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正月剪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考試時間為2017年1月7至8日。
考試地點
考試地點:汕頭市中心城區(qū)(考點代碼:0501,具體考點另行通知)。
收費標準
報考費37元/科。
其他
六(2)
邱天
2011-3-12日作
過年的習俗
因為我的家鄉(xiāng)在東北所以我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東北過年的習俗。
1.包好運餃子:過年的時候家家都包餃子,可是咱東北的餃子不同,據(jù)說、以前時候的好運餃子是在包餃子的時候把1個①元的硬幣包在幾個普普通通的餃子里面,現(xiàn)在人們?yōu)榱诵l(wèi)生常常用水果硬糖來代替硬幣,據(jù)說、誰吃到了好運餃子在新的一年里就會有好運。(在我們家常常都是我吃到的,因為硬糖是會化的,只要看那個餃子的外皮有糖就行了。)
2. 年夜飯后吃凍梨:因為東北的冬天很冷,有零下13~20度,所以有的時候會吧秋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去冰凍,冰凍后的梨和柿子真是別有一番風味,而為什么要在年夜飯后吃凍梨呢?因為凍梨又能解酒、解油膩。
3.年三十點長壽燈
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guān)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5..正月不剪頭
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農(nóng)歷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里剪頭。“二月二,龍?zhí)ь^”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6.初一初二不掃地
在東北,上了年紀(65)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愿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這就是我們東北過年的規(guī)章制度,怎么樣很有趣吧。
逛娘娘宮
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里,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里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jié)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糖瓜祭灶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里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后,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fù)一年,都是這樣。
吊錢兒
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jié)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
象山縣涂茨小學(xué)501班張瑜
媽媽每年過新年,都要給我買一雙漂亮的新鞋。正月初一那天,小伙伴中我的新鞋是最好看的。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媽媽要帶我去丹城買新鞋。我說:“媽,元旦文藝表演不是剛買了一雙靴子?”媽媽摸摸我的頭說“傻孩子,過年一定要穿新鞋子。”媽媽給我講了她小時侯過年穿新鞋的故事。
一到冬天的晚上,外婆就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開始為家里的孩子做過年穿的新布鞋了。外婆納鞋底、剪鞋樣、粘鞋面、修鞋邊,還給女孩子的鞋子繡花,最后把鞋面和鞋底縫合起來,一雙雙新鞋就是這樣慢慢地完工。三十夜的晚上,媽媽和舅舅姨媽各自試穿自己準備過年的新鞋,唧唧喳喳地,快樂的像小鳥一樣。 可媽媽的鞋子太大了,就跟外婆說:“媽,你看,我的鞋子前面可以打灶頭,后面可以鋪眠床。”外婆卻說:“特意給你做大點的,小孩子腳大得快,明天鞋子前面塞點棉花就行了。”
正月初一那天,媽媽穿上那雙塞滿棉花的繡花鞋,照例跟著姐姐哥哥第一戶去小外公家拜年,因為小外公是供銷社工作的,只要他家有花生放在桌上招待客人,每個小孩可以分一個橘子。媽媽到了小外公家,從碟子里拿起一節(jié)花生剝了外殼,先把一顆花生米放進嘴里一咬,又脆又香,再品味另外一顆。第二次伸手去碟子里拿花生,已經(jīng)是空空如也。他們回味著花生的香味,兜里藏著小外婆分的橘子去別家拜年。
那一年,正是正月里。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滿了“福”。我十分納悶,為什么我家不貼呢?我急忙跑去找媽媽問個明白,可是媽媽不知道這些事,都是奶奶搞的,我便又去找當事人——奶奶。只見奶奶拿著一把尖刀和一張紙在手中翻來覆去,不知道在干什么。我還想再看一會,但是一不小心把門給撞開了。奶奶回過頭來看我,她并沒有很吃驚,只是問我有什么事,我結(jié)結(jié)巴巴的問:“奶奶……我,我家……今年怎么不貼“福”了啊?”“瞧,奶奶不是正在做嘛!”奶奶邊說邊指給我看見。果然桌子上有兩個“福”字:喲!奶奶這手藝我咋從沒有見過呢?我的心中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便對奶奶說:“奶奶,我可厲害了,我來學(xué),我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不知從何而來的勇氣,但說都說了做吧!奶奶見我那么有信心,就毫不猶豫得答應(yīng)了。
開始拜師學(xué)藝了,我可認真了。奶奶先教我折紙再教我剪小窗花,我一下就學(xué)會了,耶!奶奶摸著我的頭,說:“不愧是我的孫女!”我笑的超開心的。最大的難度來了,我要剪“福”字了。不知怎么了,我不管這樣努力,就是剪不好。一張一張都被我剪破了,我那不爭氣的淚水一滴一滴落下來,那些紙被我的淚水打濕了。我把那些剪壞的紙一張一張撕爛了。奶奶并沒有阻止我,而是讓我發(fā)泄了一會……那天我一個下午沒有出去,一直在家里跟著奶奶學(xué)習。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成功了!我把剪好的“福”字貼在了門上,從貼上的那天開始,我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表揚。伙伴們都叫我教他們,我也有了幾個小徒弟。
在我學(xué)習剪紙這一藝術(shù)之時,更學(xué)到了一種精神,那便是堅持不懈。萬事開頭難,但只要肯堅持,那么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