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縣農機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局領導大力支持下,我縣農機管理工作做得有條不序,截止年底,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56.8萬千瓦。擁有拖拉機58309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229臺,配套農機具169255臺套,聯合收獲機1478臺,水稻插秧機676臺。完成水稻機插秧面積16萬畝;油菜機播12000畝,油菜機收9500畝;小麥機條播6萬畝,機收小麥23萬畝;檢驗上道路行駛拖拉機5705臺,全年無重大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一、主要工作回顧
(一)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機插秧工作,3月27日召開專題會議,并以全政辦(2010)11號文件將任務分解到各鎮。各鎮積極行動,拿出工作方案,提出相關措施,落實插秧機械,安排機插田塊,設立64.4萬元專項資金,給予獎勵和補貼。每鎮分別建立500畝以上示范片5個。全縣500畝以上示范片45個,新增插秧機184臺,育秧生產線3套,硬盤80000張,完成育秧2200余畝,機插面積16萬畝。
我縣為農業部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秋種工作,把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列入秋種工作重點之一,納入綜合考評內容。各鎮及時制定實施方案,鎮長親自負責,制定激勵辦法,采取以補帶獎的辦法,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縣財政投入42.75萬元用于油菜收獲機械補貼,帶動農民投入107萬元。我們結合自身特點,以為重點,建立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區,示范面積500畝以上。其他各鎮結合本地實際,分別建立1-2個200畝的示范點。為了加大宣傳力度,我們共發放技術資料5500本,宣傳材料2100份,舉辦技術培訓班7期,培訓農民320人,組織機具深入田塊巡回展示7次。為確示范成功,我們抽調農機、農技6名技術骨干,組成技術指導組,深入農戶、深入田頭,及時掌握油菜生產情況,提出指導意見,組織農戶落實。同時,我們還組織秸桿還田機械推廣,完成油菜秸桿還田作業9500畝,減少我縣的秸桿焚燒。
(二)以“補”帶動,提升裝備。
2010年,我縣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指標840萬元,省財政50.228萬元。我們一是廣泛宣傳,利用會議,經銷商門前廣告、信息平臺、電視臺廣告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各鎮也利用會議、廣播、宣傳欄等形式進一步宣傳。二是陽光操作。公開辦事程序、補貼機型和標準,享受補貼人員名單,自覺地接受社會監督。三是熱情服務,方便機手,講清政策,應補盡補。2010年共補貼各類機具和537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00臺,大中型收割機153臺,插秧機183臺,玉米收割機2臺,油菜收割機6臺,種植施肥機械187臺,糧食烘干機4臺,噴霧器14臺,帶動農戶投資2324萬元。直接受益農戶426人,受益農機服務組織16個,間接受益生產8300戶。
(三)組織會戰,強化服務。
2010年,我們發揮農機部門職能作用,利用農業機械化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為農業生產、農民增收服務。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走太平、趕廟會、擺攤設點,機具展示等多種形式,深入廣泛地宣傳農機化工作。二是發揮農機供應和維修網點作用,開展便民服務,突擊搶修農機具,確保農機投入“三夏”、“三秋”。三是組織機械投入,全縣共組織5萬臺套農業機械參加會戰,完成機收小麥面積23萬畝,油菜機收9500畝,機插水稻面積16萬畝,機播油菜12000畝。四是堅持送教下鄉,舉辦各類農機技術人員培訓班28期,培訓機手1600人。五是組織開展農機跨區作業。組織400臺聯合收割機到江蘇、山東、河南及我省、等地開展跨區作業,積極組織機械支援定遠小麥搶收,完成跨區作業面積近35萬畝。
(四)以法管機,確保安全。
縣農機監理站緊圍繞目標任務,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以法管機。為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針對上道路拖拉機無牌無證作業、違章帶人和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牌無證作業農機安全生產隱患,認真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深入鎮、村道路,田間場院開展路檢路查糾正違章作業。今年檢查拖拉機838臺,排除一般隱患255起,糾正無牌證或證照不全,從事農機生產作業經營活動的拖拉機127臺,清查未參檢拖拉機213臺。同時,我們完善制度建設,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積極做好安全生產的源頭管理,嚴把學習考試、車輛的技術檢驗,責任強制保險關,嚴肅業務紀律,規范業務行為,不準帶“病”農機入戶,不準超標準車輛入戶,嚴格程序,嚴格標準。我們還制定重特大農機事故應急處理預測,做好重特大農機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機事故造成的生產財產損失。確保今年農機安全生產無重大事故發生。
(五)發展組織,開展服務
2010年,我們繼續加大新型農機化服務組織建設力度,以發展農機大戶為重點,以傾斜補貼政策為手段,以技術教育培訓和信息服務為措施,積極引導農機大戶對農機投入,支持和鼓勵其發展狀大自身實力,開展規模化生產經營。到目前止,全縣成立了以機械收割、機械耕整、機械插秧為主的專業綜合服務組織16個,注冊資金1326萬元。發展農機協會會員327人,服務農戶6900多戶,從業人員300多人。全縣服務組織擁有大中型收割機40臺,大中型拖拉機101臺,插秧機110多臺,植保機械70多臺,配套農機具300多只套。我們注重加強服務組織自身建設,指導其健全制度,明確職責,完善管理辦法,公開收費標準,接受會員及農民監督。
二、2012年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大跑省、跑部、跑市力度,多方位爭取各種補貼資金,引導農民加大對科技含量高,服務功能全的大中型機具的投入,進一步提升我縣農機化裝備水平。
2、進一步加大糧食生產機械化力度。重點圍繞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工作,創新工作機制,通過專業化育秧基地發展專業機插秧服務組織,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機插秧作業市場,擴大機插秧示范面積,全面提升我縣機插秧水平。積極爭取油菜生產機械化部級示范縣項目,再建1-2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園,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我縣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根據市場和機手需求,以小型拖拉機機手培訓,大中型農業機械職業技術教育和開展陽光工程培訓,大中型農業機械職業技術教育和開展陽光工程培訓,以多種教育培訓為形式,以全面提高農機行業從業人員技能為目的和方便機手外出打工為要求,多方位開展機手培訓和教育,從而使機手達到一技多能、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的目的。
4、進一步加大農機安全生產執法力度。利用各種媒體,普及安全生產知識,營造關愛生命、關注農機安全生產社會氛圍。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嚴格查處各種違規違法行為。
5、進一步加大新型服務組織建設力度。以農機大戶為重點,以購機補貼傾斜政策為手段,積極引導農機大戶對農機化投入,幫助他們完善管理和工作機制,熱情為他們開展技術服務,鼓勵其開展規模化農機化生產經營,幫助他們開辟農機化多種作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