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師的煩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不只是諾基亞
諾基亞有點慘,但有一點可以安慰,遭受同樣待遇的人不單單只有自己,除了跟自己抱團取暖的微軟以外。包括剛剛被google收購的摩托羅拉,以及在中國市場還有漢王、中國移動、騰訊、蒙牛等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老大的煩惱”。
摩托羅拉,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手機品牌,也是曾經的市場第一品牌,后來跟索尼愛立信一樣在諾基亞“科技以人為本”的“經摔”斗士的競爭下敗下陣來。雖然有了很多努力,摩托羅拉這幾年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雖然有一部分市場份額,但往日的輝煌再難重現,并且前景也不被看好,如今被google收購,總算是獲得了重新開始的機會。
漢王,作為中國電子書市場第一品牌,近一年以來一直被負面信息所包圍,股價也是高點飛流直下三千尺。在中國市場,漢王可能是除諾基亞以外受蘋果沖擊最大的企業。在ipad面前,漢王顯得無能為力,最后只能依靠產業鏈的延伸、多元化經營來化解風險,現在結果如何尚難料定。
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網的轉型面前動力十足,但市場卻沒有青睞運營商,而更多的是按照互聯網的規則在運營。6億多的客戶抓在手中,中國移動的心里卻從來沒有安穩過。一方面經受新浪微博、米聊、微信等的可替代性業務的沖擊;另一方面還必須應對電信、聯通兩大運營商的夾擊。市場份額下跌已經是大勢所趨,如何讓下跌來得更和諧一些,如何讓自己往移動互聯網的方向多前進一步,可能是目前中國移動努力的方向。
騰訊,應該來說在3Q事件之前,在微博誕生之前,騰訊都是一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航空母艦。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元素的出現,才給騰訊以更多的危機感。如果說3Q大戰只是360利用弱者的姿態對騰訊進行的道德譴責,而新浪微博則完全用市場的方式告訴騰訊,即時通訊并不是在線生活的唯一入口。8月10日晚間消息,騰訊控股(0700.HK)今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22%,環比下滑19%,遜于市場預期,為其四年來最低增速。QQ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下降。
蒙牛,跟以上的情況有點不同,根據全球知名咨詢公司特恩斯(TNS)聯合Campaign雜志的7月刊中,公布了最新年度"亞太品牌1000強"榜單和各地區最具價值品牌十強榜單。其中,蒙牛乳業成功躋身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榜前十,是中國乳業唯一入選品牌。在蒙牛的門戶網站上顯示,蒙牛的銷量已經連續四年領先,躋身世界十六強。蒙牛的煩惱,都是圍繞三聚氰胺和牛根生來的。跟牛根生一樣,蒙牛是優秀的,卻是不被尊重的。這個問題,不僅僅阻礙了蒙牛品牌的進步,也阻礙了整個乳業的發展;而要消除這種認知,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問題。
煩惱從何而來
昔日威震一方的老大們,今天怎么會如此被動。從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老大的案例看出來,老大可能是餡餅,也可能是陷阱。老大的背后也許隱藏著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而總結這些老大們的煩惱,雖然每一個企業所面臨的環境和企業自身的處境都有不同,但究其根源,我認為主要將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市場的轉型
在互聯網引領的社會變革當中,客戶需求的創造和轉變的周期加快。拿電子書來說,08、09年還處在高峰期,但這兩年就成為市場淘汰產品了。互聯網產品更新的速度更快,09年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玩開心網,而現在大家都去玩微博了。一個產業從興起到衰亡往往只要幾年的時間。企業如果不能抓住這種轉變,就可能被淘汰。如果反應過慢,就會面臨危機。中國移動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諾基亞強化與微軟的合作,漢王重點打造漢王書城,這些都是在需求轉型之下企業們的無奈之舉。在需求轉變之時,就是市場格局重構之時,就算是傳統需求的老大,如果沒有跟得上客戶需求轉變的步伐,同樣可能一瀉千里。
第二:創新者挑戰
客戶的需求轉型是老大們危機產生的根源,而新需求的扛旗者,往往會充當了老大們殺手的角色。蘋果順應的是移動互聯網的潮流,利用殺手級智能終端iphone+應用平臺App-Store,不僅僅擊敗了諾基亞,而且改變了整個互聯網產業格局。谷歌對摩托羅拉的收購,諾基亞與微軟的合作均是在蘋果沖擊下的結果。而三大運營商爭搶蘋果的局面,讓我們看到了蘋果在中國落地的威力。
同樣作為需求創新者的新浪微博,大有取代QQ作為主流應用的趨勢。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手機微博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率達到34%,較去年下半年的15.5%增加了18.5%。手機微博成為了今年上半年增長最快的手機應用。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認為騰訊是無敵的,所以我希望騰訊能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的即時通訊;今天,當一個初中生告訴我他們班上幾乎每一個人都用微博的時候,我感覺到互聯網這本書又要重新讀了。
既然是創新者,就不會按照現有的規則去運行;也不會按照我們的邏輯去推理。所以,他很容易讓老大們防不勝防。
第三:規模的鎖鏈
老大們的煩惱,有需求轉變的客觀原因,也有創新者的挑戰直接原因,但這些因素最終都將要作用于企業自身。只有當內因不適應外因的發展的時候,人才會出現心理危機。而老大們的壓力來自于規模。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說過“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以前引以為傲的產能、規模,很大程度上越來越成為一種壓力。”。這種壓力在騰訊、中國移動、諾基亞等老大們身上均得到了體現。在新興市場領域,規模可以攤薄每一個產品的成本,從而實現市場的快速普及。然而,一到了轉型期,規模只會所帶來成本增加。首先是人力成本,雖然人數沒有變化,但以前的人力是根據原有需求匹配的,現在需求轉型,原有人才很難滿足新的需求,這樣勢必浪費很多人力成本,拿諾基亞來說,當危機產生以后,出現的就是高管離職、大幅裁員,其實諾基亞并是不人才過剩,而是人才與新市場的不匹配;其次是社會成本,當一個企業做大了,作為企業公民的責任就越大了,企業責任履行方面的成本就會相應增加,騰訊之所以在3Q大戰之中敗北,也是因為作為領導型企業必須更多的為客戶著想,更多的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再次是管理成本,規模越大,在管理上的投入就越大;最后是創新的成本,規模越大,利益關系也越復雜,創新的執行難度更大。拿中國移動來說,以效率著稱,高端人才聚集,有專門的研究院,所以,中國移動并不是沒有創新、沒有想法,只是缺少創新實現的土壤和機制。
如何沒有煩惱
一個企業再大,在市場面前都是小孩;一個企業再牛,在社會面前都是微塵。在急劇變化的市場環境之下,怒放或者滅亡,可能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所謂物極必反,老大想要沒有煩惱,永遠順風順水,這可能只是一廂情愿。所以,預防煩惱的立足點,是如何讓企業在面臨變革的時候不至于傷經動骨,讓煩惱來得更有準備一些。我認為主要從三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居安思危
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裁判的網絡社會,在肯德基、麥當勞等企業危機頻出的時候,居安思危對企業來說也許是一種常態。常懷敬畏之心,常抱感恩之情,這是每一個企業發展所必須秉持的態度。營銷3.0時代,居安思危不僅僅是一種態度,而且是要建立一種常態化的機制。我們不僅僅要追求客戶的滿意,而且要對客戶負責,幫助客戶創新價值,幫助社會解決問題。居安思危還要關心員工、尊重員工;關注媒體,關注輿論;關注產業伙伴,關心產業發展等等。凡是跟企業發生關系的因素都需要得到密切的關注,以尋找更加和諧的生存之道。
第二:創新精神
沒有企業會否認自己的創新精神,事實上很多企業正是因為創新才成為老大的。所以千萬要記住,從哪里崛起就很有可能從哪里被打趴下。創新是需要持續堅持的。而重點需要做好三個方面,首先是產品體驗的創新,要始終相信自己的產品永遠有提升的空間,哪怕iphone也分1、2、3、4、5。不僅僅要研究消費者的需要,更要有創造需求,引導需求的理念。其次是要不斷刷新企業的形象,老大被打敗,首先打敗的是老大的形象,以前的老大成為了現在的頑固分子、保守分子、市場上落后生產力的代名詞;再次企業文化中要注入創新的價值觀,企業規模一大,規矩就多了,溫水中的青蛙就多了;如今理直氣壯地喊創新口號的企業很多,而真正把創新注入企業文化的企業卻很少。
第三:輕公司思維
同學們,人生在世,煩惱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了煩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當了煩惱的奴隸,被煩惱牽著鼻子走,自己卻還沒有察覺到。你瞧瞧,他們總是在抱怨,不是抱怨學習太累,就是抱怨老師太嚴;不是抱怨同學太自私,就是抱怨父母管得太緊;不是抱怨作業太多,就是抱怨零花錢太少……從他們哀怨的眼神里,從他們緊鎖的眉頭上,從他們遲緩的步履中,我分明看到了兩個大字:煩惱!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在為煩惱感到困惑,有些同學就能正確地面對煩惱: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辛苦,把老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句講解都牢記在心里;他們敢于迎接挑戰,把一次次的考試當成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的戰場;他們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把他們的嘮叨當成優美的音樂……難道他們就沒有煩惱嗎?肯定也有,只是他們做了煩惱的主人,敢于和煩惱扳一扳手腕,所以總能把笑容寫在臉上。
同學們都知道泳壇王子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的奇跡,他一人獨攬八塊游泳金牌,成為奧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有些同學可能會想:他實在是太幸運了,他一定什么煩惱都沒有。事實上,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菲爾普斯不但有煩惱,而且還很多。他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在學校,他因為耳朵大、手臂長和口吃經常被同學們嘲笑;在課堂上,他由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安靜地坐著聽講而經常被老師們批評――這些,都讓他感到很煩惱。可菲爾普斯沒有做煩惱的奴隸,而是勇于直面煩惱,敢于和煩惱扳一扳手腕,最終找到了消除煩惱的方法――游泳。他堅持每周在泳池里游10萬米,一周7天從不間斷,甚至連圣誕節也不停歇。如此大運動量的訓練自然是十分艱苦的,可他卻從中尋找到了快樂,忘記了煩惱,最終成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游泳項目比賽的最大贏家。
同學們,學一學菲爾普斯,拿出勇氣,和煩惱扳一扳手腕吧!只要你善于調整心態,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找到自己的興趣之所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么煩惱就會對你敬而遠之了。
(指導老師:王 敏)
如花的歲月,精彩而豐富的青春生活中,作為妙齡女孩而又敏感的我們,難免有時會因為一些瑣屑的事情觸動我們的內心世界,隨之煩惱就被無形的放大,占領了我們的情感世界,控制著我的情緒,讓我覺得煩惱叢生,苦不堪言,有時候欲哭無淚。
這就是我,青春期的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真是別是一翻滋味在心頭。在敏感的青春期里,伴隨著學習上的壓力漸增,而此時的我更急噪不安,心中積壓的煩惱就會爆發,這種破殼而出的煩惱,使我情緒低落,躁動不安,彌漫在我的周圍,讓我難于呼吸。
數學老師剛布置完讓人眼花繚亂的作業,英語老師又前仆后繼的安排了成堆的單詞,語文老師更是雪上加霜的又發了幾套模擬試卷……,“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呀”,我心里憤懣地埋怨道。
誰知,晴天霹靂又從天而至。天,灰蒙蒙的,灰色覆蓋了整個天空,仿佛是一幅沒有涂色的鉛筆素描。天空失去了色彩,大地不再五彩斑斕,死氣沉沉地;心,也是死氣沉沉地,似乎一切都失去了活力。
“交作業了……交作業了……”,一聲聲交作業的催逼聲在耳邊回繞著。可是我還有幾道題沒做好啊!怎么辦,不交嗎?急促的催喊聲讓我不知所措,內心十分急噪,心里翻來覆去很不是滋味。不交吧,老師肯定會責怪將罪于我,可交呢,我拿什么交?此時煩惱趁虛而入,一下占據了我情緒控制中心。煩惱的味道在我的心中是這樣的“耐人尋味”,嘗了一次,決不會想要第二次。
可是,當我靜下心來,用心思考,青春期的我們又是何等的幼稚,有時甚至是可笑。殊不知煩惱也是一種味道。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一定是經過“苦行僧”般的磨練,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現在看來,煩惱真的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學習、人生的旅途中,難免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雖然滋味苦不堪言,卻還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是說,不嘗嘗苦味,那知道甜的味道呢?
煩惱的味道千變萬化,煩惱的背后卻是苦盡甘來。
關鍵詞:大學生 春季 煩惱事件 心理健康 心理咨詢需求 心理委員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界有識之士越來越普遍的關注,大學校園內,出現學生不假出走、精神失常、非正常死亡現象不斷增加,給高等學校的安全穩定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影響了學校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秩序。而現實中,那些表面上正常,而實際上卻潛伏著種種心理問題的學生對自己所存在的煩惱是如何表現的?又是抱著何種態度去認識它們,并且是通過什么措施去解決的?煩惱事頻繁發生多在什么時間段?我們想通過這次的調查獲取相關信息,為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共調查浙江海洋學院學生215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136人;大一65人,大二66人,大三84人;平均年齡在21.3歲。
1.2方法
在浙江海洋學院心理教育中心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春季煩惱事件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煩惱事的表現,頻繁出現的時間,認識及解決方法等。調查表主要采用選擇方式回答。2008年春季4月份,由班級心理委員組織被調查的同學,以團體方式統一進行填寫。
2 .結果
2.1大學生春季煩惱事件以及情緒惡劣程度
調查顯示,最煩惱的事是就業與未來發展前途問題,女生煩惱人數多于男生,隨年級升高這方面煩惱的人數明顯上升。其次是能力問題,覺得自己能力不夠,男生這方面的煩惱多于女生,大一同學多于其他年級的同學。第三是專業與學業發展問題,這方面女生比男生 要多,大二同學比大一和大三同學要多。另外是學習問題和經濟問題,男生學習上的煩惱的煩惱多于女生,學習上大一同學的煩惱多于大二和大三同學,而經濟問題則是女生為多,大三為多。
因為煩惱事件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指對學習、生活、社會交往三方面的影響,考查結果發現,認為受到影響的同學占到了67.4%,總體上女生受影響要多于男生。關于有些同學感到未受到影響是由于自身采取了一些合理的調節方法,有的是采取放任無所顧忌的態度。
2.2大學生春季應對心理的煩惱的途徑
大學生應對心理煩惱的途徑,從應對的一般分類上以及社會支持方面來考查。
同學們采取的調節方法很多,其中積極地“面對現實,盡量想辦法解決,”最多,其次是“通過娛樂等活動轉移目標”、 “不讓任何人知道,一個人呆著”。積極的解決問題、轉移、往好處想這幾種方法,都是男生比女生使用得多。男生不同于女生的另一方面是,會使用利用物質的方法調節自己情緒,如吃、喝、抽等。女生的特點是求助方面比男生 多。從不同年級的情況看,大一同學積極去解決,轉移不去想的同學比較多,傾訴比較少。而大和大三同學則轉換想法、找人傾訴和不想讓人知道的同學比較多了。
在尋求社會支持方面,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主要是自己解決,其次是找同學朋友。其中男生靠自己解決多些,女生找同學朋友多些。同時,除了向父母求助外,心理咨詢老師成為他們的重要求助者。另外,很少有同學會向班主任、輔導員、學長求助。
3.討論
春季學生的煩惱問題比較嚴重,煩惱主要 與就業發展有關,那些與就業發展有關的學習問題、能力問題也是產生煩惱的原因。從橫向來看,在學習問題上男生比女生更為苦惱,可能由于本身男生平時比女生貪玩,導致臨近期末自然前者比后者更擔憂。這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在各個年級段來看,低年級比高年級要更看重這一問題。關于就業與前途問題,大三占最大比重,而且這種比重是隨著年級的增高而上升的。說明,越是臨近畢業;大家的心理關注自己今后的人生,這是一種好的現象。關于能力缺乏問題,男生比例要大,隨著年級的增高,這種比例逐漸減少。也說明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有自信了,高年級的比低年級的更懂得自己的能力,更了解自身的價值與需要。
在尋求社會支持方面,以父母和心理咨詢老師為主。春季還有夏季,來心理咨詢室的同學最多,這一方面反映了這個季節心理問題是多發時期,也說明了同學們對于心理咨詢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找心理咨詢老師的比例大致相同,其實是咨詢老師人力有限,全部在全負荷工作。這個時期是心理咨詢室最忙的時期,可是同學們都不愿意去找其他老師,甚至不愿意去找輔導員老師。說明輔導員老師,特別是心理輔導員老師在其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以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針對不同性別和年級的同學進行,讓大家學習良好的調節心理煩惱的方法。要讓更多的心理輔導員一起參與工作,及時化解同學們的煩惱。
參考文獻:
人世間的煩惱太多太多,單講學習吧!煩惱就數不勝數。比如說啊,今天老師不知大家庭作業太多了,我就會發出無中生有的抱怨——哎呀呀,小學生作業怎么這么多,老師是不是殺人犯啊,拿著屠刀逼我們做作業,哎呦喂,苦死我了!當老師布置難題時,我又會埋怨道:這個老師,絕對沒有教學經驗,亂出題目,要累死我們么?說罷,便又抓耳撓腮地想題目……
我好冤啊!
再談工作吧!我在學校擔任了太多職位了,什么值日員啊,大隊委啊,文學社會員啊,數不勝數。煩惱就在這里——當了太多“官職”忙不過來,被輔導員老師視為不認真對待工作,撤了一些職位,多丟人呀!同學說我“官想當事不做”我可真冤啊!
教授這句話,使我銘記在心
上午去多媒體教室聽講座,有一位在我們泉州小有名氣的教師來為我們講課。講著講著,教授突然講到了克制煩惱的方法,我一聽,眼睛一亮,坐下來認真傾聽。只聽教授說了幾句話——克制煩惱,從我做起。不要聽信他人的閑話,以自我為中心(只指面對閑話時),堅信自我。把自己當做耳聾人,以免產生無謂的煩惱。我聽了,心悅誠服,但還沒有細細品味教授的話,下課鈴敲響了,我們只得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