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烈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面9種情況通常更加適合我們講故事:
1、從一維到多維
在給馬可波羅瓷磚培訓《故事嬴銷》的時候,我邀請了一些人進行自我介紹,結果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人都只能講到一到兩分鐘的時間,而她們的介紹內容出奇地相似:姓名、來自哪里,那里有什么特產,最后歡迎大家來做客。我給她們的表現給出了一個中肯的評價,就是每個人只給出了一個名字,或者叫做符號,沒人會記住張三或者李四有什么不同。這就是我們通常跟別人做自己介紹時的一維表現,對方看到的是一個沒有表情、沒有故事的平面的人。
改變開始了。當我說,請你嘗試著用“2010年最糟糕的一件事情”來介紹你自己,并且把你想告訴大家的內容表現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開始用自己的故事來證明著自己的堅強、善良、勤奮和單純。每個人都聽懂了,并且開始回憶起去年自己的一些類似經歷,這時候講故事的人變成了有聲音、有情感、有思考的多維立體的人,更多的人突然對她的故事充滿了興趣。
2、設有圈套的問題
如果一個長相很一般的女孩問你,“我漂亮嗎?”此時,你怎么回答呢?說謊話當然不是你的強項,但是說真話無疑會傷害到她,難道我們這個時候需要討論另一個話題,告訴她“你很可愛”。如果她的智商沒有問題的話,我想她能聽出你這句話的弦外之音。
講一個設有圈套的故事吧,告訴他硬幣永遠有兩個面,哪一面更棒取決于不同的情形,打賭誰贏永遠取決于事先的約定,所以漂亮女孩不一定總是能夠贏得競爭的優勢。
3、狹隘的眼光
如果你想讓某個人看到其當前現實能力之外的事實,那么你就要利用故事,使他在廣闊的世界里遨游,并使他長期保持著足夠的興趣,以至于覺得故事是真實的。
我們每個人都只了解自己當前正在做的工作,而對別人領域一無所知,就象以前醫生開出的藥方,誰也不知道那些象蝌蚪一樣的阿拉伯文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醫生在向我們解釋病情的時候會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讓我們清楚他在講什么。我比較喜歡德魯克和漢迪的書,原因就是這些大師總是能夠從生活瑣事中體會到管理的真諦,正是這些故事讓我從一個銷售愛好者開始對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一切盡在不言中
生活總是能夠制造出很多的麻煩,讓我們無法對問題給出一個黑白分明的答案。醫生不會直接告訴病人已經到了生命晚期,他們總是很無奈地說,好好地享受一下現在的生活,有什么愿望沒有了結的就趕快了結吧。
面對公司過于嚴格的費用報銷制度,此時你無法跟公司說不,聰明的銷售經理講了一個競爭對手的故事,為什么對手的銷售人員總是能夠比我們更快地拿到銷售訂單,因為他們的很多生意是在酒桌上談成的。作為一名建材產品的導購員,你不能要求顧客盡快作出購買決定,此時一個“由于顧客猶豫不決,沒有當即購買最終產品賣斷貨”的故事更有說服力。講完這些故事,你只要保持沉默就可以了。
關于猶豫不決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在選瓷磚的時候,本來看上了一款就做流沙的客廳磚,結果因為猶豫和比較占去了2-3天的時候,等我再去買的時候,導購員告訴我這款產品已經出清,而且公司再也訂不到貨了。你知道我們當時心理的遺憾該有多大嗎?我對導購員簡直有了一種憎恨的感覺,為什么當初不催促我下定單呢?
5、不要再問我了
如果你是一名領導,總是會碰到下屬提出的各種問題,怎么辦?如果直接給他答案,他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多,就象很多人說的“把球踢給領導,領導成了守門員?!笨赡阋膊荒懿回撠熑蔚仉p手一攤“別來問我”,如果這樣的話,下屬對你除了失望以外,更有可能因此而迷失了工作的方向。
講一個故事告訴他,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解決。就象小馬過河一樣,松鼠說“河水很深,已經沒到脖子了”,而大象說“水很淺,才剛剛沒腳面”,而老馬鼓勵小馬自己下水了才知道水的深淺。領導就是那匹領路的老馬,讓小馬放手去干,去實踐。
如果只是簡單地給出一個答案,那么你給別人的只是一條魚;如果你給他講一個故事,那么你給別人的就是釣魚的方法。
6、做出演示
如果你是賣豆漿機的導購員,你當然知道怎樣才能把產品賣得更多,在賣場直接進行產品演示。但是我們是賣地板或者瓷磚的,怎么辦?一片、兩片的產品當然無法看出整體效果,那么我們就應該把已經裝修好的顧客家里的圖片放在展廳,然后為顧客講述一個溫馨的居家故事。
產品對比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銷售辦法,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減肥產品廣告都在使用這個技巧。通過使用某種減肥產品,一個身材臃腫的女人轉瞬間變成了細腰高挑的美女,關于減肥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開始猜測這個美女現在身在何方,情況如何?
7、告訴你的上司他錯了
跟領導的溝通永遠需要技巧,即使你和領導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在很多場合他仍然需要你的尊重,所以直來直去不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助理,該怎樣提醒他發言時一定要注意時間,時間拖得越久越讓人厭煩,就象懶婆娘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呢。方便的時候,給他講講你11歲的兒子參加演講比賽的過程中,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了精心準備,可是到了比賽的那天,主辦方突然說把時間由原來的15分鐘壓縮到5分鐘,你那出色的兒子可沒想過要埋沒自己的才華,他還是講完了15分鐘,即使評委只給了B。你的兒子事后很懊惱,如果知道當初評委給的是B,他寧可只講3分鐘。事實上,好的演講只要3分鐘時間。
8、不要告訴我做什么
直接給出指示可能會導致惡意的服從——表面上無條件的順從,事實卻很難認同你的決定。作為銷售經理,你會告訴下屬“服務精神”比“銷售技巧”要重要的多,但是對于那些剛出校門熱愛銷售事業的人來說,才不會認同你的觀點,他們認為銷售就是要講究策略、講究方法與人溝通的一門學問。別著急,這個時候,跟他講一個故事吧,就是“我們是怎樣冒著大雨在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把貨送到客戶門店,最終贏得了客戶信任”。
9、“說明理由”的故事
【摘要】 目的]對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在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臨床應用中的適應證進行探討。[方法]對4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進行綜合分類,按分類應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進行微創治療。[結果]42例患者均臨床療效滿意,神經功能按Frankel分級有明顯的提高。[結論]合理分類,嚴格掌握適應證,應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可達到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目的。
【關鍵詞】 脊柱外固定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適應證; 微創
本院設計研制的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自2004年8月應用于臨床實踐以來,使用范圍已從最初的治療胸腰椎單純壓縮骨折[1]逐漸擴展到結合椎間盤鏡技術治療有椎管狹窄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F結合本院的臨床應用經驗,對其在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臨床應用中的適應證進行初步探討。
1 器械特點
本院自主研制的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由經皮椎弓根螺釘(Schanz針)和體外配件組成。它是根據Magerl脊柱外固定器三維復位原理設計,由2棒、4釘為主,通過4個釘棒絞連部件組合,由小螺釘固定、調節,以實現釘棒外固定器對脊柱骨折的撐開、提拉、撬撥復位功能的裝置(圖1a):其依靠外固定器體外支點,加壓點及體內椎弓根這個“力核”,起撐開和加壓固定的作用(圖1b,2)。
2 臨床資料
本院于2004年8月~2006年9月應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齡16~73歲,平均42.5歲;其中T11 3例,T12 15例,L1 16例,L2 5例,L3 3例。所有病例均攝X線片和CT片,骨折椎體均有中柱結構損傷。對這組病例,根據突入椎管骨折塊的病理形態和椎管狹窄程度及神經功能改變進行了綜合分類。根據突入椎管骨折塊的病理形態分為4種:(1)A型(膨散型),碎骨塊細碎,向后弧形突入椎管(圖3a);(2)B型(嵌插型),碎骨塊呈大小不等的碎片嵌插入椎管內,可有翻轉(圖3b);(3)C型(平移型),碎骨塊呈大片狀,向后近似平行移位突入椎管內(圖3c);(4)D型(內聚型),碎骨塊未突入椎管(圖3d)。椎管狹窄程度描述則采用Wolter[2]指數,神經功能改變描述采用Frankel[3]分級。按此分類,如“B1C”即表示為嵌插型骨折,椎管狹窄指數為“1”,Frankel分級為C級。該組病例中,病例分類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A1型和D型采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體成形術,而B1、B2、C1和C2型均采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間盤鏡技術。
3 手術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在C型臂X線機監視下在傷椎的上下椎體分別置入Schanz椎弓根螺釘共4根;準確置釘后,安裝釘棒系統的聯接裝置,分別進行縱向撐開和橫向提拉復位固定(圖9)。對傷椎有“蛋殼樣變”者再結合椎體成形技術,向傷椎內注射入填充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磷酸鈣骨水泥和自體骨3種,其中年齡在55歲以上并有骨質疏松的患者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他患者均用磷酸鈣骨水泥或自體骨(圖1b、1c、1d)。而對于撐開復位難以解除椎管狹窄者則在傷椎椎管狹窄處行椎間盤鏡下減壓術。
4 結果
本組42例病例,均安全完成手術,無1例發生嚴重并發癥,臨床療效滿意。所有患者術后腰背部疼痛明顯緩解,術后患者隨訪時間6~28個月,平均15個月,有神經功能障礙的病例均有明顯改善(表1),復查CT片提示椎管狹窄基本解除。術后無神經損傷并發癥,針道皮下感染4例,椎體高度丟失1例,螺釘松動2例,螺釘斷裂0例。
5 討論
5.1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應用的優勢
本院研制成功的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穩定性[5],對脊柱受傷節段實施彈性固定,固定時間短,不會因長期固定而導致內置物衰敗和鄰近節段間盤退變等并發癥,只要掌握恰當的適應證就可望部分替代內固定手術治療。
圖1a WS-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實物圖(略)
圖1b 術中利用外固定器體外配件撐開復位(略)
圖1c L2爆裂性骨折側位X線片(略)
圖1d L2爆裂性骨折術后側位X線片(略)
圖2 脊柱外固定器體外配件工作原理示意圖(略)
圖3a A型骨折(略)
圖3b B型骨折,(略)
圖3c C型骨折(略)
圖3d D型骨折(略)
表1 不同類型骨折術前與術后的神經功能對比(略)
5.2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應用的適應證的探討
本院為更好的指導臨床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的應用,提出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綜合分類。該分類重點關注了突入椎管骨折塊的病理形態,因為突入椎管骨折塊的病理形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神經損傷程度及相應手術方式的選擇。
5.2.1 A型(膨散型),多為均勻暴力所致,后縱韌帶一般均完整,椎管狹窄指數在“1”以內,故神經損傷癥狀輕或無,手術可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體成形術。
5.2.2 B型(嵌插型),多為強大暴力所致,嵌插入椎管骨折塊在受傷瞬間對脊髓造成了損傷,故多有明顯神經損傷癥狀,且因局部骨折片嵌插可并有翻轉,處理難度較大,故椎管狹窄指數為“1”以內的Frankel分級C級以上(含C級)的病例仍可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間盤鏡技術,而椎管狹窄指數為“2”的病例在L2以下且Frankel分級D級(含D級)以上,方能慎重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間盤鏡技術。
5.2.3 C型(平移型),也多為強大暴力所致,但其骨塊為平移,故椎管狹窄指數為“1”以內的Frankel分級B級以上(含B級)的病例仍可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間盤鏡技術,而椎管狹窄指數為“2”的病例在L2以下且神經癥狀在Frankel分級D級以上(含D級),也可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間盤鏡技術。
5.2.4 D型(內聚型),因碎骨塊未突入椎管,故神經損傷癥狀輕或無,手術可選擇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結合椎體成形術。
綜上所述,結合本院應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實踐,作者認為:合理分類,嚴格掌握適應證,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聯合椎體成形術或椎間盤鏡技術椎管減壓可達到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目的,可最大程度地減少開放手術量。
【參考文獻】
[1] 王文軍,陸凌云,宋西正,等.經皮椎弓根釘系統聯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折[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6,116(9):663-666.
[2] 侯樹勛,邱貴興,陳仲強.脊柱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448.
[3] 蔣協元,王大偉,韓士章,等.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1.
關鍵詞:骨折;椎弓根;螺釘斷裂
中圖分類號:R6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12)04—0576—03
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系統是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其技術已相當成熟。但也存在著相關并發癥,椎弓根螺釘斷裂就是其中之一。筆者收集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脊柱外科2005~2010年收治的采用椎弓根螺釘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256例,分析12例椎弓根螺釘發生斷裂的原因。
1 臨床資料
2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84例,女72例;年齡16~62歲,平均34歲。胸腰椎骨折按照Denis三柱理論分型:前中柱骨折160例,中柱骨折45例,中后柱骨折25例,三柱骨折26例。手術均選擇后路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系統內固定術,并均行植骨融合,按植骨類型分椎間植骨113例,后外側植骨98例,后側植骨45例。使用橫桿196例。術后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對有脊髓損傷患者予神經營養治療。術后嚴格臥硬板床6周,期間加強腰背肌肉鍛煉。佩戴支具3個月,避免劇烈運動和體力勞動。
2 結果
256例患者中12例患者出現椎弓根螺釘斷裂,男8例,女4例。術后發生斷釘時間3~23個月,平均18個月。胸腰椎骨折內固定術后斷釘率為4.69%。斷裂數量按三柱分型,涉及前中柱骨折3例(1.87%),中柱骨折1例(2.22%),中后柱骨折3(12%),三柱骨折5例(19.2%)。斷釘按植骨類型分椎間植骨3例(2.65%),后外側植骨3例(3.06%),后側植骨6例(13.3%)。使用橫桿發生斷裂4例(Z.04%),未使用橫桿發生斷釘8例(13.3%)。未使用橫桿組明顯高于使用橫桿組(P
3 討論
3.1 骨折類型的對螺釘斷裂影響
中、后柱的中后柱骨折和三柱骨折螺釘斷裂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類型骨折,說明螺釘斷裂與骨折類型有關。中柱是脊柱三柱結構中承受應力最大的部位,脊柱承受屈伸載荷的能力喪失,行螺釘內固定后,螺釘承受的彎曲力矩更大。同時,撐開復位后若未行可靠的椎間支撐植骨,也增加了彎曲或斷釘的概率。就椎管減壓而言,不如前路手術直視下減壓徹底。故有學者主張,對嚴重爆裂型椎體骨折,應盡可能行前路減壓+植骨+內固定,以達到椎管徹底減壓、保留脊柱后柱完整性及穩定性的目的。
3.2 常用植骨方法對螺釘斷裂的影響
引起后路脊柱內固定松動、斷裂的原因較為復雜,其中植骨融合質量不高是其主要問題。目前,就防止或減緩骨質疏松等問題,實現真正的骨愈合仍然未能完全解決。常用的植骨術式中,椎板植骨存在植骨融合范圍不足,遠期效果不良的缺陷,是幾種后路胸腰椎融合術中效果最差的,不能有效地防止斷釘的發生。而單純用骨碎塊行橫突間植骨并不確切,由此造成應力集中在內固定物上,使釘棒系統長時間處于高負荷狀態,最后金屬疲勞,釘棒斷裂。從力學角度來講,外側植骨融合是難以達到骨性融合的。張貴林等報道,橫突間植骨融合早期不能有效地防止斷釘的發生。椎間植骨是目前最為可靠的融合方式,本研究顯示,椎間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釘斷裂發生率最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胸腰椎運動中心多位于椎間盤處,植骨區越接近運動中心受運動影響越小,越有利于植骨融合;椎間植骨融合區處在壓應力刺激下容易愈合,可以減小應力集中作用,增加內固定的抗疲勞性能,對內固定具有保護作用,同時椎間植骨床血運豐富,植骨量大。胸腰椎骨折如果行后路椎弓根內固定,最好行椎間植骨融合或后外側植骨融合。徐兆萬等認為椎間、椎體內聯合橫突間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穩定性,符合人體生物力學原理,能有效降低內固定斷裂的發生。
目的:觀察研究四肢骨折患者樹脂石膏固定后護理的特點。方法:四肢骨折患者156例,分別對用樹脂石膏固定和傳統石膏固定患者石膏固化特點、舒適度、護理特點及差異等多方面進行觀察和研究。結果:樹脂石膏固定組的46例骨折患者中無一例發生松動、嵌壓或折斷;骨折愈合良好,無骨折延遲愈合或骨不連的現象,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石膏組(p<0.05;p<0.01)。結論:樹脂石膏固定較傳統石膏固定具有固化速度快、硬度較強、無污染、易于調整、透氣性和舒適性較好等優點,且利于骨折四肢的護理和觀察。樹脂石膏較傳統石膏更有利于四肢骨折的各項護理措施,促進創傷的早日愈合及功能的康復。
【關鍵詞】樹脂石膏;傳統石膏;四肢骨折;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0-55-02
小夾板和石膏是四肢骨折外固定的傳統方法。小夾板具有可保持連續可調節的功能、保持復位的骨折、利于功能鍛煉等優點,但也同時存在個別固定不夠牢固、或因墊布置放不佳而易造成局部壓傷等問題。石膏固定具有成本低、易于成形等特點,但是其一旦成型后無法修正,且易潮解及斷裂[1,2]。近年出現的樹脂石膏,在一些方面有所改善,臨床應用逐漸廣泛。本文就我科自2011年1月以來在臨床上使用樹脂石膏與傳統石膏繃帶的固定和護理特點進行了比較觀察。
1 臨床資料
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四肢骨折患者156例,隨機各選取46例患者采用傳統石膏固定(12~14層石膏繃帶)和樹脂繃帶固定者(上肢2層,下肢3層)進行石膏繃帶的固化速度、牢固方便程度、舒適度等的觀察研究,判定標準見表1。并研究其護理工作特點等。觀察結果采用spss軟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p<0.01為差異有非常顯著性。表1 固定繃帶固化速度、牢固方便程度和舒適程度判斷標準(略)
2 結果
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樹脂繃帶的固化速度明顯快于傳統石膏繃帶,其牢固方便程度和舒適性也明顯優于傳統石膏繃帶。46例樹脂石膏固定的骨折患者中,無一例發生松動、嵌壓或折斷,骨折愈合良好,無骨折延遲愈合或骨不連的現象。詳見表2~4。表2 兩種石膏繃帶固化時間比較(略)注:與傳統石膏組比,*p<0.05,**p<0.01表3 兩種石膏繃帶牢固方便程度比較(略)注:與傳統石膏組比,**p<0.01表4 兩組石膏繃帶舒適程度的比較(略)注:與傳統石膏組比,**p<0.01
3 討論
雖然樹脂石膏價格相對較高,但其具有易于固化、易于調整、硬度較強、無污染、較好的透氣性和相對輕的質量,使患者的舒適度感覺有明顯的改善。因此,較傳統石膏固定有著較為明顯的優越性,為四肢骨折固定后患者的護理提供了方便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樹脂石膏固定后,雖然大部分患者不需再做調整,但仍有個別患者因肢體腫脹消退后,需行樹脂石膏繃帶的調整及加固。本組病例中有19例(17%)樹脂石膏發生松動,需要重新塑形。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石膏的松動情況,如發生松動,可及時采用電吹風加熱,對原樹脂石膏重新調整塑形。
對于有皮膚破損等的患者,要在傷處對樹脂石膏進行開窗處理,窗口要比傷口稍大些,便于對傷口的觀察和創面換藥等。開窗處勿完全剪斷,換藥、觀察后可再次加熱,將窗口關閉復原。
由于樹脂石膏具有防水、遇水不軟化、有一定透氣功能等優點,因此,可利用此特點加強皮膚清潔衛生的護理,利于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濕疹、皮膚感染等的發生。46例中無一例發生濕疹、皮膚感染等。
由于其重量輕,僅為傳統石膏的1/3,同時其具有透氣功能,使患者有相對輕松的感覺,利于對患者的翻身護理、功能鍛煉等。因此,可利用此特點加強患者的主動和被動功能鍛煉,促進骨折后的功能恢復。
樹脂石膏較傳統石膏具有固化速度快、硬度較強、無污染、易于調整、透氣性和舒適性較好,且利于骨折四肢的護理和觀察等優點。與此同時,應注意防止塑模過程的燙傷發生,并隨時注意觀察肢體骨折處和遠端循環等情況,及時根據固定效果和肢體循環情況進行重新塑型,促進骨折的早日愈合及功能康復。
參考文獻
[1] 劉成招,張幼珍.石膏托結合夾板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體會.中醫正骨,2000,10(1):37.
關鍵詞:芳綸布;隧道;加固;粘貼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road tunnel, rail tunnel and urban rail transit tunnel is expanded in large scale and number. With the service time rising and the impacts from vibration of vehicle running and the surroundings(especially the nearby ground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asons, cracks, block falling and ellipsoidal deformation occur in tunnel.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crack repair and patching materials such as grouting are unable to fully meet the demand for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aramid, as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FRP) material, in addition to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high elastic modulus,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urability that traditional materials have, has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strong alkali-resistant, non-conductivity, anti-dynamic loading, impact resistance. Attaching the aramid to the cracks of tunnel can withstand earth pressure from the cave top and walls, and increas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In addition, requiring catenary traction, urban rail transit tunnel and electrified railway tunnel has a high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s’s insulativity, which can be met with aramid.
Key words: aramid; tunnel; reinforcement; attach
中圖分類號: 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芳綸纖維布的性能
土木結構工程常用的FRP復合材料主要有芳綸纖維(AFRP),碳纖維(CFRP)和玻璃纖維(GFRP),其材料形式主要有片材、棒材和型材。所有的FRP都有一些共同的性質:輕質高強、高彈模、在拉斷前均為彈性,熱膨脹系數低、各向異性、耐腐耐久性能好等,所以在土木結構工程中應用潛力巨大。另外,FRP復合材料使用維護成本低、可以自由裁減、節省材料、施工便捷,雖然其前期投資較大,但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看效益明顯。
芳綸纖維(AFRP),其主要成分是對苯二胺聚合物(PPTA),其中既含脂肪族主鏈又含芳香族主鏈,所以有牢固的分子結構,芳綸纖維是由直徑為12um左右的單絲匯集在一起形成的多纖維狀結構,芳綸布是芳綸纖維由單向或雙向排列形成的一種片材,常用的是單向片材。
芳綸布按纖維布單位面積質量分為280g/m2、415g/m2、623g/m2、830g/m2等規格,按寬度分為300mm、400mm、500mm等規格。單項芳綸布力學性能如表1。
表1 單項芳綸布力學性能
項目 拉伸強度/MPa 拉伸彈性模量/GPa 伸長率/%
指標 ≥2000 ≥110 ≥2.0
它具有輕質高強、高彈模、防腐耐久性能好等特點,其次,它還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抗堿腐蝕能力強、不導電、抗動載、抗沖擊性能好,這就使它能在絕緣性要求高的場所如地鐵、隧道及電氣化鐵路上路橋的施工。另外,由于它是一種有機材料,所以和同是有機材料的樹脂的浸透能力較,芳綸固化時間相對較短,經濟效益相應就提高了,有著其它FRP材料所不能比的優勢。
隧道內粘貼芳綸纖維布的施工方法和工藝要求
2.1粘貼芳綸纖維布前準備工作
Ⅰ、對受損管片的裂縫進行環氧灌漿修復處理;
Ⅱ、對受損崩角掉塊管片采用環氧砂漿進行修復并找平;
Ⅲ、對管片受損位的螺絲孔進行環氧砂漿充填找平;
2.2施工輔助工具
打磨機、大灰刀、攪拌桶、太陽燈照(烘管片用)、平整刮壓鐵刮壓(用于粘貼后刮壓布面)、磅秤、量杯、滅火器、暖風機等。
2.3一般要求
2.3.1施工必須遵循下列工序進行:
施工準備;
混凝土表面處理;
配制并涂刷底層樹脂;
配制找平材料(環氧砂漿)對不平整處修復處理;
粘貼芳綸纖維布;
表面防護。
2.3.2施工宜在5℃以上環境溫度條件下進行,并應符合配套樹脂的施工使用溫度。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使用適用于低溫環境的配套樹脂或采用升溫處理措施。
Ⅰ、施工時應考慮環境濕度對樹脂固化的不利影響。
Ⅱ、在表面處理和粘貼前,應按加固設計部位放線定位。
Ⅲ、膠粘劑配制時應按產品使用說明中規定的配比稱量置于容器中,用攪拌器均勻攪拌至色澤均勻。攪拌用容器內及攪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及雜質。應根據現場實際環境溫度決定樹脂的每次拌合量,并按使用要求嚴格控制使用時間。
2.4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