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朝小誠的黑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如果蝸牛有愛情》,作者是丁墨。
3、《假愛真做》,作者是圣妖。
4、《心肝》,作者是長著翅膀的大灰狼。
5、《徐徐誘之》,作者是北傾。
6、《人生若只初相見》,作者是梅子黃時雨 。
7、《只想和你好好的》,作者是東奔西顧。
8、《微微一笑很傾城》,作者是顧漫。
9、《很想很想你》,作者是墨寶非寶。
本《明君良臣肖像冊》35對開,計70開,對題畫像贊,繪帝王像5幀,功臣像28幀,為66開。前有明人篆書引首“明良真像”四個大字,每字一開。肖像畫絹本設色,對題文字黑白紙本,蝴蝶裝,冊頁高40.8厘米,寬31.3厘米,畫心長32.2厘米,寬25.3厘米。從本冊對題畫像贊里的弘治時期史家、刑部尚書“彭韶贊日”(彭韶(1430―1495),字鳳儀,謚惠安,福建莆田人。天順元年(1457)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官員外郎、郎中、四川按察副使,按察使、廣東布政使)的引用,可知此冊是根據明弘治朝的肖像畫而畫的,并采用了晚明以來最典型的“波臣派”畫法。全冊計有朱元璋皇父朱世珍、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憲宗朱見深、明世宗朱厚熄5位帝王,28位功臣計有劉基、徐達、常遇舂、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等7位開國功臣和宋濂、王偉、章溢、解縉、方孝孺、周忱、彭韶、陳碹、楊士奇、吳訥、于謙、李陽、丘溶、陳獻章、羅倫、蔡清、楊一清、謝遷、王鏊、胡世寧、湛若水等21位功臣耆儒。如同東漢的云臺二十八將一樣,此冊也選擇有二十八功臣。本冊肖像君臣像共計33幀,是目前見到的“小像”最多的冊頁之一。
據歷史記載,歷代帝王將相的影像,如宋代帝王后妃像原先多為各處神御殿、天章閣及欽先孝思殿所供奉。至靖康之難,宋高宗奉神御南下,崇祀于景靈官及各宮觀內。元滅宋后,兩浙宣撫使焦友直將臨安的經籍圖書文物呈進,由海上運至大都,兩宋帝后畫像隨之入藏元內府。據《元史?祭祀志》記載,元代在皇室專用的寺廟附設有專門供奉歷代帝王御容的神御殿,舊稱影堂。我們今天通稱的“影像”實際上是指自明代開始的從皇宮到民間都流行的“大影”和“小像”,明清兩代通稱為“影像”。
所謂“大影”是指穿朝服的全身衣冠像,通常掛在祖廟、宗廟、家廟、影堂或客廳當中。明代皇家的掛影像地點,明初是在文華殿西室,中晚期是在南薰殿內。今天在北京、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尚能見到明代皇家的“大影”傳世作品。所謂“小像”專指穿便服的半身像,也是明清衣冠像中最主要的樣式。宮廷“小像”與民間“小像”的區別很大?;蕦m“小像”多是依據宮廷粉本(底本)而畫,或是皇帝頒旨由宮廷畫家或專門的畫工所畫,有相當的保密性質,其流程受到皇宮大內的諸多限制與太監們的監視,特別是在明代皇宮還受到西廠錦衣衛的看護。而民間“小像”的創作與繪制無論是在材料、畫法和觀念上,都受到畫工眼界的限制,有多種形態:貴胄官僚、文人士大夫之屬的“小像”多是行樂圖、雅集圖、巡行圖等;以忠臣孝女為題材的歷代忠臣烈女圖,在明代初期十分盛行,尤其是到了晚明,隨著刻板技術的高度發達,在各類書籍中的插圖中隨處可見歷朝歷代的皇帝功臣小像。民間畫工的畫像隨意性相當大,服飾、姿態、情形、體貌特征千人一面者居多。比較一致的是他們都是按照《畫工口訣》來畫的,如“坐五站七”――坐像是五個頭高,站著是七個頭高。明清兩代的民間畫像使用的材料通常與皇宮用料無法比擬,且要求也不同。皇宮小像是為太廟、功臣祠而畫的,其服裝、冠飾都是依照像主生前的地位而定的;民間小像則完全是為了家族一代一代傳下去的“底本”,并不關心穿什么服裝,文人更多的是穿儒士服。
目前學術界一種觀點認為“小像”是“大影”的粉本(底稿),或者是為了保存影像資料而畫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小像”和“大影”一樣,也是獨立的作品。此冊《明君良臣肖像冊》是沒有署款的“小像”,究竟是宮廷繪制,還是民間所畫?既然是根據弘治朝的肖像畫而繪,卻采用了明末清初的“波臣派”畫法,這又如何解釋?本冊的繪制時間是明末,還是清初?究竟是何人所畫?此“小像”究竟是“大影”的粉本,還是獨立的作品?
《明君良臣肖像冊》的目鑒
第一,此冊裝裱是明末清初的裝裱樣式,包漿自然,用明代蘇州綾子鑲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是典型的晚明裝裱,即蘇州裱、揚州裱的混合裝裱冊頁樣式。影像部分是蘇州裱,畫像贊部分是揚州裱。既有蘇州裱的素凈清新、典雅大方,又有揚州裱的純樸厚實、古色古香,對題二面各有不同,各取其長。
另外,明清兩代的冊頁開本都是偶數,此冊33對開,正好是66開,也是偶數,與明末清初的冊頁數目也是吻合的,當是明末清初無疑。
第二,本冊引首上的隸書“明良真像”四個字,用筆方圓兼備,藏露互現,俯仰有度,雄渾厚重,寓巧于拙,與明末清初隸書的“尚奇”風格是吻合的。仔細比較此四字,其主體書風以隸書為間架結構,但還有篆書和草書的寫法在里面。如“明”字的“月”旁有晚明篆書書寫特點,是繼承李東陽(1447―1516)的“隸法作篆”的寫法;“像”字的單人旁又明顯有“草書”寫法的特點,即晚明出現的所謂“草篆體”寫法。此四字沒有清代仿漢隸書風的痕跡,是晚明時期無疑。
第三,本冊小像的畫風,是明末清初流行的“波臣派”畫法。此畫法是由曾鯨(約1567―約1650)創立的,從明代萬歷(1573―1620)晚期到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十分流行。此畫法注重暈染傅彩,富有質感,不僅是中國傳統肖像手法的具體運用,而且吸收了利瑪竇等人帶來的西方繪畫具有立體感的“凹凸派”的表現手法。
本冊引首題寫的“明良真像”,明確說明是寫真。中國肖像畫“寫真容”“寫真像”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需要說明的是“江南畫派”與“波臣派”的區別,理論家張浦山(1685―1760)在《國朝畫征錄》中說:“寫真有二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然后傅彩,以取氣色之老少,其精神早傳于墨骨中矣,此閩中曾波臣之學也。一略用淡墨,鉤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畫家之傳法。而曾氏善矣?!庇置癯醍嫾谊悗熢f;
“傳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機軸。其法重墨骨,而后傅彩暈染,乃至數十層,其受西洋畫法之影響可知。”即從“江南畫派”開始,接著是“波臣派”,再到清康熙、乾隆年間用西方傳教士郎士寧、王致誠等西洋畫法,這都是“寫真像”。
本冊對題的畫像贊文字的書法也是一個重要的佐證。本冊畫像贊部分是由三至五個人所寫的,其書法風格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臺閣體,占二分之一以上。所謂“臺閣體”是以工整見長的小楷,因明成祖朱棣的偏愛而成為明代官方的標準書體。其實,臺閣體早在宋代就已經存在,但真正普及是在明代。如本冊沐英、方孝孺的畫像贊,法度謹嚴,點畫巧妙,轉折分明,提按清楚,運筆便捷利落而沉實;線條的輕重、粗細有變化,其收筆、落筆、撇捺、轉折勾挑處,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牽絲搭筆顯得十分自然。
第二類是文徵明的小楷風格,如本冊章溢、彭韶的畫像贊,筆畫入鋒爽快,橫多尖起圓收,折筆干凈利落,豎畫堅挺峻健,撇捺勻穩平和,結體緊密道健,總體風格清新爽潔、溫純閑雅。
第三類是董其昌風格的小楷,如本冊的吳訥、于謙的畫像贊,以顏真卿為宗,其結構稍向右上聳拔以增加動感,化雄強端穆為平和疏秀,典雅而不失樸實,清和而不乏嚴密,且饒有生趣,平易簡淡而有出塵之意,格調很高。
第四,從人物服飾上看,根據《明史?志第四十三?輿服三》記載,明代的文武官員服飾分為朝服、公服、常服三種,而在肖像畫中畫的是常服或朝廷的賜服。如本冊中的楊一清像,頭戴烏紗帽、身著高圓領蟒衣。細查《輿服志》可知:“內閣賜蟒衣,自弘治(1488―1505)中劉健、李東陽始?!睏钜磺?1454―1530)為明朝名臣,“官居一品,位極人臣”,歷侍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兵部、戶部、吏部尚書,武英殿、謹身殿、華蓋殿大學士,左柱國,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兩次入閣預機務,后為首輔。這說明本冊的功臣肖像完全是依照輿服志的規定來畫的。再如退仕歸隱的劉基的畫像,頭戴四方平定巾,身著鑲有黑色寬邊的藍色袍子,與明代讀書人的裝束是一致的。
[關鍵詞]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情
一、諸葛亮形象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一部長篇歷史主義小說,他以宏大的結構,精妙的構思,豐富的人物為我們呈現了一幅風起云涌的三國時代畫卷。諸葛亮無疑是這幅畫卷的主要人物,是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1、雅士的諸葛亮
其內心之優雅,保持著“我本是臥龍崗閑散人”的灑脫;其居住環境之清幽,不富麗堂皇卻別有韻味;其結交之朋友,雖不為官卻對天下大事有著清醒認識;其題詩詠句寓意精妙高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亮風采于此可見一斑。劉備第一次到臥龍崗就聽到有人吟詩“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二顧茅廬時聽到“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火虛,疑是玉龍斗。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保ㄈ呋兀┰娋湟淮伪纫淮卧⒁馍羁?,從側面烘托出諸葛亮雅士之形象。此極言其雅士之風流。
2、賢臣的諸葛亮
自比管仲、樂毅,對蜀漢事業兢兢業業,對劉氏父子一心一意。幫助劉備匡扶漢室、一統天下作為自己的畢生目標。為劉備制定“先取荊州為家,后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戰略決策。劉備死后對劉禪也是忠貞如故,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嘔心瀝血的幫助劉禪實現一統天下。諸葛亮為了劉氏父子奉獻了自己全部的熱血和青春,自己卻是這樣的勤儉節約,對后世兒女也是如此要求,他成為了后世賢臣形象的代表。
二、性格悲劇
1、用人不當的性格悲劇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補綴乾坤之能,在知人用人方面卻犯了二個大大的錯誤,致使 決定蜀漢命運的大好機會被錯過。
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先取荊州為家,后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荊州是北伐曹魏南攻孫吳的絕佳戰略要地,劉孫為了荊州長期明爭暗斗,就連曹操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奪取的野心。大家都深知他的重要性,所以劉備在取西川時,諸葛亮留守荊州,關羽、張飛、趙云一并留下,荊州兵力遠比取西川的眾多和精良。但是,當龐統軍師戰死落鳳坡,劉備需要軍師時,便派關平給諸葛亮送信。諸葛亮當然明白劉備的意思是要關羽把守荊州。雖然諸葛亮深知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剛愎自用、缺乏謀略,對關羽守荊州頗為擔憂但還是交給了關羽,而不是最合適的人選趙云。諸葛亮之所以聽從了劉備的安排,可能是怕傷害了劉、關的兄弟之情,礙于劉備的情面,但是當君主的決策失誤時,作為臣子是一定要勸解的,而不能任其將錯誤發展下去。常言說“文死諫,武死戰”,諸葛亮作為臣子沒有盡到自己勸諫的責任,如果他對劉備分析了利弊那么或許劉備就會改變自己的主意。當關羽一步步違背諸葛亮臨走囑咐的八字原則“北距曹操,東和孫權”時,一步步破壞著諸葛亮一手建起來的“聯吳抗曹”原則時,諸葛亮不僅不及時制止相反迎合關羽驕傲自大的脾性,稱贊關羽為“美髯公”。到后來關羽怒罵諸葛瑾并且拒絕與孫權之子聯姻,諸葛亮才意識到荊州危矣,但他還是沒有采取果斷措施調回關羽,致使荊州失陷、關羽被殺。接下來的張飛被殺以及劉備傾蜀國之力討伐孫權,劉備病死白帝城,都是由關羽被殺而引起來的,可以說是由于諸葛亮的用人不當而造成了這一系列苦果。
2、事必躬親的性格悲劇
諸葛亮自隨劉備出山后,一直兢兢業業、小心謹慎的做著自己分內之事。伺奉劉備時,擔當著“軍師將軍”和外交說客,負責著后方物資保障工作,負責著外交締結聯盟,沒有直接參與軍事戰爭。在軍國大政上“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在軍中事務上“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閱覽”;在人生信條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這種事必躬親的態度,使他身體每況愈下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一百三回》)。抓大放小,統領全綱,才是一個將帥應有的作為,若事事都要親力親為,誰都不可能忙的過來。諸葛亮逝世時年僅54歲,恐怕和他事事親為有直接關系吧。
諸葛亮事必躬親的另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導致蜀國人才匱乏,出現了“軍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嚴峻局面。在諸葛亮死后更是越演越烈,出現了蜀國后繼無人的情況,奸臣、宦官一味蠱惑劉禪,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亡國。出現這樣的結果只能說明諸葛亮對人才的教育不夠,沒有讓人才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揮,沒有開發出人才的潛在價值。據歷史記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天賦很好,聰明伶俐、有膽有識,雖然不能和諸葛亮相提并論但也遜色不了多少,在當時也算是小有名氣。而諸葛亮一直忙于蜀漢事業,沒有多少時間輔導和教育兒子,更沒有給兒子待在自己身邊進行鍛煉的機會,所以諸葛瞻的潛力并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在后來的領兵作戰中屢屢吃敗仗。諸葛亮一人獨支蜀漢大權,而且又事必躬親,其他的文人武將沒有發揮才能的機會,魏延是一個有謀有膽的武將,屢次向諸葛亮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諸葛亮不但不采用反而說魏延有謀反之意。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兵分二路,由子午谷、斜谷進擊,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的大膽構想,諸葛亮沒有采納,在以后的北伐中都沒有給魏延盡情發揮才能的機會,在自己死后還要安排人除掉魏延。諸葛亮在識人知人用人上不僅不加以培養還極力的排除異己,致使蜀國人才匱乏。
三、諸葛亮悲劇原因
時代悲劇
水鏡先生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道出了諸葛亮的悲劇。諸葛亮出山時,劉備無寸土之地,但三分天下乃大勢所趨,諸葛亮和劉備如乘風破浪一般創下了兩川二世三分鼎立的基業,這也是諸葛亮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時候。劉備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相互之間亦臣亦友,言行舉止少約束。以關羽敗走麥城為界線,蜀漢事業走上了下坡路,關羽被殺,劉備為報一己私怨舉蜀國之力討伐孫權遭到慘敗,白帝城托孤,諸葛亮身份由軍師轉變為相父。盡管表面上呈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實際上國力對比的發展對偏守巴蜀的劉漢已是日益不利。曹魏的強盛不僅使滅“魏”成為一廂情愿,反而自身被滅的危機倒是越來越緊迫。嚴峻的態勢發展使諸葛亮不能不時時憂患蜀漢的前途,“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三分天下,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九十一回)。劉禪軟弱昏庸,諸葛亮受托孤之重,自身為相父,獨自支撐蜀漢大局,在當時時代,諸葛亮能做到的就是形成三國鼎立,如果硬要違背天道發展規律形成一統天下,這不是人謀就可以辦得到的,“人定勝天”的前提條件是要符合規律。“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五)。諸葛亮的智謀才華不在伊商呂望之下,但是終其一生只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的結局,主要原因就是大漢氣數已盡,孔明“愿以只手將天補”是徒勞的,只能徒費心血耳。諸葛亮籌劃良久,想要在上方谷燒死司馬父子,結果傾盆大雨將滿谷之火盡皆澆滅,最后諸葛亮只能無奈的發出一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的感慨。劉備集團占得是“人和”,也就是得民心,但并沒有實現“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反不得人心的司馬氏卻三分歸晉使天下統一。六出祁山,諸葛亮舊病復發,姜維建議用祈攘之法延長壽命,結果主燈被魏延撲滅。這都說明天命難違。
蜀漢偏居一隅,人才匱乏,國力空虛,東西左右都不得突圍,坐等滅亡和以攻為守都是一樣的結局,諸葛亮深知這一點,所以在后出師表中說“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九十七回)處于這樣不尷不尬的境地中,諸葛亮唯有把希望寄之于北伐僥幸成功,但北伐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終究就是成功不了,而諸葛亮卻是為北伐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夙興夜寐,甚至為其搭上了性命。順應天命之人生活安逸,逆天命之人注定勞累卻并不能改變天意,諸葛亮不得其時至此一覽無余。
四、結束語
關鍵詞:書法;意象;藝術構造;意象構造
一、書法中的意象表達及其藝術構造性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說:“書者,如也(或若也、或也)”。如什么呢?茲摘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數則:“鐘繇書如云鵠游天,群鴻戲海”;“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蕭子云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碑評》曰:“《爨龍顏》若軒轅古圣,端冕垂裳?!妒T頌》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对圃煜蟆啡玳L戟修矛,盤馬自喜。《曹子建碑》如大刀闊斧,斫陣無前。”漢蔡邕在《筆論》中說:“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元鄭杓認為蔡邕的“象”就是“意象”。姜澄清先生也認為這指的是“創作者心中應存其意象”?!靶握呦笠?,勢者意也。”韓玉濤先生對書之勢做如是說:“勢就是風骨,勢就是境界,勢就是意象”。由“書——如——象(像)——意象”的邏輯推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書者,如也,如意象也。
書法之所以具有意象性首先在于其載體——漢字本身的象形性特征。我們知道,漢字是由圖像符號轉化而來的,在早期的書法作品如甲骨文和金文中,還能隱約看到古人造字的圖畫性特點。但若據此認為書法意象性僅由漢字的象形特征決定就不夠全面了。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指出“由象形變為不象形,是字體演變過程中最容易覺察到的變化。在整個古文字階段里,漢字的象形程度不斷降低。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本來大都很像圖形。古人為了書寫的方便,把它們逐漸改變成用比較平直的線條構成的、象形程度較低的符號,這可以稱為‘線條化’。”公認的最具表現力的書法形式則是最為簡化的行書、草書,這也說明了書法的意象絕不僅是狀物擬態的模仿,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內涵。而作為意象性另一端的“意”也并非文字本身的釋義。舉例來說明,中國的文字書寫具有雙重意象。第一層意象是對事物的寫征意象,屬字的本意。如“劓”,《說文》云:“刑鼻也,從刀?!边@是相當古老的一種鼻刑,刑始于兵,這種酷刑應是古老的征戰中以割鼻報功演變而來。“劓”字的本意,給人是一種殘酷的意象。然而作為書法書寫出來的“劓”字,其字形的另一層意象則可以讓人感覺到,左右偏旁的繁簡疏密之間,就像一老一少相持而立,相安和諧。而書法的藝術意象就在于這第二層意象,這是書法藝術的象外之意象。文字書寫之所以上升為書法藝術,是這第二層意象性在起決定作用。
可以看出,書法意象不是由漢字本身的象形性和表意性單獨構成的,而應是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構造結果。即是說書法意象是由創作者的主體投射,書寫過程中的形式表達和欣賞者的聯想和對作品背景的反觀共同構成的。正如楊小清先生所說的“藝術雖不是客觀的,但也不是主觀的。藝術是‘類’的客體主觀性在AB投射中由C的‘虛化’規則定位的,這是藝術存在的極其重要的屬性?!睍ㄒ庀笳沁@樣通過作者、作品、欣賞者三位一體共同構造,并受時代審美趨向和藝術規則影響而形成的。所以書法意象的形成不是死板的、具體的,而是變化的、虛化的,是在特定的時空范圍內由主客觀相互交匯作用產生的審美體驗。
二、書法意象表達的邏輯指向
既然把書法意象的形成看做主客體雙方共同構成的審美過程,可以將書法意象表達的邏輯指向歸結為以下幾點:
1.立象以盡意,得意而忘象的內蘊
中國書法以“意象”論書的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易》學思想和道學精神上?!吨芤住は缔o》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薄兜赖陆洝返牡诙徽律险f:“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弊鳛楸硪?、表象的文字其文化指向是最初的意,作為表現文字美的書法恰恰通過合理的表達將這種美表現出來了。
古典書論中,最早將“意象”二字并提的是唐開元時期的書法理論家張懷瓘,他在《文字論》中說道:“探文墨之妙有,索萬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潤色。雖跡在塵壤,而志出云霄。靈變無常,務動。或若擒虎豹,有強梁拿攫之形;執蛟螭,見蚴蟉盤旋之勢。探彼意象,如此規模。忽若電飛,或疑星墜,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鋒芒,如觀之,欲其駭目驚心,肅然凜然,殊可畏也?!彼J為以翰墨構成的筋骨神情,足以體現萬物之精魄,已將書法的意象表現性表達得相當完整。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一文之首指明“象”與“意”的關系:“圣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后天,書之用也?!睉斨赋?,書法中如“萬歲枯藤”、“千里陣云”之類的自然物象,不是再現自然物之形,而是自然物象意態美的寫征。亦是說,書法表現的是自然客體的情趣??梢姡瑫ㄖ邢笥锌梢娭?,如筆墨線條的特征;有不可見之象,即通過可見的筆墨在特定語境和條件下以聯想、通感的方式生成的象外之象。意,則書法所表現出作者的主觀情緒、神情和意志。書者的心情、情趣不可能直截了當或者一目了然地展示給欣賞者,而是通過藝術作品之象來“暗示”書者之“意”。意象二字一隱一顯,一本一用,概括得完整而精準,成為書法創作和賞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書法意象的自然取向
晉衛夫人的《筆陣圖》,其中將漢字基本筆畫以自然物態之象表述出來,如橫似“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其他如“陸斷犀象”、“百鈞弩發”、“萬歲枯藤”、“崩浪雷奔”、“勁弩筋節”,均是以自然之象比擬書法,成為后世書法理論的一大特色。唐李嗣真在《書后品》中評價王羲之書法時寫道:王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郁也,則氤氳蘭麝”;其草行雜體“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瑾瑜爛而五色,黼繡摛其七采”;其飛白體“猶夫霧觳卷舒,煙空照灼,長劍耿介而倚天,勁矢超騰而無地”,“又如松巖點黛,蓊郁而起朝云;飛泉漱玉,灑散而成暮雨……”這其中“有天時意象,有景觀意象,有人物意象,有色彩意象,有聲音意象,有香味意象,有膚覺意象……”書法作為藝術表現形式必然是人類追求自由,渴望窺見自然變化奧秘的手段,因此以自然之象喻書或是由書想到自然之象,都如馬克思所說是“對自我本質力量的確認”的表現。
3.書法意象的人文取向
“若而書也,修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為尚也。”骨肉、筋骨、肥瘦等是人們最初用人體意象類比論書的范疇,也是常見的方法,如“顏筋柳骨”是也。書法中人的意象美,也在由表象到內在的發展。由此推及楊雄的“書,心畫也?!比龂婔怼豆P法》:“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書法美的賞鑒本身就體現了古人對自己身體的認可與欣賞,正如黑格爾在《美學》中說:“自然美的頂峰是動物的生命美。而最高級的動物美正是人類形體的優美?!睂τ扇藙撛斐龅奈淖忠悦赖男问奖磉_出來的書法給以人體美的類比不能不說是古人確認自我的自信顯現。
書法意象的人文取向還表現在人的氣質品味由書法作品中的反觀。姜夔說:“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癯,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攲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绷何涞邸豆沤駮藘灹釉u》覺得:王僧虔書如王謝子弟,奕奕有一種風流氣骨;蕭子云書,心胸猛烈,鋒刃難當;羊欣書如婢作夫人,羞澀不真;袁崧書如深山道士,見人退縮……
三、書法意象的構造過程
1.創造過程中的意象構造
首先是意在筆先的構思過程,王羲之所謂“意在筆先”的“意”,“并不是指某種抽象的道理,而是指具有藝術完整性的構思成果,也就是在形象、理性和感情相統一基礎上所構想的具有完整性的藝術形象”。作者在創作之前一定會對作品的整體風格、技法選擇、氣勢風韻等作出一個全面的構想,在腦中形成一個整體化的形式,并在紙上臆想出結果。然后是創作過程中的具體操作,不談具體技法,從空間構成上看,主要是對空間塊面的分割。如果把書法創作看作用黑色的顏料在白紙上作畫的話,整個書寫過程就是以長短、粗細、濃淡不同的黑色線條將白紙空間塊面分割開來,造成疏朗、緊密、渾圓、尖峭的不同空間塊面,這種黑白對比的空間構成是形成書法意象的物質形式,對于審美意象的生成有著重要作用。最后是創作過程中的調整、安排,這可以分為創作中和創作后兩個階段。創作中的調整主要指對章法構成的安排,這其中涉及陰陽、剛柔、動靜、疏密、巧拙、濃枯、暢澀等一系列對立風格技法的調和、轉換。其目的是要達到古人所說的中和的審美要求。創作后的調整是指物化形態的變換、調變,如紙質書作的裝裱、石刻、木刻等,這些形態轉換對書法表現效果將會產生新的作用,如裝裱產生的立體化效果,掛于壁上的可視效果,石刻的凹凸效果,經風雨殘蝕的金石(這是非主觀性的,但其拓本可以算作再創作的作品)效果都將對書法意象的生成造成影響。
經由以上幾個步驟,書法作品被創作出來,它的物化形態之中蘊涵著作者及其所處時代、社會的風格特征與審美取向,這些都將沉淀為書法意象的內質,伴隨著欣賞者的發掘而顯現為藝術化的意象。
2.欣賞過程中的意象構成
普通欣賞者面對一件書法作品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內容,即它用文字表達的那些詞句是什么。這是不為專業鑒賞家和書法家本身所肯定的,因為書法不是寫字。雖然在古代相當長的時期內,書法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是不分的,但這并不能說明古人欣賞書法是從實用性角度出發的,否則為何成篇累牘的書論以形象化的詞句贊美書藝,而沒有哪個稱某位書家書寫清楚、工整,便于識別。事實上到了文字成熟以后,書家們所孜孜以求的恰是突破篆隸那種對稱、規范的書寫風格,因而行草書成為最便于表達書法家個性風格的書體,過于規范缺少變化的書寫則動輒被給以“如排印板”、“狀如算子”的詬病??梢娦蕾p者首先應關注的應該是形式而不是內容。
對于書法作品的形式欣賞是一個由總到分再由分到總的過程。先是整體觀照,可以見到所書作品的大小,是何書體,字數多少,風格特征,這一步驟能使我們得出整體的評價,即書作是剛是柔,是雄強是秀俊,在心中生成或威武將軍或羅綺美人的人格形象;或雷霆閃電或微風拂柳的心理感受。接下來細賞作品,可以見到字的大小對比,長短安排,虛實映襯,方圓變化,濃枯調和,章法上的起承轉合,疏密穿插……這一過程具有歷時性,如同欣賞音樂和舞蹈,當音符傳至鼓膜,動作映入眼簾,觸動心靈,喚起美感,但前一音節與動作將不再復現,僅是作為完整作品的一個環節和作品本身不可分割。這時的欣賞者看到的將是流動的意象顯現,或如壯士扼腕,或如美人含羞,或如獅子搏象、或如鶴游碧霄,總之作品隨欣賞者活了起來。最后還是會進行統觀式的賞析,但這時的觀照不同于最開始的,經過前兩個程序的欣賞者已被作品的藝術魅力所帶動、感染,不自覺地將那一系列美的感受回味,回頭再來看作品,真是滿紙活物,無需通過目光的移轉整幅作品已動了起來。當然受欣賞者文化修養、見識閱歷等因素的影響,每位欣賞者的構造結果不會完全相同。但可以共通的是通過聯想與通感對書作中的自然物象特征與人自身生命力量的把握。
[參考文獻]
[1]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碑評[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3]蔡邕.筆論[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4]姜澄清.中國書法思想史[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
[5]韓玉濤.中國書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6]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7]楊小清.藝術構造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8]張懷瓘.文字論[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9]李嗣真.書后品[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0]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11]蘇軾.論書[M]//黃簡.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2]黑格爾.美學(1)[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班主任是個需要兼備學業和管理的崗位,平常的教學生活都是比較忙碌,那么為了來年更好開展工作,現在來制定一套計劃吧。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班主任上半年工作計劃范文,共同閱讀吧!
2020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計劃(一)
班主任都或多或少 都要擔一點責任.因此我在工作中也長短常的專心,盡量多接觸學生,對他們進行貼身教育,上行下效.真的很不錯,這些年學生也沒泛起什么大錯誤,我也一直很安心的工作.我與學生一直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達成共鳴,把培養學天生才作為當之無愧的任務.一個班的好壞與班主任息息相關.班主任是聯系學校與學生的橋梁,上級的指示精神要靠班主任傳達,學生的思惟、糊口、學習要靠班主任來調節.所以,作好班主任工作,有利于班上的學風正不正,學習立場端不端正,學習念頭是否明確的題目,
一、指導思想
當真踐行"八榮八恥"精神,在學校領導、機電部指導下從學校工作和學生思惟實際出發,抓好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各項班級流動,進步學生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遠景下,鼓勵學生走出社會,了解社會.
二、工作要點
(一)、了解、熟悉、認識全班
我班共有學生55人,而且全部都是男生,住校生35人.從綜合班分流過來,大部門學生學習成績差,一部門學生思想品德較差,受過處分的學生有二十幾位.本班的學生總體來看,成績不很滿足,少數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立場不夠端正,作思想工作的路還很長,需要花鼎力氣來整頓.尤其現在是高二,面對4科結業,一定要抓緊抓好.針對此情況,我計劃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逐步了解、熟悉、認識全班學生,其方式可利用課外流動交流、個別談話、家庭走訪、班會、班委會等.只有真正認識全班同學,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接下來的班主任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和實施.
(二)、班集體日常治理
1、班委遴派:根據學生特點當真遴派有能力、有號召力、品學兼優的人擔任相應班委職務,充分帶動全班同學向良性方向發展.
2、考勤治理:因事因病應先請假,請假時間在半天以內,由班主任批準;請假時間在半天以上、一周以內由班主任、部長批準;請假一周以上需報班主任并由學校領導批準.事后補假條一律視為缺課,缺課一天扣品行分10分,請假兩天扣品行分1分,遲到三次視為缺課一節,早退一次視為缺課一節.全班天天考勤情況由班長作具體記實,每月未交班主任統計.
3、利用流動課時間組織全班或班與班之間體裁流動,使學生做到勞逸結合,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以此增進班集體凝結力,使全班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4、積極開展轉化后進生工作,分析后進天生因,鼓勵匡助后進生,使其不甘落后,奮起直追,進而在全班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使全班學生共同提高.
5、教室內應保持安靜,值日生一要保持教室的干凈,二要保證安全(包括防火、防盜和用電安全).
三、思想教育
我班學生面對著人生的又一次十字路口,心理復雜,起伏變化大,情緒易受附近事物的影響,思想顯著會向積極或消極方向頃斜發展,因此班主任與學生建立和諧、同等的師生關系,把自己置于集體的一員,努力使自己成為與學生人格同等、心靈相通、情感交融的朋友和伙伴,就勢在必行.同時,積極協調并初步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思想教育體系,教育學生樹立弘遠理想,開拓立異,遵紀遵法,抓緊時間,耐勞努力學習,爭取在會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將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堅實的一步.
(一)、勵志教育、樹立決心信念
開學第一天,我就要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對他們說你們固然是被分流過來的,但你們仍舊是我們這里的優秀者,盡管前段時間因為各種原因退步或沒有提高,但你們只要自強不息、勇起直追,考上大學仍舊是有很大的但愿.
第一次班會課,我要求學生熟悉自己、認清形勢、并樹立決心信念、捉住現在、掌握未來:新學期,新面貌;新班級,新打算;新目標,新立場.本學期是你們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但愿你們與家長一起,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一個人生目標或近期一年半的目標,貼在課桌上醒目的位置,共同鼓勵、共同監視、共同實施.要學生把自己最賞識的一句話或名言或格言也貼在課桌上醒目的位置,時刻激勵自己,鞭策自己.
(二)、加強班風建設
1.鋪排班級流動
根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鋪排,以"熟悉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的三守一揚自我教育手冊"為載體,在期初對全班學生提出本學期班級德育文化主題:"立場決定一切".本學期的班級工作就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圍繞學校學生處提出的精細化治理工程,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符合學生春秋段特征的班級文化,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進步學生個體和群體的自我教育能力,進行了一系列實踐與探索.開展各項實踐流動.班主任與學生一起確定好本學期各項流動的主題,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課內外流動.
2.營造向上氛圍
根據學生的春秋特點,努力營造同等、圍結、和諧、進取的班級氛圍.(1)制定班級公約、班風,給自己班級取個班號"立場決定一切".(2)布置教室環境.如設立"公告欄"、"衛生角"、"我們的傍樣"等文化背景.(3)讓學生介入班級治理,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介入意識,提供顯示學生才華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自理自治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掘立異精神.
3.指導班干部培養工作計劃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當真選拔班干部,同時要精心培養班干部.第一,匡助班干部樹立威信;第二,鼓勵班干部大膽勇敢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提高,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四,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準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三)、班級考核評選
1.加強常規檢查評選
本學期學校將不斷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并繼承開展各項常規檢查評選流動,天天宣布檢查結果.班主任要切實從班級自身出發,加強宣傳發動,指導練習,將各項常規工作抓細抓實,力爭主動、科學、民主治理班級,切實抓好班風班貌建設.同時當真抓好班隊課、夕會課等,并常常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班隊流動,使班主任工作的治理更公道化、規范化、藝術化.
2.加強學科平衡.本學期抓緊抓好語文、數學、英語、電工基礎、電子線路五科,班主任要組織協調好各科老師公道鋪排拉差補差職員和時間,朝消滅分歧格率的目標奮進.
在新的素質教育下,學生的學習任務好似輕松了,但是我作為班主任卻有的放松.我要時刻繃著神經,要做到任何時刻為學生服務.只要班主任的工作做好了,學生安心的學習,我們就可以繼承合作,匡助學生考上大學是我們的義務.
做好班主任計劃和班主任工作總結是進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需要.通過計劃要熟悉上學期的不足,吸取經驗,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在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學會糊口"的過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深理論涵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我相信就能使自己能夠很好的勝任班主任這一角色.
2020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計劃(二)
20__下半年新學期即將開始,城關小學的各項教學工作也正逐步的進入正常運行。在本學期我將繼續擔任二年五班的班主任一職.經過幾年班主任教學生涯的洗禮,我深深感到當一名教師不簡單,當一名班主任教師更是難上加難。這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有如針般的細心才能創造出讓孩子茁壯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
.經過一年的相處,我已和孩子們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他們的學習,生活,自律都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將有利于我新一年的工作.當然,能夠讓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需要作為班主任的我不斷開啟思維,尋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建設班級,團結班級.
假期中,我針對孩子們的個性特點,班風班貌,向同學們提出了新的建議.這也將是我努力奮進的目標,計劃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實.希望在我與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創建出一個健康,快樂,上進的班集體.
我的四大目標:
第一,創立一種學風:認真,勤奮,刻苦,求是。
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認真”開始,認真的讀書,認真的上課,認真的做作業,學業的成功離不開勤奮和刻苦。
第二,培養一個習慣:自覺
低年級的孩子更注重的是習慣的培養,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今后的人生道路作好鋪墊。
第三 樹立一個信心:我能我行
自信心對我們的學習很重要。
第四 創設一個環境:良好的班風班貌
這一點尤為重要,集體的凝聚力是希望我們向著目標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做一個愛國愛民,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的優秀小公民。
只要我心中是真誠地為孩子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都為提升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磨練中得到提升,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各有不一,讓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2020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計劃(三)
在過去的三學期里,團結一致,奮發拼搏,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連續三學期被評為基安中學“文明班級”。別人眼里,她很優秀,可作為班主任,我知道她有著很多的不足和缺點。例如,她的就餐紀律不夠良好,部分學生自律性不夠,還有部分學生成績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她的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她的綜合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榮譽面前,我不敢懈怠,責任面前,我不能退縮。
記得有場優秀班主任經驗報告會曾經說過“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很優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那么這個班主任無疑是失敗的。”我不想做一名失敗的班主任。如果說學生是產品,那么班主任這一角色,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每個產品;班主任不經意的一句話,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學生的一生;班主任無意間的一個動作,也許能另一個不理想的班級“扭轉乾坤”。因此,有人說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時間長了,學生和你從性格到行為做法,到言行舉止,到看問題的方式方法,都越來越相近。我們作為與學生距離最近接觸最多的教育者,我們不能失敗。如果我們不幸失敗了,那么陪葬我們的可能是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乃至上千個孩子一生的幸福。
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育者要教育別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完善的人格,注意自身的形象教育。”言傳不如身教,在我們踐行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時,我們應該記得自己是人民賦予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為了使自己不負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稱號,也為了更好的傳遞中華教育事業的火炬,我參閱了很多資料,結合班級實際,思考了許久,心中粗略的繪制了一下本學期的班級工作藍圖。現就此予以說明:
一、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1.轉變教育觀念,健全學生人格。
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處理好教育教學的本質問題,明白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培養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青年,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思維的青年,培養具有積極向上、團結協作、奮發拼搏精神的青年,培養具有五心(忠心祖國、愛心社會、誠心朋友、孝心父母、信心自己)的青年。
學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不是機器,不是模具,他們不僅屬于學校,他們還屬于家庭、社會和將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要完成升學任務,我們還要塑造學生的人格;不僅要對現在負責,還要對將來負責。中學教育的學生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后繼教育仍有很多。所以,我們應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描繪未來生好的美好藍圖。我想這也就是吳校長所說的“是承認,還是成事的問題;是養成還是速成的問題;是內化還是外爍的問題。”所以,我們對待學生不僅要注重成績,更要注重他們的思想品質;不僅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還要注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養成。所以,我們對待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應該傾注真情,而不能予以歧視或忽視。
2.言傳身教,以誠取誠。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在我們耳邊我們常??梢月牭竭@樣的話語“老師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我做!”可見,我們的言行對學生有多大影響。所以,當我們要求學生做到時,我們自己應該首先做到。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妨在學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用我們的真誠去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當然,我們作為班主任應該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汲取新知識,擴大知識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讓學生信服,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持久而深遠。
2020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計劃(四)
一、導思想與工作目標
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標,以班級工作為基礎,深化學生自治,從細處著手,分層面地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創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建設積極、健康、向上、健康的校園文化,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大力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為此,在本學年里,我們校將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貫徹執行《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行為規范、法制及人生觀等諸方面的教育,努力將學生培養成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成熟,道德上高尚,行為上文明,心理上健康,文化上有修養,社會上有所作為的一代新人。
初二年的重點是進一步規范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習熱情和適當增強學習的壓力和緊迫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本學期主要是加大對作業,上課聽講效果的策略教育,讓他們強烈感覺到習慣不好帶來的壞處。思想品德方面主要是培養責任感,做事要有始有終,力爭做好,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主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二、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能否形成一個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團結和睦的集合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體中,教師開展教育和教學活動,才能收到較好效果。特別是初二年段,比較特殊,一些學生開始以“老大哥”自居,厭倦了規距的生活,因此更要注意做好引導工作。在培養班集體方面,本學期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設
開學初,由于班級教室的重新調整,我組織全班學生把教室布置好,讓教室的每一塊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意義。在具體布置時,針對班內學生的特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制定班級文明公約,張貼名人名言,使學生行有可依,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并設立評比欄。班組設置由專人管理的“圖書角”,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及時反饋學生情況,設置了班級日記,由班長負責記錄。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養
進入初二年以后,班干部換屆重新選舉,由學生民主投票,產生了一支能力較強,有一定影響力的班干部隊伍。對待班干部,我積級引導,大膽使用,注意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另外,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同時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務。 這樣,由于班干部積級配合,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全班,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2020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計劃(五)
本學期里,我跟著一年級的孩子們升上了二年級,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在孩子們成長的歷史長河里,一個學年也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然而,細節改變大時代,只要班主任好好規劃,費些心思,這個普通的學年依然能成為改變孩子的契機,讓孩子取得進步,超越自己。在新的學期里我準備從以下方面展開工作: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有學生59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7人。我們班孩子男女差距大,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做小動作,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部分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少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性,書寫有待于加強,這主要原因來自于我,我一定加強孩子們的書寫鍛煉。
二、班級管理目標
1、本學期繼續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文明禮儀,并潛移默化致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探索。
3、孩子性格各有不同,利用每個孩子性格上的不同特點,建立健全班委會,培養一批認真負責的班干部,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
4、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活動中得到鍛煉。
三、班級管理措施
(一)常規教育方面
1、本學期依然利用評比表,獎勵星星的制度,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分清是非黑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表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提醒,給予糾正。
2、利用每個星期的班會課,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本學期的教師節、國慶節和元旦等重大活動日還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會,使學生懂得尊師重道、愛國愛家的道理,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感,讓孩子們在感受別人的愛的同時,也要學會愛別人。
3、安排值日表,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并了解勞動的不易,更能珍惜現在的生活。
4、本學期有運動會,充分運動會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二)班級紀律方面
1、課堂紀律
要求孩子們課上認真學習,并積極發言,嚴格遵守課堂紀律,無論教師是否在教室,都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如果有違反紀律的現象,班主任將記錄在案。
2、課間紀律
課間時,允許孩子們在教室內外自由活動,班主任必須保證孩子們的安全,不讓孩子們有過激的活動,并督促孩子們多喝水。
(三)衛生方面
1、個人衛生:要求學生服裝整齊,不穿拖鞋,手臉潔凈,常剪指甲,每天隨機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督促學生搞好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