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夏的味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廚師
劉鑫1949 塔瓦娜地中海餐廳行政總廚
曾在塞亞國際語言學校進修了4年的西班牙語。 1994年在凱賓斯基開始了自己的廚師職業生涯,曾任職北京萊福士家安法餐廳、中奧馬哥孛羅酒店,現在在1949塔瓦娜地中海餐廳擔任行政總廚。
曾獲意大利維羅納食品節西餐烹飪高級證書、 第三屆北京烹飪藝術比賽銀獎、北京潮流美食新地標金獎菜肴。
法式脆皮鴨
主料:
鴨腿 500 g
配料:
海鹽 100g,鵝油 200ml,
百里香 20g
做法:
1. 首先將鴨腿用海鹽及百里香腌制24小時。
2. 將鵝油加熱到90℃,保持油溫,放入鴨腿浸2小時。
3. 將浸熟的鴨腿放入烤箱,預熱220℃,烤制15分鐘即可。
口味:
鴨皮呈現金黃色,薄而香脆,鴨腿的肉質極其富有彈性。
營養:
用來浸制鴨腿的鵝油, 具有與橄欖油相媲美的營養功效。 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且膽固醇含量極低。
大廚提醒:
在90℃的鵝油中浸泡至全熟后,再放入烤箱中烤制。這樣制成的鴨腿在口味上會更佳,香脆。
塔瓦娜沙拉
主料:
各種新鮮蔬菜,口蘑、奶酪、咸肉、松子、新鮮香草
配料:
橄欖油、紅酒醋
做法:
將主料放在一起,加入橄欖油和紅酒醋后攪拌。
口味:
清新爽口。多種有機蔬菜、香草,混搭出最為健康的沙拉。
營養:
有機蔬菜在飲食金字塔中占據塔尖的位置,其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大廚提醒:
在家中, 可使用橄欖油加米醋的方式,配制出沙拉的調配汁。
脆皮烤乳豬
主料:
乳豬(1/4只約為750g,半只為1500g)
配料:
烤蒜、蘋果醬、土豆、藍莓汁、粗鹽、百里香、紅粉
做法:
1. 用配料腌制乳豬40~45分鐘,將鹽洗凈晾干。
2. 將烤箱調至150℃,用油刷乳豬背部后,放入烤箱。
3. 烤制1小時30分鐘。
4. 再將烤箱調至200℃,繼續烤制30分鐘,至脆皮即可。可配烤蒜、蘋果醬、香草、土豆或藍莓汁食用,味道更佳。
口味:
皮脆肉香,搭配不同的小料,在口中呈現出不一樣的驚喜質感。
營養:
特意為烤乳豬搭配制作的四款小料,均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例如烤蒜,富含豐富的大蒜素,極具抗癌功效。蘋果醬中的果膠及微量元素鉻,可保持血糖穩定,當然其減肥的功效早已眾人皆知。
大廚提醒:
在腌制乳豬時, 要保證其表皮的每一處均浸入腌料,才能保證烤制的乳豬每一口都香脆無比。
草莓撻
主料:
面粉280g,黃油80g,砂糖60g,雞蛋1個,新鮮草莓200g,甜奶油 50g
配料:
巧克力醬,速溶吉士粉,草莓果膠,杏醬少許
做法:
1. 將面粉、黃油、雞蛋液攪拌均勻,搓成面團,放入冰箱冷卻1小時。將面團搟開,放入模具中入烤箱,溫度設定180℃,烤成色澤金黃的蛋撻殼。出爐后,在蛋撻殼底部均勻涂抹上巧克力醬及杏醬,放在一旁備用。蛋液加砂糖用煮熟的牛奶沖開,放入速溶吉士粉煮至沸騰,放涼后,加甜奶油攪拌打發,厚厚地涂抹在甜面殼中。
2. 將新鮮草莓切開。
3. 在頂端碼放好新鮮的草莓。
4. 涂上草莓果膠。
5. 畫上裝飾圖案。
口味:
酸甜適中, 被果漿包圍著的草莓,每一口都綻放出奶油的濃香。
營養:
草莓為美容食品,所含的天冬氨酸,可以自然而平緩地去除體內的垃圾,以達到美容養顏的功效。
一次,爸爸買了一瓶飲料,我打算倒進水杯里喝。我把瓶子倒了過來,好讓飲料快點倒入水杯里,可是,這飲料并沒有想象中地那樣快,而是一下一下地向外流。還不時發出“嗵、嗵”的聲音。當飲料倒了一半的時候,我想: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能一下子倒出來呢?怎樣才能讓飲料快速地倒進水杯里呢?
我來到書房,“萬里挑一”終于找到了我的《十萬個為什么》。我打開書本,找到了我的需要。原來:瓶子里被裝滿水的時候,空氣就被趕跑了。把瓶子倒過來時,瓶子里的水受不到瓶子上面來的空氣壓力了,而瓶子口外卻有空氣壓托著。所以水在向外流的時候,又被外部的大氣壓向瓶子里推擠,這就產生了“嗵、嗵”的聲音。空氣只能慢慢鉆進瓶子,水也只能慢慢地流出,而不能一下子流出來。如果想很快地把水倒出來,可以拿著瓶底,沿一定的方向搖晃瓶子,水就流的很快了。
之后,我按照書上的內容,試了一下,果真比之前的效果要好。原來如此!看來,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科普知識,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四年級:吳雨娜
一、斯韋恩輸出假設理論與輸出導向綜合教學
輸出是指輸出語言的活動(說、寫等),是二語習得的重要組成部分。斯韋恩(Swain)提出“輸出假設理論(Output Hypothesis)”,認為大量的輸出技能訓練可以提高語言學習者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使陳述性知識快速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并讓學習者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發現其中缺失,采取修補措施,做到自我監控、自我修正,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輸出是可理解的輸出,包括口語、寫作等輸出技能。它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學習者對語言的注意度,加強對語言運用的監控和修正;為學習者提供外部反饋,讓學習者檢驗和測試自己對語言的假設;通過輸出技能的反復訓練,可以提高學習者語言運用的流利度和熟練度。
在英語學習中,輸入技能是聽、讀,屬于接受性技能;輸出技能是說、寫、譯,屬于表達性技能。根據輸出假設理論,輸出技能是語言學習者要訓練的核心技能,語言教學應以說、寫、譯為主,聽、讀為輔,采用綜合教學法。強化語言輸出技能,不僅是語言教學手段,而且是最終培養目標。輸出技能是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最為實用的技能。是否做到“能說、能寫、能譯”是衡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高低的標準,而只會“聽”和“讀”不能代表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生應加強輸出技能的訓練,從輸出語言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努力加大語言輸入以修補缺失,以輸出為導向,帶動輸入,形成良性循環。
二、輸入假設與英語閱讀課文教學現狀
與輸出假設理論相悖的是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理論。他認為可理解的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兒童通過“沉默期”來積累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只有經歷這個階段,才會有語言的輸出。語言習得是浸潤式的,學習者要浸潤在語言環境中獲得大量輸入才會有輸出。然而,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英語多年,經歷語言輸入的“沉默期”,變成“啞巴英語”,因此,過于強調語言輸入的教學,只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缺乏學習動力,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由于長期受到該理論的影響,英語閱讀課文的教學基本都是以輸入為主的單向技能教學。
1.語法翻譯教學
語法翻譯教學是教師上課使用母語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譯英語課文,講解課文中的詞匯、語法、句型,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英語課文的準確意思,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閱讀教學。好處是學生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弊端在于把英語課變成語法課,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
2.閱讀技巧教學
閱讀技巧教學是教師教會學生跳讀、掃讀、略讀等閱讀技巧,讓他們閱讀英語課文后完成閱讀理解題的教學形式。其優點是使學生快速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技巧;明顯缺點是閱讀技巧一旦不奏效,學生會產生挫折感,而且只顧埋頭閱讀英語課文,課堂氣氛沉悶。
3.直接教學
直接教學是教師直接用全英語教學,課堂上用英語授課,是一種浸潤式的語言教學。好處是學生自然習得外語,加強語音、語調等聽力練習;缺點是在課堂上過分排斥使用母語,學生不能及時調用背景知識,正確理解英語課文的內容。對于語言基礎不好的學生,全英語教學會使他們倍感吃力。
三、輸出為導向的綜合技能教學法的運用
輸出輸入技能的訓練相互結合、密不可分,很少有單一的輸出或輸入。因此,英語課文的教學不單是閱讀教學,而應該采用綜合技能教學法,以輸出技能為導向,并將其作為培養學生能力的最終目標。通過開展結對練習、小組合作、成果呈現等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所處的學習階段適當采用以下的輸出為導向的綜合技能教學法。
1.聽寫說結合教學
聽寫說結合教學強調寫和說的訓練。教師讓學生先聽一段英語課文的錄音,記錄其梗概,互相轉述記錄內容,糾正對方發音,批改對方筆錄;然后向全班展示筆錄和復述梗概,并集體評閱優秀筆錄和發言;最后教師點評。過程中要開展大量的互相評價、集體評價和教師評價,使學生得到足夠的外部反饋,根據英語的說寫效果來檢驗英語詞匯、語法等使用的正確性。
2.讀寫說結合教學
讀寫說結合教學是以寫和說為主。教師讓學生閱讀一段英語課文,按課文內容編寫對話,呈現對話,或根據課文主題展開辯論。學生必須脫稿向全班同學呈現對話,通過對話熟悉和掌握課文內容。此外,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多個辯論小組,讓學生分正反兩方作辯論,對英語課文作更深層次的思考,理解課文背后要傳達的信息。通過用英語進行對話和辯論,學生不斷加強語言運用的熟練度和流利度,做到熟能生巧。
3.聽寫說,讀寫說結合教學
聽說寫,讀說寫結合教學都是以寫的訓練為導向,要求在寫前有充足準備和充分討論。學生先聽或讀一段英語課文,記錄課文中的要點,分組討論;然后根據英語課文寫出簡評,并互相批改;最后集體評閱優秀習作。學生要做到先練后學、邊練邊學,在寫作中發現自己語言運用方面的不足,及時補充大量文化、文體、句法、修辭和詞匯知識。學生在聽、讀英語課文后,還要寫文章摘要和閱讀報告,做續寫、仿寫、縮寫、擴寫等練習。大量的寫前討論和寫作訓練,使學生注意自己的語言輸出,對所說所寫的英語內容進行監控和修正。
4.聽譯結合教學
聽譯結合教學注重訓練譯的技能,即口譯訓練,包括英漢互譯。教師播放與課文有關的英語錄像,讓學生口譯其內容,做到邊聽、邊記、邊譯。利用英語錄像的聽力原文,學生可以通過結對練習或小組合作來完成口譯練習,通過口譯實訓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英語課文內容的理解。口譯對聽和記的要求很高,如聽記效率不高,就無從翻譯了。因此,在口譯教學過程中要補充大量的語音、詞匯、語法和速記知識。
5.讀譯結合教學
讀譯結合教學即筆譯教學,要求學生筆譯英語課文的內容。不像以前的閱讀課,教師不再講解課文內容,學生必須馬上進入角色,使用電子詞典和網上字典等工具翻譯英語課文,做到先譯后學、邊譯邊學。學生筆譯時發現自己的詞匯語法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和英語翻譯技巧都有所欠缺,教師可以適時補充這些知識和技巧。采用先譯后學、邊譯邊學的教學模式,是要通過輸出帶動輸入,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推動他們更好地理解英語課文的內容。
傳統的單向技能教學缺乏推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的動力,已經不能滿足師生提高英語閱讀課文教學效率的需求。我們建議采用斯韋恩的輸出假設理論和輸出導向的綜合技能教學法,把英語課文閱讀課的教學變成聽說讀寫譯綜合教學。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和綜合運用能力,增強英語語言思維的廣度、深度和創新度,體現英語閱讀課文教學的實用性。同時,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用輸出檢驗和推動輸入,使“語言知識內在化”快速轉變為“語言運用自動化”,體現英語閱讀課文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 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2] Swain 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u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S.Gass &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關鍵詞】微課框架 高職計算機教學 基礎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11-01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使用頻率也在提升,于是計算機技術人才也日益成為社會廣泛需求的人才類型。另一方面,在我國現行的教學體系當中,高職院校以培養對接社會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此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僅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需要,亦是社會人才需求的必然選擇。而微課的出現,恰恰成為能夠助力高職院校推動計算機課程展開的有利渠道,因此如何利用微課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突破計算機教學當中原本存在的窘境與障礙,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傳統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枯燥的課堂設計、陳舊的教學模式,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拘泥于“講”與“學”的單方面主動模式之下,并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其次,現階段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具有普遍性,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不同的學生必然擁有不同的計算機基礎,而泛式教育在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上顯然缺乏契合性,而這本身也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第三,課程評價形式單一,缺乏綜合性和全面性。評價亦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單一的、僅以測驗成績為準則的評價模式,會造成對學生錯誤學習方向的驅動性,即“為測驗而學習”,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潛能的開發,更讓學生將計算機學習變成一種任務,缺乏情感上的投入。甚至部分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因為這種考評模式,失去了能夠突顯個人優勢的評價元素,這也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微課優勢
微課的主要形式,是將之前制作好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利用網絡或共享等現代科技技術,讓學生可以在課下或其它時間,根據個人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需要,更為合理和自由地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由于微課視頻一般只有十分鐘左右,其更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避免因為時間過長對學生造成觀看注意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和傳統課程模式相比,單個微課視頻存在的形式并不是循序漸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階梯式教學設計,而是針對某一個教學重點或理解難點,展開的有針對性的內容教學,所以其在內容上更為精確、在容量上更為適當。最后,資源容量小,一堂十分鐘左右的微課其內存大多維持在幾十兆左右,適于手機等各種移動終端,學生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地觀看和學習。
三、微課框架下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生成
(一)微課堂教學模式建構
在微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生成,需要構建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改善傳統教學環境的目的。
首先,課前自主學習階段。自主學習能力是高職院校學生所應必備的一種基礎性的學習能力之一,教師理應從提升學生自主性的角度,將微課很好地融入到教學模式的設計之中。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前對本堂課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形成一定的教學思路,并根據此制作成微課視頻;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現狀和接受特點,制作出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梯度性的微課視頻,為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視頻資源。而在統一共享平臺當中,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或為自己所需要的視頻內容,讓課前的自主學習更加完善。
其次,課堂互動階段。對于每一位學生而言,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老師,而在真實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將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度具有非常直觀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實現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有限的核心教學視頻作為教學設計的課堂線索,區別對待共性問題、個性問題,旨在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對更多問題的處理。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轉化為針對問題的定向答疑和破解過程。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堂規劃時,也要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互動參與時間,組織學生在微課后展開討論,對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展開探討和幫助指導。
第三,課后總結和反思過程。這個環節存在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有效地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和彌補,為接下來新的教學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一方面學生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借助微課視頻進行有效的知識內化,通過不斷的復習和鞏固,及時記錄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疑惑,及時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溝通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反思并不是單純針對學生而展開的環節,教師本身也要在課堂當中、在教學結束之后展開反思,歸納學生在學習和接受知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基于此對微課和教學模式進行適度的調整和優化。
(二)微課堂生成實施要點
第一,微課資源的選擇要切合教學主題,切中課堂要點。嚴格意義上來說,微課只是一種教學形式,是對傳統課堂的延伸,因此在教學知識點呈現的選擇上,教師需要充分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求,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容明確教學主題,快速進入狀態。
第二,多元化的微課資源嘗試。雖然現階段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應用的微課是以“視頻”的形式存在的,但是當教師足夠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特色和資深優勢時,動畫影像、網頁以及PPT等都可以納入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
第三,將微課和教學情境相融合。由于計算機本身具有強大的虛擬功能,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融入創設情境的模塊也擁有一定的可能性,它可以幫助教師將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素材運用到教學環節當中,應用到微課資源當中,讓學生融入情境,迸發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最后,有效加強期末考評設計。教師在利用微課開展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過程中,也應讓學生感受不同層次的操作練習,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根據自我的發展意向來進行選擇,同時納入多樣化的考評模式,比如通過小組完成的學習成果展開小組內考評,根據學生的進步程度展開階段性考評,等等。
四、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框架下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構建不僅是符合計算機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同時還是符合學生自身成長需要以及學習需要的必然選擇。因此,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應合理選擇微課的應用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計算機語言,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力勛,何林海.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4(5):40.
【關鍵字】食道靜脈曲張 內鏡 硬化劑 連續套扎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7―162―02
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是一種治療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安全有效的新技術,它是內鏡下將橡皮圈直接結扎食管曲張靜脈,使其狹窄壞死、靜脈閉塞、局部形成纖維瘢痕,從而根除靜脈曲張,達到止血和預防食管靜脈破裂出血的目的。
2006-01至2008-05 本院對胃鏡檢查確診為食道靜脈曲張(合并胃底靜脈曲張的除外)的48例患者采用內鏡下硬化劑(EVS)聯合連續套扎治療(EVL)進行治療,現對其有關結果作初步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48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35-75(平均52.5)歲,均非肝癌性食道靜脈曲張,其肝功能Child分級:A級8例,B級22例,C級14例。全部患者均以嘔血和/或黑便入院,入院后經過積極保守治療活動性出血明顯減少,患者生命體征基本正常,建立靜脈通道進行胃鏡檢查,食道靜脈曲張內鏡分級均為中度或重度。
1.2 治療方法 EVS治療方法:插入內鏡注射針使其前端對準并緊貼于擬硬化的曲張靜脈下端,采用進針注射法,一邊穿刺進針,一邊緩慢推注5%魚肝油酸鈉(國產),先在曲張靜脈兩側注射,然后在靜脈腔內注射。然后內鏡直視下通過皮圈套扎器對近端曲張靜脈進行套扎,操作簡便。
1.3 療效觀察觀察急診止血率,再出血率,生存率及不良反應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對兩組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急診止血率 硬化劑組急診止血成功21例,止血率為87.5%;套扎組急診止血成功22例,止血率為91.7%,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再出血率 硬化劑組24例患者急性出血控制成功后有3例發生再出血,其中1例為其它處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經再次內鏡止血成功,1例因為肝功能Child C級,穿刺處痂皮脫落而滲血,經噴灑孟氏液及積極護肝治療后獲得控制,另1例再出血者為注射硬化劑稍多于食道穿刺處形成一縱行深潰瘍所至,經給予PPI及黏膜保護劑而止住;套扎組有一例再出血,為又發生胃底靜脈曲張轉外科手術治療,但肝功能Child C級的8例病人均無再出血。2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治療后40天內無死亡病例。
2.3 兩種方法的不良反應 硬化劑組15例訴胸骨后不適、胸痛,2例出現一過性發熱,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2%,套扎組有4例出現胸骨后不適和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1%,明顯低于硬化劑組(P〈0.05)。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由于病情遷延,大量嘔血、便血,患者易產生消極情緒。護士應安慰鼓勵患者,向患者解釋病情,強調正面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
3.1.2 術前準備 (1)患者準備:了解患者有無高血壓、心臟病等既往史,采取血樣,查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床旁B超、胃鏡等檢查。術前禁食4~6 h,術前30 min肌肉注射安定10 mg,山莨菪堿10 mg,含服咽喉麻醉劑,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頸部略向前傾,兩腿屈曲,口邊放置彎盤,解開衣領,放松腰帶,有活動義齒的取出。(2)器械準備:檢查器械是否運轉正常,吸引器是否有負壓,套扎器與胃鏡直徑接頭相符合。備好搶救藥品及物品,如內鏡注射導管、止血藥等。
3.2 術中護理
3.2.1 患者護理 護士立于患者左側,左手扶緊患者咬口墊,囑其保持臥位不動,指導其全身
放松,當胃鏡插入咽喉部時,囑其做吞咽動作,張口呼吸,以利胃鏡順利通過食管。如有分泌物任其自行流入嘴角旁的彎盤。
3.2.2 與醫生密切配合 在套扎過程中協助醫生拿起胃鏡操作部。嚴格控制吸引器負壓在0.04~0.06 kPa。負壓過大易導致曲張血管破裂出血。如術中出血量較大,配制冰鹽水加腎上腺素或凝血酶,噴灑在出血部位止血。
3.2.3 術中觀察 有條件者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面部表情及手勢,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采取措施。套扎完畢后,幫助患者取出咬口墊,擦凈分泌物及血跡,觀察生命體征平穩送回病房。
3.3 術后護理
3.3.1 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25%[1],及時發現并采取積極的措施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以及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
3.3.1.1 一般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1)胸骨后不適或疼痛:19例術后24~48 h訴咽喉部疼痛,系電子胃鏡反復進退引起,向患者解釋引起疼痛原因,消除焦慮用生理鹽水或復方硼酸液漱口,2~3天疼痛消失。(2)胸骨后不適或疼痛: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不適,此乃硬化劑注射或套扎所致,一般1~2周后消失,癥狀重者可服用小劑量鎮靜劑和止痛劑[2]。
3.3.1.2 出血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本組病例中4例發生術后再出血,2例經保守治療后止血,1例經再行套扎止血,1例轉外科手術。EVL早期出血的預防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關鍵。術后早期大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病例的選擇及操作技術,其次是術后的護理。做好術后飲食護理是保證療效的重要一環。一般在EVL術后1周,套扎組織脫落,留下淺潰瘍,至術后2周創面基本愈合。在此期間多種因素可誘發再出血,因此術后1周是早期再出血發生的高危時期[3]。首先要避免各種誘因:飲食不當是主要誘因,任何增加腹壓的動作均可造成再出血,胃食管反流亦是其中因素之一。同時再出血與患者肝臟功能、營養狀況等密切相關。再次要加強觀察,及時發現出血征兆(嘔血、黑便,血壓下降,血常規檢查示紅細胞減少等)。最后要積極配合醫生及時處理出血。一旦發生術后嘔血或大量黑便,應該:(1)迅速建立雙路靜脈通道,輸液、輸血保證有效循環血量;(2)應絕對臥床,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禁食;(3)生長抑素能快速降低門靜脈壓力,且具顯著的止血作用,醫囑常用,但生長抑素半衰期僅數小時,需持續24小時維持[4];準備好三腔二囊胃管,必要時壓迫止血(4)密切觀察并記錄意識、血壓、脈搏、面色、肢溫情況,出血的量、色和質及24 h尿量;(5)保持病室安靜,清除一切血跡以避免血液對患者感官刺激,保持口腔、皮膚清潔;(6)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往往病程長,病情反復,心情常壓抑,EVL術后再出血,情緒悲觀,應加強心理護理給予精神支持。
3.3.2 飲食護理 加強飲食指導,使患者及家屬明確飲食調護的重要性。術后應禁食24 h后才可改為溫涼流質飲食如米湯、牛奶,再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飲食,以少渣食物為宜,勿食過熱、粗糙、粗纖維及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3.3.3 休息與活動指導 術后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4 h,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情況及有無惡心、嘔吐及黑便。1周后才可逐漸開始床邊和下床活動。避免突然劇烈運動或疲勞誘發出血。
3.3.4 出院指導 食管靜脈曲張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的重要表現之一。曲張靜脈套扎的成功并非病因的解除,應囑患者繼續休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建立規律的作息制度,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各種出血的誘因如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咳嗽等,繼續保肝治療,定期復查
參考文獻
[1] 馮國瓊,劉愛民,余義芬,等.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內鏡下套扎治療的護理.現代醫藥衛生,2005,16:2206.
[2] 任曉燕.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行內鏡下套扎術的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