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北島詩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北方城市;城市道路;道路綠化;樹種選擇
城市道路就是一個城市的骨架,貫穿著整個城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道路網,而道路綠化又是城市綠化的骨架,它以“線”的形式廣泛地分布于全城,聯系著城市中分散的“點”和“面”的綠地,組成了完整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道路綠化是反映城市綠化面貌的重要標志,它關系到道路環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觀的提高,關系到一個城市的形象,它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綠化風貌與景觀特色。本文就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問題作一下探討。
1 城市道路綠化的主要功能
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化的基礎,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綠化搞好了,不僅可以達到美化環境景觀的效果,還可以起到改善氣候、凈化空氣、減弱噪音、減塵防風、減低風速、防止火災的蔓延、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保護路面、組織城市交通、維護交通和戰備防御等作用,有著其它城市設施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兼具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城市道路綠化的形式
2.1 道路綠帶
道路綠帶是指道路紅線范圍內的帶狀綠地,是城市綠帶最為重要的部分,分為分車綠帶、行道樹綠帶和路側綠帶。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規定,園林景觀路的綠地率不得少于40%,紅線寬度大于50 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少于30%,紅線寬度在40~50 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5%,紅線寬度小于40 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0%。本文將以道路綠帶為主介紹城市道路綠化的樹種選擇。
2.2 交通島綠地
交通島綠地是指可綠化的交通島用地。又可分為中心島綠地、導向島綠地和立體交叉綠島。交通島周邊的植物配置宜增強導向作用,在行車視距范圍內應采用通透式配置。
2.3 廣場綠地
廣場綠化應根據各類廣場功能、規模和周邊環境進行綠化設計,應利于人流、車流集散。公共活動廣場周邊種植高大喬木,集中成片綠地不應小于廣場總面積的25%,車站、碼頭、機場的集散廣場綠化應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樹種,集中成片綠地不應小于廣場總面積的10%。
2.4 停車場綠地
停車場周邊及在停車場內宜結合停車間隔帶栽植高大庇蔭喬木,并宜栽植隔離防護綠帶。喬木可選擇行道樹種,其枝下高度應符合:小型汽車2.5m、中型汽車3.5m、載貨汽車4.5m。
3 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配置原則
3.1 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道路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選擇道路綠化用樹一定要考慮它所處的嚴酷生境條件和特殊功能要求,并不是任何樹種皆可勝任。
由于夏季氣溫較高,需達到遮蔭效果;冬季陰冷,需充分陽光以饗行人,因此,選擇道路綠化用樹需要掌握以下幾點基本原則:①要求抗寒耐旱,對水分、土壤、肥料要求不高,移植時易成活,生長迅速而健壯的樹種。(多采用鄉土樹種);②要求樹干挺拔,株形整齊,分枝點足夠高,樹形端正,體形優美,樹冠冠幅大,枝葉茂密,遮蔭效果好、觀賞價值較高的樹種。③要求樹種早發芽展葉,落葉晚且落葉期整齊。
3.2 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枝葉豐滿、花繁葉茂、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②植株無刺或少刺,無毒,耐修剪,在一定期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③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道路綠化中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選用不同的灌木。
4 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趨勢
4.1 環保化趨勢
樹木本身不產生污染,既不產生飛絮和落果等;樹木能有效吸收、清除空氣污染,即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氟等有害氣體。
4.2 彩色化趨勢
主要有彩葉樹種、彩枝樹種及觀花樹種,合理運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彩葉樹種的特性和優勢。
5 結語
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非常關鍵,決定道路景觀營造的最終效果,很多園林樹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或觀花、觀葉、觀果,或賞其姿態,都各有所長,經過精心選擇和配置,就可以營造富有特色的街道環境。為了充分發揮園林樹木在城市道路中的重要作用,園林工作者不但對城市道路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要對各種園林樹木的生長發育、生態習性及觀賞特性等有較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參考文獻
海口市美蘭區法院一審查明,2004年5月22日下午2點10分左右,小學生小偉自北向南橫過機動車道,被董先生駕駛的小轎車撞傷。當時,是車主葉女士雇董先生開車。
經交警認定,小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董先生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8月24日,海南省人民醫院鑒定:小偉的傷殘等級為二級。
經過法院調查,董先生承認并且處理事故的交警認定,事故時因為董先生沒有采取相應措施(剎車),且所駕駛車輛不合格,導致令小偉重傷身殘的重大事故發生。
【關鍵詞】巷道掘進;通風方式選用;通風設備;系列化
無論是在新建擴建礦井還是在生產礦井中,都涉及到大量的井巷掘進工程。在巷道掘進進程中,為了稀釋并排出掘進工作面所涌出的瓦斯。爆破后產生的炮煙與成礦塵,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對工作面進行、可靠、連續供風。掘進巷道由于只有一個通風口,不能形成對流通風,因此需要采用局部通風機、高壓水氣源或主要通風機產生的風壓等技術手段向掘進工作面提供新鮮風流和排出污濁風流。
1.通風方式選用
由以上所述,掘進巷道只有個通風口,需要借助局部通風機才能實現掘進工作面的通風作業。按吸入新鮮風流或排除污風方式不同,可將掘進通風分為壓入式、抽出式或混合式通風三種形式,至于選擇何種通風方式,應根據掘進巷道的生產條件而定。就目前來看混合式通風效果最好,所以在我國掘進巷道工作面內應用較為廣泛。
1.1壓入式通風
局部通風機將新鮮空氣從風筒壓入工作面,使污濁空氣從巷道排出。在通風中炮煙不斷隨風流排出,在巷道出門處的炮煙濃度下降到許可濃度時,排煙過程結束。
為確保通風效果,局部通風機安設在有新鮮風流流過的巷道內,距掘進巷道口必須大于10m以上,防止出現循環風流。為有效排除工作面的炮煙,風筒口距工作面的距離通常要小于10m。它有效射程較大,沖、排炮煙的作用很強;工作面回風不通過通風機,在有瓦斯涌出的工作面采用這種通風方式安全可靠;工作面回風沿巷道流出,在沿途一并將巷道內的粉塵及有害氣體帶走。它的缺點是:長距離巷道掘進排出炮煙需求的風量大,排出的炮煙在巷道中隨風流擴散,范圍大,時間長,工人進入工作面要穿過污濁氣流。
1.2抽出式通風
如圖2所示,局部通風機將工作面的污濁空氣從風筒被抽出,新鮮風流沿巷道流入。風筒的排風口要設在主巷道風流方向的下方,距掘進巷道口應大于10m。
抽出式通風回風流經通風機,若因葉輪與外殼碰撞或其他原因出現火花,有發生煤塵、瓦斯爆炸的危險,在有瓦斯涌出的工作面不可采用。抽出式通風的有效吸程不長,只有在風筒口離工作面較近時即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因此,在平巷掘進中采用不多,在深豎井掘進中應用較多。抽出式通風的優點是:在有效吸程內排塵效果好;排炮煙需要的風量較小;回風流不污染巷道。抽出式僅能使用剛性風筒或剛性骨架的柔性風筒。
1.3混合式通風
這種通風方式是同時使用壓入式和抽出式的通風方式。在掘進巷道時,單獨使用壓入式或抽出式通風均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混合式通風利用輔助局部通風機作壓入式通風,使新鮮風流壓入工作面,沖出工作面的氣體和粉塵。為使沖洗后的污風在巷道中從經風筒排出,要用另臺主要局部通風機進行抽出式通風,這就構成了混合式通風。
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布置如圖3所示。局部通風機的吸風口要大,與抽出風筒抽入口的距離要大于15m,避免形成循環風流。吸出風筒口至工作面的距離應等于炮煙拋擲長度,壓入新鮮空氣的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可大于壓入風流的有效作用長度。
2.通風設備
(1)局部通風機。局部通風機要求體積小,效率高,噪聲低,風量、風壓可調,堅固和防爆。國產的BKJ66一1子午加速型系列局部通風機效率高,噪聲低。
(2)風筒。常用的剛性風筒有鐵風筒、玻璃鋼風筒等。堅固耐用,可用于不同通風方式,其缺點是笨重,接頭多,體積大,儲存搬運、安裝困難。柔性風筒有膠布風筒、軟塑料風筒等。在巷道掘進中使用較廣,具有輕便、容易安裝、阻燃、安全性能可靠等優點,但容易劃破,僅能用在壓入式通風。
(3)引射器。引射器有水力和壓氣兩種。前者無電氣部件,可降溫、除塵、消煙,適合瓦斯大、供風量小的煤巷掘進,而效率低,能力小,僅在特定環境下才能采用。某礦區在使用多個水力引射器串聯的條件下,最大供風距離達700m,工作面有效風量達70m3/min。后者是運用壓縮空氣為動力的通風設備,尤其適合高瓦斯區小斷面巷道掘進通風。
3.掘進通風安全技術裝備系列化
掘進安全技術裝備系列化是治理瓦斯、煤塵、火災等災害所需要的多種安全技術裝備,是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綜合性安全技術措施,對于保證掘進工作面通風安全可靠懷具有重要意義。
3.1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和風筒行動倒風裝置
常用局部通風機正常供風時由專用電源進行供電,一旦出現故障停機時,電源開關自動切換線路,由另一備用電源進行供電,同時備用通風機即刻啟動供風,從而實現了即使在故障情況下的掘進面連續供風。由于雙風機共用一道主風筒,風機要實現自動倒換時,風筒自動倒風裝置可使連接兩臺風機的風筒能夠自動倒風。
3.2“三專兩閉鎖”裝置
“三專”是指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兩閉鎖”則指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向掘進巷道內電氣設備供電必須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下:一是局部通風機正常供風;二是掘進面內瓦斯濃度不能超標。當常用局部通風機故障停機時,風電閉鎖會自動切斷所控制的工作面電氣設備的供電電源。當瓦斯濃度超標時,瓦斯電閉鎖會切斷瓦斯傳感器控制范圍內電氣設備的供電電源,而局部通風機能可正常作業。當同時出現瓦斯濃度超標和局部通風機故障停機時,局部通風機會停止作業,需要人工對局部通風機送電,當瓦斯濃度降至正常值時再切換到專用電源控制,從而提高了局部通風機連續運轉供風的安全可靠性。
4.結語
掘進通風仍是巷道掘進的薄弱環節,所以需要根據礦井具體的地質通風條件來選擇適宜的通風方式。此外,在加強掘進面瓦斯排放的同時,也需對通風設備進行改進,如提高行動化水平和實現掘進通風安全技術裝備系列化等,以提高掘進工作面的通風抗災能力。 [科]
【參考文獻】
[1]郭延軍,郭新紅.煤礦巷道掘進通風系統壓能分布分析[J].現代礦業,2011(10).
【關鍵詞】北島;島;現實;讀者;接受
北島的詩集中有一首名為《島》的詩歌,原本以為這島一定是寫北島之“島”,但是這座島卻是民族之島,也是時代之島,而北島,這位共和國的同齡人,他用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相連起來,在詩人食指與中指下參差的詩行之間,流露出的是源自時代的強烈回音,這其中或有“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的困惑,或有“那年夏夜并不是終結/你在雨中等待著我”的欣慰,或有“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宣告,或有“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我,戰栗了”的妥協。
詩人的這一首《島》,并沒有《回答》中碰撞澎湃的激情,也沒有《太陽城札記》中奧秘豐富的意象,也沒有《一切》中的深刻決絕的排列。可這首詩卻用形象的描繪,用象征的手法,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眼中動亂的十年。在這首詩中,我對詩歌之力量的感受前所未有的強烈,詩歌的力量并不在于狂躁的辭藻或者暴力的意向,而在于它所蘊育的內涵。這樣的內涵詩人不擁有,只能屬于它。這樣的內涵屬于歷史,屬于時代,不僅屬于過去,也屬于現在和未來。
一、國家不幸詩家幸
北島的詩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關時代、歷史大大主題,哪怕是單純地闡述愛情,也不能脫離時代的蹤跡。在《和旋》中,始終有風、海安全島、野貓都是“孤零零的/海很遙遠”,這種孤零零和遙遠的感覺是來自于生活之中的,中對于人與人的剝離在無意中流露出來,這樣的時代印記在這首《島》中則更為明顯。
在詩歌的第一部分中,詩人給島的背景是“霧海”和“月夜”,這二者皆是壓抑、黑暗和迷茫的,島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著“沒有帆”的“航行”,和“沒有錨”漂泊,詩人這里將島按照船的方式來描述,可是,它卻沒有帆與錨。沒有帆,就沒有風力和方向,也就失去了前方的道路;沒有錨,就沒有控制和停泊,也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力。這樣的島也好,船也罷,在“霧海”和“月夜”之中,就呈現出了一幅無限迷茫的圖景,連可行之“路”和灰暗的“夜”都在這里消失。第二部分中,詩人用前一小段刻繪了島,這座島沒有“標志”,沒有“清晰的界限”,只有浪花為它周圍的陡峭的崖壁“祝禱”,留下時間的交錯痕跡和威嚴的紀念,可是這樣的威嚴已然消逝了,只是紀念,擁有的只有“沉悶的痕跡”,連紀念也不過剩下了“一點點”而已。直到這里,我們仍然可以說,這座島指的是詩人自身,詩人的用意在于表現自身的孤獨迷茫。詩人接下來便開始寫島上的事物,在第三、四、五三個部分中,出現了一個格外惹人注目的事物——鷗,這三段的鋪展向我展示了鷗群蘇醒,一只海鷗為槍所擊,墜落而亡,孩子們用沙為它堆砌墳墓的故事,在這里,我們便能明了,這里的島與醒了的鷗是相對的,醒了的鷗是島中鷗的一種但非主群,更多是未醒的鷗。鷗如人,島如器,島的面目在這里便浮現出來,它即是指動亂十年中的社會,蘇醒的鷗即是指在沉睡的人群中醒來的追求自由天空的人們,而正如等待鷗群的是槍聲和墳墓,等待蘇醒之人的也是槍聲與墳墓。可是,人們就在槍聲與墳墓之下妥協了嗎?在第六部分中,棕櫚不以撲動的翅膀,而以沉默居于島上,這樣的沉默不是妥協,二是舉起叛逆的劍,向不合理的現實宣戰。第七部分中,昏暗的夜為兇手提供杯盞,為浩劫提供暖床,這樣的世情未免使人失望。但是,詩人第八部分中說道,“有了天空就夠了”,天空自由而無罪,這世界總有這樣的地方,總有這樣的前程,琴聲也響起,在召喚失去的自由之聲,文明之聲。
詩人之所以在這座島中寄予如此豐富的情感,并不是有島即情,相反,是由情即島的,詩人是因為現實的壓迫,才主觀構建出這樣的一個不自由,追求自由,必將自由之島。這座島的產生,正是因為六七十年代那一場浩劫,這樣的浩劫對文化既是不幸,也是幸運。自古以來,國家不幸詩家幸,在人類革命踏著鐵蒺藜前進的道路上,正如沖擊濺開的浪花、燃燒騰起的火焰——黃金只有用火來試煉一樣:人的生命也只有在災難、不幸的搏斗和烈火考研的過程中,才會誕生出偉大的智慧、節操和藝術——產生出驚心動魄的思想沒、性格美和心靈美。
二、原意不如讀者意
詩歌內涵總是由詩人所處之現實所架構,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讀者的眼色不同,這首詩所的內涵也相應的產生變異,有人以為這樣的變異是不合理的,我們應當尊重原始的內涵,可是原始的內涵是既不可尋,也不需尋的,因為藝術的價值就在于接受的過程,如果一首詩歌只有一個內涵,那不就如同一道算術題,只有一個答案了,那文學便成為了索然無味的枯折之物,喪失了它最絢麗的光輝。
文學既然如此,詩歌更是顯著,北島之詩還被歸于“朦朧詩”一類,這樣的詩歌便拋棄了傳統邏輯的束縛,習慣于用蒙太奇的鏡頭來表現詩歌的意義,在《島》中,詩人一會寫島,一會卻筆鋒一轉,指向沙灘上的孩子們,有關于島的意象作者用了“凄厲”、“叛逆”等比較強硬的形容詞,而在有關孩子們時,詩中的句子一下子變得柔軟起來,在這二者的不斷切換之中,形成了巨大的張力,將詩中世界的全貌展現在讀者面前。在《島》這首詩中,同時也充分運用了象征的修辭手法,這樣的手法更是容易在讀者接受文本的過程中產生差異,詩中的“島”是如前面我所說的真的是指中的中國嗎?或者,這座島只是指一個特定的人群,一個特定的地點,或者,它就是一座島。在詩中的第四部分,關于鷗的死亡,詩人說“這是自由的結局”,這時,詩人還提到了一樣東西——羽毛的筆,這里的筆,在我看來,便是詩人寫詩的筆,這樣即是說詩人追求自由,卻因此受傷,但是它也有可能別人的筆,這就從詩人自身轉向了他人,也可能是從個人轉向了群體,若是個人的話,這其中多是孤獨的憂郁,若是群體的話,這其中便多是憤懣控訴了,在這一段的最后,詩人說太陽是“昨天或明天的”,今天好像不可思議一樣出現在這里,“寫下死亡所公證的秘密”,這個秘密到底是什么呢?這個秘密由鷗的死亡所公證,有一種可能是說,也可能,寫下秘密的不是太陽,而是之前的那一支羽毛筆,這只羽毛筆或許來自海鷗,或許來自詩人,或許來自詩中所指的人。作者的原意總是無法捉摸完全的,也正是這成就了詩歌的可貴,讀者憑借自己的顏色為其蒙上一層色調,摘取自己的生命所需求的一部分畫面,由此產生了豐富多彩詩歌世界,也成就了詩歌的最終價值。
《島》是北島所經歷的動亂的產物,在不同的讀者處,也定會產生了不同的內涵與意義。詩歌雖然發端于情,是詩人的心性,或靈動或厚重。詩歌更是現實的產物,身處什么樣的現實,便造就詩人什么樣心性,這也就是人們常在文中求史,在虛中求實,同時,詩歌還會隨著時代,隨著語境產生不同的意義,時代與讀者這兩件賦予詩歌的意義已經遠大于作者自身了,我們現在的文學也是一樣,哪怕費勁力氣想用條框鎖住文章的內涵,也不能磨滅其中可待挖掘,可待偏離的因素,哪怕拼命的超然物外,亦無法脫離自己所處的現實。
【參考文獻】
子曰:君子不器。說的是,不可偏于一偶,須兼學多能。如孔子,與世道哲學外,也治史學、執御、授教。于是春秋出、論語稱。而當今學問,分門別類,猶如蜂蛹。我自稱,獨專文學。于文學之中,獨專現當代。于現當代之中,獨專五四文學。與五四文學,獨專小說一家。于小說一家中,獨專郁達夫。如此而演繹,可窺而今學問之洞天。非專不能成就其學。而于郁達夫,不可不談創造社,于是郭沫若成仿吾王獨清得熟;不可不說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于是魯迅、矛盾必熟。而其于新月派之聯系,于太陽社、于語絲,通通讀來。幾幾一大半部五四文學史!而現當代之大半部,即五四文學。如此往視,獨專一人,又須兼并各家。
讀書是我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探知方式,就像有人去人群中走走,有人去自然界看看。這只是一種方式,沒什么高明的地方。世界之大,呈現萬方。于是紛呈之中,我所在的興趣很廣大。在哲學、文學、音樂、服飾、陶瓷等等。都想去了解。于是看的雜了,是興趣使然。
2
我買的第一本書是巴爾扎克的《高老頭》,譯林版10塊錢。在新華書店(已拆),同天我坐在地上看完了小仲馬的《茶花女》。清楚的記得,那個師范一年級的我把《高老頭》夾在胳肢窩,一邊頭腦里為一座墳四周布置著白色的茶花,一邊雙替著穿過中山路,向學校的方位走去。同時,那天的背景,當然是漫天的晚霞。而后我擁有了雨果的《悲慘世界》,并在一個月后,讀完圖書館里雨果的所有長篇小說,還有詩歌。之后的半學期,又讀完了一整套紅皮子諾貝爾文學獎系列。但那一年,對于中國詩歌,尤其是中國古典詩詞,一無所聞。買的第一本詞集是師范四年級,上海古籍的《二晏詞箋注》,在教育書店。并從此,開始抄古書,直至入教院來寧。《全宋詞》是最貴的一套五冊。《李白全集》《白居易全集》《蘇軾全集》是偷來的。《全唐詩》最得意的拆書分冊。《王安石全集》《元稹集》是最難得的處理價10塊一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