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病危護理標識

病危護理標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病危護理標識

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分析。方法:將本院心內科300例確診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隨機分成2組即干預組和對照組,對干預組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結果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與性別、年齡、職業、不良飲食習慣、血脂、血壓、吸煙、超重、遺傳因素等有關。兩組比較在心絞痛發作情況、生活質量、社會影響以及抑郁焦慮障礙等均有顯著性差異(P

【關鍵詞】護理干預;冠心病危險因素;控制分析;護理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快速生活節奏的改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rtherosclerosis Disease)是一類嚴重影響人類生活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管腔狹窄或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冠心病已成為人類致死率與致殘率的首位病因,系統了解和認識冠心病危險因素,對于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進行危險因素的干擾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討論護理干預冠心病的多重危險因素控制提供理論依據和可靠的護理措施。

1 冠心病危險因素的定義

當某些環境因素存在或暴露時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增加,適當的對其干預后可降低其發生的危險,這些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稱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1],具有普遍性,可重復性以及量效關系等特點。

2 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調查

2.1 資料與方法:將我院心內科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住院并確診為冠心病30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150例,男87例,女63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4.2歲。對照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57.4歲,采取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對比研究。其問卷具體內容包括年齡、性別、職業、不良飲食習慣、血脂、血壓、吸煙、超重、遺傳因素等。

2.2 結果:根據300例冠心病患者發病因素結果調查顯示其發病誘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結果顯示呈近似線性關系,本病多發生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50歲后進展較快。②性別,男性與女性相比,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男女比例約為1.93:1,女性在絕經期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③職業,腦力工作勞動患者發病高于體力工作勞動患者,其主要發病誘因可能與患者心理緊張及工作壓力強弱有關,故較易患病。④飲食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可造成該病因的主要因素,因長時間的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患者易患此病。⑤高血脂,由于脂肪攝入過多而導致血脂代謝異常,是冠心病發病率的主要預測因素之一,血清總膽固醇的升高是冠心病主要發病因素,老年患者TC的升高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因素。⑥高血壓,血壓增高與冠心病發病關系密切,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組冠心病患者有188例高血壓,占80.17,據統計冠心病患者中60%~70%伴有高血壓,且高血壓患者并發冠心病的發生率為普通人群的4倍[2],其收縮壓與舒張壓增高均與本病有著密切的關系。⑦吸煙,吸煙是冠心病主要的易患因素。本組冠心病患者中吸煙患者占79.4%,有研究顯示,男性吸煙患者冠心病猝死的相對危險因素較不吸煙者高10倍,女性高4~5倍。吸煙年齡越早,煙量及次數越多(或)越大,煙齡越長患者,患冠心病危險因素越大。煙霧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痙攣,而增加冠心病發病的危險誘因[3]。⑧超重,體重指數(BMI)是冠心病發病的重要預測指標,是冠心病死亡原因的重要預測因素,控制體重肥胖,增加戶外活動及適當鍛煉,每周至少進行5天的中等度的體育鍛煉,是降低冠心病發病的治療和預防的措施之一。⑨遺傳因素,冠心病家族史的遺傳患病人群是普通人群的12倍左右,具體見表1。

表1 300例冠心病患者患病危險因素調查顯示結果

3 護理干預

針對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將患者300例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150例,男87例,女63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4.2歲。對照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57.4歲,采取問卷調查方法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

3.1 制定干預計劃:由責任護士和患者共同參與制定,鼓勵患者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及不良生活方式,培養患者養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飲食理念,對個別患者實施個性化干預措施,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并監督與記錄患者執行情況。

3.2 干預方法:對干預組講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自行救護措施和避免措施,在以下等方面進行指導:①飲食的調整,避免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等食物,建議以低鹽、低脂、低熱量、低膽固醇和高纖維膳食為主。要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蛋黃以及刺激性食物和過量飲酒及咖啡等飲品。多吃動物蛋白如魚蝦等海鮮類食物、新鮮水果、瘦肉、豆制品、雜糧、新鮮蔬菜及韭菜、芹菜等高纖維青菜,提倡使用植物油、防治進食過量及超重,切忌暴飲暴食及進食生冷等食物以及糾正偏食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并保持腸道通暢。②戒煙戒酒,避免飲用濃茶及刺激性飲品。③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早睡早期,加強體育鍛煉及戶外運動,勞逸結合。

3.3 跟蹤隨訪:干預組患者一個月一次的定期隨訪,了解患者對冠心病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對理解和認知錯誤的患者進行個別干預指導。

3.4 干預效果評估:干預組中150例患者無新近發生及復發的冠心病事件發生。干預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4項參數中除日常生活能力外,其社會影響、抑郁、焦慮等障礙均有顯著改變。經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干擾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比較

4 討論

本文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職業、不良飲食、血壓、血脂、吸煙、遺傳及體重有著密切關系。

目前,冠心病的預防和控制受到了社會及人們的重視。在護理工作中開展冠心病的干預和控制對冠心病的防治極其重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當代醫學和護理的主要宗旨。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僅通過系統的治療是不夠的,在冠心病的系統治療同時加強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突發心臟事件的應激能力及預防能力,減少冠心病的發病頻率及次數,從而減輕了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使冠心病患者更好的參與社會活動,加大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在重視冠心病防治和系統治療的同時,必須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觀點,強調心理因素對冠心病的防治作用[4]。最佳的控制方案為對冠心病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并實施個性化的干預。目前護理干預主要體現在臨床患者的健康教育宣傳,局限于醫院內部及病房。隨著社區醫療體系的建立,護士在冠心病的預防方面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結合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分析是護理工作在這一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綜上所述,改變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提高自我防預水平,從而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減少心臟病的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

參考文獻

[1] 鄢盛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其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1,24(6)324-326.

[2] 馬翠,李壽芬.冠心病危險因素分析及整體性評估[J].寧夏醫學雜志,2007,29(8):759-761.

[3] 向定成.吸煙和高脂血癥是冠狀動脈痙攣的主要危險因素[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4):242-245.

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第2篇

傳統的一覽卡和床頭牌包含了患者的多項信息,是醫護人員對患者基本情況了解的依據,由于它存在著病人的信息記錄不全的局限性,而往往患者的病情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為了體現個性化全程護理的理念,更好地落實等級護理的要求,我們根據患者的護理等級、飲食要求、禁用藥物或特殊要求等,自2009年3月開始,我院采用了自制的床頭護理標識牌,經臨床使用效果顯著,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床頭護理標識牌的種類

1.1.1 分級護理標識包括特、一、二、三級護理標識,其、一級用紅色;二、三級分別用藍色和橙色。

1.1.2 飲食護理標識包括普食、禁食水、半流質、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標識等,除禁食水用紅色外,其他標識均用綠色。

1.1.3 禁用藥物過敏標識包括禁用青霉素、先鋒霉素、鏈霉素、奴夫卡因、磺胺藥物標識等,均用紅色。

1.1.4 特殊護理標識包括病危病人、因病情需要記錄出入量、記尿量標識等,均用紅色。

1.1.5 特殊病人標識如艾滋病、淋病、梅毒、乙肝等傳染性疾病及腫瘤或懷疑腫瘤的病人家屬要求向病人保密的標識,用紅色。

1.2 標識的設計:護理部負責對標識牌進行設計,并統一標準、顏色、字體及位置,軍務科負責統一制作以供臨床使用。床頭護理標識牌包括:床頭標識牌和標識卡兩部分。標識牌為插卡式設計,選用市場上壓克力工藝材料,制作成長20cm,寬10cm,厚4mm的長方形矩體(見圖1)固定于床頭設備帶上,共五個插孔含兩豎孔和三橫孔。標識卡是插入標識牌內用雙色板雕刻成可以隨意取下的長5.5cm,寬1.5cm,厚1mm的長方形矩體(見圖2)。

1.3 標識的使用:護士長負責指導護理人員對標識的正確使用。醫生下達醫囑后,護士將標識卡插入相應的床頭標識牌內,并根據醫囑及時更新。標識卡的插入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分別是:分級護理、飲食護理、禁用藥物過敏、特殊護理及特殊病人標識。

2 結果

2009年3月使用改進的床頭護理標識牌,病房規范統一且護理工作井然有序,無護理差錯發生;護理缺陷由2008年的3起降至1起;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保持在98%以上,全年無護理糾紛發生。3 討論

3.1 自制床頭標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醫護人員通過護理標識的有形展示[1],有效地規范了護理行為并提高了護士的規范化、正規化操作。未使用自制標識前,將患者的護理級別、飲食要求、過敏標識或特殊要求記錄在護理牌或一覽卡中。一方面,在床旁交接班時,容易遺忘,此時通常需要重新查閱護理牌或醫囑,既浪費時間也不利于工作質量提高。另一方面,對于一些病人提出的一些問題,如護士不了解該病人的病情時,不能及時準確給予病人相應的指導,易引起病人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下降。通過自制的標識牌,只需看到標識牌,就可以及時準確地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宣教,及時解決患者所需,提高患者滿意度。

3.2 自制床頭標識牌有利于護理安全管理,減少護患糾紛規范的護理標識能給人提醒、警示作用[2];將重要的標識如床號、床頭卡、一級護理、進食、過敏牌用紅色表示,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3];用不同顏色的標識牌在床頭顯示提示患者的護理等級及特殊要求等,直觀便捷,有利于醫護人員及時準確掌握患者的護理要求,更好地落實分級護理。另對于有特殊傳染病或懷疑有腫瘤而病人家屬要求向病人保密的情況,通過此標識卡在床頭上體現,床旁交接班時一目了然, 防止護士因交接班不到位或者遺忘而泄露病人的隱私,減少護患糾紛[4]。采用上法,經過全院1年多的使用,使各種護理要求在床頭上體現,實現一體化,此方法操作簡便,標識明顯,可使病區規范統一,整齊美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鵬,于雁,趙婷.實施“5S”人性化服務 創科室護理品牌[J].護理研究,2005,19(5):833-834

[2] 蔡學聯,陳愛初.淺談護理標識在防止護理缺陷中的意義.[J].上海護理,2003,3(1):41-42

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手足口病; 危重型; 呼吸機;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1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001-02

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膚粘膜的皮疹、潰瘍為典型表現。主要為兒童多見,重癥病例多發生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病原體以EV71多見。重癥者可并發腦炎,腦脊髓膜炎,心肌損害,肺水腫,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表現[1]。我院收治32例重癥手足口病呼吸機患兒,2010年5月至12月末病歷資料進行整理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男21例,女11例,年齡最小5個月最大3歲半,31例其中有例腸道病毒EV71,1例為通用病毒陽性。患兒主要癥狀精神萎靡、發熱、嘔吐、驚跳、四肢無力、手足皮疹為紅色斑丘疹,口腔內有皰疹,呼吸較促,節律不整,雙肺聽診可聞及細小水泡音,胸片為可有肺紋理增強、增粗、或透光度減低等改變。

1.2 治療方法

1.2.1 急救 患兒重癥收入院,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接到患兒入院通知,護士迅速的準備好搶救設備及藥品。立即對患兒實施多功能心電監測、吸氧,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路,采集血氣、離子等標本,當出現肺水腫早期表現心率、呼吸增快,血壓增高,氧合指數進行性行下降時,應早期使用機械通氣[2]。根據血氣結果以及有肺水腫、肺出血、以及腦干腦炎合并呼吸衰竭者,立即協助麻醉科醫生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高熱患者給予物理降溫。

1.2.2 藥物治療 應用降顱壓藥物,糖皮質激素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根據血壓循環的變化可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等藥物,酌情使用強心,利尿劑。果糖二磷酸鈉或磷酸肌酸靜注,抑制胃酸分泌:可靜脈注射西米替丁,洛賽克等保護胃粘膜。退熱治療,監測血糖變化,必要時可皮下或靜脈注射胰島素,驚厥時及人機對抗時給予鎮靜藥物治療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細菌感染。

2 密切觀察病情 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是手足口病危重病例的重要特征之一[3]。觀察患兒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體溫,面色及出入量的變化。觀察患兒皮膚灌注狀態,觀察胸闊起伏活動是否正常,以判斷患兒是否有良好的通氣,觀察患兒有無腹脹,避免腹脹影響呼吸,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調節呼吸機參數。

3 護理

3.1 氣管插管的固定 觀察氣管插管平門齒的刻度,口腔粘膜有無破損,患兒牙齒有無松動及脫落妥善固定氣管插管,每日更換插管固定部位,以免局部長時間固定壓迫壞死,保證呼吸機管道無扭曲,及時清理管道和積水瓶內的積水,妥善固定患兒上肢,避免插管的意外脫出。選擇粗細大小合適的牙墊,妥善固定以防脫落及咬傷。氣管插管時壓力過高可阻斷器官粘膜的血流,容易引起缺血、壞死、壓力過低容易漏氣。(為了防止氣囊長期壓迫使氣管粘膜潰瘍或壞死,每4h定時將氣囊放氣一次,5-10min/次)。

3.2 吸痰護理 吸痰前應現給予吸痰氣道濕化液稀釋氣道粘稠液,協助患者翻身扣背使痰液松動,易于吸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吸痰管必須無負壓插入,動作要輕柔,進出要快,在痰多處略停留,吸痰管插入的深度應超過氣管導管外0.5-1cm處,邊旋轉邊吸引。每次吸痰前后應該再次給予純氧吸入,可保證供氧又可防止肺不張及低氧血癥發生。肺水腫、肺出血的患兒吸痰盡量減少吸痰的次數,肺水腫穩定后再拍背吸痰。

3.3 口腔護理 每日給予口腔護理2次,保持口腔清潔,濕潤,舒適,去除口臭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癥。認真觀察口腔粘膜有無破潰感染。操作時注意氣管插管以防脫落。對口腔有皰疹的患兒應涂康復新液,口腔護理每日4次。

3.4 皮膚護理 根據病情和皮膚受壓情況應至少每2h協助他們翻身1次,并用軟枕、氣枕、水枕、氣墊圈、海綿圈等墊在骨突部位,使局部懸空減輕壓力。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被褥平整防止潮濕。并給予全身按摩并在枕后,頸下,肩胛,腋下,腹股溝,臀部,雙踝,后足跟涂爽身粉,將患者傾斜30°并用枕頭支撐,使患者始終避開自身骨突起部位壓力,在搬動時避免拖拉扯拽患者,注意各管路防止脫落。

3.5 眼部護理 保持眼部清潔,眼部四周皮膚用柔軟,清潔的毛巾輕輕擦拭眼淚,每天用溫水清潔雙眼四周1-2次,預防并發角膜潰瘍。雙眼可涂紅霉素眼膏并敷蓋生理鹽水紗布或凡士林紗布條。

3.6 鼻胃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打折,脫落。每次鼻飼時先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鼻飼前后用38℃-40℃溫開水沖管,鼻飼后應將胃管末端反折如并用紗布包好防止灌注食物逆流,隨時觀察引流量及顏色,性質。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3.7 導尿管的護理 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袋放置在低于尿路引流部位。保持尿道外口周圍清潔,去除分泌物和血痂。定時放出尿袋中的尿液,每日更換尿袋。每周更換導尿管,定期檢查尿常規。硅膠尿管根據病情酌情延長更換時間。盡量不拆卸接口處,沖洗及換藥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3.8 脫機指征及拔管護理 達到呼吸機治療的目的,腦部感染已好轉及得到控制,全身各個系統無嚴重并發癥,自主呼吸平穩循環功能穩定,各生化指標在正常范圍內,無缺氧指征則可以脫機,脫機前后應嚴密觀察患兒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Spao2、血糖、前囟張力、頸部抵抗程度和肢體活動情況[4]。撤出氣管插管時,先將氣囊氣體放氣,在充分拍背吸痰后,更換無菌吸痰管插入氣管導管,在患兒吸氣末迅速連帶氣管導管同吸痰管一并拔除.拔管后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病人的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病人霧化吸入激素及鹽酸氨溴索,間隔15分鐘一次,連續2-3次,以減輕喉頭水腫,待喉頭水腫減輕,根據病情酌情減用或停用。

3.9 心理護理 多給予患兒及家長人文關懷,對易驚易惹的患兒要耐心,盡量滿足患兒的合理要求,解除患者及家長的焦慮急躁情緒,耐心解答家長所提出的問題,對家長多做解釋工作。讓家長了解孩子疾病的進展情況,給于精神上的安慰。

4 健康教育 要正確洗手,要清洗孩子用品,對孩子的餐具要進行煮沸消毒,要注意室內通風,要保持室內外清潔,注意家庭環境衛生,被褥、衣物保持清潔干燥,經常陽光下暴曬,要注意觀察,在傳染病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和口腔有無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家長要注意孩子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5 結果 經醫護人員治療,細心護理加強預防控制,褥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治愈率達100%,無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

6 結論 手足口病(腸道病毒EV71)可發生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病情進展快,可迅速死亡。給治療和護理上增加了難度,因此精心治療細心護理十分重要。在護理工作中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積極配合搶救。認真做好各項護理記錄,各項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加強小兒重癥手足口病呼吸機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陳風云,單南冰,張祝娟等.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氧療和氣道的管理[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8,20(8):497.

[2] 趙順英,李興旺,江載芳等.關注小兒重癥腸道病毒71型感染[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6):403.

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第4篇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護理標識;應用效果

針對醫院住院患者由于心理情況,生理狀況,及病房環境,社會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干擾,或部分難以預料的風險與意外,而導致某些不必要的事件的發生,醫院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制止事件發生的幾率,采取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的文字與圖案等標識[1]。將該標識運用到護理安全管理中去,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保障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

1方法

1.1護理標識的設計 關于護理標識的設計,首先要與醫院的整體標識向協調,由護理部統一安排設計。每個標識的字樣,字體大小,顏色、材質、形狀,都必須按照統一標準設計,要規范、醒目、具備實用性、且還具有一些美觀性,以此為設計原則。既要有警示作用,又能給患者及患者家屬一種溫馨的感覺,設計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使患者能從心底接受,并自覺遵守標識內容,以達到一種人性話的管理和安全的目的[2]。

1.2標識的分類

1.2.1腕帶標識 運用無味無毒的塑料制作成粉色、桔紅色、藍色3種顏色的腕部標識帶[3]。其中粉色代表新生兒、兒科患者,桔紅色代表危重手術患者,藍色代表其他類型病癥患者。患者在入院第一天將由護士填寫患者的個人信息,將腕帶系到患者腕部,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診治和護理前,需仔細核對患者腕帶信息,患者出院后及時解除腕帶。

1.2.2管道標識 護理人員使用黑色的防水筆在管道上標注置管時間,引流管名稱,置管護理人名字,引流袋與引流管的標識顏色一致;在注射特殊藥物時,輸液架上須設有警示標識,標注輸液的滴數,不宜隨意調動輸液速度。

1.2.3床頭卡標識 患者住院后,接診護理人員會在醫院電腦內的統一模板中,輸入患者的個人信息,經打印后直接插入到患者的床頭牌中;病危、病重、分級護理各采用不同的顏色塑料卡片,一級護理選擇紅字,二級護理選擇藍字'三級護理選擇黑字,將各代表不同顏色的標識插入到患者的床頭牌中。

1.2.4溫馨提示標識 在開水爐前標明"小心燙傷"標識,在治療室內放置"操作前您查對了嗎?"在治療車上設置"注意XXX藥物過敏"提示標識;每間病房外都需要有醒目清晰的插卡式標識,標注好病患床號,主管醫生,責任護士,方便患者及家屬。

1.2.5治療室警示標識 在治療室內設置無菌區標識和消毒標識,能夠分清生活垃圾與醫用垃圾的標識等;醫療室門上要設置"非工作人員請勿入內",室內的每個抽屜和柜子分別用不同的標識標好,不同顏色區別高危藥物的放置位置,以便于藥物的應用與管理。

1.2.6預防意外標識 使用白色硬紙板制作標識牌,形狀為長方形,每個標識牌的內容不一,字體不一,顏色不一,如"放壓瘡、防導管脫落、翻身、小心墜床、青霉素過敏"等標識,根據患者的病情區別,以插卡式的方式放置在床頭牌的"注意事項"欄兩側。

1.2.7護理控制質量 為保證護理標識的使用的合理規范,醫院將其納入到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評定考核中,組織護理監督小組督促檢查,促進護理工作順利的展開,提升護理質量。

2結果

2.1護理標識應用前后的安全隱患與不良事件的例數對比 見表1。

根據表1顯示[4],NICU病房護士要具備慎獨、自律的精神。在使用護理標識后,有利于護士在巡房時能夠對患者的病癥,身體恢復情況,一目了然,便于觀察,及時的發現問題并處理。護理標識的應用,能夠有效制止潛在性的不安全的因素發生,規范護理行為,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強護士的執行力度,發現不良事件并及時遏制。

2.2護理標識應用前后患者對護士滿意度對比 見表2。

應用護理知識,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5]。根據表2可以看出,在應用了護理標識后,患者對護士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呈明顯增長趨勢,患者的滿意度由應用前的83.5%,應用后增長到94.5%,護士的滿意度由應用前的84.0%增長到應用后的95.0%。護士行為更加規范,工作流程也更加合理,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與病患溝通交流,對于護患之間的關系,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標識的使用,提升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感,使患者及家屬對醫院更加滿意。

3結論

在患者的健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的同時,對醫院的護理工作要求也更高。NICU護理人員由于工作壓力大,精神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工作失序,時有風險事件發生。過去針對這類的風險事件的處理辦法,主要是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宣傳教育,護士最好交接班等方式預防制止[6]。而現在通過有效使用護理標識,不僅對患者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也能警示醫生,既保障了雙方的利益,也保護了護理人員,達到一種雙方共贏的局面。清晰醒目的標識,能夠減退部分護理人員的倦態心理,增強護理人員的自律,減少各種意外的產生,防患于未然。

綜上所述,護理標識作為一種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善護理質量,規范護理行為,使護士能夠有效承擔護理安全中的責任,更好的發揮在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談紅霞.NICU護理安全管理中護理標識的應用及效果[J].價值工程,2012,27(21):311-312.

[2]馬黎容.護理安全管理中護理標識應用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3,10(11):25-26.

[3]李貞.護理安全管理中護理標識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3,28(23):268-269.

[4]高秀珍,杜習霞.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3,15(12):2376-2377.

病危護理標識范文第5篇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醫院,地處市中心,交通方便,因此急診病人較多。從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平均每日30多人次,其中需要掄救的人數占10%左右。因而,作為急診護士如何提高報救成功率,使患者起死回生,筆者在急診科工作十年以來,將體會小結如下:

1 首先要求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急診科工作護士面對的都是十分痛苦、病危和瀕死的患者,因此應以“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為準則,搞好本職工作,視病人為親人,哪怕有1%的希望,都應該盡100%的努力,爭分奪秒地去搶救病人,使病人轉危為安。例如:我在今年3月份時,一個3歲患兒誤服氰化鉀后約10分鐘,送到我院急診科,患兒已經處于昏迷狀態,我們即刻搶救,使患兒康復出院。

2 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 急診科處于全院工作的前哨,一時一刻也不能脫崗,明確每班崗位責任制,堅守工作崗位,盡職盡責。

3 要有較高的理論專業水平 作為一個急診護士,不但要掌握學過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理論。因為人類是在不斷地進步,醫學知識也在不斷地發展,新的醫學模式要求人們不斷地刻苦地去學習,掌握一些新知識。例如:我們在急診科工作時,要了解各種輔助檢查的報告單,各種急診的臨床表現,分診、初診,鑒別診斷,急救知識,識別急危重病情和急救處理。

4 要有嫻熟的、過硬的技術操作本領 要加強技術素質和訓練。因為各項技術操作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和重要手段,它不僅能反映一個急診護士技術水平,還能反映一個醫院醫療護理質量高低。我院急診科的護士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和理論學習的高年資護師及主管護師的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穿刺和小兒頭皮及肢靜脈穿刺時,―次成功率達99%,其它各種搶救器械的準確使用率達100%,對各種藥物中毒的搶救成功率達95%左右。

5 要熟悉搶救室的所有急救物品和搶救的固定位置,工作機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要熟悉搶救車的各種藥品的分類、位置、藥理作用和副作用。否則將給搶救工作帶來不便。

6 要做好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成為促進病人康復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例如:在搶救服毒患者成功后,患者自己覺得無臉見人,對生活失去信心,這時我們作為急診醫護人員就要做好心理護理,鼓勵病人戰勝各種困難,面對現實,樹立生活信心,使病人最終配合搶救,接受治療,直到完全康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紫金县| 鸡东县| 榆中县| 水城县| 维西| 隆德县| 溆浦县| 闸北区| 桂平市| 乌鲁木齐县| 安西县| 乌海市| 兴文县| 西吉县| 扶风县| 乐都县| 磐石市| 余姚市| 莱州市| 稻城县| 乐山市| 麻江县| 都江堰市| 吴堡县| 永昌县| 广汉市| 贵州省| 双流县| 万山特区| 南漳县| 日照市| 积石山| 台中县| 桦南县| 鄱阳县| 方城县| 深泽县| 濮阳市| 镶黄旗|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