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學無止境的名言

學無止境的名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無止境的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無止境的名言

學無止境的名言范文第1篇

[關鍵詞]張兆元;五苓散;頭暈;腦血管病

[中圖分類號] R7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1(c)-0143-04

[Abstract]Wulingsan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but few doctors use it to treat with dizzines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ZHANG Zhaoyuan,ha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of using Wulingsan to treat with dizzines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This article is sharing four cases.

[Key words]ZHANG Zhaoyuan;Wulingsan;Dizziness;Cerebrovascular disease

五苓散原載于《傷寒論》及《金匱要略》,共有9條原文闡述本方,歷代醫家對此方多有闡述及發揮,將其應用于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所致的各種疾病中。現代的報導中[1],亦將五苓散辨證應用于全身各系統疾病中,但應用五苓散治療頭暈卻鮮有人重視,報導亦極其少見。名老中醫張兆元,結合《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兒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將五苓散辨證加減應用于頭暈及腦血管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臨證驗案四則。

張兆元教授自2011年起被聘北京市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張師出生于中醫世家,其父張漢祥為著名經方大家,曾任甘肅省中醫院院長。張師自幼隨父學醫,熟讀《傷寒論》、《金匱要略》,臨證中擅于辨證應用經方治療大病、重病。

1病例資料

1.1驗案一:肺惡性腫瘤腦轉移案

患者男,69歲。2015年11月3日初診。患者2個月前因咳嗽咯血,就診于北京某三甲醫院,確診為肺癌,腦部轉移,行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并行頭顱γ刀治療。就診時可見患者體型消瘦、面色晦暗、持續性頭暈伴有行步不穩、易摔跌,有間斷性咳嗽、脅肋部隱痛、性情急躁易怒、納差、咽干、口苦、眠差、小便調、大便干無明顯視物旋轉、惡心嘔吐、咯血。舌暗淡水滑、苔薄黃、脈弦。

處方:五苓散合大柴胡湯。茯苓25 g、豬苓25 g、澤瀉20 g 、白術10 g、桂枝10 g、柴胡25 g、大黃10 g、枳實15 g、黃芩15 g、清半夏15 g、生姜10 g、大棗10 g,水煎服,一日一劑,7劑,服上方7劑后,患者頭暈,口干苦,均有明顯好轉,行走漸平穩。繼續該方加減調理半年余,頭暈漸愈,諸癥緩解。

該患者為肺部惡性腫瘤腦轉移,肺部手術、腦部γ刀術后,目前主訴為“頭暈”,且頭暈為持續性、伴有行步不穩、易撲跌、為水飲內停上泛清陽所致,另患者亦有間斷咳嗽、脅肋部隱痛、性情急躁易怒、納差、咽干口苦、眠差、大便干、為少陽樞機不利、陽明里熱內結。治療以溫化水飲,疏解少陽,清熱陽明。處方以五苓散合大柴胡湯。

五苓散一證,大多認為是太陽病表邪未解,內傳太陽之腑,膀胱氣化不利,水邪內停所形成的“膀胱蓄水證”。但是,縱觀有關五苓散的所有條文,五苓散證主要表現為:小便不利,或有頭痛微熱、頭目眩暈、水腫、短氣而咳、水逆、吐涎沫、心下痞、水瀉、臍下動悸以及為胃中干、煩渴、欲飲水、舌苔白滑、脈緩或浮。概括言之,主要病機為“氣不化津,津停不布”[2]。人體津液的運行與輸布,《素問?經脈別論篇》指出:“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并行。”可見,人體津液是由肺、脾胃、三焦、膀胱、腎各臟腑協調完成;而且水飲在人體內流動不居,布散于身體各處[3]。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水飲代謝異常,病理狀態下,飲動下焦會出現臍下動悸,水飲阻于中焦,出現心下痞,如逆于胃,出現吐涎沫,上凌于肺,則出現短氣而咳,水濕下注大腸則泄瀉,水飲外溢肌膚則出現水腫,而水飲如果上泛清陽,則會出現頭眩。該患者的主癥“頭暈”即為水飲上泛于清陽的表現。結合《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此條紋亦明確指出,“癲眩”一證,因之“水”。可見對于水飲上泛清陽所致的頭暈,以五苓散治之切中病機。

大柴胡湯,見于《金匱要略》,用于少陽陽明合病,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者,臨床重視程度不及小柴胡湯,有許多學者將該方應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療效的確可靠。但是臨證中,該方凡見少陽證又有里實內結者,辨證取用皆能取效[4]。

1.2驗案二:腦神經膠質瘤案

患者男,46歲,2015年8月7日初診。患者于1個月前于北京某三甲醫院確診為神經膠質瘤,行γ刀治療,術后仍有頭暈、頭昏沉、記憶力減退、眠差、入睡困難、眠淺、雙手麻木及腫脹感,雖值夏月,四末不溫,小便調,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

處方:五苓散合當歸四逆散加味。茯苓25 g、豬苓15 g、澤瀉15 g、蒼術15 g、桂枝10 g、當歸15 g、赤芍15 g、通草6 g、附子10 g、生姜10 g、大棗10 g,水煎服,一日一劑,7劑,服上方7劑后,頭暈,手麻均好轉,繼續加減調服2個月余,諸癥明顯向愈。

腦神經膠質瘤為一種預后較差的惡性腫瘤,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配合放化療。該患者為腦神經膠質瘤γ刀治療術后,水飲上泛清陽,故見頭暈、健忘、眠差;大病及手術之后,元氣大傷,血虛寒厥,故見有四末不溫、手麻及手脹、便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故治療以溫化寒飲,養血通脈。處方以五苓散合當歸四逆散。

五苓散由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五味藥物組成,其中,茯苓、豬苓、澤瀉三者皆為淡滲利水之品,茯苓:淡滲利濕,為腎以及膀胱經通利水道。李時珍言:“茯苓最能體現《內經》所謂‘飲食入胃,游溢特氣,上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5]。”豬苓:入腎、膀胱經,功專于行水。瀉三焦之水濕。《本草思辨錄》稱:“《本經》豬苓利水道,茯苓利小便,澤瀉消水;《內經》三焦為水道,膀胱為水腑,腎為三焦膀胱之主。合兩者觀之,得非豬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澤瀉利腎水乎[6]。”澤瀉:陳世鐸《本草新編》稱:“膀胱之水不能下通,本于寒者少,由于熱者多。蓋膀胱無火乃水閉,有火又水閉也。澤瀉用之于五苓散中,雖泄水,實泄火也,因其為泄火之味,所以用之出奇。不然,二苓、白術瀉水有余,又何必惜重澤瀉乎[7]。”三者合用,茯苓瀉膀胱之水濕,豬苓瀉三焦之水濕,澤瀉瀉腎中之水濕。白術:培土以制水,現代藥理研究,白術之所以能利水,在于加強了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桂枝:溫陽氣化以利水,鄒澍《本經疏證》論述“水者火之對,水不行由于火不化。是故飲入于胃,由脾肺升而降于三焦膀胱,不升者,心之火用不宣也;不降者,三焦膀胱之火用不宣也。桂枝能與鵬中宣陽。故水道不利,為變非一,或當滲利,或當泄利,或當燥濕,或當決塞,惟決塞者不用桂枝,余則多藉其宣化,有汗出則病愈者,有小便利則病愈者,皆桂枝導引之功也[8]。”全方五味藥物合用,共奏溫陽化氣,利濕行水之功。

當歸四逆湯見于《傷寒論》,為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方,適用于素體血虛而又經脈受寒,寒邪凝滯,血行不利,陽氣不能達于四肢末端,營血不能充盈血脈,遂呈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該患者時值夏月仍四末不溫,雙手麻木腫脹,辨證明確,應用該方為確的之劑[9]。

1.3驗案三:腦膿腫案

患者男,40歲,2016年4月14日初診,患者于2周前無明確誘因出現時發高熱,最高w溫達40℃,就診于北京于北京某三甲醫院,診斷為腦膿腫,已形成包裹,給予美羅培南及萬古霉素抗感染治療,未行手術。就診時體溫已正常,頭暈時作,偶有頭痛、惡心、欲吐、胃脘脹滿、納差、眠差、咽中如有物堵、呃逆、時作胸痛、腰痛。舌質暗,胖大有齒痕,脈滑。

處方:五苓散合半夏厚樸湯。茯苓25 g、豬苓15 g、澤瀉15 g、蒼術15 g、桂枝10 g、清半夏15 g、厚樸10 g、紫蘇梗10 g、生姜10 g,服上方7劑后,頭暈、眠差、胃脹、呃逆、咽堵,皆有明顯改善。繼續該方加減調服至今,諸癥皆明顯向愈。

腦膿腫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腦炎,是病死率高的嚴重疾病。該病早期難被發現,通常患者就診時,膿腫已屬晚期,主要的輔助檢查為頭顱CT。病變過程歷經急性腦炎期、化膿期和包膜形成期。初期通常表現為高熱,以及顱內或全身感染的癥狀,而由炎癥化膿到形成腦膿腫,則經歷了顱內壓力由正常而增高的過程,因此會表現出顱內壓增高的一系列癥狀,例如頭痛、嘔吐,甚者有視盤水腫、意識狀態改變等,如未及時診斷治療,可以因腦疝而死亡。形成包膜后,液化周圍的成纖維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形成的肉芽組織纖維化,變成分界明確的膿腫包膜,液化腔內充滿膿液。西醫對該病的治療,在膿腫尚未完全局限以前,進行抗炎和控制腦水腫治療。膿腫形成后,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各種治療方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后遺癥,如偏癱、癲癇、視野缺損、失語、精神意識改變及腦積水等。

該患者就診時,腦膿腫已經進入包膜形成期,未行手術,已積極抗感染治療,體溫正常,但顱內壓增高是當務之急,患者表現為頭暈時作,偶有頭痛、惡心、欲吐、胃脘脹滿、納差,另有咽中如有物堵、呃逆、時作胸痛、腰痛、舌質暗、胖大有齒痕、脈滑。中辨證屬于氣滯痰阻,水氣上泛清陽,用五苓散和半夏厚樸湯加減化裁。此患者應用五苓散,具有類脫水劑作用,日本漢方醫學家矢數道明對五苓散解析:“五苓散能調節細胞及血液之水分,緩解因滲透壓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對于本方證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體腔及組織內水分平衡破壞時,組織及體腔內有多余水分,血液濃稠不能滋潤時,本方有調節作用,五苓散能將體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潤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潤則自能利尿,也能除煩安眠[10]”。

半夏厚樸湯亦出自《金匱要略?雜病脈證并治第22》:“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通常后世將此方應用于梅核氣一證,臨床用之,亦療效確切,方中半夏、厚樸、生姜辛以散結,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飲行涎,紫蘇芳香,以宣通郁氣,故氣舒涎去,病自愈。該方行氣散結,降逆化痰,適用于痰氣郁結之證,辨證應用,效果確切。結合該患者病史,四診合參,諸癥皆為痰氣凝結所致,故半夏厚樸湯合五苓散合用可理氣化痰,溫陽化氣而取效[11]。

1.4驗案四:急性腦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案

患者女,65歲,2016年5月10日病房會診。患者14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半身偏癱,言語不利,劇烈胸痛,就診于我院急診,診斷為急性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經搶救后病情平穩,收住神經內科病房。會診時患者神智欠清、精神差、右側半身癱瘓、頭暈、徹夜難眠、夜間難以平臥、心悸、胸悶氣短,自覺呼吸氣不能接續,自汗出、納差、雙下肢明顯可凹性水腫、舌暗苔厚膩、脈沉。

處方:五苓散合升陷湯茯苓25 g、豬苓15 g、澤瀉15 g、蒼術15 g、桂枝10 g、黃芪30 g、知母15 g、山茱萸15 g、升麻6 g、柴胡15 g、山藥30 g,水煎服,一日一劑,7劑,服上方7劑后,諸癥皆明顯改善,家屬推輪椅于門診就診。繼服上方加減2個月后,患者可自行步入診室。

腦梗死、心肌梗死皆是臨床上常見的致死致殘率極高的疾病,該患者急性腦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發作,病情兇險,雖經西醫積極搶救,病情暫時平穩,但是大病之后,氣血陰陽皆失調,此時亟需中醫治療及干預,有助病情的恢復。該患者在中醫會診之時,神智欠清、精神差、右側半身癱瘓、頭暈、徹夜難眠、夜間難以平臥、心悸、胸悶氣短、自覺呼吸氣不能接續、自汗出、納差、雙下肢明顯可凹性水腫、舌暗苔厚膩、脈沉。辨證屬于中氣下陷,水飲凌心,水飲上泛清陽。需以溫陽利水,益氣升餡之法治之。

會診之時,患者因梗死部位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腦水腫,腦部水腫癥狀明顯,當時正以甘露醇脫水,中醫處方以五苓散治之,溫通陽氣,化氣利水,有助于水飲之排泄。臨床中,以五苓散常常被廣泛的作為水液調節劑來使用,尤其日本醫家,常把脫水癥作為應用五苓散的重要指標。多用于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痰飲等由水濕內停所致諸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五苓散與利尿劑(螺內酯、呋塞米等)以及脫水劑(甘露醇等)畢竟不同[12]。通常利尿劑與脫水劑作用單一,僅有利尿與脫水作用,過量應用常導致過度脫水,甚至引起電解質紊亂。但是五苓散卻有雙向調節作用,即對脫水狀態的機體呈現抗利尿作用,而對水腫狀態的機體則顯示利尿作用,且對機體電解質走向具有導向作用。可見五苓散非僅利水,而是調節水液的“失衡”狀態,不僅“化水”亦能“布津”。縱觀五苓散相關原文,其主癥,不僅有“不便不利”,亦有“煩渴”“胃中干”“欲得飲水”等[13]。五苓散的核心病機,在于機體不能正常化氣布津,病理特點一方面表現為水飲停蓄于局部,另一方面表現為水津不布。故五苓散之用,非為單純利水,而為調節水液的代謝與分布[14]。

該患者同時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即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由于心肌細胞不可再生,心肌壞死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的表現,該患者即有夜間難以平臥、心悸、胸悶氣短、自覺呼吸氣不能接續、雙下肢明顯可凹性水腫。中醫辨證屬于“胸中大氣下陷”,大氣下陷多有過勞、情志等傷氣耗氣之病因。其癥狀繁多,主癥表現為呼吸不利,輕者氣短、胸悶,重者呼吸將停 、不能言,典型脈象沉遲微弱不起,常表現在寸脈、右側,重者脈象叁伍不調,乍有乍無。該證最早由清朝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提出:“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其兼證,或寒熱往來,或咽干作渴,或滿悶怔忡,或神昏健忘,種種病狀,誠難悉數。”治療以升陷湯益氣升陷[15]。該患者以五苓散合升陷湯加減治之,益氣升陽舉陷,溫陽化氣布津,故能取得確切療效。

2討論

五苓散可應用于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所致的各種疾病,其核心病機為機體不能化氣布津,一方面表F為水飲停蓄于局部,水飲在人體內流動不居,飲動下焦會出現臍下動悸,水飲阻于中焦,出現心下痞,如逆于胃,會出現吐涎沫,上凌于肺,則出現短氣而咳,水濕下注大腸則泄瀉[16],水飲外溢肌膚則出現水腫,而水飲如果上泛清陽,則會出現頭眩;另一方面表現為水津不布、口渴、欲飲水、胃中干等,五苓散主要功能在于溫陽化氣布津[17]。

五苓散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18],其被廣泛應用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泌尿生殖系感染、尿潴留、水腫、妊娠期高血壓、支氣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胃癱等消化系統疾病[19-22]。但應用于腦血管疾病中卻較少見,且對于《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兒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中所述及“癲眩”重視不足。張師在臨床中,辨證將該方應用于頭暈及腦血管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于頭暈及腦血管疾病辨證屬于水氣不化,上泛于清陽者,名老中醫張兆元應用五苓散辨證加減,溫陽化氣,利濕行水,效果明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潔.姚玉芳教授運用五苓散化裁治療兒科病4則[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9(11):840-842.

[2]文秀華,王飛.五苓散治療老年病臨床應用舉隅[J].中醫藥信息,2014,31(4):169-171.

[3]倪誠.王琦教授從化氣布津論五苓散制方思想及其運用心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0(34):699-701.

[4]馮驥.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膽囊炎、膽石癥臨床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6):121-123.

[5]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6]清?周巖.本草思辨錄[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

[7]清?陳世鐸.本草新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8]清?鄒澍.本經疏證[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

[9]祝昆艷,王耀光.黃文政教授運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臨床經驗舉隅[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43-44.

[10]矢數道明.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120.

[11]清?吳謙.醫宗金鑒[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12]伊藤嘉紀.以五苓散為例"論證"的病例生理[J].日本東洋醫學會雜志,1978,28(3):1.

[13]王元飛,劉舫.五苓散的現代藥理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概述[J].環球中醫藥,2010,3(1):70-73.

[14]胡紅林,高琳,趙紅霞,等.熱敏通道、膀胱過度活動癥與五苓散的溫陽化氣作用[J].中醫藥信息,2014,31(5):36-38.

[15]崔盈盈,臧力學.從《醫學衷中參西錄》探討"大氣下陷"的辨治要點[J].中醫文獻雜志,2015,33(6):13-16.

[16]楊麗平,鄭騰飛,胡藍方,等.五苓散臨證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2143-2144.

[17]孫潔,李秋芬,王坤根.《醉花窗醫案》飲證診治特點辨析[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8):953-954.

[18]孫永生,馬桂蘭,王得文,等.經方五苓散治療現代疾病-對五苓散方法的現代研究[A]//2015年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236-240.

[19]樊巧玲.臨證備查方劑500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04.

[20]李春娟,徐太生,馮占榮,等.仲景五苓散對實驗性代謝綜合征大鼠高血壓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07,27(5):56.

[21]王東生,唐發清,肖長江,等.茵陳五苓散抗大鼠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理探討[J].中醫雜志,2008,49(1):67-69.

學無止境的名言范文第2篇

未來的學校必須要把學生變成教育自己的主體。接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本人自己的主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轉變思維,改變教學形式,大膽實踐,促進英語學科教學的發展。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語言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也是新一輪高中英語課程改革中亟待深人探討的重大課題。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獨立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模式,改變教法,從“學”向“導”轉變,使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我市正積極推進的“活動單導學”模式正是對這一課改理念的實行,而且正煥發出獨特魅力。

英語語言學習是一種非母語語言學習的活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體意識的發揮程度將直接影響其學習的效果,并影響到學生學習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出發,通過教師自身的行為有效地影響他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參與英語教學的過程,充分發揮“雙主體”的教育功能,使學生逐步慢慢地具備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筆者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通過創設各種自主學習的情境,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在培養和發展高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從興趣出發。興趣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驅動力和鞭策力。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就會樂意去學習,并表現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銳的感知力。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主動,學生的自主性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我盡量通過使用多式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好英語是社會和時代的需要,是個人在今后的生存競爭中立足的需要,從而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英語名人名言,準備一些自己喜歡的英語幽默故事或笑話,或學唱幾首自己喜愛的英語歌曲等等,然后安排時間讓全班同學互相交流、分享。這些活動既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其學習興趣。高中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求知欲強,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常常采用多種式樣進行教學,如分角色扮演、情景表演、分組討論、舉行辯論賽等等,另外還充分借助于多媒體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無止境的名言范文第3篇

親愛的戰友們,過去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從祖國的天南地北走到了美麗的消防警營。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大家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在迷人的信江江畔,灑下了你們為駐地百姓播灑汗水與忠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退伍會的講話,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退伍會的講話1今天,我以一位知心朋友的身份與即將退伍的老兵交交心,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走得更順當。我給大家講的主要是四句話。

第一句話:學字當頭。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最重要。一是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進步的。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通過學習,對外界由無知到有知、從不知到知之、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取得輝煌。可以說,我們都是通過學習才走到今天的,而且誰學得越多誰就進步得越快,這是成正比的。二是在當今社會不學習就難以立足。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變更周期由以前的幾十年轉變為現在的幾年時間。大學文憑不一定能管一‘輩子,你現在有能力不代表幾年后你還有能力,你現在了解的知識不一定幾年后你還了解。為什么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居民都在加班加點地學習,因為這是生存之需。三是學習是成就事業的第一途徑。現在,我們黨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理念,這是務實和適時之舉。黨要想成為先進的執政黨就必須重視學習,我們這些即將退伍的老兵要想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拼搏中有所作為,也必須重視學習。退伍后大家年齡都還不大,我認為有條件的還是要入學深造,確實不能入學的要參加各種技能培訓。現在,我們這些人中有的能熟練使用微機,有的能駕駛幾種車輛,有的會說英語,有的還掌握了一至二門實用技術,而這些正是我們步入社會的“敲門磚”。

那么,在我們這個年齡段,如何學習才有好的效果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的先哲孔子講得最多,有些觀點至今仍很有用。我也結合自己的理解講三個方法:—是要向書本學習。現在很多同志不愿啃書本,總想找捷徑。我認為知識的精華才能稱其為“書”,而且書本大多是經驗的結晶,也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結晶。—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對《二十四史》曾讀過十幾遍。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把讀書當做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這里,我也勸諸位多讀書、多看書,多向書本學習。二是要運用觀代傳媒手段學習。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學習,這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向正面學習,多接受正統的教育。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要用其有利的一面,不要用其不利的一面,學會“知識過濾”。三是要在思考和實踐中學習。一個人要想在學習中有大的收獲,就要學會經常琢磨事。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敢于不恥—廠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有很多人并不是驚世之才,但卻成了專家、名人和商業奇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愛琢磨事,有時甚至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蘇軾有一句名言,今天把它送給大家,那就是:“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我想。對待學習也應該具有這樣的態度。

第二句話:志存高遠。古人關于“志”的論述很多:大家對“志”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方說,老戰士復員之后,有的想去打工,有的想去上學:有的想去從政,有的想去經商,但無論干什么,志向都沒有錯。而我把“志”理解為一種精神。在這里,我只是講,你無論立下什么樣的志向,都應把握以下三條原則:

一是“志在別人不在自己”。一個人立志并不只是想著自己將來怎么樣,而更多地應該是想著將來對別人怎么樣、對社會怎么樣。比方說,我們小的時候,就想著長大后要對父母孝順,將來為父母爭光;參加工作后,就想到要為國家服務,要干好本職工作;有了朋友后,就想到要與朋友好好交往不給朋友添麻煩,要給朋友爭面:子;有了妻子兒女后,就想到要當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把家庭搞得和和睦睦。

退伍會的講話2同志們: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兵退伍的時候。今年大隊共有X名同志光榮退伍,奔赴新的工作崗位,我在此代表組織和留隊的官兵對你們為部隊建設做出的貢獻,表示真誠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幾年前,你們帶著親人的期望,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滿懷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一腔熱血,踏進了綠色軍營,來到了消防部隊。在這幾年中,你們不辱使命,無論是火災事故、搶險救援,還是社會求助,那里有危害、那里有困難,你們都能以身作則、不顧生命安危,沖鋒在前,用青春的光和熱,用生命的血和汗,譜寫了人生的光輝歷史,為部隊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你們不愧為光榮的消防戰士。

今天,復退老兵就要告別軍營和戰友,光榮地踏上返鄉之路,走向新的人生旅途。我在這里提兩點希望:

1、復退老兵要正確對待走留問題,要走得開心。

你們要堅信,通過部隊的培養,你們已具備很強的綜合素質,只要放開眼界看好前程,勇于挑戰,在社會上都將大有作為。回到地方后,要繼續堅持在部隊學到的好的思想、發揚好的作風,牢記“誠以待人,勤能補拙”,努力工作。

2、其他同志不能放松要求,要安心服役,嚴格要求,勤學苦練,嚴格遵守部隊條令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

要以退伍老兵為榜樣,繼承和發揚部隊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當擔當起部隊建設的重任,無論在操場上,還是在火海中,都要身先士卒,勇字當頭,把老兵的好思想、好作風繼續發揚光大,做一名合格的消防戰士。

最后,我祝愿即將光榮退伍的老兵們,前程似錦!心想事成!闔家幸福!

退伍會的講話3一、要正確地認識自我,輕裝上陣,投身社會

動員會上,支隊長講得已很明確:我們來當兵是因為祖國的需要,是因為國防的需要,是來盡義務的,不是來享受的,也不是來當干部的。大家都明白盡義務很重要,許多的老兵很想繼續留在部隊,為國防建設再盡責任,組織很能理解,我們也很想留住每一位同志,但是因為部隊建設的需要,也是兵役制的安排,我們不得不做出今天這個艱難的決定。

當兵光榮,退伍也光榮。我已說過:無論是誰,都不能把落選部隊當成失敗!

幾年前,我們的父母,把我們送到部隊,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好好地在部隊接受教育、接受鍛煉,增強體質,增長見識,培養意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服役后更好地服務于家鄉,服務于社會。現在,我們畢業了。我希望老兵們不要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要調整好心態,正確認識自己,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拿出軍人應有的氣質,勇敢地面對社會,迎接更新的挑戰。

二、要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對待“三觀”問題

“三觀”就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的首要問題。

老兵就要退伍,回到家鄉后即將投身于社會,開始漫長的人生征程。如果“三觀”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牢靠,那么無論做什么事情,從事什么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兢兢業業,也不能做出什么成績來。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為準則。社會上有不少人,因為在人生道路上,沒有把握好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結果導致人生產生了偏差,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成為社會的蛀蟲,歷史的罪人。

我們的老兵是經過部隊鍛煉和培養的,長期以來都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今天重談這個話題,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退伍老兵,記住史訓,繼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堅定的政治觀念,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要以苦為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為我們的家鄉、為家鄉的百姓、為地方經濟建設的繁榮和發展,再立勛功。

三、要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自己,進一步提高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無止境”這句話,每個同志都知道,都理解,但真正深入理會,并堅持學習的人不是很多。只有書到用時方很少,做工、處事找不到辦法才感覺到知識的重要。所以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這里講的學習,不是要大家天天去捧著書本來念書。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有來自書上,有來自生活、來自實踐,也有來自別人總結的經驗。但不管怎么來,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積累,只要是先進的理念,有助于我們進步的方法、辦法,都要好好積累,不斷轉化為自己能用的知識,也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

在當代,學習很重要,求知是無止境的。黨的_大已明確提出:要構筑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未來的世紀是個充滿競爭的世紀,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就會缺乏發展的后勁動力,而只要我們能夠堅持學習,注重積累,不斷提高,有了這過硬的素質,再加上軍人特有的氣質和能力,我們就不愁在社會上發揮不出自己的特長。

四、要樹立榜樣,總結經驗傳后人

老兵是前輩,思想是個活寶。經過部隊多年的錘煉,你們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無論是在課堂的理論學習、操場的軍事訓練,還是在滅火、搶險救援的實戰中,你們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實在是不可多得。

退伍會的講話4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戰友們:

很榮幸我今天能做為老兵代表在這里發言。伴隨著日升日落,潮退潮起,聆聽著夢里夢外那一次次悅耳的軍號聲,目睹營區里那一片片被歲月的秋風吹散的落葉。冬天——0020_年這個讓人傷感的冬天如期到來了。明天,我就要離開倉庫,穿著沒有領花肩章的衣服融入茫茫人海之中,平凡的如同一顆沙礫。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十余年的軍旅生涯,心里有太多割舍不下的東西,說走就走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軍營,我眷戀的一片熱土;戰友,我朝夕相處的兄弟……真想多看一眼這營區里的一草一木,真想把戰友們祝福的目光打進行囊。“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是一個古人傷離別的場景,可自從進入冬季,這種場景就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濕了我的雙眼。

領導和戰友們,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此時此刻,千言萬語已表達不了我的難舍之情。歌手呂方在那首《朋友別哭》里有這么幾句歌詞,我想把它送給陪我走過這段火紅歲月的基地領導和親愛的戰友們:朋友別哭,我一直在你心靈最深處。朋友別哭,我陪你就不孤獨。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這份情,請你不要不在乎。

_______倉庫,我會終生銘記這個名字,我會思念這綠色的軍營,我會牢記領導們的教誨和戰友們的鼓勵。我應該感謝生命的選擇,感謝這片綠洲選擇了我年輕的生命。艱苦的訓練,給了我鋼鐵般的意志;嚴明的紀律,使我對生活擁有了許多執著。一份錘煉,一份收獲。十年軍旅,成就了我作為一個士兵應該具備的博大的情懷,匯成了一段永遠不能被代替的金色年華。

我曾經在困難面前退縮,也曾經犯過年少無知的錯。但是,今天,部隊生活已經使我變得成熟而堅強,即使面對風雨肆虐,我都會迎接著陽光;即便泥土是痛苦,我都生長出歡樂。歲月易逝,青春易老,但我依然執著于那場青翠的夢,盡管陽光不能定格在我的臉上,我的呼吸卻會在黑暗中發出響亮的聲響,我相信,這份部隊生活的饋贈,必將使我在以后的風浪中不退縮,在艱難中不止步,在挫折和考驗面前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來面對生活,這段軍旅生涯必將成為我人生中最美麗的珍藏!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退伍會的講話5尊敬的領導,親愛的戰友們:

首先感謝組織為我們舉行的這一次歡送會,同時也衷心的感謝中心領導和首長在百忙之中來慰問和歡送我們。軍人這個特殊的職業讓我們從五湖四海相匯到軍營這片人生的沃土,開始了我們人生新的征程。戰友這個祟高的榮譽和親切的稱呼讓我們同甘共苦,也培養了戰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們互融、互助,沐浴著部隊大家庭的溫暖。感受著那份戰友情、同志愛。時間的飛船在人生的軌跡上飛快的劃過,留下了燦爛的軌跡。從戎的日子讓我們難忘,彼此的臉龐讓我們熟悉和難忘。人因相聚而成為朋友,因相聚而等待著離別。

坐在溫暖的禮堂內,戰友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卻顯得那樣的朦朧;那親如兄弟的戰友,熟悉的營房和關心愛護我們成長的領導及培養過我們的連隊,這一切都將成為老兵的歷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戰友送我情”,此時此刻縱有千言萬語,卻難以表達我們沉痛的心情。道一聲珍重,唱一曲駝鈴,也不能表達我們離別時的傷感和痛苦,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走出熱氣騰騰的營房,我們真的不愿意離開你們,離開部隊,告別這難以忘懷的軍旅生涯。

老戰友們,幾年前我們帶著親人的囑托,兒時的夢想融入這火熱的軍營,讓軍營磨礪自己,摔打自己,而今天我們又將打著發白的背包走出這充滿生機的軍營,離開情深義重的戰友,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是不可抗拒的現實,然而留在操場上的汗水和淚水,留在連隊的戰友情誼,卻永遠銘記在我們老兵心中。

戰友們,回想我們曾經在一起摸爬滾打,一起暢談自己的理想,為一個共同目標為連隊建設流血汗的時候,這一切都顯得那么的遙遠。今天我們就要分別了,請首長和同志們放心,我們所有離隊的戰友,會做到走出感情,走出風格,走出覺悟。相信有在部隊鍛煉出的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就一定會有圓夢的希望和力量。總之,卸甲歸田我們無怨無悔,無論今后走到哪里我們都會永葆軍人的本色。

留隊的戰友們,我們走了,建設連隊的擔子就落在了你們身上,希望你們使出更足的勁,拿出更高的標準,把連隊建設好。同時我們相信有連隊首長卓越的領導,有全體戰友共同的努力,我們連隊的建設會蒸蒸日上,明天會更加美好。我們即將離隊的老兵會在遙遠的家鄉靜候連隊再度評先的佳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襄垣县| 新化县| 民县| 通化县| 宜君县| 蕉岭县| 民丰县| 谢通门县| 巴林左旗| 精河县| 文水县| 青阳县| 阿拉善左旗| 夹江县| 定日县| 化隆| 淮阳县| 溆浦县| 邵武市| 民县| 昌乐县| 会昌县| 宣城市| 教育| 融水| 当雄县| 交口县| 三原县| 南城县| 宁国市| 疏附县| 芦山县| 唐河县| 大同市| 岗巴县| 龙泉市| 阳泉市| 衡阳县| 利津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