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愛拍仰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北京人藝曾經排演過一部叫《合同婚姻》的話劇,導演任鳴在闡述中有這么一段話:情感中最美的是愛情,情感中最累的是愛情;情感中最可變的是愛情,情感中最永恒的也是愛情。如果生活中沒有愛情,那就沒有吧,因為生活并不是愛情,但愛情是生命中的最重。
這些話,樸實而親切。只不過他對假如生活中沒有愛情的態度是“那就沒有吧”,輕松但令人不解:生活當然不是愛情,但生活中怎么能沒有愛情呢?
這個問題曾經不是問題,但現在成了一個大問題。《愛情的牙齒》正視了這個“大問題”。電影從1977年開始追尋了一個女人大半輩子的情感歷程,她曾經為愛而懵懂,也曾經為愛而癡狂,還曾經為愛而麻木……她的愛情軌跡應該能夠讓當下的蕓蕓眾生若有所思、稍有所動,盡管最終大家還是在愛情的物質橫流面前沉淪無邊。
1977年,還是一個火紅的年代。在學校里,錢葉紅是一個“狠角色”。有意思的是,在她的周遭,男孩失語。她帶領著一眾姐們,騎著單車,今天鎮這,明天鎮那,下手毒辣。在這樣的氛圍,她遭遇了一場愛情。同學何雪松匿名給她寫了一封情書,訴說著對她的“仰慕”。她把這當成一件好玩的事,當眾把這封信宣讀。被羞辱的何雪松一板磚拍向她的背部,作為代價,他也一板磚拍向自己的腳。何雪松是愛她的,遠遠地愛,血氣方剛。不過愛一旦受傷,就成了疼。盡管在疼的時候,愛還在發酵:他不再理會她,盡管她一直在釋放善意。但是他又在偷偷學著編織毛線靠墊,送給她,緩解她的背部疼痛。
這樣的愛雖殘忍,但美好。而美好總是短暫,換來悲情。由于腳傷,他溺水了,不再回來。她不再“狠”了,慢慢隱退江湖,咀嚼著這份一生至真至純之愛。當然,“出來混,終歸是要還的”,話糙理不糙。因為對愛的懵懂,身體給她留下提示:一旦天要下雨,她的背部就會準時地開始疼痛起來。
遭遇人生第二段感情時,突然之間她發現,下雨了,她的背部竟然沒有提前預報。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所以她全力地付出,毫無保留。事實是,這本身就是一段畸形的戀情:她愛上了自己的一個病人,但他已經有了家庭和孩子。
由于懵懂,初戀時她不解風情。或許是出于彌補,她開始為愛癡狂。諺語說:為愛而愛,是神。盡管年歲在不斷增加,她越來越沒有當年“老大”的影子,而是變成了愛情至上的小姑娘。她給這個男人懷上了孩子,但男人為了所謂的前途,要求將胎兒處置。她不反抗,很配合,甚至為了保密,她發揮出自己的專業特長,把這個男人培養成婦科大夫。男人在為她做人流時,她一邊疼痛難忍,一邊又在說:我現在好像在真的給你生孩子。做母親的愿望給扼殺了,以愛的名義。這個時候,她的背又開始疼了,前景不妙。
當事情暴露時,為了保全男人的前途,她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沒有事先商量,男人早就把責任全部拋給了她。她被開除,打道回府。男人似乎也很愛她,比如在她做人流時他用個小玻璃片“切脈”,煞有其事,她被感動一片,連罵“傻瓜”。但這個男人的偽善在她博大的愛面前,蒼白無力,甚至惡心做作。責任,男人的責任,在他的干部派頭間,被縮小,被變形,留給她的是對情感的絕望與麻木。
家庭所逼、生活所迫,錢葉紅終究走進婚姻,但對愛的麻木讓她的婚姻無愛。她和魏迎秋在結婚前的相互了解沒有情感的交流,只是情況的通報。新婚之夜行房時,到底是開燈還是關燈,兩人沒有爭執,只是在行動上她關燈、他開燈、她關燈、他開燈……一場游戲。
說不上愛,但這個男人對她的確好。諺語又說:為被愛而愛,是人。他們有了孩子,他原本在山區工作,一直在努力調回北京,結果也如愿。他在盡力地設計著家庭的規劃,不追究她的過去,他把眼光放在了當下與未來。但一切讓她無動于衷,說這個家始終沒有他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始終游走在她的心門之外。于是,她提出離婚,想由“人”而“神”。
【優秀例文】
尊敬的×老:?聞您重擔在肩,夙夜匪懈,成績卓著,碩果累累。謹愿百忙之中,起居有節,身心長健,永葆青春。?
×××?
×月×日敬上
【公文模式】
稱呼、給其他長輩贈言、結語、署名、日期。
【適用范圍】
適用于向除父母、老師之外的其他長輩表達祝福、感謝、頌揚、慰唁時所用,一般寫在賀卡、禮物、信或其他材料上。
【關鍵詞】
稱呼,具體內容,署名。
【模仿秀】
×××:?
您雖年逾古稀,卻仍是一腔赤誠。您那正直、坦蕩、無私、寬容的人品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令人崇敬!?謹在重陽節之際,祝您健康長壽!?
×××?
×月×日敬上
【贈其他長輩贈言集萃之仰慕頌揚版】
您是一塊硎石,砥礪鋼刀、磨利鋒刃,即使耗盡自己也在所不惜。??
您是一塊堅硬的花崗巖,甘愿鋪在道路上,墊平坎坷,消除泥濘,讓人們踏著自己向前……??
竹子根生大地,渴飲甘泉,未出土時便有節。枝搖星月,葉拍蒼天,直到凌云高處,依然虛心。這翠竹氣節,恰似先生精神!??您創立了豐功偉績,卻謙遜地默默不語。這令我想起人們對大河的贊美:河水越深,響聲越小。
您是偉大的播種者,您播種著春天。一次耕耘,在您額頭留下一道深紋;每道深紋都在生活的田野化作一片錦繡。??
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顯得格外神采奕奕!??
您用人生拉著歷史的車輪快跑,把坎坷的山路踩平,把彎曲的大江拉直。現實里留給我們的,不再是一條九曲十八彎的小道。感謝您——我最敬仰的人。??
秋空給人以深沉的思索,您留給我的瑰寶是哲人的深思明辨,還有那從容處世的信條。??
我要為您畫一幅丹青。畫面:晴空、雪原、青松;題字:高潔的品格,不屈的人生。??
您的一生猶如一株燃燒的紅石榴,到了深秋,還向人們獻出一粒粒火一樣的瑪瑙珠。??
詩人贊美傲霜的秋菊,但秋菊經受的風風雨雨,怎能與您的一生相比?幾十年來,您始終在風雨中昂首挺立……??
白發于您,恰如月亮之柔光,令生命之樹閃出銀色的神圣的光彩。??
透過那額角的皺紋,還有銀髯華絲,我看見了您一顆水晶般的心。??
在您微微紅潤的臉上,顯露出青春不老的雄心。不是夕陽,恰是黎明。??
您不讓光榮的歷史成為束縛今天的繩索,不讓年齡成為志在千里的羈絆,表現出長者的睿智與氣度。??
“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愈是深沉睿智的人,愈有寬廣的胸襟。??
“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您具有這樣的錚錚骨氣,真是一位志士仁人!??
克己奉公兩袖清風做公仆,為國為民一身正氣依準則。??
為了公眾的利益,您忘我地奉獻,從來不想表明自己的功績。您像一只蜜蜂,只希望為蜂巢添粉加蜜。??
您的生命,是一支沒有休止符號的樂章,抑揚頓挫,韻味無窮。??
初見龐好,印象平平,也許是他太過疲勞的緣故、整個人顯得年紀不算大,暮氣卻不少,遠沒有過去見到照片上的他帥氣,在我為他拍照時,他也說狀態不大好,一位劇組的大姐(許
是制片或化妝)看到她這副尊容,連忙跑過來為他整整散亂的頭發和衣領。
促使我走進這個劇組的原因,并非因為導演或某個演員,而是我聽到說這里正在搞一部青春劇,用龐好的話說是準青春劇。因為這幾年我們的銀屏上大量地充斥著日韓偶像劇,我倒想了解一下我們國內制作的青春劇是怎樣的。帶著這樣的想法,我與龐好進行了簡短的訪談。記:龐好,請你談談即將開拍的這部戲。
龐:這是一部二十集的電視連續劇,現名叫《北京之戀》,準備改為《某年某月某一天》我們把它定位在準青春劇,這部戲由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攝制,主要人物兩男四女,男主人公是一個武警部隊的特警,由于妹妹在讀碩士研究生,突發腎病,需透析……這部劇里有兄妹的愛,有青年男女青梅竹馬的愛,有男人與女人初戀的愛,有柏拉圖式的愛。我很看重這個男主人公妹妹的戲,她因為欲愛又不能,感情糾葛、愛恨交織,這種愛是很純粹的,她是高出所有愛的類型的一種。
記:你對青春劇怎樣看?你心目中的青春劇應是怎樣的?
龐:我覺得國內目前是日韓劇熱的時期,這種片子很受年輕觀眾的喜愛,然而我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也應有我們自己的青春劇,當然前一時期也推出了一些新人,像徐靜蕾、李亞鵬等。青春劇的年齡一般定位在二十歲左右,我認為中國人喜愛的這種青春劇應該出現,中國的青春偶像劇,要搞出中國的特色,不能只是日韓劇的翻版。說到青春,其實每個人心目中都有青春的時光青春的夢,初戀的時光初戀的愛,不論年齡多大,每當回憶起來都會變成一種很美好的事情,青春劇就是那些在初戀中得不到或失去的愛情,這一段美好的時光很多人都會有,想起那一段往事都是很浪漫的。中國的青春劇我以為總是不夠純粹,往往以傳統的思維演繹一些故事,我們的觀念大多還停留在八十年代初,還在重復那些老的旋律,象我們這種年齡已不青春了,恐怕也不能再用五十年代那些人的思想來演繹。作為我們這一代導演,現在也還在學,學我們師哥們的經驗,五代也好,四代也好,我們這一代沒有他們那樣的純粹和責任感,他們那一代主要是砸碎打破舊有的、傳統的一些模式或束縛,而我們需要建立,當然這種建立不光是指青春劇。我們沒有讀四書五經,我們這一代應該有一種新的秩序,新的愛情觀、道德觀及人生觀,我這里說的好象很遠,其實并不遠。影視畢竟是關注人的,關注人的婚姻、家庭、對金錢的看法,對英雄人物的態度,象雷鋒,我們還要學習。其實我們這一代還是很傳統的,若問現在的青少年未來的理想是什么?回答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那個時代就很單純和明了,想當工程師、想當,現在的年輕人在這泥沙俱下的情形下,許多人往往很迷茫。 我以為新世紀的中國在各方面已顯現出了一種成熟和秩序,機遇和挑戰并存。我們這部戲不一定是社會的主旋律,但是社會主流的東西,是引人向上的。我力圖使這部戲帶上浪漫、詩化的色彩,我很喜愛像青春萬歲那樣的東西,不論是王蒙的青年時代還是李白、杜甫的青年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樣的。傳統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東西,瓊瑤就借鑒和吸收了很多古典文學方面的營養,我認為中國最美的傳統就是唐詩宋詞,我們可以從這些先賢先哲們的身上吸收很多營養,瓊瑤的《情深深 雨蒙蒙》就很受觀眾歡迎。我想我們的青春劇是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
對于這部戲,從包括劇本的創作、演員的選擇、畫面的把握以及觀念、認識等方面我都有許多想法和要求,想把它做得盡可能地好,因為現在老百姓的品味很高。青春劇是影視作品中的一種類型,影視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一種快餐文化,600多萬元的投資在中國也不算是最低的,這部戲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有賴于攝、美、服化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這部戲中,我想給觀眾盡可能多的一些想象的空間,因為詩化的東西不可太滿太實。
我也希望中國出現竹野內豐、木村拓哉,金喜善、崔真實這樣的青春偶像。我們做為幕后的工作人員就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把這些新人塑造成中國的新一代偶像、觀眾喜歡的公眾人物、觀眾理想中的白馬王子,觀眾心目中的英雄,做為導演,藏在幕后就行了。
記:你剛才所說的建立是想建立什么?
龐:我說的建立不光是建立我們自己新的東西,更多的是在中華民族悠悠幾千年道德文化中曾經認為是糟粕的東西。我理想中的現代中國人應是寫著毛筆字,用著電腦,學著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過去總覺得我們的先哲們所說的古訓不對,現在我不這樣看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在世界上發揚光大,中國就是很不得了的。中國是一位老人,經歷太多,有著太多的滄桑和榮辱興衰。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持強凌弱很推崇。我個人有很多出世的東西,很崇尚那些歸隱詩人,顯然自己是做不到“采菊東籬下”了。我很仰慕中國歷史上的大文豪和他們的作品以及他們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諸如曹雪芹為一部《紅樓夢》傾盡一生才思,年僅48歲即離世……
影視圈是個名利場,我現在是欲罷不能,我更喜歡那種恒久的、不變的東西,但做影視就需要經常創新,這就很矛盾。我更喜歡那種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境界。其實做影視不需要太多的思想,當然有了思想更好。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候邂逅、相識、相知、分手,有苦痛、有分手,象這樣一部通俗的電視劇也不能搞得太深刻。
這部戲預計拍兩個多月,春節前制作完成,二零零二年的年初大家就可以看到。
與龐好簡短的訪談,讓我對龐好有了一點粗淺的印象:龐好喜歡古典詩詞,也許更喜歡古典詩詞中的氛圍或意境。在訪談中幾次為我背誦出成篇成段的唐詩宋詞來,不知是想表明他愛之太深,還是浸于在古典詩詞的意境之中難以自拔,也許兼而有之,看來做藝術的多少都是有些神經質的。
關鍵詞:泉州;地方文化;小學音樂;滲透
泉州傳承千年的南音文化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引入小學音樂的教學中,使泉州小學音樂的教學具有地方特色,也有效地傳承了傳統文化。再者,高甲戲也被引進課堂,使得戲曲的演唱成為泉州音樂教學的獨特一幕。其次,北管與南音一樣被譽為古樂戲劇的“活化石”,是泉州歷代爭相傳唱的經典,也有望被引進小學音樂課堂。這些傳統音樂文化在小學音樂中的融入,為泉州小學音樂教學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一、高甲戲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
高甲戲作為泉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泉州具有獨特韻味的藝術形式。高甲戲作為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是泉州地方戲劇的代表戲曲。泉州小學音樂的教學已經將高甲戲融入了教學中,在一些學校的樓梯、墻壁上都懸掛著宣傳高甲戲的字樣。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也將高甲戲融入其中,小學生對于高甲戲的熟知程度可見一斑。此外,學校還常常請民間的高甲戲班進學校來演唱,為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高甲戲表演,從唱腔、扮相、舞臺形式等各個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對高甲戲學習的興趣,從而增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為高甲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做好鋪墊,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好示范。
二、南音融入小學音樂教學
南音在泉州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被音樂界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中國民族音樂的根”。此外,南音也受到很多海外游子的重視,他們渴望聽到家鄉的音樂,因此,對于南音在小學中的教學進行了捐資興建,從而為南音教學提供了資金支撐。南音的學習,需要小學生用閩南話來進行演唱,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是運用普通話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而南音的演唱,需要運用閩南語,在教學中能使學生更加具有親切感,提升學生對于南音的熱愛與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南音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設問的方法引起學生對南音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中,教師通過開設提問:“你們知道‘蝴蝶’在我們家鄉話中是如何表達的嗎?”這時,學生都會想到閩南話中關于“蝴蝶”的讀音,而在泉州對于“蝴蝶”的讀音還有一個白讀音“尾蝶”。這時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自己家鄉話中所包含的讀音方式有更加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加強了南音在小學音樂中的滲透度。
南音在小學音樂中的教學,除了教師“口傳心授”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法進行南音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為學生展示經典的南音演唱視頻,在學生欣賞經典作品時,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仰慕,從而提高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熱情,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感觸。比如,為學生播放泉州經典的南音視頻《走馬》、表演作品《梨園旦科與南音打擊樂器》,以及創作作品,漢樂府的《梨園幽夢》《霓裳羽衣》等,這些作品都是南音文化中的經典作品,教師通過為學生展示經典作品,能提高學生的眼界,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以經典作品為榜樣,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北管有望融入小學音樂教學
北管與南音合稱“姐妹花”,都是泉州傳統文化中的代表。為了加強北管在泉州地區的傳播,教育局與旅游局聯合成立了《北管校本教材》編寫委員會,其包含基礎知識的教學、經典作品的欣賞等內容。為了推廣北管,泉州還成立了音樂骨干教師的專業培訓,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并且加強了民間藝人與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將民間藝人引進教學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榜樣,使學生接觸到最正宗、傳統的北管演奏形式,提高學生對北管藝術的認識與熱愛。北管在當地流傳較廣,學生從小受到北管的熏陶,對于北管的學習有著莫名的熟悉感和親切感。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時常接觸民間的北管藝人,能加深學生對于北管的情感寄托,從而提升學生對北管的喜愛與責任,從而提高北管在小學音樂中的滲透。
總之,泉州地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地方色彩濃厚,具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文化內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逐漸被取代,而泉州的教育機構針對這一現象,有意識地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來,加強了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的傳承,加大了傳統音樂在現代音樂中的滲透,提升泉州音樂的辨識度,進而形成泉州獨特的音樂文化。
參考文獻:
[1]梁東靖.淺析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多元文化滲透[J].學周刊,2015(28).
摘要:本文通過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來說明該詞是寫景、詠史、抒懷三者有機結合的佳作。
關鍵詞:寫景 詠史抒懷
詩歌寫作的一個基本方法,是從形象著手,用形象思維來表達思想感情。北宋詞人蘇軾敢于一掃晚唐五代以來委靡不振的詞風,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觀念,擴大了詞的領域,舉凡懷古、詠史、說理、談玄、感時傷事等等,詩可以表達的題材,都可以用詞來表現,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并提高了詞的意境,開創了詞的豪邁奔放的風格。請看他的代表作《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二年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后經友人極力營救,才得以出獄,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首詞是他在黃州上任游黃州赤壁時寫的,當時他47歲。面對如畫的赤壁江山,緬懷在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作者通過這些具體的形象,抒發了自己惆悵失意的思想感情和有志無成的矛盾心理。寫景、詠史、抒懷渾然一體。
詞的上闋開頭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浩蕩的長江水向東流去,滾滾波濤沖走了歷史上多少英雄人物。作者面對滾滾東流的長江浪濤,觸景生情,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千古興亡的事跡很多,這里指的是哪些呢?那就是:“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一句點明了時代(三國),人物(周瑜)和地點(赤壁),這兩句是說,人們指著故壘的西邊說:這就是三國時代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了。蘇軾所游的赤壁,不是三國當年大戰的赤壁,看來蘇軾是知道的,所以他說是“人道是”,是假此地方作為古戰場藉以懷古而已,那么,這里既點出了赤壁,赤壁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加以描繪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幾句向我們展現赤壁雄奇壯麗的景色。“亂”有“參差”的意思。“亂石穿空”一句,把陡峭參差、插入云霄的赤壁山形象地寫了出來(形);“驚濤拍岸”這句不僅使人想象到波濤撞擊江岸的威力,也仿佛使人聽到了狂濤拍擊江岸的滾滾巨響(聲),“卷起千堆雪”,描寫浪花飛卷,層層堆積,用“雪”比喻洶涌江濤所激起的浪花,非常貼切地寫出了它的顏色(色)。在這里,“穿”、“拍”、“卷”幾個詞寫得富有動感,用得鏗鏘有力、精煉形象,這里只用了13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了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全篇只有這三句是正面描繪赤壁,寫得意態縱橫,撼人心弦,這就為下闋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周瑜渲染了環境氣氛。赤壁的景色如此壯麗,如此奇險,然而,物在人非,曾在這里大顯身手的豪杰們已與時俱逝,這就使作者不能不發出“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感慨了。“江山如畫”是用贊嘆的語句總結了前面的三句寫景,緊接著又用“一時多少豪杰”啟下,自然而妥帖地引出下闋所要贊頌的英雄人物周瑜。詞的上闋通過寫如畫的赤壁之景,從而聯想到歷史上的赤壁大戰及歷史人物,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英雄人物的仰慕,真是景中有情,情因景生,借景詠史,景、情、史三者有機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