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油大豆玉米水稻補貼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我省按照國家的部署,在對種糧農民實施直接補貼的同時,對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三種主要糧食作物實施良種補貼,目的是按照國家優質糧工程的要求,優化糧食品質,提高糧食優質品率,加速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
一、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4年全省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生產總的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精神,以育繁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為突破口,以改善作物基本生產條件為基礎,在糧食主產區按照新耕作制度的要求進行科學布局,圍繞省內重點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實行訂單生產,推進*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的區域化布局,專用化品種,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基本原則
一是對大豆、玉米和水稻生產實行專項良種補貼,補貼品種類型是高油大豆、高淀粉、高油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
二是種植優質專用品種的農戶與經營、加工企業簽訂產銷合同,實行訂單生產。
三是訂單企業對優質專用品種實行優質優價合同收購。
(三)發展目標
在正常年景下,高油大豆平均畝產量達到340斤;專用玉米平均畝產量為1000斤,高淀粉玉米淀粉含量超過72%,高油飼料玉米含油率超過8%;水稻平均畝產量為900斤。以縣為單位每個作物種植品種數控制在3-5個。
二、補貼規模和區域布局
(一)補貼面積與標準
高油大豆良種補貼*萬畝,每畝補貼10元;專用玉米良種補貼300萬畝,每畝補貼10元;優質水稻良種補貼812萬畝,每畝補貼15元。
(二)區域布局
按照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要求,根據我省氣候特點及生產條件進行科學布局。高油大豆良種補貼落實在中部糧食主產區榆樹、德惠、公主嶺、雙遼、梨樹、東豐、東遼、磐石等8個縣(市)。專用玉米良種補貼落實在中部榆樹、農安、德惠、九臺、公主嶺、梨樹、雙遼、前郭、扶余、長嶺、乾安、大安等12個玉米生產大縣(市),并與玉米大垅雙行(覆)、行走式抗旱播種機、生物防治玉米螟、測土配方施肥、農田滅鼠、抗旱保水劑的示范推廣等組裝配套實施。優質水稻良種補貼考慮各地水稻面積及玉米、大豆補貼情況統籌安排,重點向調出大米的主產區傾斜。
(三)訂單企業
訂單企業的選擇考慮不同的企業類型,加工、經營能力,金融信用等級,企業經營狀況和企業地域分布。高油大豆良種補貼訂單企業為*德大有限公司、四平市紅嘴油脂有限公司、遼源市裕龍油脂有限公司、*慧澤磷脂有限公司4家企業。專用玉米良種補貼訂單企業為*德大公司、*糧食集團2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各地自行選定省內大型稻米加工企業與農民簽訂優質水稻產銷訂單。
三、補貼實施辦法
(一)簽訂產銷合同
各實施良種補貼政策的基地縣政府與相應的訂單企業簽訂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種植收購協議。在此基礎上,基地縣政府組織企業與農民簽訂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種植收購合同。種植合同的簽訂以村為單位,合同文本后附該村訂單農戶登記表。登記表注明農民姓名、所在村組、身份證號碼、種植面積、種植品種、收購數量等內容。
(二)實行統一供種
享受補貼政策的高油大豆和專用玉米實行良種統一供種。
良種的標準為:省政府主管部門推薦并批準推廣的、符合訂單企業要求的優良品種,高油大豆良種是含油率21%以上、蛋白質含量38%以上的優良品種;專用玉米良種中高淀粉玉米品種淀粉含量超過72%、高油玉米含油率超過8%的一級良種;水稻良種為國標二級以上的優質水稻良種。
供種企業的資質條件為:有生產和經營種子的資格;有供應20萬畝大豆良種或50萬畝玉米良種的能力;有加工、經營企業需要的優質品種的種子;有良好的供種服務和相應的責任能力。
供種企業采取資質評估并招投標的辦法確定,供種企業資質評估和招投標工作由*省種子總站負責,并負責統一供種的監督檢查。優質水稻良種以農民按照省政府指定的品種可以自由購買和自行留種。種子價格隨行就市。
(三)具體補貼辦法
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從供種環節將良種補貼給農民,補貼標準是每畝10元。
資金運行是由財政部門將良種補貼資金逐級下撥到基地縣實施良種補貼的鄉鎮財政所,再轉到鄉鎮農經站,鄉鎮財政所監督農經站為農民發放良種補貼。
領取良種補貼的辦法是省農委、省財政廳以文件形式把良種補貼任務分解到基地縣,基地縣政府再分解到鄉鎮,鄉鎮把任務分解到戶,配發訂單卡;省農委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基地縣供種企業,同時推薦高油大豆、專用玉米推廣品種;農民購買種子時取得發票的同時,供種企業配發*省財政廳、*省農業委員會統一印制的購種憑證;農民以訂單卡和購種憑證與訂單企業簽訂產銷合同;農民以購種憑證到鄉鎮農經站按每購買8斤高油大豆良種或5斤專用玉米良種(一畝地的用種量)領取10元補貼。農民自留大豆種子或購買推薦推廣品種以外的品種,不享受良種補貼。優質水稻良種補貼以基地縣人民政府普查核定的農民種植水稻的面積為依據,每畝補貼15元。
(四)收購價格
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優質水稻由相應的訂單企業合同收購,收購價格在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基礎上,高油大豆、優質水稻收購價隨行就市,專用玉米收購價格在隨行就市基礎上每斤還要增加1-2分錢。
四、配套工作措施
(一)抓好春耕生產
做到備耕生產“十到戶”,春耕生產“四個統一”和農業技術“三必培訓”,集中連片規模種植。備耕生產“十到戶”是政策宣講、市場信息、資金準備、抗旱物資、良種供應、化肥購置、機具維修、科技培訓、技術指導和扶貧幫困落實到戶。春耕生產“四個統一”是種植規劃、良種供應、種子包衣和播種農時“四個統一”。農業科技培訓做到“三必培訓”是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必培訓,訂單企業負責訂單的工作人員必培訓,享受補貼政策的農民必培訓。農業技術培訓根據《*省A級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進行,培訓中不僅要講技術,還要講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和市場信息。各地要積極推進高油大豆和專用玉米集中連片規模種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二)推廣實用技術
在技術培訓的基礎上,要提高重點配套技術的推廣普及和關鍵技術到田率。高油大豆生產重點推廣集中連片清種、優質高油適區品種、種子包衣、等距機械精量點播、測土配方深施肥、應用大豆根瘤菌劑、短殘效低殘留化學除草、噴施葉面微肥和抗旱灌溉栽培等配套技術。專用玉米生產主要推廣選用專用品種、種子包衣、大垅雙行(覆)、催芽坐水種、苗帶重鎮壓、苗期深松、機械深施肥、化學藥劑除草、生物防治玉米螟、適時晚收等技術。優質水稻生產重點推廣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品種、推廣缽盤育苗和稀播旱育壯苗、缽盤育苗機械行栽、水田旋耕旱耙整地、適時早插合理稀植、增施有機肥、分期施用化肥、“淺-濕-干”節水灌溉、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綜合配套技術。
(三)加強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要做到種植面積、種植良種、推廣技術和企業訂單“四必檢查”。同時,要做好面積普查和建檔立案。各地各級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訂單企業,在補貼作物出苗后進行田間普查,確認合同,以社為單位張榜公布。省政府將組織工作組對各地普查結果進行抽查核實,確認最終補貼面積。各基地縣和訂單企業都要將有關文件、工作方案、技術方案、合同文本、田間普查、統一供種、推廣面積、測產驗收方案及結果、生產管理活動等情況建檔立案,省政府將于適當時間組織檢查。
(四)搞好生產示范
為做好今年的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優質水稻良種補貼工作,省政府確定榆樹市、梨樹縣作為高油大豆標準化生產示范縣,乾安縣、農安縣作為專用玉米標準化生產示范縣,舒蘭市、梅河口市作為優質水稻標準化生產示范縣。所有享受補貼的縣都要抓一個標準化生產示范鄉(鎮)。
(五)組織測產驗收
各基地縣政府要組織做好補貼作物的秋季田間測產工作,由農業、財政、統計、糧食部門組成測產驗收組,負責測產驗收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要按照測產的有關規程組織專家測產組進行具體操作,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然后將測產驗收及成本效益分析結果上報省農委。
(六)做好收購工作
按照方便農戶交售的原則,各訂單企業要在每個基地縣設置5個以上的固定、流動收購點。由于條件所限不能設收購點和進行流動收購的地方,運距超過20公里的,企業要給予農戶運費補貼。企業收購訂單生產的高油大豆、專用玉米和優質水稻不允許“打白條”,要公平公正,不壓等、不壓價,不為任何單位扣繳稅費。
(七)加強組織領導
省政府成立以楊慶才副省長為組長、馮巍副秘書長、王守臣副秘書長為副組長的良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省農委、省財政廳、省統計局、省糧食局、省農發行等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省農委,負責制定相關政策,安排種植計劃,協調投入品供應,組織簽訂產銷訂單,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各生產基地縣都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辦公室設在農業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作。訂單企業和基地縣政府要重承諾,守信用,密切配合,精誠合作,抽調得力人員,共同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