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喜慶的對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上聯:英男靚女天作之合
下聯;情深意濃同心永結
橫批:合巹之喜
上聯:娶賢妻嫁郎君不忘父母養育恩
下聯:結良緣立家業常念兄弟(姊妹)手足情
橫批:琴瑟和諧
上聯:柳暗花明春正伴
下聯:珠聯璧合喜成雙
橫批:家業興旺
上聯:花開并蒂姻緣美
下聯:鳥飛比翼恩愛長
橫批:鸞風和鳴
上聯;燕爾新婚恭迎親人聚
下聯:良緣喜結誠歡朋友來
橫批:喜結良緣
上聯:高朋滿座慶新婚
下聯:美酒佳饌謝客賓
橫批:喜慶新婚
上聯:飯店辦婚禮喜氣蕩漾
下聯:高朋品美酒色昧飄香
橫批:婚姻美滿
上聯;四海馳騁千里結姻緣
下聯:五洲飛躍故鄉娶新人
橫批:珠聯璧合
上聯:門前結彩迎淑女
下聯:戶內鳴笛引鳳凰
橫批:愛情永鑄
上聯:張燈結彩辦婚事
下聯:龍飛風舞喜迎門
橫批:鸞風和鳴
上聯:賀客滿門慶新婚
下聯:紅燭高照結姻緣
橫批;百年好合
上聯:荷紅蓮開并蒂花
下聯:朝陽彩鳳喜迎門
橫批:婚姻美滿
上聯:青山秀水育兒郎
下聯:歡天喜地迎淑女
七夕節對聯大全上聯:宇裝典雅精工匠;
下聯:峰古實木紅檀香。
上聯:宇內家具工藝巧;
下聯:峰群私林選材精。
上聯:善緣金木水火土;
下聯:情親東西南北中。
上聯:紅花滿梨枝俯首秦皇漢武;
下聯:黑杉布楠檀仰拜神道佛仙。
上聯:紫檀雞翅黃花梨,件件珍品;
下聯:鐵力酸枝金絲楠,貨真價實。
上聯:買紅木紅運當頭;
下聯:進此門財源廣進。
上聯:金碧丹青顏色麗,出品必精,價廉物美;
下聯:門閭陳設光澤新,制器須固,外巧內堅。
上聯:衣柜臥椅功夫硬,高崖古澗千年壽;
下聯:雕床畫櫥式樣新,密蕊精花幾許春。
上聯:魯班何處?柜櫥得神之助;
下聯:墨翟再生,桌椅有天之工。
上聯:明月皎皎,白露團團,牽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橋翩翩鵲;
下聯:素心幽幽,銀河澹澹,鴻雁傳書,魚箋寄恨,盈盈珠淚剪剪風。
上聯:不是凡間地;
下聯:仿若仙人居。
上聯:牛女二星河左右;
下聯:參商兩曜斗西東。
上聯:來此處不是凡間地;
下聯:看家具仿若仙人居。
上聯:千古悠悠,尋得生活安逸;
下聯:萬載長存,好似仙人居所。
上聯:古香古色,木桌石凳為古居;
下聯:新人新事,門里窗外羨仙人。
上聯:豪華實木布藝沙發;
下聯:舒適你我溫馨全家。
上聯:兩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淚;
下聯:七夕已至,今宵織女要停工。
七夕情人節搞笑段子1.七夕那天我會玩一整天的連連看,消滅一對是一對。
2.七夕情人節低價出售,便宜甩賣!
3.七夕快到了,單身的朋友們,趕緊去超市,悄悄往每盒巧克力里塞張紙條:我們分手吧!
4.剛接到玉帝通知:牛郎織女由于興奮過度,失足掉下鵲橋,七夕情人節取消,請互相轉告。
5.七夕就要到了,要秀恩愛的就別秀了,畢竟有那么多沒伴兒的,另外萬一秀恩愛爆照遇見撞臉的就不好了。
6.尼瑪,今天的七夕節過得跟光棍節似的。
7.七夕的時候雇兩個小孩,遇見男的就喊爸,遇見女的就喊媽,能拆一對是一對。
8.七夕都別約我啊!早上我要賣花,晚上我要賣套,凌晨我還得蹲酒店門口賣藥。文字控-老張
9.七夕不秀恩愛,咱們還是朋友。
10.情人節那天誰要是在我面前秀恩愛,我就拍照截圖,等到你結婚時候對象不是現在的那個人,我就把照片打印出來放在紅包里。
11.老衲掐指一算:“今年七夕我又要一個人過了”
12.又到情人節了,單身了20多年,你說我媳婦是不是20xx年前給流了。。。
13.一想到七夕那天有只禽獸牽著我未來媳婦的手在大街上走,TMD我就來氣了!
14.看來今年七夕又剩我和你了,我的床啊
15.都快七夕了,暗戀我的人兒們啊,你們怎么那么沉得住氣啊。
16.七是一個奇數,要你來湊一個雙偶數。
17.今年的這個七夕情人節,別再問我怎么過。我很想跳過、略過、得過且過。可是我還是懦弱的承認,我只有難過 。。。
關鍵詞:跨欄;劉翔;成功;經驗
跨越障礙物是人類在長期生產以及與自然作斗爭中所形成的一種基本的生活技能。從事跨欄跑運動,可以培養勇敢、頑強、果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并能有效地發展速度、彈跳力、柔韌和靈敏等身體素質。
一、劉翔成功的意義
劉翔以12.91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平世界紀錄,為中國田徑體育代表團在雅典奧運會贏得一枚分量最重的金牌。這是中國田徑乃至亞洲田徑在奧運會上的歷史性突破,打破了歐洲選手壟斷短跑項目的神話,使全世界為之震驚,全世界的炎黃子孫也為之驕傲和自豪。
1.心理素質
首先,劉翔的心理素質很好。我認為劉翔是比賽型的運動員,一上賽場就精神抖擻,斗志倍增,沉著冷靜是他取勝的優勢。
2.訓練周期
110米欄屬于典型的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劉翔的成功,除了有自己的努力和覺悟性外,與孫海平教練的科學化訓練也是密不可分的,更新訓練理論、把握科學內涵,創造了一套符合跨欄項目規律和特點的訓練體系,孫海平在對劉翔訓練周期的安排上勇于開拓、敢于創新,大膽改革傳統訓練周期的安排,適應了形勢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我國青少年跨欄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1.青少年運動員心理素質問題
當前,國際田徑高水平比賽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對專項成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心理選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運動員由于怕輸給對方,賽前會產生緊張心理;有些運動員對比賽環境的變化缺乏思想準備,臨賽感到無能為力;有的運動員賽前過于興奮,晚上睡不好覺,出現食欲不振、渾身無力等癥狀;還有些運動員在比賽時,比分領先時超常發揮,一旦比分落后,就會情緒急躁,喪失信心和斗志,表現出責備裁判、埋怨外界的因素影響等不良的行為。他們缺少的正是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將成為他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我國青少年運動員中也有不少人存在心理素質差的問題。
2.傳統的訓練方法及管理體制
我國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普遍存在重能力輕技術的傾向,在青少年的跨欄訓練中表現更為突出。
跨欄訓練是田徑運動中技術比較復雜、節奏性比較強、鍛煉價值比較高的項目,運動方式的特點決定了這項運動對運動員個人方面的素質要求很高。對于跨欄訓練,眾多教練和運動員往往更重視運動員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而對跨欄運動的專業特點和運動技術研究不足,在訓練方法上未能結合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尋找最佳訓練方案,難以達到個人能力與高效技g訓練結合,大幅度提高運動員成績的目的。
三、如何提高我國青少年的跨欄訓練水平
1.少年時期跨欄技術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國田徑教學訓練大綱規定:在基礎教學訓練階段要求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學習和掌握田徑技術和多種運動技能,提高全面發展水平,按照遠期專項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學習基礎技術和專項技術與技能。
2.注重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及合理的管理方法
運動科學化,是指綜合應用運動生理生化、生物力學、運動醫學等多種學科知識對運動訓練進行全面的科學監控的過程。教練員們也應該多學習孫海平教練的訓練理念,加強科學化訓練。訓練手段、方法的全面專項化和整體性已成為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訓練的主要發展特征。
劉翔的成功的經驗,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110米跨欄項目的希望和發展。認真總結孫海平教練的訓練科學化思想、手段和方法,可讓我們的運動訓練更加科學化,各級教練員們也應該多學習孫海平教練的訓練理念。訓練手段、方法的全面專項化和整體性已成為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訓練的主要發展特征。加強科學化訓練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跨欄后備人才,爭取在今后的國際比賽中創造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綺紅.從劉翔的成功探討運動訓練科學化的若干問題[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26(3).
(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摘 要:依戀風格是個體與依戀對象在長期交往中所形成的系統性的情感和行為模式.近年來隨著依戀的信息加工差異在很多研究中被強調,注意對依戀系統的影響顯得更為重要,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偏向.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對依戀風格和注意偏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論述:(1)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的注意偏向特點;(2)注意偏向產生的機制;(3)相關的神經電生理學的研究;(4)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關鍵詞 :依戀風格;情緒信息;注意偏向
中圖分類號:B8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2-0091-03
1 引言
依戀是指嬰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開始人們主要關注嬰幼兒與母親的依戀關系,但隨著依戀持續性和穩定性的發現,依戀研究逐漸拓展到了成人領域.目前大多數研究都著重探討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在調節情緒和行為上的差異,但是依戀理論認為這種差異是由認知過程所引起,認知過程在感知依戀相關信息時首先起了作用.注意作為最基礎的認知過程,對情緒刺激進行有選擇的分配,使其得到進一步的加工.從進化依戀理論的觀點來看,較早對環境中的威脅信號進行反應具有適應優勢,對威脅線索的有效覺察能有效地指導行為,提高幸存的可能性,因此從注意這個視角來研究依戀非常有意義.目前成人依戀的研究大多采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范式探討了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偏向,如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是警覺還是回避,注意偏向發生在什么階段,以及產生注意偏向的原因等,但研究結果也存在爭議.因此為了探索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特征以及作用機制,為依戀理論的相關觀點提供證據,本文旨在對這一領域提供一個全面的綜述.
2 成人依戀風格與注意偏向研究的兩種傾向
個體在與撫養者形成依戀關系的基礎上,逐漸建立了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內部工作模型是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穩定的認知模式.依戀風格就是內部工作模式的表現,是個體在長期與依戀對象交往中形成的系統性的情感和行為模式.依戀風格不僅影響個人對其依戀對象的社會性行為,也潛在的影響對情緒信息的加工和調節,對從外部環境獲得的情緒信息進行感知、編碼和提取可能因依戀風格而有所不同.根據依戀理論,當個體遇到威脅時,他會尋找和保持對依戀對象的親近,因此理論假設不同依戀風格對情緒信息,尤其是依戀相關的情緒信息存在注意偏向.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研究探討了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結果主要表現出警覺和回避兩種傾向.
2.1 警覺傾向
大多數成人依戀風格與注意偏向的研究發現了焦慮型依戀個體的警覺傾向,符合理論的假設.Mikulincer等人發現,焦慮型個體對依戀對象的名字能夠較快地做出詞語判斷,表現出對依戀信息有選擇性的高度警覺(Mikulincer, Gillath et al. 2002).后來Dewitte等人發現無論啟動積極依戀情境還是消極依戀情境,焦慮得分都與對依戀對象名字的注意偏向正相關,證明了焦慮型個體對情緒信息的警覺傾向(Dewitte, De Houwer et al. 2007).由于面部表情較詞語具有更好的生態效度,因此研究者設計了morph movie范式來研究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的敏感性和警覺性.Niedenthal的實驗發現,焦慮型依戀個體總是最晚看到高興和憤怒面部表情的消失,說明他們在知覺情緒信息時警覺性較高(Niedenthal, Brauer et al. 2002).但Fraley等人認為較早知覺到情緒表情消失也可能反映出個體對情緒表情變化的警覺性,為了區分焦慮型個體是對情緒信息較警覺還是對情緒信息的變化較警覺,Fraley拓展了morph實驗范式對其進行研究(Chris Fraley, Niedenthal et al. 2006).范式的不同之處在于Fraley呈現了中性表情逐漸變化到情緒表情的視頻,讓被試在情緒表情出現時做出判斷.Fraley假設如果被試對情緒表情的變化非常警覺,那么他們應該能比較早的知覺到情緒表情的消失同時也比較早知覺到情緒表情的出現.結果表明高依戀焦慮的被試對情緒表情消失和出現的知覺都較早,表現出對情緒表情高敏感性和警覺性的特點.
許多研究者認為回避型個體與焦慮型個體的行為系統相對立,因此回避型個體應該對依戀相關的經歷注意較少,表現出回避的傾向,但Maier等人的研究卻發現了回避型依戀個體對情緒信息的警覺傾向.他們采用最小變化法逐漸改變包含社會情感信息圖片的呈現時間,以考察不同依戀個體對社會情緒信息的知覺閾限(Maier, Bernier et al. 2005).結果發現,冷漠維度(相當于依戀回避)與社會情緒信息知覺閾限呈顯著的負相關,即在冷漠維度上得分越高,對社會情緒信息警惕性越高,發現了回避型個體的警覺傾向.我們可以解釋為,回避型個體的高警覺性使他們能及早地對威脅信息做出回避防御.
2.2 回避傾向
大多數依戀領域有關注意偏向的研究發現,非安全型依戀個體對負性依戀信息表現出回避和抑制的傾向.Emmichoven的情緒性Stroop實驗發現安全依戀表征的焦慮癥個體有較大的Stroop效應,表現出對信息的警覺,而不安全型依戀的焦慮癥個體對威脅性信息傾向于忽視和回避,不安全依戀的非臨床焦慮癥個體也難以維持對信息的注意,對情緒信息表現出一致的回避傾向(Van Emmichoven, et al. 2003).Edelstein認為依戀主題相關的刺激能更好地激活依戀系統,因此采用情緒性Stroop范式調查了回避型個體是否限制了對依戀相關情緒刺激的注意(Edelstein and Gillath 2008).實驗材料包含情緒性刺激和中性的非依戀相關的刺激,以期調查這種注意偏向的特異性.結果發現回避型個體會抑制對依戀相關刺激的注意,導致情緒Stroop效應的減少,這種回避型加工偏見在正性和負性依戀相關的詞語中非常明顯,在與依戀直接相關較少的情緒詞中不明顯,強調了注意偏向的特異性.
Dewitte等人以依戀相關的威脅詞和積極詞為目標刺激,試圖用點探測范式來考察焦慮和回避兩個依戀維度與注意偏向的關系(Dewitte, Koster et al. 2007).他們發現,焦慮和回避兩個維度都體現出對依戀威脅詞的注意回避.隨后Dewitte的另一項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果.Dewitte等人采用線索提示范式對情緒面部表情的注意偏向進行了研究,發現依戀焦慮和回避維度得分均高的個體對憤怒面孔的注意減少,而且焦慮型個體傾向于將注意從快樂的面孔上轉移開,均表現出了對情緒信息的回避傾向(Dewitte and De Houwer 2008).
工作記憶與注意過程有密切的關系,只有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進入工作記憶,得到后續的加工,以及進入長時記憶.Edelstein開辟了借助工作記憶任務探索依戀回避和注意關系的研究路線.Edelstein采用測量工作記憶表現的運算-詞匯廣度實驗任務,探討了不同類型依戀者對中性詞、情緒詞和依戀詞語的工作記憶表現(Edelstein 2006).結果發現,回避型對正性和負性依戀詞的工作記憶能力低,表明依戀回避者限制了對依戀性信息的注意,出現回避傾向.國內有學者采用相同的實驗范式,重復和驗證了回避性依戀與注意的關系(馬書采,肖祝祝 et al. 2011).研究發現,依戀回避與依戀詞、情緒詞和中性詞的工作記憶成績呈負相關;詞類型主效應顯著,同一被試在同一工作記憶廣度下,都出現了對依戀詞的回憶率顯著低于中性詞和情緒詞的現象.這表明回避性依戀者具有回避性注意偏向,而且依戀性刺激比中性刺激更容易在信息加工早期被防御性地排除,出現回避傾向.雖然這些研究為回避性注意偏向以及偏向的特異性提供了證據,但是評估工作記憶表現并不是測量注意的理想方法.工作記憶成績除受到注意影響之外,還會受到工作記憶的信息存儲能力和提取效率的影響.為此,后續研究需要對存儲容量和回憶的條件進行一定的操縱,以排除可能產生的混淆.
3 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注意偏向發生的階段
雖然很多研究證明了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但是對其內在機制的研究卻很少.關于不同依戀風格者的注意偏向內在機制的研究,目前只有兩篇研究對其進行探討,且研究結果存在分歧.Dewitte采用線索——靶子范式試圖探討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偏向是發生在注意的集中階段還是轉移階段(Dewitte and De Houwer 2008).實驗中通過考察線索效應、施加效應和解除效應三個指標,發現對于三種情緒面孔,線索效應都很顯著,然而施加和解除的效應沒有達到顯著.國內有學者使用相同的范式,研究了四種依戀類型個體對戀人名字、熟人名字和陌生人名字的注意偏向及其產生階段(李敏 2011).結果發現,回避型與恐懼型個體的注意集中效應和解除效應不顯著,焦慮型個體的注意集中效應和解除效應均達到顯著,恐懼型個體只有解除效應達到邊緣顯著,即依戀焦慮型個體的注意偏向發生在集中和轉移階段,依戀恐懼型個體發生在注意轉移階段,依戀安全型和回避型個體則沒有明顯的注意產生階段.
4 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對情緒信息加工的神經電生理學的證據
依戀理論重點關注與主要撫養者的早期經驗如何影響行為和情緒調節,以及依戀相關刺激在后來的生活中是如何被感知和解釋.行為研究已經證實不同的依戀風格對外部環境中的情緒信息有選擇性的注意偏向,erp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為行為研究提供了更進一步的證據.
國內研究者采用ERP技術研究了焦慮型、回避型和安全型依戀個體對面部表情的大腦反應,使用閾上和閾下情緒面孔呈現的目的在于考察大腦激活的潛在差異是被意識還是無意識調節(Xuan Zhang 2008).結果發現,回避型依戀個體比安全型和焦慮型個體在后額葉電極上有較小負性的N1、N2和在額葉電極上有更正性的P2.N1被看成是注意水平的標志,因此相對于安全型依戀的個體,焦慮型個體對面部刺激投入了最多的注意資源,回避型個體最少.N2成分反映了面孔的結構編碼,P2的波幅被面部感知的情緒成分所調節.因此,與安全型依戀個體相比較,回避型和焦慮型個體更小的負性N2和更正性的P2表明他們對面孔結構性信息進行較少精細的編碼,他們容易受情緒內容喚醒的影響.后來Dan等人為了確定不同依戀風格個體在情感感知過程中的行為反應和大腦活動模式,通過ERP技術記錄了他們注意情緒面部表情時的神經變化(Dan and Raz 2012).結果發現依戀傾向與面部表情在ERP早期成分C1和P1的平均幅度上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回避型依戀的個體對憤怒面孔反應時,枕葉和后頂葉電極的C1和P1的平均振幅有顯著差異.研究數據支持情緒加工偏見的假設,即在信息加工早期階段執行的加工偏見可能讓回避型個體能更快地注意潛在的威脅刺激,給予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使其對情緒刺激進行回避,產生注意偏向.換句話說,這可能表示,在感知的早期階段,警覺而不是抑制才是回避型依戀個體的主要特征.
5 問題與展望
雖然已有研究者反復證明了不同依戀風格者對情緒信息,尤其是對依戀相關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但是仍然存在注意回避與警覺的爭議,并且缺乏對注意偏向產生機制等問題的探討.今后的研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并作進一步深入探討.
在研究材料方面,目前實驗使用的材料大多為依戀相關的詞語或圖片,但事實上,當依戀系統被激活后,個體的注意應該是指向依戀對象,因此以依戀對象的名字或圖片作為實驗材料可以更清楚地探討不同依戀個體的注意偏向.在被試的選擇上,大多實驗選用女性作為研究的被試,且樣本量小.即使許多研究強調依戀風格沒有或很少有性別差異,但是單一性別的被試不能檢查依戀風格的潛在的性別差異,尤其是在注意過程中出現的性別差異.在研究方法上,腦電及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為研究不同依戀者的注意偏向提供了更直接的手段,今后的研究應豐富實驗使用的范式,并結合腦電或核磁技術對注意偏向發生的階段進行深入探討.從時間進程上看,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偏向可能具有時程特點.有研究者認為,焦慮型依戀個體表現出的注意回避趨向很有可能是由于警覺——回避機制造成的,在Dan的ERP實驗中也發現,信息加工的早期階段可能存在一種注意偏向,讓回避型個體能更快的注意潛在的威脅刺激,并給予了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使其對信息進行回避.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試著從時間進程這個角度探討不同依戀風格個體的注意偏向特點.
參考文獻:
〔1〕Chris Fraley, R., et al. (2006).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Probing the hyperactivating strategies underlying anxious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4):1163-1.
〔2〕Dan, O. and S. Raz (2012). "Adult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processing biase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study." Biological Psychology 91(2): 212-220.
〔3〕Dewitte, M. and J. De Houwer (2008). "Adult attachment and 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face express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2): 498-505.
〔4〕Dewitte, M., et al. (2007). "Attentive processing of threat and adult attachment: A dot-probe stud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5〕Edelstein, R. S. (2006).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memory: Investigating the source and extent of avoidant memory impairments." Emotion 6(2): 340-345.
〔6〕Maier, M. A., et al. (2005). "Attachment state of mind and perceptual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stimuli."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7(1): 67-81.
〔7〕Mikulincer, M., et al. (2002). "Activation of the attachment system in adulthood: threat-related primes increase the accessibilit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fig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4): 881.
〔8〕Niedenthal, P. M., et al. (2002).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3):419.
〔9〕SILVA, C., et al. (2012).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strategies for regulation: When emotion triggers atten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3(1): 9-16.
〔10〕Van Emmichoven, I. A. Z., et al. (2003). "Selective processing of threatening information: Effects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 on attention and memor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5(1): 219-237.
〔11〕Xuan Zhang, T. L., Xiaolin Zhou (2008). "Brain responses to facial expressions by adults with different attachment-orientations.pdf>." Neuroreport 19(45): 437-440.
摘要:足球運動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深受廣大學生們的喜愛。因此,開展中學生足球教學訓練,能夠促進我國足球運動整體水平的提高。既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又能學好知識,掌握運動技能,是學校體育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通過對6所足球重點學校190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了中學足球隊教學訓練存在不足之處。在分析主要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目前中學足球隊教學訓練具體對策及建議,以求提高中學足球隊教學訓練的水平。
關鍵詞:中學 足球隊 教學訓練 分析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04-0103-01
一、結果與分析
1、教學訓練方法要靈活多樣在教學訓練過程中,由于學生多,場地大,學生進行練習較為分散,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要想在教學中做到活而不亂,整齊而不死板,這就對教師的組織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進行分散練習時(例如外腳背傳球)。首先教師要對動作要領進行詳細地講解、示范清楚。在學生分開練習后,要注意觀察,多走動,勤走動,針對學生的不同錯誤進行個別糾正,這樣,可以使學生針對自己的錯誤動作進行改正,不至于影響其它同學的練習,發現普遍存在的錯誤,再進行集體糾正、講評。
2、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合理安排訓練內容。中學生的年齡一般處于12~16歲。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教練員要注意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科學增加運動負荷,尤其是在進行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訓練的時侯,一定要考慮中學生的生理發育情況。耐力訓練應該有氧耐力訓練為主。如果過早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體的健康發育。耐力訓練基本方法是重復法或連續法。如果使用間歇法訓練法,應該進行小強度的間歇性訓練,強度應控制在30%~60%。力量練習時應以動力性練習為主,少用或不用靜力性力量,中學生骨骼特點是軟組織多,堅固性差,易彎曲,因此不可進行大強度的力量練習。
3、合理安排教學訓練時間。中學足球隊是業余的足球隊,中學生學習任務重、課內外活動多、訓練條件和訓練器材不盡如人意、老師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教練員盡管制定了訓練計劃,卻往往不能完全執行,既影響了訓練質量,也耽誤了學生足球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練員合理的安排時間,協調好和老師家長的關系,使整個訓練工作得以順利地進行。
4、運動負荷的訓練著重在于積累,以增加練習數量、練習時間為基礎。逐步提高學生的負荷量。這是因為負荷強度對心臟有較大刺激,如果對中學生訓練強度過大,可能使心臟負擔過重,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
5、在教學訓練中要抓住技術動作的關鍵環節在教學訓練過程中,要著重講解技術動作的關鍵環節,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一定要抓住,并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要規格化、正規化。同時,要事先了解哪些動作容易出現錯誤,講解時,主要講一下應該注意的問題和形成錯誤動作的原因。另外,在教學中正確的示范動作也是很重要的。在技術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要做示范動作,并在做示范時要對該動作的關鍵環節反復強調。
6、技、戰術訓練。依據現代足球發展的趨勢,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訓練中應該遵循抓重點帶一般的原則。在每個訓練周期都應有一定符合本隊的情況的練習重點。技術教學訓練中應遵循以下幾個教法:
(1)初學者一般先安排非對抗性技術練習,隨著學生逐漸掌握基本技術,再在接近比賽的情況下逐步增加對抗性訓練。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再教一些高難的技術動作,培養學生在復雜的情況下合理運用技術的能力。
(2)中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能夠快速的學會一些新動作,所以要求教練員的示范動作要準確,同時采用完整教學法。當然這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盲目地練一些學生掌握不了的技術動作,有條件的可以組織隊員觀看高水平的比賽或錄像,感受比賽氣氛與節奏。
(3)盡量不要讓學生練一些單個的技術動作,最好是二、三個動作連起來練習,使學生從初學階段就養成連貫、實用的技戰術習慣。
(4)全面掌握與重點提高。在讓學生全面掌握技術的基礎上,一定要提高重點技術。要注意培養有特長的運動員和鼓勵隊員發展自己的特長。在戰術訓練中應遵循以下幾個教法:1、著重訓練兩三個人的小范圍的傳接配合,注意傳球路線和跑動路線的合理性,明確跑位原則,并對每個戰術配合進行詳細的說明。2、要注意培養隊員的戰術意識,戰術配合的最后階段最好都要結合射門訓練。3、戰術訓練必須結合本隊的特點,要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戰術打法,不能生硬地模仿其他球隊的打法。4、戰術訓練一定要與技術訓練、身體力量訓練、端正比賽作風、強化心理素質、提高閱讀比賽的能力結合起來。
二、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中學足球隊的隊員正處于青春期,教練員一定要抓住隊員的生理、心理的特點進行教學訓練。要處理好學習與訓練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教會學生正確看待成績和失敗,合理安排好訓練的各方面問題。
(2)中學生足球隊是業余性質的隊伍,在教學訓練中,一定要關心學生的成長,科學的安排訓練計劃,結合中學的特點,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3)中學生足球隊在訓練比賽方面要結合足球比賽的規則,加強學生對足球規則的理解。
2、建議
(1)在中學生足球隊教學訓練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讓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在身體上、心理上、意志品質上、行為習慣上都能夠取得有益的進步,為今后的人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