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肺栓塞護理要點

肺栓塞護理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肺栓塞護理要點

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肺栓塞護理;臨床觀察

肺栓塞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該病是由于靜脈系統或右心的栓子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或其他分支梗阻的病理現象,一般多見于中老年患者、長期臥床易形成靜脈血栓或骨折等大手術后的患者[1],因此當患者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形成靜脈血栓時應當警惕肺栓塞的發生。筆者就此類疾病的臨床護理措施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臨床資料 摘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之間收治的22例肺栓塞患者資料進行研究,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齡24~77歲,平均53.1±11.7歲。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煩躁不安以及呼吸、心跳驟停等。

1.2 治療及結果 所有患者均給予低分子肝素鈉、華法林以及抗凝、溶栓治療,發生低氧血癥的患者應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22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無一例死亡。

2 護理

2.1 病情觀察 由于肺栓塞患者發病較急,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搶救,患者很可能會由于病情惡化而死亡,因此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并及時作出正確判斷是十分重要的。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以及血氧飽和度,每15-30min進行記錄一次,觀察患者是否有紫紺、胸悶或憋氣現象發生,詳細記錄24h出入量,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并在是濕化瓶中加入少量酒精降低肺泡張力改善通氣;密切觀察患者是否發生手術切口、消化道、口腔黏膜、皮膚以及顱內出血;觀察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否形成,包括觀察患者下肢皮膚溫度、顏色以及患肢張力,觀察是否發生腫脹現象,記錄變化過程。

2.2 一般護理 根據患者情況取平臥或半臥位,保持絕對臥床,盡量少移動患者,確?;颊吆粑〞场S捎诜嗡ㄈ颊邩O易發生低氧血癥,因此應當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以及口唇顏色變化,及時做血氣分析并根據結果調整氧流量,對于進行機械通氣的患者及時觀察呼吸波及相關參數進行調整,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以清淡、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確保營養供給,保持大便通暢。

2.3 治療護理 主要包括溶栓和抗凝治療的護理。肺栓塞患者有效的溶栓是搶救的關鍵,注意遵醫囑執行輸入劑量,建議以微量泵泵入,方便調節速度和輸入時間,防止通道阻塞,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是否發生出血現象[2]。在治療時護理人員應當保持在患者身邊進行觀察并傾聽患者主訴,一旦發生異常及時反饋給值班醫師。

2.4 心理護理 由于肺栓塞的瀕死感明顯,患者往往會產生恐慌、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必須做好患者的安撫和解釋工作,加強心理護理措施,傾聽患者傾訴并予以解答,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以本院治療成功的案例作為現身說法向患者說明此類疾病的治療情況,減輕患者的危機感和不良情緒。同時給予患者一個安靜的治療環境和舒服的,可輕聲與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時可向患者家屬尋求幫助,在康復期應當注意緩和患者的急躁心理,避免發生自行拔管等情況。

2.5 血氣分析監測 血氣分析作為肺栓塞診斷和治療上的重要依據已經被諸多學者所肯定,而且血氣分析作為一種無創檢查,具有方便快捷、經濟實惠、易于檢測的特點,能夠迅速的反映出患者肺通氣及換氣功能,控制酸堿平衡[3]。由于肺栓塞患者治療時存在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所以在治療時盡量保持高濃度的氧氣供應,確?;颊吆粑劳〞常⒏鶕獨夥治鼋Y果進行氧流量的調整,必要時應用氣管插管確?;颊吆粑δ艿谋3帧?/p>

3 討論

肺栓塞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易復發等特點,如果不能及時作出診斷和搶救往往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密切配合醫師,注意觀察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及時反饋,針對患者情況做出調整,以免延誤病情。出院后繼續服藥進行抗凝治療防止復發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間重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也是十分重要的。囑咐患者出院后遵醫囑進行用藥,定期復查抗凝指標,注意保持下肢活動,有靜脈曲張患者可穿彈力襪避免血栓復發,不適隨診。

參考文獻

[1]姚翠玲,任立新,劉鵬珍,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治療與標準化護理[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8,2(2):107.

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急性胸痛;標準化診療流程;急救護理

急性胸痛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與之相關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肺栓塞、張力性氣胸和主動脈夾層等。非心源性胸痛為急性胸痛常見的原因,在急診致命性胸痛疾病中ACS占絕對多數,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可能誤診、漏診包括ACS在內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1],在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尤為明顯??焖?、安全、有效、經濟的急性胸痛診療模式的建立勢在必行[2-3]。

為了優化、簡化、規范我院胸痛救治流程,提高鑒別診斷、治療水平與胸痛診斷,減少誤診和漏診,我院在急診科實施參考胸痛診療指南結合醫院實際建立的急診胸痛診療流程自2015年開始,對急性胸痛患者實行標準化管理。目的在于將急診胸痛患者準確區分為三類:低、中、高危,低?;颊咧恍枰獧z查明確病因或者門診隨訪,而高?;颊咝枰o急嚴密的觀察監護和處理。

1 臨床資料

該標準化診療流程主要針對的是年齡>14周歲,起病或癥狀加重

2 方法和步驟

根據這個目標,流程的管理如下:①詢問病史時做到簡明扼要、體格檢查要全面而重點;②標準12導聯心電圖檢查需在5~10 min內完成,加做右室及后壁導聯若有缺血改變時;③經過急診胸痛診療流程篩查出可能的高危胸痛并進入下一步驟相應的醫療干預;④中低危胸痛患者轉至門診或普通急診進一步診治。

2.1病史及體檢 病史詢問的要點:①放射痛部位與疼痛部位;②疼痛性質與程度:錐痛、酸痛、壓榨痛、悶痛、隱痛、灼痛、劇痛;③陣發性或持續性:持續時間、起病時間;④影響因素:活動、呼吸、藥物、姿勢、咳嗽、進食;⑤伴隨癥狀:吞咽困難、咳嗽、咯血、呼吸困難、胸悶、大汗淋漓、腹痛、暈厥;⑥處理經過:藥物;⑦是否外傷;⑧既往史: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吸煙史、家族史、糖尿病病史。

體檢要點:①一般檢查:常規測量雙側血壓、呼吸頻率、嘴唇顏色、雙側橈動脈搏動強度、神志;②視診與觸診:胸廓有無不對稱或壓痛;胸部皮膚有無皰疹、紅腫;③叩診:胸部叩診有無過清音、心界大??;④聽診:雜音、心音、節率、節律、心包摩擦音;胸膜摩擦音、雙肺呼吸音、干濕音。

5 min內應完成詢問病史和體檢,可以初步評估出急性冠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肺栓塞、心包炎、氣胸等五大高危胸痛的可能性。

2.2心電圖及其它常用輔助檢查 ①心電圖檢查在10 min內完成,加做右室及后壁導聯若顯示缺血時;動態加長記錄可能出現的復雜心律失常在顯示節律不齊時;需復查對比在無特異性改變時;②X線胸片檢查:顯示氣胸、主動脈夾層、肺栓塞、肺炎、肋骨骨折、心力衰竭或心包積液。X線胸片正常不能排除主動脈夾層可能;③心肌標志物:協助診斷心肌炎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鈣蛋白和肌紅蛋白。心肌梗死診斷標準首選肌鈣蛋白。即使心肌標志物正常也不能排除上述診斷,需動態監測;④胸部CT:確定肺栓塞、氣胸、腫瘤、肺炎等;胸部增強CT作為確定主動脈夾層首選;⑤超聲心動圖:確定心瓣膜病、心包積液;可以協助診斷主動脈夾層。

2.3胸痛的急診診治流程。

2.4高危胸痛的篩查 完成心電圖檢查后的胸痛患者,經過急診胸痛診療流程篩查出可能的高危胸痛并收住病房或及時轉診至可行急診PCI 醫院。

低危:心絞痛+心肌標志物陰性+無ST-T改變-UAP;中危:心絞痛+心肌標志物陽性或陰性+發作性短陣ST段壓低-UAP;高危:胸痛+心肌標志物陽性+ST段抬高-STEMI;胸痛+心肌標志物陽性+持續(>24 h)ST段壓低-NSTEMI。

2.5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急診診治流程[3-4]。

2.6中低危胸痛的處理 經過急診胸痛診療流程排除高危胸痛的患者轉至普通急診就診,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胸痛病因,分別請相應專科會診,給予相應治療[5]。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分布不均衡,在大城市中少數大醫院才擁有先進醫療技術,而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才是廣大患者最容易接觸到的醫院,診療技術不足。標準化的診療流程使以往依靠醫護人員個人經驗指導并決定急診胸痛患者診療的現狀得到改變,可依據流程快速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減少了低危胸痛的過度醫療和高危胸痛的漏診。

臨床觀察顯示,標準化流程的建立和實施使得胸痛確診時間顯著縮短,不僅提高了早期診斷和治療ACS的能力,縮短再灌注時間,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危險,并準確篩查出主動脈夾層、肺栓塞以及ACS低危患者,對胸痛患者進行有效的分治療,改善了ACS和其他致命性胸痛預后,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費用,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和患者就診滿意度。做到胸痛患者任何時候到達醫院均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與急救護理。

參考文獻:

[1]丁國娟,金春華.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至急診科時間間隔的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6,19(13):1548-1551.

[2]高云,陰W茜,孫濤,等. 急性胸痛評分及血清B型腦鈉肽對急診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測價值[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5, 29(1):37-40.

[3]秦偉毅,錢洪津,唐紹輝,等. 胸痛中心急救網點的建立及快速轉運機制[J]. 中國急救醫學, 2012,32(3):274-278.

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深靜脈血栓預防性護理干預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的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常見病,好發于下肢。呂厚山等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47.1%[1]。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發生后,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給其帶來痛苦,甚至會發生致命的肺栓塞,是導致成人骨科手術后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醫院內發生非預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對其實行有效的預防方法不僅可以降低發生DVT的風險,而且可以降低醫療費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對105例骨科大手術患者施以有效的預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05例,男58例,女47例,年齡55~87歲。全髖關節置換37例,全膝關節置換45例髖部周圍骨折2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27例,高血壓32例。隨訪3~6個月。本組術后24小時出現局部血腫脹疼3例經四肢血管彩超診斷為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早期。經積極治療和護理1周內腫脹消退,未出現肺栓塞等全身并發癥。

預防性護理干預

術前預防:術前常規對患者進行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宣教,使其認識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詳細講解功能鍛煉的方法和要點使其能獨自完成。術前注意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控制血糖和血脂,戒煙戒酒。指導患者深呼吸,鼓勵患者多飲水,避免脫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選擇清爽低脂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術中預防:手術操作盡量輕柔、精細,避免靜脈內膜損傷。規范使用止血帶。

術后預防和護理:術后早期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動或被動進行踝關節背伸趾屈活動內外翻及環轉練習。方法:①雙足背屈運動。每分20次,5分鐘1組。每天做5組。②踝關節運動。每分20次,5分鐘1組。每天做5組。③雙足環轉運動。每分20次,5分鐘1組。每天做5組。④雙下肢按摩每分20次,5分鐘1組。每天做5組。鼓勵患者做健側下肢抬高和雙下肢肌肉收縮訓練,定時翻身。指導患者鍛煉時不能操之過急,強度不宜過大。以不影響休息為宜。認真聽取患者主訴,必要時測量雙下肢同一水平周徑,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物理預防措施:除早期活動外,應配合機械預防措施。足底靜脈泵間歇充氣加壓裝置,2次/日,每次30~60分鐘。雙下肢交替進行。利用機械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減少血液滯留,改善靜脈瓣功能。注意事項:選擇適宜尺寸的腿套,以可伸進2個手指為宜。

藥物預防措施: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術后盡早用藥。遵醫囑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通常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1次/日。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發期是術后24小時。凝血過程持續激活可達4周,術后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可持續3個月。對實行骨科大手術的患者,推薦藥物預防時間最短10天,可延長至11~35天[2]。

討論

1856年法國科學家Virchow指出血流緩慢、血管損傷及血液成分改變即出現高凝狀態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基本條件[3]。其中骨科大手術是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極高危因素之一。①血管損傷:手術操作和的壓迫,關節手術骨水泥的熱效應及大腿止血帶的應用,都可能引起血管損傷,靜脈穿刺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血小板發生黏膜和聚集反應,形成紅色栓子。②高凝狀態:手術創傷出血后,機體將自動動員凝血機制阻止出血,手術時破壞的組織和滲出液是促凝活性很強的組織凝血活酶,它進入血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③靜脈血流緩慢:術前長期臥床,術中長期靜止不動,以及術后長期制動都是靜脈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在救治的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加強護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分析每個患者的危險因素,評估風險程度,采用早期基本預防,物理預防和藥物預防聯合應用措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時給予預防性護理措施干預。在精細的護理工作和嚴密的護理觀察下能夠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減輕患者疼痛,受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厚山,徐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華骨科雜志,1999,19(3):155-156.

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非手術治療期間的護理經驗。方法:對我科153例非手術患者,從一般處理、用藥觀察、飲食護理、心理支持、并發癥護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各個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出院患者治愈率為32.5%,好轉率為59.7%,95例隨訪至今,情況良好。結論:為了使疾病達到預期治療效果,護理工作必不可少。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非手術治療;觀察護理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DVT)是指靜脈血液成分不正常地在血管內聚集、凝固,阻塞管腔而導致血流障礙,并激發血栓遠端以下的靜脈高壓與肢體腫脹、疼痛及靜脈擴張等臨床表現。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將通過順行繁衍或逆行擴展而累及整個肢體,并將出現嚴重并發癥,給患者帶來長期痛苦,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殘乃至出現生命危險。臨床上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患者住院時已經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而以非手術保守治療為主?,F將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53例非手術治療患者的觀察與護理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53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87例。年齡12歲~84歲,各個年齡段均有患病,其中左下肢患病58例,右下肢患病34例,雙下肢均患病61例。平均住院天數15d。

1.2結果本組153例DVT患者中除10例因各種原因放棄治療外,出院時治愈率32.5%,好轉率59.7%,護理過程中除1例截肢,1例肺栓塞搶救無效死亡,8例肺栓塞搶救成功,7例有出血傾向搶救成功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現出血、肺栓塞及其他嚴重并發癥。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滿意度達99%以上。95例患者隨訪至今情況良好。

2護理

2.1一般護理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一般為2周。并抬高患肢,肢置高于心臟水平20cm~30cm,同時膝關節微屈15°[1],窩處避免受壓,活動踝關節。注意患肢衛生,勿使其損傷,以免因肢端供血較差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詳細觀察并記錄肢體溫度,腫脹程度,末稍循環色澤變化。由于患肢血液循環差,受壓后易引起褥瘡,應加強基礎護理。若起床活動,應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以增加靜脈回流,防止下肢水腫加重。

2.2心理支持患者住院后往往會存在以下幾種心理障礙:對疾病本身不了解,害怕治療無效,害怕癥狀加重,害怕溶栓過程中出現意外等。并因此而悲觀失望,恐懼不安。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社會背景及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向他們介紹本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比如常見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溶栓治療的必要性,溶栓藥物的機制,溶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發癥的觀察要點及其相對應的措施,應注意的事項等,通過宣教解除了患者及家屬的顧慮。我們還通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該病最新的醫療信息,同種病例的治療效果,讓病區內同類型且效果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同時叮囑患者及時向醫護人員訴說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感受。讓患者明白,他們關心的問題同樣也是我們醫護人員最關心的。用我們的形體語言,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信賴,使患者有了安全感,以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治療,增強了他們占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為患者的康復打下基礎。

2.3用藥觀察

2.3.1尿激酶首選用于溶栓治療。溶栓期間應準確及時地執行醫囑,嚴格無菌操作。用藥劑量必須準確,現用現配,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作相關的化驗并做好記錄。

2.3.2肝素首選抗凝劑,可根據凝血酶原時間調整劑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層脂肪注射。由于肝素應用不當容易引起出血,故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用量及給藥方法。

2.3.3硫酸鎂硫酸鎂溶液給患肢局部濕外敷,以促進水腫消退,減輕疼痛。一般濃度為50%左右,溫度為30℃~50℃,若>50℃,會增加局部組織需氧量而加重缺氧;若<30℃,則刺激局部肌肉收縮,血管痙攣使疼痛加劇,還可增加血液粘稠度。

2.4并發癥的護理

2.4.1出血是DVT最常見并發癥,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局部有無出血滲血及全身出血傾向[1]。嚴格執行醫囑,用藥劑量準確。定時查出凝血時間、尿常規、大便潛血試驗,準確記錄凝血酶原時間。本組病例中,在首次溶栓治療后第9小時刷牙時3例牙齦出血;第72小時后2例在輸液扎上止血帶后,前次穿刺點有滲出;第5天后2例患者痔核出血。護士及時發現并報告醫師,調整治療方案后癥狀消失,避免了大出血的發生,減輕了患者痛苦。

2.4.2肺栓塞是DVT最嚴重并發癥。嚴重者可在30min內死亡。本組病例中8例患者在用藥平均5h左右出現胸悶,氣短現象。值班護士立即給半臥位,吸氧,同時通知醫師,快速靜脈滴入尿激酶等。40min后癥狀緩解。1例患者于溶栓第14天2∶00,起床小便后突然出現胸痛、氣短、端坐呼吸,隨即呼吸心跳驟停。即給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快速溶栓等搶救措施,30min后搶救無效死亡。故在溶栓治療過程中應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有條件者24h心電監護。絕對臥床[2],嚴禁患肢按摩及壓迫性檢查。提高警惕,準備好搶救物品,隨時準備搶救患者。

2.5飲食護理

2.5.1低鹽低脂清淡高熱量飲食DVT患者血脂較高,應給低脂肪飲食,以減少血液粘稠度。低鹽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同時清淡飲食可防刺激性食物對血管的刺激。高熱量高纖維飲食可補足機體所需能量,亦可防大便干燥,并告知患者飲食對疾病的預防起著重要作用,使其積極配合。

2.5.2糖尿病飲食153例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者占75%。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們首先為患者講解控制飲食的目的及重要性,適時進行有關講座,激發他們實施飲食控制的主動性。不僅平時遵守,而且在遇到較多的社會和心理障礙時如聚餐,應酬或他人勸食時也能較好控制。不但自己積極控制,還會作義務宣傳,向新病友傳播自己的新知識。

2.5.3戒煙宣教戒煙重要性,使患者明白吸煙可引起血管痙攣,又可增加血液粘稠度而自覺戒煙。本組病例中有吸煙史者通過自己努力,加上護士監督鼓勵已全部戒煙,回訪亦無復吸者。

3健康指導

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過熱,冬季保持室內一定溫度,以免在缺血狀態下增加耗氧量。飲食宜清淡減少食鹽攝入,多食新鮮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適量運動。發病后10天左右可床上活動,定時作屈伸運動。2周后下床,步行時疼痛即刻休息,緩解后繼續活動直到達到預期目標。鼓勵逐日增加活動量。遵醫囑服藥。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預防和消除形成潰瘍的原因。每日清洗足部有濕疹,足癬盡早去皮膚科就診。

4出院指導

需繼續服藥者,應遵醫囑服用;給予清淡高纖維、高熱量飲食;出院后仍需穿彈力襪3個月~6個月,做好彈力襪保養,臥床時抬高患肢;堅持適量活動,不可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久站久坐,以防復發;禁煙;定期門診復查,隨診,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5小結

通過對153例非手術住院患者回顧性研究,筆者體會到,為了使疾病達到預期治療效果,護理工作必不可少。對該病患者的護理,除了基本措施,還應注意以下幾點:急性期患者絕對臥床2周,抬高患肢[2,3],不可過度伸展或膝下墊硬枕,指導床上活動;疼痛時遵醫囑給止痛劑[2],忌按摩和搓擦患肢,以免栓子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進食低脂富含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減少用力排便使腹壓增高,造成下腔靜脈、髂靜脈、股靜脈等靜脈血栓脫落,收起肺栓塞。不宜穿緊身內衣,以免血液淤滯;下床活動時,需穿彈力襪,促進靜脈血的回流和減輕下肢浮腫;若有淺靜脈炎癥時,避免久站久坐或長時間行走,站立變換負重,加強腓腸肌收縮;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有肺栓塞癥狀出現,立即平臥,高濃度吸氧,建立靜脈通路,通知醫師積極配合搶救;溶栓抗凝期間,觀察過敏反應及并發癥。刺激性藥物,飯后服用;定期隨防。

參考文獻:

[1]黃紅建.下肢深靜脈栓塞的預防和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2,17(5):399401.

肺栓塞護理要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脂肪栓塞綜合征;治療;護理;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8-0437-01

脂肪栓塞綜合征(fat.empolosm.symobome,FES)是血管內脂肪滴栓塞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多見于多發性損傷和長骨骨折后、好發于青壯年、男女比例約為3∶1。FES是創傷骨科中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大部分表現為肺部脂肪栓塞、有研究表明單純股骨骨折有4%發生FES而同時合并休克時、則FES的發生率高達10%、本病發病急、來勢猛、死亡率高達6%-35%.我院自2007年9月發生1例FES以來。通過采取對股骨干骨折病人術前、術后的預防、至2011年12月止未再發生脂肪栓塞。

1 臨床資料

1.1 患者男性、28歲、入院診斷:右股骨干骨折、入院后及手術前生命體征及各項指標正常、既往體健、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傳染病史、入院后第七天進行手術,術后第四天發生脂肪栓塞。

2 臨床表現

2.1 體溫高熱不退持續2-3天、呼吸系統癥狀:呼吸急促、頻率加快、每分鐘26-32次∕分之間、伴有胸悶、胸痛、發紺、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常低于80%、嚴重時血氧飽和度在30%-40%之間。心率加快在120-160次∕分之間、早期血壓無改變、嚴重時血壓下降至50-70/30-40mmHg之間。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神志模糊、譫妄。胸片提示暴風雪樣改變。

3 治療

3.1 發生FES后、立即組織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護士進行搶救、護士最好在工作三年以上、動作迅速、護理操作規范嚴謹的護士參與搶救、爭分奪秒、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3.2 發生FES、體溫發熱是最早出現的癥狀、但不是致命的關鍵、最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床旁備好搶救車、氣管切開包、氣管插管包呼吸機、吸痰器等搶救設備、檢查口鼻分泌物、聽喉部的痰鳴音、若有不暢立即進行吸痰、FES發生時血氧飽和度下降最明顯、可給予高壓給養或面罩給養、若發生Ⅰ型呼吸衰竭時,根據病情配合醫生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予呼吸機輔助呼吸。

3.3 建立靜脈通道、一般是兩個通道以上、以保證各種藥物的及時輸入。

3.4 連接好心電監護、調好報警值、有利于病情的觀察。

3.5 藥物使用、早期大劑量短療程使用激素、如甲基強的松龍、可減輕脂肪滴對肺泡刺激、抑制炎癥、降低肺血管內質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肺出血、肺循環衰竭的發生。同時使用抗栓塞藥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鈣等、還可配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4 護理體會

4.1 發生FES后應進行特級護理、專人守護、密切觀察T.P.R.BP.SPO2的變化、T升高、P增快、SPO2下降警惕FES再次發生。

4.2 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清醒病人采取半坐臥位有利于呼吸、若有氣管切開的應做好氣管切開的護理。

4.3 高熱護理、針對FES的病人一般使用物理降溫或使用退熱劑沒有效果、只有待病情穩定后體溫才會逐漸下降、同時做好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

4.4 大量使用激素及股骨干骨折本身會引起大量的出血的特點,應注意觀察嘔吐物、分泌物、尿的顏色、傷口出血情況等。

4.5 患肢制動、妥善固定非常關鍵、如果股骨干骨折固定不好、斷端互相摩擦使骨髓脂肪滴游離到血液進入肺動脈、容易引起肺栓塞、不能隨意搬動病人、保持有效牽引、注意觀察肢端血循情況。

4.6 發生FES時采取單人單間病房、備好各種搶救藥品及器材、光線宜溫和、開窗通風、地面物表要干凈、可用移動式床旁消毒機進行消毒、消毒時可在病人床旁拉好簾子、以免對病人身體造成傷害、可每天進行空氣監測一次、護理上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限制探視、以免引起肺部感染加重肺栓塞。

4.7 預防褥瘡的發生:入院時可使用氣墊床或臀部墊氣圈、臨床效果較好、對骨隆突處使用棉墊、每天用溫水擦浴2次、再用滑石粉按摩皮膚、也有利于護士每日對皮膚的觀察評估、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擦拭干凈、患肢要注意保暖、牽引病人可用小棉被蓋上患肢。

4.8 心理護理:護士操作時的干練、沉著、冷靜、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減輕病人的憂慮、病情穩定后可以講解有關的疾病知識、成功的病例、多鼓勵、安慰病人。同時家屬的心理護理也很重要、因為FES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家屬接受不了事實、醫生護士要耐心做好解釋、做好思想工作、取得配合與信任尤為重要、才有利于我們的搶救及治療、提高成功率。

5 FES的預防

5.1 對股骨干骨折病人術前術后、常規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靜脈滴注、連續使用3天、配合阿司匹林小劑量口服(除有胃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礙病人。

5.2 術前術后常規上心電監護3天、便于觀察血氧飽和度。

5.3 住院期間需要復片的盡量使用床旁X光機減少病人的搬動。

相關期刊更多

河南預防醫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當代醫藥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保健協會

中華臨床醫師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札达县| 三河市| 奉贤区| 龙游县| 扶风县| 株洲县| 环江| 永嘉县| 富源县| 钟祥市| 两当县| 稷山县| 江西省| 铁岭县| 龙川县| 永仁县| 托克逊县| 洛扎县| 海兴县| 梅河口市| 乐平市| 宝清县| 广灵县| 常州市| 金山区| 满洲里市| 汾阳市| 南皮县| 阿图什市| 淮南市| 新昌县| 江川县| 栾川县| 长汀县| 慈溪市| 新巴尔虎左旗| 马关县| 莒南县| 漳浦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