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掩耳盜鈴文言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昨天,隔壁的大地主小明,買了一個大鈴鐺,銅制的,拿去賣了一定能賣不少錢。嘿嘿!
昨天,我又換了一個有錢的大地主,我的日子一定能變得更好的!高高地掛在屋檐下,肯定很氣派。想著我就覺得美滋滋的。
二
今天,晚上的霧這么大,月黑風高,真是一個盜鈴的最佳時間!
好困啊!折騰了一天,實在不行了,我要睡覺了。
三
嘿!這圍墻真矮,看我縱身一跳,呀!翻過去了,哇!好大的鈴鐺呀!還是用小麻繩系上去的,看我怎樣不費吹灰之力給搬下來。
咦!這是誰呀?他想干什么嗎?天哪,干嘛要帶我走啊?救命啊!
四
嘿咻!嘿咻!好重啊!脆把鈴鐺打成碎片再帶走吧!真是個好辦法。我自言自語道。
“咚咚咚”好痛啊!你竟然敢錘我,痛死了。
五
糟糕,這么大的聲音,要是別人聽到了就麻煩了,趕緊把耳朵蒙起來,這樣聲音就聽不見了。
我痛得哇哇大叫,聲音飄向主人的房間,看到了有人竟敢偷他嶄新的鈴鐺,主人氣不打一處來,毫不客氣地把他給抓了起來,我物歸原主了。
少先隊員、小朋友們: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在這個屬于你們的盛大節日里,局團委、教育處、局少工委在這里隆重舉行慶“六一”暨“我是文明小天使”文藝演出,就是要號召、引導大家爭做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小天使,長大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在此,我代表局黨委、管理局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油田廣大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線的少先隊輔導員、少年兒童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幾千年的歷史實踐中,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形成了豐富的道德規范,孕育了優秀的民族品格和精神。同時,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又形成了許多新的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風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正是在這種優秀道德的激勵、推動之下,中華民族才能始終萬眾一心,歷盡風雨而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人無德不立,雷鋒、吳運鐸、焦裕祿、張海迪、賴寧、孔繁森……共和國53年的歷史時空,閃爍著一個個平凡而光輝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一面弘揚道德的旗幟,都是一座人格的豐碑。這些名字,不僅為后世傳頌和景仰;他們的精神,更是激勵廣大少年兒童不斷學習進取的源泉。
“德”字從行,本義“攀登”。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如同攀登險峻的高山,是一個長期、艱辛的過程,而少年時期正是人的一生道德形成的關鍵階段。希望油田廣大少年兒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積淀下來的優秀民族精神和品格,學習和實踐新時期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時時事事都注意用道德規范自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逐步達到一個高尚的精神境界,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自身有責任感的好公民。要理解和感悟“合格小公民”的標準和要求,積極參與道德實踐,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到“知”與“行”相統一,努力成為家庭里的好孩子、學校中的好學生、社會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最后,祝油田廣大少年兒童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學習進步,茁壯成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20分)
1.
(8分)給多音字注音在組詞。
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按拼音寫詞語。
yǐ
hòu
yì
sī
zhǔ
yào
gèng
ji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讀一讀,選擇正確的讀音。
則________
①zhé
②zé
街________
①jiā
②jiē
圈________
①juàn
②zhuàn
纏________
①chán
②cán
4.
(5分)小小書法家(看拼音,寫漢字)
yè
lán
lù
lù
________窩
貪________
饑腸________
guì
chēng
衣________
________傘
5.
(4分)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________的小院
________的小花
________的枝葉
________的夢
6.
(7分)讀《守株待兔》》《掩耳盜鈴》根據解釋填詞語。
①孔;洞。________
②指為了過去的作為或為了沒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________
③用道理勸人;使人改正錯誤或接受意見。________
④代詞。用作某種專業、行當或某類人的尾綴。________
⑤出遠門所帶的行李和錢財。側重指錢財。________
⑥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________
⑦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________?
7.
(5分)將下列句子改為陳述句。
①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②難道爸爸的咳嗽和東南風有關系嗎?
8.
(6分)口語交際
根據材料提示,想象一段對話,注意對話連貫以及態度和語言的文明。李明同學上課時突然暈倒了,老師和幾位同學把他送到醫院急診室,班主任王老師讓張兵同學打電話告訴李明的家長,電話已經接通。假如你是張兵,請接著往下說。
張兵:您好,請問您是李明的媽媽嗎?
家長:我是李明的媽媽。
張兵:________
家長:________
張兵:________
家長:________
張兵:________
家長:________
9.
(5分)擴句。
①船開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葉展開。
10.
(5分)用學過的詞語造句。
①后悔
②窟窿
③亡羊補牢
④南轅北轍
11.
(6分)照樣子,仿寫成語。
結結實實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氣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5分)縮句。
①奶奶在水井邊用水桶打水。
②夏天的天氣熱得像個蒸籠。
③寬闊的錢塘江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
13.
(2分)想一想,哪兩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連線。
掩耳盜鈴________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________
刻舟求劍
14.
(5分)把你知道的由寓言而來的成語寫下來,看誰寫得多。
15.
(3分)根據句子選擇正確的解釋。
牢:
監獄
堅固
養畜生的圈
①今天我們學習了《亡羊補牢》這個寓言。________
②老師教導我的話,我已牢記在心。________
③老一輩革命家江姐曾說,為了革命她愿意把牢底坐穿。________
16.
(5分)縮句
①北面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
②它是那么雄偉。
17.
(6分)拼一拼,寫一寫,把生字詞記牢。
qiáng
dào
shù
zhuāng
shǒu
zhū
dài
tù
líng
jiàn
líng
dang
yǎng
ěr
dào
l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10分)在橫線上填上動物名稱。
________爭________斗
________吞________咽
________假________威
________飛蛋打
________鬼________神
________目寸光
19.
(5分)讀一讀,補一補,寫一寫。
例: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著________呢!
________正________呢!
________正________呢!
20.
(5分)抄寫詞語。
鈴鐺
想法
聽見
21.
(5分)擴句。
①錢塘江罩著霧。
②小松鼠跳。
22.
(5分)縮句。
①小鹿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水里影子。
②夏天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蔚藍天空。
23.
(5分)說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
飛機以飛碟的速度在藍天軌道上狂奔著。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4分)
24.
(5分)學了《南轅北轍》,你想對那個要去楚國的人說些什么?
25.
(19分)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門采爾是德國著名的油畫家和版畫家。他l3歲開始作畫,非常勤奮、刻苦。他的畫比較早地反映了德國工人階級的生活。泥水匠、馬車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車工等,在他的筆下都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他用四年工夫畫了一幅油畫《軋鋼工人》,轟動了全國。
當時,有一個青年也經常作畫,但畫得很草率。他的畫總是長時間賣不出去。他看到門采爾的畫總是一經上市就被人們搶購一空,就去找門采爾,請他介紹成功的秘訣。門采爾告訴青年畫家說:“要說有秘訣,那就是多看多畫。”青年畫家說:“我畫得不少呀!有時一天就可以畫好幾張,要賣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這是為什么呢?”門采爾笑著說:“這件事好辦,你不妨倒著試試”青年畫家不明白,問:“倒過來,這是什么意思?先生。”門采爾莊重嚴肅地說:“對呀!請倒過來試試吧,親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畫家苦笑著說:“一年畫一張畫,那多慢呀!”門采爾嚴肅起來:“畫畫是艱苦的勞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青年畫家回家后,著實認真地畫起來,用一年的時間畫一幅畫,果然不到一天就賣出去了。
(1)請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2)請你在文中找出表現青年畫家請教門采爾前后兩種不同態度的一對反義詞。
________一一________
(3)聯系上下文,想想門采爾最有可能說的話是什么,請填在文中的橫線上。
(4)門采爾要青年畫家“倒過來”。這里指的是把________和________倒過來。
(5)讀了短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請用一句名言來回答。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4分)
24-1、
25-1、
25-2、
25-3、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寓言故事 教學實踐
寓言故事指的是那些通過簡短精悍的文字來表達一個做人處事的道理。寓言故事是我們都不陌生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在文學史上都有一定的代表作,比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伊索寓言》、《掩耳盜鈴》、《揠苗助長》等。伊索寓言的教學對象一般為小學生,因為寓言跳不出故事的框架,而對故事存在著強烈需求的往往是心智還不健全的小學生,畢竟對于中學生來說,童年的告別也讓他們與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告別了。因此,作為小學語文里面的一個獨特的教學內容,它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是教師教學反思的一個重中之重。寓言故事在篇幅上是比較短小的,而這就給學生理解故事內涵帶來了一定的不便,而寓言故事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故事里面的道理,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寓言故事的教學困難來進行教學設計。
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大意,了解寓言內容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學生日常閱讀的一些課文一樣在字數篇幅上比較長,它通過概括性的語句,亦或是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將整個故事所要表達內容和意義表達出來。寓言這樣的篇幅文字形式,就給學生的課文理解和學習造成了困難。針對學生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進行課程安排設計時,要注重寓言大意的疏通性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理解寓言中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意義。畢竟,如若學生對于寓言所要講述的內容都不能理解知曉,那么,他對這篇寓言故事的學習是不成功的。那么,教師要如何去疏通文章大意呢?教師可以通過關鍵字詞的解釋,固定語句的闡釋講解來進行,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長》,教師可以通過對“揠苗助長”這個名字來進行闡釋,揠苗助長首先是一個成語,用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而違背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或事,“揠”,又通“拔”,“提、拉”的意思,苗“禾苗”,“助”幫助,長“長大、生長”,揠苗助長字面意思就是通過提拉禾苗來幫助禾苗生長。《揠苗助長》的內容大致為: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二、通過生活實際,來讓學生體會寓言故事內涵
寓言雖然篇幅短,字數少,但它要表達的故事內涵絕不輸于那些篇幅上,字數多的文章。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道理和內涵往往簡單易懂,但又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又會經常去犯錯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個重大意義,就在于它對于人的一個教育意義,尤其是對小學生、兒童、孩子的思想啟蒙意義。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內涵往往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比較貼近的內容,比如《揠苗助長》是關于農民種農作物的故事,《掩耳盜鈴》是小偷偷東西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里都見到過,亦或是遇到過的事情,因此,對于寓言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來進行教學,比如教學《掩耳盜鈴》時,可以讓學生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過與故事中小偷類似的錯誤,比如偷吃了零食卻忘了擦嘴巴;說完成了作業,卻不見把作業交上來,等。
三、注重擴展性延伸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里所涉及到的寓言故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寓言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也是有限的,基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給學生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學,比如給學生推薦一些寓言故事書,比如《龜兔賽跑》、《自相矛盾》、《農夫和蛇》、《會飛的烏龜》、《北風和太陽》、《農夫和金魚》、《東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魚》、《狼與逃進神廟的小羊》、《狐貍和樵夫》。此外,還可以改寫寓言故事。改寫寓言故事的教學環節,可以根據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訓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張可笑的特征設計。例如,《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諷刺老虎的兇殘、愚蠢和狐貍的狡猾、仗勢欺人的可惡行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給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動物看見老虎來了紛紛逃走時,一只犀牛來了,它建議老虎站在旁邊觀看,讓狐貍自己向前走,結果老虎恍然大悟。因此,可以根據自發的寓言故事編寫和設計,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寓言故事的敘述來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
【總結】
寓言故事是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的,它對于健全學生的任何,啟蒙學生對道德教育的思考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對故事大意的理解,要求學生對故事能夠有一個好的掌握,從而讓學生在故事中真正的做到東西,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得過且過。
【參考文獻】
[1]苗增科 寓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課外語文,2012,16:12。
關鍵詞:初中語文 成語教學 策略
一、要教會學生一些解釋成語的辦法
第一,首先要重視古漢語的學習,尤其是課內文言文的實詞解釋的學習
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都要重視對古漢語的學習,古漢語里有許多優秀的詩歌和文章,它們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有許多實詞是有生命力的,這些有生命力的實詞解釋和成語的解釋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釋呢?其實我們曾在初中語文課文《活板》中學過:“有奇字素無備者”的“素”解釋為“平素,平時”,與“安然若素”的“素”同義。又如:“置若罔聞”的“罔”作何解釋呢?古文學得扎實的學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記》中有一句話“罔不因勢象形”的“罔”解釋為“無,沒有”,兩者意思一樣。還有,《出師表》中的“陟罰臧否”中的“否”和“否極泰來”的“否”同義,都解釋為“壞﹑惡”。
第二:要重視形聲字的結構,分清形旁和聲旁
在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聲字,形聲字分為兩部分:形旁和聲旁,形旁表示字的意義,聲旁表示字的讀音。掌握了形聲字的知識概念,可以使我們正確解釋字的意思,從而避免很多錯別字,能正確使用成語。
如:“病入膏肓”的“肓”,學生往往會寫成“盲”,為何?就因為不懂形聲字的結構,“肓”的結構是“上聲下形”,大凡和人體有關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與人體有關,是指心臟與隔膜之間的部分,即藥力達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與眼睛有關。
第三:重視音形相近,意義不同的字的對比
對成語的掌握,要求很高,學生往往不理解成語的解釋而寫錯別字,所以對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別是音形相近的字進行對比區別,顯得十分重要。
如:學生常常把“好高騖遠”的“騖”和“趨之若鶩”的“鶩”搞錯,為什么呢?因為學生不理解這兩個字的解釋,“騖”的本義是“馬快跑”,引申為“追求”;而“鶩”解釋為“野鴨子”,經過對比,學生才能真正懂得這兩個字的意思,“心無旁騖”也不會寫錯了。
二,在成語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教成語釋義時,培養學生的敏覺力。人們在使用成語時,大多用其比喻義或引申義,而少用本義。但我們在成語釋義教學中,應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語的字義、來源上,從而引導學生敏銳地覺察到其中蘊含著許多古代語言文化知識。
2.用成語聯想法,培養學生的流暢力。聯想是一種活躍的發散思想,用成語聯想去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流暢力。
3.對成語進行歸類教學,培養學生的變通力。從成語的內容上歸類,可以采取將相近的類放在一起進行教學的策略,讓學生區別他們不同的意義重心,培養其變通力。
4.設計成語作文練習,培養學生的獨創力。作文教學容易落入俗套,特別是命題作文,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設計一些富有創造性的成語作文技巧練習,就能構成變化萬千的新穎作文,從而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三、成語教學要與時俱進,符合時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語的朗讀停頓。
成語絕大多數十四字的,在朗讀時一般都是兩個字做一次停頓,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瀝膽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這樣停頓的,我們教材中沒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語,如:莫須有、快刀斬亂麻、樹欲靜而風不止等,在朗讀這些成語時則要根據它們的結構和所表達的意思選擇停頓。
第二要整體把握教材中的成語,融會貫通
教材中中的成語不但和本單元的課文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成語和成語之間也有著一定的關聯,那么教者在教學時應能及時地復習、鞏固,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就應該把整個初中教材中關于四季的成語整合起來,集中進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適當補充
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教者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如十二個出自寓言的成語:刻舟求劍、守株待兔、魚目混珠、濫竽充數、多此一舉、畫蛇添足、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掩耳盜鈴、買櫝還珠、螳臂當車、蚍蜉撼樹。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想一想十二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讓他們從整體上感知這十二個成語都是從寓言中得來的成語。接著,我再逐一講解,配合每個成語的小故事,在學生的腦中留下了直觀的形象,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接著,我問學生:你們還知道哪些從寓言中得來的成語?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課外知識,積極回答:“百步穿楊”、“杞人憂天”、“自相矛盾”……同時,我又補充學習了“愚公移山”、“指鹿為馬”、“驚弓之鳥”“井底之蛙”等詞語,在此基礎上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成語教學似輕實重、似易實難,它重在運用和積累。然而,這僅有的成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還應要求學生在課外多看課外書籍,查閱資料,了解中國的成語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寫作中。這樣,中國的成語文化才得以流傳。
四、成語教學時要注重浸潤其中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