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仿寫植物媽媽有辦法寫一段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結合識字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生字的同時積累詞語并連詞成話
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是生字的教學,低年級學生在大量識字的同時,也要求積累一定數量的詞語。而積累詞語,是學生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基礎。我們知道生字不能離開詞語,詞語又不能離開句子。而有的生詞連起來就是課文的梗概,有的生詞連起來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因此把部分生字,詞語串起來說完整的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鼓勵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真可謂一舉多得。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時,等學生積累了一定量的漢字后,就可以結合拼音、識字、識詞進行說句子訓練。可以看拼音說句、用詞說句、補充說句、看圖說句等學說方式。當然也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詞語說話,例如,《囫圇吞棗》一課中有“熱情”、“接待”、“吃梨”、“抓起”、“有益”、“若有所悟”、“肚子”。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幾個詞說說課文告訴我們什么事?既訓練了學生用詞說話能力又明白了主要內容,之后再讓學生寫下來,可謂早期的“縮寫”訓練。再如復習時,把幾課的生詞放在一起,讓學生連成一句話,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施展,各種新奇的想法冒出來并躍然紙上。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單調、枯燥的識字教學也由此變得生動起來。
二、讀文得法,趣中仿寫
對于初涉作文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從課文中學習作文的方法,是一個很有效的捷徑。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中有好多好詞好句,名家名篇,而且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寫法相似,非常適合學生進行仿寫。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盡量設計運用課文詞語,運用課文句子,運用課文句群,運用表達方法和調動以往積累的練習。這種表達練習可以模仿課文的語言說一段話或者寫一段話,可以創設新的情境,運用課文中的語言說話和寫話,還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說話寫話。比如:二年級的課文中像《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看雪》等文中,都有很多的好句段,可以讓學生來模仿著說一說,練一練。總的來說,就是學生每學完一課,就有一些新的詞語,句子,讀寫經驗等“進帳”。另外,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適當滲透一些寫作的小方法,比如作者是從哪個角度按怎樣的順序寫的,用了哪些好詞好句。孩子們漸漸地有了些印象,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生動的小文。
三、展開想象,插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低年級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加強看圖說話寫話的訓練,對于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與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低年級孩子對圖畫的感知力較強,看圖寫話能力亟待培養。在我們教學中隨手即得的可利用的插圖資源就是我們的教科書。新教材的語文教科書插圖,新穎、直觀、易教易學,是訓練學生寫話極好的素材。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插圖展開想象,讓學生給書上插圖配文。每單元的綜合學習中的口語交際都配有新奇有趣的畫面,可在交際之前先讓學生寫一寫,想象一下,然后再進行交際,也使學生對交際內容有了一定的思考。這種圖畫既幫助孩子們學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寫話能力,使孩子們受益匪淺。
四、拓展課內,續編故事
故事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學生愛聽故事并很容易產生編故事的強烈欲望。而低年級課文篇篇精美,故事性極強,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學生學完之后常常有很多話要說,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故事情節的發展繼續編故事,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故事的結局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續編故事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這樣不僅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如學完《月光下的琴聲》一課,孩子們說出了蜘蛛爸爸的想法的變化,引導學生想象他會怎樣給太太寫信,或想象一下蜘蛛兒子長大后的情況,學生有的說蜘蛛兒子長大后成了音樂家,有的則想象他不務正業,一事無成,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