控204Hg對204Pb的同質異位干擾,204Hg/202Hg天然比值采用0.2301[23]。203Tl和205Tl比值被用于校正Pb和Hg的質量歧視,205Tl/203Tl推薦值采用2.38714(NIST SRM997證書值)。具體校正公式如下:

f=lnRtRmlnM1M2(1)

RPbc=RPdmM 20xM 204fPb(2)

f Pb=k f Tl+b(3)

其中,公式(1)代表采用指數法則計算同位素的分餾因子f,R m代表2個質量數分別為M 1和M 2的同位素比值的測量值,R t代表該同位素比值的真值; 公式(2)用于對實測的鉛同位素比值R Pbm進行質量分餾校正,獲得校正值RPbc,M代表元素的質量數,f Pb無法直接獲得,而是用f Tl計算得到公式(3)。根據Woodhead等[9]的研究,Pb與Tl在質譜中的分餾行為并不一致,即公式(3)中的k值和b值不為1,但是可以通過標準樣品建立Pb和Tl分餾因子之間的關系(f Pb-f Tl),然后將f Pb-f Tl運用于實際樣品的質量分餾校正。表2顯示本實驗測試的BCR.2鉛同位素結果與已發表的測定值在誤差范圍內一致。

2.3.2 激光鉛同位素測定方法 激光實驗中,利用膜去溶(AridusⅡ)引入Tl溶液,通過T型接口與剝蝕池輸出的氣溶膠進行混合,然后進入等離子體質譜儀,儀器連接見圖1。鉛同位素質量分餾校正和Hg同質異位素干擾校正都與溶液法一致。MC.ICP.MS數據采集為0.256 s的積分時間獲得200組數據,前80組數據為背景信號,選取后100組數據進行積分,總測量時間約為50 s。激光剝蝕采用單點剝蝕方式,根據硫化物樣品中Pb元素含量的變化,選擇相應的激光束斑(24~160 μm)和剝蝕頻率(2~20 Hz),確保信號強度在法拉第杯檢測器的有效檢測范圍之內,激光能量密度為4~5 J/cm2。氮氣被嘗試加入ICP以提高Pb信號靈敏度,但是并沒有產生增敏效果,反而對Pb元素信號有抑制影響。

3 結果與討論

3.1 非基體匹配校正的可行性

本實驗利用Tl同位素比值來校正鉛同位素的質量分餾,但是準確建立f Pb-f Tl分餾因子關系依賴于實驗中選用的外部標準樣品。文獻[2,20\]選擇NIST SRM 610玻璃作為硫化物鉛同位素測定的外標。但是納秒激光對硫化物和硅酸鹽玻璃的剝蝕行為有很大的差異。圖2為納秒激光剝蝕硅酸鹽玻璃和天然硫化物剝蝕坑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SEM)。由圖2可見,NIST SRM 610剝蝕坑周圍僅有少量沉淀,壁和坑底光滑無熔融痕跡。而硫化物剝蝕坑有明顯熔融痕跡,球狀或串珠狀熔融冷凝物,伴隨著硫化物熔點降低:閃鋅礦熔點~1700℃、黃鐵礦熔點1171℃、黃銅礦熔點850℃,激光熱效應導致了更嚴重的熔融現象,有可能在剝蝕坑處誘導產生更劇烈的鉛同位素分餾。

圖3a和3b顯示了同時分析硅酸鹽標準玻璃和硫化物得到的f Pb.f Tl分餾因子關系圖,硫化物顯示了與硅酸鹽玻璃相似斜率的f Pb.f Tl線性關系,但是截距明顯不同。截距差異可能是由于硅酸鹽玻璃與硫化物樣品不同的激光剝蝕行為、不同的樣品基體進入等離子體造成元素分餾行為發生變化等因素聯合導致。圖3c和3d顯示分別采用硅酸鹽玻璃或硫化物建立的f Pb.f Tl線性關系校正硫化物Sph.1、PY.3和MASS.1的質量分餾。硅酸鹽玻璃校正后硫化物的208Pb/206Pb和207Pb/206Pb準確度分別為0.1%和0.05%,而硫化物基體匹配校正的208Pb/206Pb和207Pb/206Pb準確度都優于0.01%。 結果表明,對于硫化物鉛同位素分析,選擇基體匹配的硫化物標樣作外部標準是必要的。

3.2 同質異位素的干擾校正

鉛同位素的同質異位素干擾主要是204Hg。Hg主要來自氣體背景和樣品自身。低溫硫化物中常富集Hg。準確扣除204Hg干擾關鍵在于:(1)確定Hg同位素分餾因子(f Hg); (2)盡量去除樣品中自帶的Hg。圖4顯示了混合溶液的206Pb/204Pb在經過質量分餾校正后的相對偏差與204Hg/204Pb比值的關系。從圖4可見,如果直接采用f Tl來校正Hg的質量分餾(即假定f Hg= f Tl),204Hg/204Pb>0.25后,206Pb/204Pb 的相對偏差超過0.1%。如果能夠獲得準確f Hg與f Tl關系(k=0.70),即使204Hg/204Pb=7.5,也能有效扣除204Hg的干擾,確保206Pb/204Pb 相對偏差優于0.1%。本方法測試實際硫化物樣品時,204Hg/204Pb>2的數據將會被慎重考慮,204Hg/204Pb>7.5的數據將會被舍棄。

3.3 激光剝蝕條件的影響

不同成因的硫化物Pb元素含量變化很大[10]。因此硫化物鉛同位素測試需要儀器具有較寬的檢測范圍。改變激光剝蝕條件可以間接擴展分析方法的信號檢測范圍。圖5顯示了不同激光條件測定NIST 610和PY.3的分析結果。NIST 610和PY.3的208Pb/206Pb測試值并不隨束斑直徑(24~160 μm)和剝蝕頻率(2~20 Hz)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與推薦值(溶液值)在誤差范圍內保持一致。因此,改變激光條件的方法可以解決NEPTUNE Plus信號檢測范圍較窄的問題。

3.4 硫化物高溫熔融樣品制備技術初探

采用快速高溫熔融技術,分別以黃鐵礦和閃鋅礦為基體,制備得到了硫化物熔融樣品PyMix.F(黃鐵礦)和SphMix.F(閃鋅礦)。圖6顯示了PyMix.F和SphMix.F橫截面和剝蝕坑的SEM圖像。黃鐵礦樣品完全融化,淬火后形成8 mm × 8 mm ×12 mm的橢圓形球體,激光剝蝕坑熔融現象明顯,大量球狀或串珠狀熔融冷凝物沉積于剝蝕坑四周。閃鋅礦熔點較高,加熱熔融時未徹底融化為小液珠,樣品內部有大量微小氣孔,無明顯裂隙,激光剝蝕坑形態與天然閃鋅礦類似。

硫化物在加熱熔融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脫氣現象造成Pb損失。圖7顯示不同批次樣品的Pb損失程度不同,最高可達95%以上。熔融樣品鉛同位素組成高于PyMix.P壓片樣品,而且伴隨著Pb損失程度增加,208Pb/206Pb和208Pb/204Pb的比值明顯增加,表明在熔融過程,輕的鉛同位素優先揮發,導致鉛同位素比值增高。實驗選取鉛損失較低的單個PyMix.F樣品進行剖面分析,在大約10 mm×10 mm的樣品橫截面上,獲取73個單點鉛同位素數據。

圖8顯示了該樣品邊緣鉛同位素比值明顯偏高,可能是由于Pb揮發損失、石墨坩堝壁污染或者淬火污染導致。而內部鉛同位素分布均勻,鉛同位素組成分別為:208Pb/204Pb=38.023±0.017,208Pb/204Pb=15.533±0.007, 208Pb/204Pb=18.255±0.007 (2SD, n=49)。數據表明,快速高溫熔融技術可以獲得同位素組成均一的硫化物熔融樣品,可用于制備硫化物的同位素標準樣品,如Pb和S同位素。但此技術還存在鉛同位素揮發、制備得到的硫化物熔融顆粒較小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

3.5 天然硫化物、硫化物壓片及硫化物熔融樣品鉛同位素組成測定

利用LA.MC.ICP.MS測定了天然硫化物、硫化物壓片和硫化物熔融樣品的鉛同位素組成,采用MASS.1,PY.3和Sph.1作為外標建立f Pb與f Tl之間的分餾因子關系校正質量分餾(表3)。結果表明,天然閃鋅礦Sph.1和Sph.2的鉛同位素組成均勻,xPb/206Pb和xPb/204Pb(x=206, 207, 208, 下同)的外部精度(2%,n=44~51)分別低于0.025%和0.05%,MASS.1和PY.3由于鉛含量偏低(~70 μg/g),20xPb/206Pb和20xPb/204Pb的外部精度稍差(2RSD,n=81~85),分別為0.03%和0.1%,表明這4個樣品(Sph.1, Sph.2, MASS.1和PY.3)可以作為實際硫化物鉛同位素測定中的實驗室參考物質和數據質量監控樣品。以上樣品鉛同位素激光分析結果與溶液法測定結果在誤差范圍內一致,相對誤差均小于0.05%。圖9中激光測定值與溶液值的線性擬合系數R2>0.99,證明了本實驗建立的原位硫化物分析方法是可靠的。

人工合成的硫化物樣品PyMix.P,PyMix.F,SphMix.P和SphMix.F的鉛同位素組成均勻,xPb/206Pb和xPb/204Pb的外部精度(2%, n=38~59)分別低于0.025%和0.05%。硫化物壓片PyMix.P和SphMix.P鉛同位素激光測定值與原始粉末的溶液值在誤差范圍內一致。硫化物熔融樣品PyMix.F和SphMix.F在加熱熔融過程中鉛損失約75%。PyMix.F的xPb/204Pb相對于原始粉末偏高0.12%(圖9b),這可能與鉛丟失過程中輕的鉛同位素優先揮發有關。但是單次熔融過程中硫化物的Pb損失程度比較一致,鉛同位素的分餾程度也是一致的,樣品內部鉛同位素組成依然保持較高的均勻性,仍可以作為硫化物的數據質量監控樣品。SphMix.F同位素組成原始粉末的相對誤差燭于0.03%,可能是閃鋅礦熔點較高,加熱過程中Pb損失現象不明顯。結果表明,采用壓片法和快速熔融法能獲得同位素比值均勻的硫化物合成樣品,可作為硫化物同位素標準樣品制作的備選方案。

4 結 論

采用MC.ICP.MS與193 nm 準分子激光剝蝕系統聯用,結合Tl的分餾因子和指數定律校正Pb的質量分餾。結果表明,在激光微區測試過程中,Tl與Pb,Tl與Hg的分餾因子都存在差異,準確建立它們之間的分餾因子關系才能獲得準確的鉛同位素數據。激光剝蝕條件對硫化物鉛同位素組成測定影響不明顯,對Pb含量變化較大的硫化物,可以通過改變激光剝蝕條件獲得合適的測量信號。采用壓片法和快速熔融法制備的硫化物樣品表現了較好的鉛同位素均一性,對于缺乏硫化物標樣的鉛同位素體系,可作為硫化物鉛同位素標準樣品制作方法的備選方案。對天然硫化物,硫化物壓片樣品進行原位測試獲得的鉛同位素組成與化學法的測定結果在誤差范圍內一致,表明本方法可靠。本方法為精確測定硫化物礦物環帶、微層及不同部位的鉛同位素組成,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Refrences

1 Carignan J, Machado N, Gariepy C. Econ. Geol., 1993, 88(3): 709-715

2 Darling J R, Storey C D, Hawkesworth C J, Lightfoot P C.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12, 99(0): 1-17

3 Meffre S, Large R R, Scott R, Woodhead J, Chang Z, Gilbert S E, Danyushevsky L V, Maslennikov V,Hergt J M.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8, 72(9): 2377-2391

4 Galer S J G. Chem. Geol., 1999, 157(3.4): 255-274

5 Thirlwall M F. Chem. Geol., 2000, 163(1.4): 299-322

6 Woodhead J D, Hergt J M. Geostand. Geoanal. Res., 2000, 24(1): 33-38

7 Baker J, Peate D, Waight T, Meyzen C. Chem. Geol., 2004, 211(3.4): 275-303

8 White W M, Albarède F, Télouk P. Chem. Geol., 2000, 167(3.4): 257-270

9 Woodhead J. J. Anal. At. Spectrom., 2002, 17(10): 1381-1385

10 Woodhead J, Hergt J, Meffre S, Large R R, Danyushevsky L, Gilbert S. Chem. Geol., 2009, 262(3.4): 344-354

11 QIU Xiao.Fei, LING Wen.Li. Geol. Sci. Tech. Inf., 2009, 28(5): 118-124

邱嘯飛, 凌文黎. 地質科技情報, 2009, 28(5): 118-124

12 ZHU Yan, CHEN Min, QU Hai.Yun, ZHOU Hui, LI Qing, ZOU Hui.Jun, CHEN Yi.Rui, WANG Zhe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5, 43(1): 151-154

朱 燕, 陳 敏, 屈海云, 周 慧, 李 青, 鄒慧君, 陳奕睿, 汪 正. 分析化學, 2015, 43(1): 151-154

13 Hu Z, Liu Y, Gao S, Liu W, Zhang W, Tong X, Lin L, Zong K, Li M, Chen H, Zhou L, Yang L. J. Anal. At. Spectrom., 2012, 27(9): 1391-1399

14 Yuan H, Gao S, Dai M, Zong C, Günther D, Fontaine G H, Liu X, Diwu C. Chem. Geol., 2008, 247(1.2): 100-118

15 CHEN Jin.Zhong,ZHENG Jie, LIANG Jun.Lu,SU Hong.Xin, LI Guang, WEI Yan.Hong.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09, 29(10): 2843-2847

陳金忠, 鄭 杰, 梁軍錄, 蘇紅新, 李 光, 魏艷紅.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 29(10): 2843-2847

16 Paul B, Woodhead J D, Hergt J. J. Anal. At. Spectrom., 2005, 20(12): 1350-1357

17 DAI Meng.Ning, BAO Zhi.An, CHEN Kai.Yun, YUAN Hong.Lin. Chinese J. Anal. Chem., 2016, 44(2): 173-178

戴夢寧, 包志安, 陳開運, 袁洪林. 分析化學, 2016, 44(2): 173-178

18 Souders A K, Sylvester P J. J. Anal. At. Spectrom., 2010, 25(7): 975-988

19 Yuan H L, Yin C, Liu X, Chen K Y, Bao Z A, Zong C L, Dai M N, Lai S C, Wang R, Jiang S Y. Sci. China Earth Sci., 2015, 58(10): 1713-1721

20 Fu J, Hu Z, Zhang W, Yang L, Liu Y, Li M, Zong K, Gao S, Hu S. Anal. Chim. Acta, 2016, 911: 14-26

21 Zhu L, Liu Y, Ma T, Lin J, Hu Z, Wang C. J. Anal. At. Spectrom, 2016, 31, 1414-1422

22 Zhu L, Liu Y, Hu Z, Hu Q, Tong X, Zong K, Chen H, Gao S. Geostand. Geoanal. Res., 2013, 37(2): 207-229

23 ZHU Lyu.Yun, LIU Yong.Sheng, HU Zhao.Chu, GAO Shan, WANG Xiao.Hong, TIAN Tao. Geochimica, 2011, 40(5): 407-417

朱律運, 劉勇勝, 胡兆初, 高 山, 王曉紅, 田 滔. 地球化學, 2011, 40(5): 407-417

24 Souders A K, Sylvester P J. J. Anal. At. Spectrom., 2008, 23(4): 535-543

25 Liu Y, Hu Z, Gao S, Günther D, Xu J, Gao C, Chen H. Chem. Geol., 2008, 257(1.2): 34-43

26 Chen K, Yuan H, Bao Z, Zong C, Dai M. Geostand. Geoanal. Res., 2013, 38(1): 191-196

27 Liu Y, Hu Z, Gao S, Günther D, Xu J, Gao C, Chen H. Chem. Geol., 2008, 257(1.2): 34-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苏尼特右旗| 泾阳县| 任丘市| 肃宁县| 六枝特区| 大荔县| 内乡县| 中山市| 驻马店市| 滦南县| 西丰县| 清苑县| 茶陵县| 太和县| 巧家县| 大埔区| 林西县| 乐都县| 揭阳市| 阳春市| 屯留县| 永济市| 威海市| 万山特区| 乳源| 炉霍县| 惠东县| 花莲县| 大安市| 平安县| 邹城市| 启东市| 屏东市| 汉寿县| 南宫市| 抚顺县| 中江县| 涞水县| 纳雍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