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十大體系建設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貫徹市、區“十大體系”工作部署,在新的起點上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扎實推進十大體系建設,制定鎮年十大體系工作要點。
一、創新政府管理體制,提高政府效能
以深入推進“雙抓雙促”活動為契機,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努力提高干部攻堅克難的本領,切實為民排憂解難,提升工作實效。實行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勤政考核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在機關推行末位淘汰制。通過對干部的日常考核工作,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工作,優化政策環境。
結合我鎮實際,對區出臺政策性文件的貫徹落實情況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和透明度。
三、深化金融服務體系工作,增強金融服務功能。
加強企業和農戶信用教育,提高全社會的信用觀念。建立、完善服務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全程化、精細化的服務,推動企業技改擴能增效,深入開展“信用農戶”創評活動,為農民創業提供更大的資金支持。切實做好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和支付方式的改革,力爭年內開通免費電話語音查詢系統,并做好“惠農贛字一卡通”的宣傳工作。
四、加強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提高信息服務化水平。
大力推廣農村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提升信息網絡服務工業園區、服務新農村、服務市場和社區的水平,推進社會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以吉埠、龍埠等村為重點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健全信息網絡體系管理有關制度,加強鎮政府網站維護、安全管理、更新等工作,提高行政服務和辦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五、創新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強化人力資源服務。
開展農村鄉土人才、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調查摸底及建檔工作,發揮好這支隊伍的作用,推動農村各項建設。結合駐鎮企業,開辦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抓好農村科技帶頭人隊伍建設,繼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加大組織實施“三支一扶”計劃的工作力度。
六、提高物流服務體系功能,擴大物流服務產業。
積極做好物流公司的引進工作,廣泛應用現代物流科技發展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直銷和配送,形成果業、無公害蔬菜、草食畜禽等農產品輸送周邊地區的快速“綠色通道”。加快建設面向社區商業網點服務的物流配送站,全面提升社區商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七、改革貿易服務體制,繁榮各類貿易市場。
規劃構建生態旅游業發展平臺。充分利用峰山森林公元等優勢打造招商平臺。創優投資環境。實行領導掛點幫扶制、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制、全天候服務、誠信服務制等制度機制,推進全面招商。
八、加快技術標準化進程,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長珠閩地區的市場準入條件,引導種植(養殖)大戶實施標準化管理。突出協助做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組建強勢農產品行業協會,農資流通網絡體系,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九、深化社會制度改革,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
進一步推進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全面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認真做好農村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勞務合作的新機制,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十、懲治和預防腐敗現象,維護社會穩定。
建廉政網絡。完善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網絡。繼續推行鎮、村之間簽訂責任狀和責任書制度。抓村務、黨務公開。繼續實行“組有村代管”,對組集體收入規范化管理。建立、完善預警信息員隊伍,每個村設有1名以上預警信息員,負責收集、上報廉政預警信息。
十一、扎實開展“十大體系進鄉村”工作,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成果轉化
1、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基層管理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型村落社區,發展公共事業,提高農民素質,發展基層民主,建立新農村建設長效機制,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調整。
2、抓好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政策法規進農家”活動,設立鎮、村法規咨詢服務臺,增強農村法律意識,促進農村和諧。
3、抓好信息網絡進農村工作的延伸,配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支持農民購機上網,擴大農村網絡覆蓋面,建設網絡新村。完善村級黨員干部的遠程教育。
4、做好主導產業的種植技術、種植標準的推廣,培植、發展新產業,提高我鎮農業生產科技含量,節約成本,提高品質,增加效益。
5、實施好圩鎮規劃,合理配置商業資源。嚴格執行市場交易有關規定,規范農村市場主體行為,保障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公開、公平、公正的農村市場環境。
6、簡化辦事程序,通過規范行政服務大廳和構建網絡辦證信息平臺,逐步實現辦證網絡化,讓農民辦證、咨詢、監督行為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