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天國的記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長大后,學會了感恩,
感恩時,您卻已走遠。
——題記
親愛的姥爺:
您好!
您現在過的好嗎?沒什么不順心的事吧?一直都不信鬼神的我,自您走了以后便開始相信有天國的傳說!
您走了,卻安詳的如睡著般,我卻沒能跟您作最后的道別,您可知道我有多遺憾!我站在您的床頭邊,淚一直流一直流,盼您能再次睜開眼,要是在往常,只要我一流眼淚您就急得不得了現在呢?您不急了嗎?您睜開眼啊!
我從沒想過死別的痛竟是這般的撕心啊!您明白嗎?我不想跟您這樣別離啊!
您因為爸爸媽媽出外打工,和姥姥一起撫養我十多年,讓我如同在爸爸媽媽身邊般溫暖,使我的童年沒有遺憾。這么深這么厚的養育恩怎么報答的完?我真恨我自己,小時候不懂得報恩,可剛剛明白了您卻走了!
我知道,姥姥是您最大的掛念!您放心,我和爸媽會照顧好姥姥的,就算不為別的,只為您我們也會……
姥爺,您還記得嗎?咱在郭樓的時候,您每月都去鎮里取工資,您行動不便,我就蹬著三輪車載這您,呵呵,因為我年紀小,咱爺倆一路上走走停停,您領了工資還會給我買燒牛肉,領我去吃水餃,說是犒賞我!還給我買我最愛的新衣服,領我去照好看的照片……每一趟都會滿足我的所有要求,您是那般的慈祥。可是,隨著我一年一歲的長大,您也一年一歲的變老,雙鬢的白發越來越多,額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深,您知道嗎?我每每注意到您的這些變化,我都會非常害怕,害怕有一天您會……可是我怕的終究還是來了。
我以為您會堅持等,等到我有能力用自己的錢去給您買您同樣愛吃的燒牛,領您去吃您同樣愛吃的燒牛肉,給您買您同樣愛穿的新衣服,給您照好看的照片……!可您為什么不再等等呢?
如果可以,就請您再回來讓孫女我再看看您!和您想往常那樣暢談人生;還有,您以前教我的象棋我還沒學會呢!您再教教我好嗎?哪怕是在夢里也好!
您不是一直希望我有出息嗎?會的,我會努力的!
姥爺,時間不早了,您早點休息吧!愿您在天國里過得快樂,天天都幸福!
此致
敬禮
一、運載火箭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分析
運載火箭技術是一項軍民兩用技術。從1970年4月24日1號火箭將東方紅1號衛星送入太空,到1998年3月26日2號丙改進型火箭圓滿地發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制造的銥星,我國的系列火箭用28年的時間走完了50次發射的風雨歷程,形成了具有近地軌道運載能力8.8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2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5噸的系列運載火箭。
我國發展運載火箭的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對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方面。東方紅1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第5個有能力用自制運載火箭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獨立自主地發展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對提高我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運載火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及取得的經濟效益也是十分顯著的。運載火箭的直接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節省發射費用
應用衛星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對航天運載服務的需求。預計到2000年,中國運載火箭對國內外衛星的發射任務可達60次左右,其中,國內衛星的發射需求占1/2,僅此一項就可為國家節省大量的發射費用。
與4號運載火箭能力相當、可用于發射類似風云1號衛星的國外運載火箭有美國的宇宙神F和德爾它系列、法國的阿里安1,其發射費用分別為4400萬美元、39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若我國的風云1號衛星采用國外最便宜的阿里安1火箭發射,其發射經費折合人民幣17160萬元(按1988年匯率計算)。這個數字相當于研制4號運載火箭外加兩枚飛行火箭在內的全部費用。用中國自己研制的運載火箭發射衛星的費用只相當于國外同類運載火箭的22%,因此采用自己的運載火箭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
2.對外發射服務
1985年,我國政府批準系列運載火箭走向商業發射。1990年4月,3號火箭首次成功地為亞洲衛星公司發射了由美國休斯公司制造的亞洲1號衛星。截止1998年8月,火箭已實施了16次商業衛星發射,并為法國、德國進行了5次微重力試驗和應用搭載飛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射服務的實力,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之后的第三個進入國際發射服務市場的國家,在航天發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盡管我國發射服務價格比國際市場同類服務的價格低15%,但發射服務的收益還是相當高的。以3號火箭發射亞洲1號衛星為例,其發射費用約為2500萬~3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300萬~17160萬元(按1988年匯率計算),而3號火箭的生產費用和發射勤務費用合計為5000萬元,可見,經濟效益相當顯著。
二、應用衛星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領域
通信衛星是目前航天技術應用最廣泛、最重要、商業化程度最高的領域。由于衛星通信的開發和應用成本僅為微波通信成本的43%,因此20多年來,衛星通信系統業務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長,形成了一個廣闊的市常例如:原計劃投資十幾個億,用5~8年的時間架設微波中繼線,以解決電視收看問題。而采用衛星電視接收站后僅投資300萬~400萬元,約用兩年時間就實現了全區電視覆蓋。即使把衛星費用列入,總投資也只有1000萬元。由此可見,衛星通信在全國所取得的效益十分顯著。
我國的衛星通信工作起步于70年代初。1984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衛星通信工程的地面建設也隨之展開,使衛星通信得到廣泛應用。截止到1994年,全國已開通8100條郵電衛星通信線路、11條衛星電視線路和30條廣播線路,承擔中央及盛市的電視、廣播、教育電視以及全國與境外“接軌”的公眾通信、金融、水電、能源、交通、公安等國家部門的專用通信。利用已經發射的通信廣播衛星,開通了數字和模擬電話、電視和廣播節目的傳送、圖片文字傳真、數據報表傳輸、電視教育等應用項目。衛星通信系統已成為國家信息體系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組成部分,使我國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邊遠地區、山區和海防、邊防地區的數億人民收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初步改變了我國邊遠地區通信、廣播、電視傳播的落后狀況。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多個衛星接收站,電視覆蓋率達到80%。由于通信衛星的應用,直接推動了電視、廣播、教育、郵電等業務的飛速發展,其經濟和社會效益巨大。從市場需求看,衛星(在軌)資源的緊缺是今后通信衛星市場競爭激烈的根本原因。特別是在公眾通信方面,如果用衛星解決全國通信量的3%~4%,需用3~4顆具有24個轉發器的通信衛星,再加上軌道備份,國內通信就需要4~5顆24個轉發器的通信衛星在軌服務。我國在2010年前干線寬帶業務將有巨大的發展。初步測算,如果整個國家的通信業務有1%~2%由衛星通信實現,則在2010年前后,要發射15~20顆相當于東方紅3號容量的衛星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說,衛星通信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這也正是世界發達國家的衛星制造商在中國頻繁活動的原因。中央電視臺的C頻段衛星電視廣播所取得的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是一個例證。
在全球通信一體化的進程中,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應是以光纖、衛星通信和廣播鏈路相結合構成的立體空間電子通信骨干網絡。衛星技術在信息高速公路中不僅擔負著空間通信的“硬件”作用,還由于其自身就是獨特的信息源,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的應用促進了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導航定位等學科的科學研究,開創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勘探和空間研究等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或難以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三、衛星技術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974年至今,我國已成功地回收了16顆遙感衛星,送回的大量寶貴的空間遙感資料,廣泛應用于我國地質、海洋、農林、考古、環保、鐵道、公路和軍事等部門,收到了“一次發射,多方受益”的效果,社會和經濟效益巨大。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進行的微重力試驗,獲得22項材料加工和103項生物實驗成果。可以說,衛星遙感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碩果累累。
1.航天技術在農業育種工程中的應用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解決12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我國的可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人口卻以每年1400萬的速度增加著,農業發展形勢嚴竣。向太空要效益,通過空間育種使糧食增產,是解決我國“米袋子”和“菜籃子”的有效途徑。從1987年到1994年,我國成功地利用返回式衛星進行了7次共51類農作物、300多個品種的種子搭載試驗,經過太空育種專家8年的地面育種試驗,證明經過太空處理的種子,能夠產生有益的遺傳變異,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如經過空間育種的水稻穗大粒大,比未經空間處理的種子增產20%左右。小麥種子在稈高、品質等性狀上產生了很多變化,獲得了矮桿、豐產和早熟的優良后代。西紅柿種子種植后長勢旺盛,果實增多,抗病蟲害。青椒種子已培育出一種高產、優質、抗病能力強的新品系,單果平均重量從90克提高到160克,畝產與太空育種前相比增加25%~30%,已在黑龍江等地推廣種植了5000余畝。專家一致認為:利用宇宙空間的微重力、高真空、超潔凈、強輻射和大溫差等地面不具備的獨特條件進行育種,具有使種子產生有益變異多、變幅大和性狀穩定快等地面無法實現的優勢,可以培育出高產優質、早熟和抗病的良種。因此,利用空間技術育種是解決糧食、蔬菜增產和發展“精益”農業的很有希望的途徑。“九五”期間,我國將利用火箭發射一顆農業育種衛星,將選擇12類、170個品種進行種子選育和種植試驗。
2.海洋資源衛星在海洋觀測中的應用
中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相當于陸地面積的1/3。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經專家計算,應用海洋資源衛星對臺風和災害海況監測預報將使中國每年減少損失22.5億元。在實現對海洋油氣開發與礦藏資源開發的海洋預報中,每年得益1億~1.6億元;在指導海洋捕漁業和養殖業生產中,可使漁業成本下降,捕魚量增加,每年得益14億~18億元;在指導中國1000艘遠洋船選擇最佳航線方面,年得益1.4億元。總之,海洋資源衛星與衛星海洋觀測事業的發展,凈增經濟效益40億元,其投入與產出之比惟1∶14。此外,應用海洋資源衛星繪制的“南沙群島海域北部影像海圖”,結束了我國一直依賴于1984年美國版海圖的局面,并糾正了美國版海圖的錯誤,為南沙資源的開發和國防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3.衛星遙感技術在土壤侵蝕監測中的應用
1991年,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造成耕地破壞、農作物減產。水利部利用560張衛星遙感資料對全國水土流失進行分析,編制了1∶500000解譯圖,按成因、侵蝕強度、危害程度分類,分別量算了面積,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服務。1993年,又先后對山西三江河流域、延安地區、永定河上游等土壤侵蝕進行了調查,編制了1∶500000的土壤侵蝕圖。并且,利用衛星和航拍技術相結合,調查了黑龍江13個規劃水庫、41個比較水位和5個設計洪水位下的淹沒損失,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沿江森林、沼澤等惡劣地域和中蘇雙方境內的調查,為中央決策機構提供了重要資料。此外,利用遙感技術對黃河入海口地區進行了動態監測,調查了農作物播種面積;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選線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大大減少了野外作業時間,縮短了周期,僅此一項就比常規調查節省經費50萬元。“九五”期間,還利用遙感技術對土地有效灌溉面積進行調查。
關鍵詞:現代陶藝;樂燒;燒砂鍋;陶藝制作;工藝設計;田野調查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A
樂燒是現代陶藝創作中經常使用的燒成技法,來源于我國古代,其燒成設備建造簡便,粘土獲取渠道廣泛,富有趣味,新奇激昂,所燒成作品由于所施低溫金屬顏色釉而呈現變幻莫測的迷人效果。而砂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實用物品,價格低廉、使用面廣,自古以來在餐飲、熬煮中藥等方面都離不開砂鍋的身影。在一般人的意識中,砂鍋和樂燒簡直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不過,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我們延續幾百年的傳統燒砂鍋方法就是樂燒技法。換句話說,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從來不知道現代陶藝為何物的小村落里保存并經常實踐著完整的現代所謂樂燒的技法,只不過沒有使用樂燒這個名詞,而是稱之為燒砂鍋。這樣的發現為中國是樂燒技法的發源之國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一、樂燒的來源與歷史
樂燒在各種資料中,甚至包括教科書中都表明始創于日本桃山時代,當然有些中國的陶藝家(包括筆者在內)認為樂燒發源于中國的唐代,但還是承認缺乏有力的證據,只好認為樂燒“在中國陶藝界未被廣泛采用,卻盛行于美國和日本等國的陶藝界”。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韓日兩國陶藝家的理論,由日籍朝鮮陶器工匠阿米夜(怡屋)在永正年間(1504—1521)首創,“樂燒”名稱的來源據說是因為阿米夜與其日本妻子比丘尼·佐佐木所生的兒子初代長次郎曾經應邀在當時日本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的府邸“聚樂”邸內燒制茶陶,作品稱之為“聚樂燒”,他的徒弟、千利休之孫常慶被豐臣秀吉賜“樂”字金印,其后代所燒制的茶陶作品都蓋了“樂”字印戳,從此有了“樂燒”之名。還有一種說法是由“壬辰樓亂”(1592)中被日本人抓去的200多名古朝鮮陶工的后裔朝四郎,在日本運用“登窯”等燒制方法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樂燒技法。朝四郎之后,通過眾多陶工的共同努力,樂燒技法逐漸完善起來。“二戰”前后,傳人歐美。因該技法尤為符合具有很強開拓精神的美國人的性格,成為美國陶藝重要技法之一,開始有了“RaKu”這一專有名詞。
如果上述說法屬實的話,不管是阿米夜還是朝四郎。筆者認為可以理解為樂燒由中國起源,后期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而由朝鮮陶工帶到了日本,然后經過日美等國陶藝家的發揚光大,才形成了現在這種遍地開花的情形。為此我們專門進行了一系列的田野調查。
二、燒砂鍋的田野調查起源
2009和2010年暑期,筆者在中國民協陶瓷藝術委員會的協助下,多次來到鈞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進行調查。
砂鍋窯,是座落在神垕鎮西南的一個小村莊,歷史上整個地方就以出產砂鍋聞名四鄉。整個村莊依山勢而建,村莊內和四周山上植被茂盛,槐樹、皂角樹、槲樹較多,這里交通并不是非常便利,只有一條幾年前村村通工程時期修建的不寬的水泥路通過。在當地人的帶領下,筆者來到砂鍋窯村靠山的一戶人家。
這是一戶侯姓人家,幾十年來歷經數代都是燒制砂鍋為生。他們有個獨家小院,院子呈不規則長方形,靠院子兩個短邊各筑有一座砂鍋窯,在院子的中間靠里的位置有兩座地窯,旁邊有四間磚瓦房,其中兩間就是陳腐泥料和制砂鍋坯以及陰干的地方,整個院子既是作坊又是住家。院子對面相隔不遠有兩孔廢棄的黃土窯洞,里面存放著泥土和大量的樹葉。
三、燒砂鍋的工藝制作過程與方法
就像樂燒需要兩種爐子一樣,燒砂鍋也需要燒和悶兩種設施。燒砂鍋的窯結構比較簡單,基本就是沒有煙囪的直焰窯,窯爐外觀呈饅頭形,外部直徑約2米,最高處離地表1.5米左右,地表以下大概50厘米,兩邊護翼墻高1.2米左右,窯爐南北向,窯門朝北,高約1.3米,寬約40厘米,風道在西邊,窯爐上方偏后有天子眼,在南邊中軸線偏下,離地大概1.3米,整個窯體緊挨南墻。護翼墻用磚砌成,里面填土固定,窯體和窯頂用泥糊成。原來用風箱側邊鼓風,現在在原位置安裝了兩臺小型鼓風機用作進風設備,一般只使用一臺鼓風機,有時候為了趕時間或者避免天氣因素的影響才使用兩臺。
由于神重鎮周邊盛產煤炭,當地散煤既多又便宜,所以砂鍋窯的燃料因地制宜使用煤炭。在初次燒成時用散煤鋪底,煤炭燃料要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燒砂鍋煤炭在窯門前篩選,把大塊的煤炭用斧頭粉碎,并灑水進行攪拌,拌得半干不濕,然后用鐵鍬把拌過的煤炭均勻撤到砂鍋窯底,平鋪大概不到10厘米的厚度。因為砂鍋窯是連續不斷使用的,在已經開始連續使用的砂鍋窯,窯底已經有一層燃燒的煤炭,所以基本上把剛拌好的煤炭再撒一層把原有煤炭蓋嚴就可以了。
鋪好燃料,就開始裝窯。需要用專用的鐵叉把上好釉的砂鍋兩兩口對口豎放到窯內,平鋪一層,據測算,一窯能裝100個左右砂鍋坯。由于所施用的釉料類似于含金屬氧化物成分的化妝土,比較稀薄,并不會形成過強的玻璃質,所以不會流淌熔融粘合,因此裝窯的時候并不考慮砂鍋坯體之間的縫隙,基本是一對挨一對,慢慢鋪布一層。鋪滿整個窯床后,封閉窯門,用整塊水泥板或石板立起蓋住,用鐵釬頂緊,窯門封板上部開有長約10厘米、寬約10厘米倒三角口,燒窯的時候用破匣缽片蓋住,利于觀察窯內燒成情況,同時蓋上天子眼。由于窯門側面呈“7”字形,所以蓋窯門需要兩塊石板或者水泥板。然后先開動一部風機,往窯內注入空氣,增強燃燒。如果需要加快燒成進度,就開兩部風機。整個燒成過程中,不用添加燃料。師傅們只是通過倒三角形的觀火孔觀察了兩三次。一般情況下,燒制砂鍋,一次動用一座砂鍋窯、兩座地窯,這樣砂鍋窯爐是連續不斷的進行燒成作業,而地窯可以輪番使用,所以師傅們的活動也是連續不斷的,在砂鍋窯開始連續燒成的同時,他們開始從地窯里勾出上窯燒成已經經過悶燒的成品,碼放在一旁,間或還要整理砂鍋坯,并進行上釉補釉作業。
砂鍋出窯是個具有挑戰性的活動,當砂鍋窯燒到1100攝氏度的時候,(傳統燒砂鍋時,這個溫度是燒窯師傅憑經驗看出來的,砂鍋窯上沒有熱電偶,砂鍋窯師傅也沒有見過高溫計。這次我們攜帶了高溫計,大致測定了窯門觀火孔附近的溫度。)就把窯門打開,用鐵叉伸入窯內,把還遍體紅彤彤的砂鍋挑出來,順勢放入旁邊的地窯中,這個過程需要兩個人的配合。筆者不甘示弱的嘗試了幾次,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還是需要技巧的,現代的樂燒活動中,有全套的石棉防護服和手套,可在取紅彤彤的砂鍋時,只有手套和草帽以及普通的服裝做為防護,要控制住手中兩米多長的鐵叉,從熱浪撲面的通紅窯爐中準確地叉取砂鍋,并把它們輕柔而迅速取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砂鍋燒成重要的一環就是“悶”,使用的設備就是地窯,地窯就像樂燒過程中裝樹葉等物的悶燒爐的固定版,燒砂鍋的地窯就地挖筑,剖面呈上小下大的袋狀,窯內最大直徑約1.5米,大概1.5米深,窯口在正上方,呈正圓形,直徑約30厘米。窯口四周能夠承受多人踩踏的重量。地窯的各個面挖掘痕跡明顯,但底面基本是個平面,以便放置砂鍋。地窯里一般先鋪厚厚一層當地山上多產之槲樹葉。槲樹,為殼斗科,落葉喬木,最高可達25米。葉倒卵形互生,長10-20厘米,每邊有4-9個波狀缺齒,下面密生茸毛。槲樹初夏開花,單性同株。生長分布較廣,但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北地區。最喜光,可耐干旱瘠薄土地。槲樹全身是寶,葉可代替桑葉養蠶。所生堅果脫澀后可供食用,木材堅實,可供枕木、建筑、器具等用材,連朽木都可培養香菇。殼斗及樹皮可提栲膠,而葉子脫落干燥后又成為燒砂鍋后期地窯所用優良的還原燃料。
地窯在使用前先均勻的在內部灑一遍水,再鋪一層槲樹葉,然后把從窯內燒好的砂鍋挑放到地窯內,中間基本上要加鋪2—3次槲葉。放完后再加一次槲葉,蓋上地窯蓋,蓋子直徑約40厘米,中間有一圓孔,直徑約2厘米,然后在蓋子四周圍土密封,這時蓋子的圓孔中間“嗤嗤”噴氣,然后蓋上圓孔,在蓋子四周扒一個圓土環,往圓環里一碗一碗澆水,應該是產生水封,防止漏氣,增加地窯內的還原氣氛。大概澆了半桶水。砂鍋在地窯里大概悶1.5小時,就可以出窯了。
四、結語
通過整個砂鍋燒制過程的描述,可以清晰的看到,從過程、技法到成品,這種燒砂鍋的活動純粹就是固定式“樂燒”。
我國的雜技滑稽表演藝術在上世紀50-60年代有過長足的發展。當時全國的各個雜技團都有自己的滑稽演員,其中不少雜技團都曾經擁有在全國頗有名氣的滑稽明星。如
不過,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
在雜技滑稽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努力克服很多困難,主要有三點:
如果天給我一次改變的機會,你會不會要?我是不會要,因為我不要這種虛榮的面容,即使自己在不漂亮,不可愛,但我知道我是與眾不同的,我不要這次機會,我也知道,我沒有怎么溫柔,沒有怎么愛撒嬌,沒有白白的臉蛋,朗儷的身材。我知道我有一顆熱愛,善良,堅強的心就行了,我不求誰,我就是這樣,我高興就行了,別人用來討論的話題,我也開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外表,要在意自己是否一顆善良的心,不要在意別人的話,我相信你一定行。
初一:寒若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