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局勢越來越嚴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孫壯志:
這輪俄羅斯的經濟危機對中亞國家的打擊比較大,因為中亞國家與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聯系非常密切,對外依賴性非常強,沒有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自身的造血機能非常差。俄羅斯短時間內走不出危機,可能還要持續兩三年,這對中亞國家的影響非常大。另外,近來世界原料市場、能源市場價格低迷,依賴能源和原料輸出的中亞國家收入減少,經濟進入非常困難的時期。所以,中亞國家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來自國內的政治領域,而是外部環境變化的消極影響。
中亞國家希望借助大國的幫助擺脫困境,但又難以規避地緣政治風險。美國對中亞的政策是把它放在整體戰略中相對從屬和次要的位置上,要對付俄羅斯,要解決中東問題、烏克蘭危機、阿富汗問題,要解決和中國在東亞的抗衡問題,希望拉上中亞。但中亞只起一定的“牽制”作用,因此未來美對中亞的投入和關注都比較有限,中亞的位置會進一步弱化。
如果僅靠中國來支撐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自身的力量又不足。靠俄羅斯也不現實。另外,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俄羅斯不愿看到中國借助經濟影響在中亞確立優勢地位。而俄羅斯之所以要控制中亞,是因為冷戰結束以來其戰略空間被多次擠壓,需要通過中亞實現“戰略緩沖”,實現自己主導的區域一體化,保住大國地位。
中亞國家處于非常微妙的時期,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在政治上、文化上甚至經濟上越來越具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包括政治轉型、對外政策調整、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等。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能不能打通歐亞的東西聯系,對中亞來說很重要。如果“經濟帶”出現挫折,中亞國家就會失去一個巨大的機遇,只能選擇俄羅斯的方向或者伊斯蘭國家的方向。
印度、日本、伊朗、土耳其等地區大國都在中亞積極滲透,使中亞的地緣政治格局更為復雜。塔吉克斯坦對“伊斯蘭”下大力氣打壓,與現在塔與伊朗及其他伊斯蘭國家的關系非常微妙有一定關系。塔吉克斯坦和伊朗的關系非常密切,語言、文化相通,伊朗曾經給塔吉克斯坦很多幫助,但現在塔也警惕伊朗的宗教滲透。拉赫蒙總統召回了在西亞國家學習的本國學生,認為他們受到了極端主義思想的影響,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
[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灰色系統理論評價模型
突發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特指政府公共管理領域所遭遇的,已經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政府迅速做出決斷,并需要付出沉重代價才能擺脫困境的一系列緊急事件。受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口與產業集中程度逐步提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社會遭受突發公共事件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我國是世界上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各種突發公共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Ⅱ向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突發公共事件的治理已成為我國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由于突發公共事件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突發性等特征,當地政府部門的快速應急響應能力成為決定治理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迅速準確地確定適當的應急方案,進行干預和管理是成功治理突發公共事件的核心步驟。
目前,已有學者開展過相關的研究:鄧云峰等提出了城市應急能力評估體系框架;鐵永波等對城市災害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也進行了初步研究;王紹玉對城市災害的應急管理、城市政府的應急管理系統建設等問題作了研究;郝春新、王紹玉討論了防災減災與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的關系;吳宗之、劉茂對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分級、分類體系及其基本內容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綜合以上發現,所有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過程以及組織層面上,以及預案的分級研究。很少有研究者從定量的方面進行具體的評價方法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同時,在現實情況中,公共突發事件的隨機性和不可預見性使得其很難恰好符合某個預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者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如何在短時間內準確的從多個候選方案中選擇最恰當的一個并依此進行實施成為成功管理公共突發時間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運用灰決策理論提出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的決策評價算法。
公共突發事件的管理過程
公共突發事件的管理過程主要包括危機的預警準備、危機的應急反應和危機后的恢復重建三個方面。
危機的預警準備。政府應通過適用的預警技術減少公共突發事件對公眾和社會的影響。主要包括:建立相關應急信息網絡和傳播機制,能夠向公眾及時、快速地相關信息;建設必要的應急避難場所,進行醫療、搶險等應急準備;在當地開展應急知識培訓,使得廣大公眾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知道如何應對,避免產生恐慌。雖然公共突發事件是無法避免的,但充分的早期預警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秩序等的破壞。
危機的應急反應。危機的應急反應主要指公共突發事件已發生時,中央或省、市級政府需協調各級政府、及時調配資源,組織迅速有效的救援活動,迅速恢復社會秩序并防止事件進一步擴大。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應急反應時間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當地政府部門能否進行快速應急反應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后果的決定因素,也是當地政府部門組織能力和對公共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的直觀體現。
危機后的恢復。公共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恢復除了進行相關的設施創建和財產損失評估外,還應重點關注公眾的情緒及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及時對受害者提供緊急的安撫措施;平息公眾的不安以及焦慮情緒等措施。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的評價模型建立
灰色系統理論的思想及實現步驟。灰色系統理論(gray system theory)是一門基于數學理論的學科,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系統工程新方法。灰色系統理論最大特點是它適用于處理信息不完備的決策問題。主要以只知道部分信息的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已知信息的提取,準確描述系統的運行行為和演化規律。突發公共事件具有非重復性和突然爆發性的特點使得決策者無法在開始獲得完全的信息,許多決策都必須在信息不完備的情況下做出。因此,在公共突發事件決策中應用灰決策方法尤為適合。運用灰決策理論進行決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建立針對決策事件的決策局勢,并確定評價體系樣本;做效果測度變換,計算極大值目標值和極小值目標值;統一測度空間,確定滿意局勢。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影響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評價的指標有很多,但眾多指標普遍存在迭代現象,即多個指標之間存在重復考量同種因素的情況。若選取帶有重復因子的指標參與評價,各指標間的迭代現象會使評價結果偏離實際情況,重復因子越多,偏離就會越嚴重。因此,恰當的指標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在選取時需要對各個因素綜合分析。本文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選取了能綜合反映其治理效果的四個評價指標:資源需求程度、社會或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控制效果顯現時間。
應急方案評價模型實證分析。某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應急預案,最終形成了三個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需要對三個方案進行綜合評價,從中選出最優。
根據以往經驗及相關專家預測,三個方案的相關數據如下表1所示:
通過對四個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可知,資源需求程度、社會/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顯現時間這三個指標的值越小,說明相關方案越優秀。因此,針對這三個目標,應尋找極小值目標;同樣的,對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這一目標,需要尋找極大值目標。
根據灰色決策理論,由以上數據確定目標極值,并做效果測度變換后可得:
對以上結果統一測度空間:(方案1,方案2,方案3):(0.89,0.81,0.81)。最終,通過計算可找出滿意局勢為方案1。
即在綜合考慮資源需求程度,社會或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控制效果顯現時間等指標后,方案1是最佳選擇。
[關鍵字]地下水 水質 檢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 X523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2-175-1
近年來,隨著水資源缺乏的現象日趨嚴重[1],地下水資源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生產的最好選擇。然而,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地下水污染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地下水的污染不僅嚴重地影響到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而且也會進一步對生態環境、地層環境等造成影響。因而,對地下水水質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合理科學的地下水水質監測方法,及早地了解地下水水質情況,才能為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有效可行的指導,才能有效地保護利用好地下水資源,進一步保證居民的身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不受嚴重污染。
1 我國地下水的特點及現狀
1.1 地下水位下降迅速
受我國特殊復雜的地理地質條件限制,我國的地下水資源分布極其不均勻,加之,受近年來較大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國的地下水資源形勢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地下水資源明顯減少[2],地下水水位明顯下降。而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又為了不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顧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進一步開采深層地下水,導致我國的地下水資源進一步減少。據相關部門調查顯示,在1980年到2012年間,我國地下水供水量由647億m3增加至2039億m3,年增長率達到3.91%。此外,在南方一些地表水豐富的地區,由于近年來地表水污染嚴重,轉而開采地下水,這樣,又有部分沒必要的地下水資源被開采利用,進一步增加了地下水資源的嚴峻局勢。
這些嚴重的地下水超采問題引發了許多生態環境問題。據統計,全國地下水超采量已經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0億m3/a,增加至目前的300億m3/a,地下水超采面積由5.6萬k㎡擴展到18萬k㎡。
1.2 部分地區污染嚴重
除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迅速之外,我國的地下水還面臨著污染嚴重的嚴峻局勢。根據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調查評價成果顯示的數據,目前,我國有近60%的城市地下水水質在不斷地惡化,受到各種有機、無機以及一些工業操作和工業廢料產生的放射性有毒物質等污染,嚴重威脅著當地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此外,地下水的污染(尤其是放射性物質污染)還將進一步擴散至對周圍的農田的污染,從而影響著我國農作物和糧食的健康安全程度。地下水的污染當然還會影響著當地的生態環境平衡和潛在的地質地層安全。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們更要注重地下水的保護,不僅要在用量上實現地下水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要在質量上保證地下水的清潔干凈。
2 地下水水質的檢測方法
目前,地下水水質監測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離子選擇電極法、極譜法、氣相或液相色譜法:
2.1 滴定法
通過滴定法對水質檢驗的方法應用非常廣發,主要是利用化學反應生成沉淀、有顏色的新物質或是生成的新物質可以與另一種指示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呈現出顏色變化的原理,而在樣品中滴入某種特定物質,直到樣品產生沉淀或顏色變化才停止滴入,最后通過目測滴入物質的量的變化而計算出樣品中某種或某些特定物質的含量的一種水質監測的方法。目前,實驗室常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人工滴定法,這種方法因操作簡單、實用性強、檢測代價小而被廣泛應用。應用滴定法可主要檢測出地下水中的Ca2+ 、Mg2+ 、Fe2+ 、Cu2+等離子物質和其它一些膠體物質。
2.2 離子選擇電極法
氟是一種極其活躍的非金屬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廣泛,且多以氟化物(包括金屬氟化物和氟化氫等)形式存在。氟化物是一種對動植物和人類健康有著嚴重危害的物質,廣泛地存在于鋼鐵廠、磷肥廠、電解鋁廠、玻璃陶瓷廠及氟塑料生產廠附近的水和空氣中,對環境和水源造成嚴重的污染。
目前對于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檢測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是離子選擇電極法。其原理是:將氟化鑭單晶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內裝特定濃度的NaF和NaCl溶液,并以Ag-AgCl電極為參比電極,構成氟離子選擇電極。實際操作中,用氟離子選擇電極測定水樣中氟化物的含量時,指示電極用氟離子選擇電極來充當,而參比電極則需用飽和甘汞電極。研究發現,電極電動勢與樣品中的氟離子活度的對數成正相關關系,從而可以利用能斯特方程式來計算并測定水樣中的氟化物含量。
2.3 極譜法
在電解過程中,常常可以得到的極化電極的電流-電位(或電位-時間)曲線,極譜法就是利用這條曲線并結合數學計算來確定溶液中被測物質濃度的一類電化學分析方法。它是捷克化學家J.海洛夫斯基在1922年首次提出,應用非常廣泛,并有著明顯的檢測優勢。這種方法可用來檢測地下水樣中Cu、Pb、Cd、Zn、W、Mo、V、Se、Te等金屬離子和包括羰基、亞硝基、有機鹵化物等在內的有機物,而且可測定的組分含量范圍寬,準確度高,重現性好,選擇性好,并可實現連續測定。
2.4 氣相或液相色譜法
色譜法又稱色層法或層析法,是一種物理化學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樣品中不同溶質與樣品中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包括分配力、吸附力、離子交換在內的作用力之間差別,使樣品中各個溶質相互分離的一種物理化學方法。在色譜法中,由于流動相可以是氣體,也可以是液體,因而根據流動相分為氣相色譜法(GC)和液相色譜法(LC)。在利用色譜法檢驗地下水水質時,通常是在各溶質相互分離后,測得各溶質的含量。這種方法因高速高效、靈敏度高和準確性好而被廣泛應用。
3 結束語
地下水水質檢驗對于安全、科學、合理地可持續利用地下水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在實際情況中,一定要根據需要和當地水況合理地選用檢驗方法,既要做到準確可靠,又要保證快捷高效。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金融服務業;中國;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0-8772(2012)23-0165-01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的出口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因素逐漸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增加與國外不斷出現的貿易制裁,造成中國出口型制造業邁進高速發展以后的首次全面危機之中,雖然中國的制造業當前依舊保持全世界第一的重要座次,然而其健康持續發展的活力與動力已很難通過普通的國家政策進行修復了。鑒于這個原因,本文探討了金融服務業巨額利潤沖擊下的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指出中國金融業與制造業的發展現狀,提出金融服務業巨額利潤沖擊下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對策,以期為中國制造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二、中國金融業和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2011年,在中國的經濟領域產生了金融業和制造業發展冰火兩重天的局勢。金融業非常紅火,而制造業卻顯得十分冷清。按照中國銀監會2012年2月17日對外公布的數據,2011年中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超越萬億元人民幣,統計數據為10 412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最高記錄;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36.3%,每天平均賺28.5億元左右。
而制造業則與之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原材料價格大幅提高、勞動力價格增加、融資難度且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廣大中小型制造企業,2011年經營成本比2010年增加大約30%。利潤下滑程度非常大,虧損面越來越擴大。廣大中小制造企業歷盡曲折,最終都是給廣大銀行打工。自從去年4月份,全國各地老板由于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不斷出現,各地除了有多家公司老板跑路,還不時有企業老板由于資金鏈斷裂而走上絕路。許多憑借實業發展起來的企業家,目前僅僅將企業看作融資的平臺,將自己的許多資本轉變為多元投資,造成十分嚴重的資產泡沫化、資本投機化、實業空心化,嚴重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三、金融服務業巨額利潤沖擊下的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對策
制造業象征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是國民就業的大水庫,是一個國家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徑,也是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只有中國制造業能夠真正強大起來,中國經濟才能健康持續發展。反過來,要是中國制造企業的生存環境持續惡化下去,中國經濟發展將喪失其基本動力。對于金融業的巨額利潤與制造業困窘,其屬于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有力手段對其進行平衡,使其協調發展。
(一)金融業應該樹立與制造業共進退的思想,加強對制造業的支持
金融業和制造業兩者之間為共生的關系,沒有金融做后盾的制造企業,根本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另一方面,對于金融業來說,其只有做到和制造業互相促進,才能夠長久贏利。要不然,就算是在短時間內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最終也會將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失掉。目前,中國一些制造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需要金融企業對其進行大力支持,一是為制造企業解決困難,二是為自己的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具體來說,需要通過多種措施,對信貸資金進行有效配置,為資金能夠投向實體經濟提供保障,主要是將資金投向制造業,對社會資本泡沫化現象堅決抑制;對制造企業面臨的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予以有效解決,不在公司面臨危難的時候對其抽資壓貸,對制造企業不強制性留存存款余額與強制性搭配理財產品;努力將貸款結構優化,一方面對國有制造企業進行支持,另一方面還支持廣大中小企業,使中長期貸款增加,為制造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促進其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
(二)將人民幣存貸息差縮小,給企業讓利
通過研究盈利結構,中國商業銀行凈利潤的80%來自于息差。中國具有較高人民幣存貸息差水平。當前中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則為5.56%,息差超過2.5個百分點。中國國內大部分儲戶為活期儲蓄,而活期存款利率僅僅是0.4%,中國國內銀行業的業務形成的息差實際為4至5個百分點。息差如此之大,使得銀行業能夠得到巨額利潤。該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中國實體經濟。各個銀行應按照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將貸款利率適當降低,對上浮空間進行控制,努力將下浮空間擴大,給廣大企業讓利,推動制造業不斷發展。
(三)努力將行業壟斷打破,將民營銀行開放
銀行業的巨額利潤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金融壟斷。一則廣大企業融資十分困難;一則民間大量資本放貸沒有門路,如中國當前估計有民間資本幾萬億元,炒金銀、炒煤、炒房、游資炒股,四處流竄。要想將該狀況徹底改變,一定要將行業壟斷破除,積極探索渠道,使民間資本順利進入金融行業。民營企業為中國制造業的主體部分,其和民間金融是相互依存的,對于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只有通過民營的中小型銀行才可以順利解決。應努力將傳統規定突破,積極發展專營貸款機構與民營銀行,對民間資本進行“招安”,有效解決廣大中小民企借貸難的難題,并利用競爭將貸款利率拉低,推動銀行努力創新服務,形成制造業持續發展和民間資本有效利用的循環過程。
參考文獻:
[1] 史煒.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市場,2012,(24):71-73.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修模式;現狀
中圖分類號:U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2-0063-01
引言
我國不斷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軌道交通的可靠安全運行顯得越來越重要。保證軌道交通的可靠安全性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運行設備的維修情況,但是數量巨大、品種繁多又分布廣泛的運行設備,并且有些設備還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與系統性、有些甚至還有極高的價值。采用哪一種方式對軌道交通運行設備的安全性給予保障,需要軌道交通的運營者認真思考。以下主要分析軌道交通設備維修模式的現狀。
1 軌道交通維修模式現狀
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修模式,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定期、事后和狀態維修三種模式。隨著社會發展,國內外出現了多種維修模式或理念,包括RCM、TPM、維護、智能維護以及綠色設備管理與維修模式等。
2 維修設備情況的現狀
(1)信息因為不能及時有效的共享,降低業務間的協同效率;
(2)維修設備的工具、人員使用效率下降;
(3)由于管控手段不足,人員素質不夠造成維修管理層面不能實現精細化、標準化;
(4)物料消耗、人工成本高。因此,采用計算機維修管理一體化系統對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修進行管理,對維修設備工作進行優化,將會成為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維修設備這一重要工作環節的發展趨勢.
3 當前維修決策建模與算法
對傳統維修模式的創新,具體應該注重設備可靠性與安全性。設備的固有可靠性與安全性是由設計制造所賦予的特性, 有效的維修只能保持而不能提高。同時設備故障有不同的影響或后果, 應采取不同的對策。故障后果的嚴重性是確定是否做預防性維修工作的出發點。在設備的使用中, 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但故障引發的后果卻是不盡相同, 重要的是預防有嚴重后果的故障。設備的故障規律是不同的, 應采取不同的方式控制維修工作時機。具體的維修決策模式創新如下:
3.1 維修決策模型現狀
維修決策建模和優化技術與上述的宏觀維修理念不同采用定量化的方式描述系統或設備的工作狀態并以追求最大維修效益為目標,優化和指導維修工作,使得維修決策結論更具科學性和可信性。
3.1.1 維修策略的分類
在地鐵推行RCM 過程中, 綜合考慮到現行的維修策略分類、各種策略間無概念叉或重疊,以及便于實施操作等幾方面的因素, 在明確各種維修策略的適用條件、使用范圍基礎上, 對各種維修策略的邏輯關系進行了梳理,提出了以下維修策略的分類模式,如圖1所示。
3.1.2 維修策略的決策原則
(1)以可靠性為中心。
(2)符合設備、系統固有的維修需求。RCM 策略是通過故障的嚴重程度(即故障后果) 和維修的可行性, 在定期維修、狀態預防維修、事后維修和定期報廢等方式中進行抉擇。
(3)選擇設備維修策略的一般原則是:通過維修, 恢復設備規定的功能, 提高設備可靠性或者消除設備維修前存在的缺陷, 并充分利用零部件的有效壽命;同時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 力求使維修費用與設備停修造成的經濟損失兩者之和為最小。
(4)兼顧維修資源的優化配置, 提高維修價值。
3.2 維修策略決策方法及優選實例
目前對于維修策略選擇的研究大部分還是從定性的角度進行論述, 針對性不夠,模糊性較大,很少有定量的研究。比較實用的方法中提出的用邏輯決斷圖法進行決策,需要定量方法在策略決策時給予支撐。下面的實例以邏輯決斷作為定性分析,灰色局勢決策法作為定量評判,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共同實現維修策略決策。
3.2.1 邏輯決斷圖法
對于有嚴重故障后果的關鍵設備, 首選狀態檢測維修,技術不可行時也必須采用定期計劃維修策略; 對于故障后果一般或較重的主要設備, 除故障突發特殊情況下, 都應采用定期計劃維修; 對于故障后果較小的次要設備, 采用事后維修的策略。
3.2.2 灰色局勢決策法
灰色系統理論著重研究概率統計、模糊數學所難以解決的不確定性問題,是專門解決灰色系統多目標決策問題的一種方法,并據此進行方案的排序優選。
4 維修決策支持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的進步,對維修決策管理的信息化需求越來越迫切。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對多部件復雜設備在周期性預防維修和視情維修同時存在情況下,能夠重新調整周期性預防維修時間,給出最優的維修時間和維修方案。
5 設備維修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開發
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結合是維修管理實踐中需要很好研究的問題, 大多數管理分析人員來自生產維修第一線, 雖然有著豐富的經驗, 但對管理模式分析過程中具體的數學模型、計算方法缺乏研究, 因而開發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強的設備故障管理軟件是解決實際維修管理的有效途徑。同時, RCM 項目分析內容豐富, 數據量大, 處理過程相對繁瑣,若純粹以手工方式進行計算與分析, 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因此為實現RCM項目分析的程序化、可操作化而開發的設備故障管理信息化軟件系統,也是現代維修的必然需求。
6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許多大中城市都在加速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特別是在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的階段,我國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維修決策體系進行深入研究,建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維修管理規范以提高運營維修決策能力、設備運營安全可靠性及經濟效益。同時,為使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修管理實現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維修決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維修決策支持軟件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的開發應用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慧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運營安全性與可靠性研究[M].2012.2
[2] 王文義,張洪芬.維修策略的概念、方法和模型[J].運籌與管理.2013(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