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內耗能產業淘汰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我縣工業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確保我縣年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節水同比下降8%的節能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根據國家有關產業結構調整、節能降耗等系列政策的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為重點,嚴格執行國家產業和各行業準入條件,按照“發揮優勢,合理布局,節能降耗,科學發展”的原則,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遏制低水平災后恢復重建,加快行業整合重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我縣工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能過剩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加強工業節能降耗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的精神,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產能過剩行業清理整頓、結構調整的各項政策規定。有計劃地關閉和淘汰工藝裝備落后、節能不達標、資源綜合利用率低、安全生產設施不到位的高耗能和高污染企業,并按照國家對淘汰落后產能的規定,對被淘汰的企業進行關停,對淘汰的生產設備進行廢毀處理,防止死灰復燃。年規模以上企業節能和全縣擬納入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計劃如下:
(一)節能目標任務
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8%。
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8%。
(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任務
三、工作原則
(一)統籌推動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作,將淘汰落后與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災后恢復重建、節能降耗等重點工作相結合,著力推動全縣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發展質量的根本好轉。
(二)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產業政策引導,認真執行安全、質量、土地、知識產權和資源保護等法律法規以及市場準入標準、行業準入條件,規范企業和政府行為,推動產業政策與信貸、安全、技術等政策協調配合的執行力度。
(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利用市場約束和資源約束增強的“倒逼”機制,發揮價格導向機制,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經濟結構總量優化。
(四)堅持區別對待,促進優勝劣汰,根據各企業的不同情況分類指導,有保有壓,堅持扶優與壓劣相結合,升級改造與淘汰落后相結合,兼并重組與關閉破產相結合。科學利用和消化已形成的過剩產能,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
(五)堅持顧全大局、穩妥有序推進。全縣各職能部門和企業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家對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總體要求上來,抓住災后恢復重建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同時,要科學把握調整的力度和節奏,把解決當前問題與“十二五”規劃、災后重建結合起來,盡力消除制約產業結構調整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持續有序地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把淘汰落后產能與保持企業穩定相結合,深入細致地做好淘汰關停企業職工的安置工作,為企業謀發展,為職工謀就業,為創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四、工作職責
企業是淘汰落后產能的責任主體,要確保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全面完成。在此項工作中,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從改善產業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角度出發,積極承擔起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縣經信局、縣發改局、縣環保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質監局、縣安監局、縣工商局、縣社保局、縣就業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等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全縣淘汰過剩行業落后產能工作的全面完成。
縣經信局要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的協調推進工作,深入企業淘能工作第一線,與企業經營團隊一道共商淘能工作的難點,共謀企業轉產與職工安置的出路,切實解決企業淘能工作中的一切困難。
五、工作要求
(一)細化落實方案。各企業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實施方案,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按要求落實到位。及時處理好淘汰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搞好職工安置,積極推動方案實施和措施落實。
(二)加強組織領導。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淘汰落后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檢查督促。縣級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目標任務和時間要求,落實工作責任,督促企業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確保淘汰工作可查可核。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年底縣政府將派出督查組對淘能計劃企業的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縣經信、環保、質監、工商、安監、國土等部門要加強檢查督促,縣節能監察中心要經常對高耗能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和主要用能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對不按規定時間關停的生產企業(生產線、設備),要依法責令關停。
(四)加強淘能后續安置和輿論引導。各職能部門要指導本地關停企業深入細致做好企業轉產、職工安置、債務處理等工作,幫助淘能企業選好轉產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與省的淘能補償資金,盡快形成新的生產能力,使職工實現再就業。及時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要大力宣傳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性,為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六、工作措施
各職能部門在引導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中要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對未完成淘汰工作任務的企業,質監部門依法吊(注)《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環保部門依法吊(注)排污許可證,安監部門依法吊(注)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改、經信部門不予辦理申報企業新建立項、技改備案,國土部門要依法吊(注)銷采礦許可證,經信部門不予辦理申報進入行業準入公告有關手續和各種政策性引導資金項目,稅收部門要加大稅收征管力度,按照國家規定取消所有稅收優惠政策,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企業取消認定資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責令辦理變更經營范圍、吊(注)銷工商執照,電力部門堅決執行停止供電,金融機構禁止發放貸款,避免信貸風險,確保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具體落實和順利推進。
(一)適度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嚴格按照災后恢復重建的總體規劃,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閥門,為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創造必要的條件與環境。投資主管部門在核準新(擴)建項目時,應按照項目是否有利于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進行審批。
(二)嚴禁落后產能違規擴建。按照國家有關安全、能耗、資源綜合利用和質量、技術、標準等政策法規提高新(擴)建行業準入門檻。對在建和擬建項目區別情況繼續進行清理整頓。對不符合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有關規劃、供地條件、安全生產的工業項目依法停止建設,防止低水平重復擴建。
(三)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條件。依法關閉破壞資源、能耗高、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落后產能。對達不到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要堅決執行差別電價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
(四)加大技改力度,推進技術進步。支持符合產業政策和技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的成長型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重點圍繞提升技術水平、改善品種、保護環境、保障安全、降低能耗和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現有企業的整體實力來推進此項工作的開展;支持我縣優勢產業加快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
(五)嚴把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質量關。在“十二·五”期間,我縣要大力實施“興工強縣”戰略,要加大工業招商引資工作的力度。在招商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把好招商引資的質量關,防止盲目引進一些工藝落后、能耗高、資源破壞嚴重、產品附加值低且受國家產業政策限制或淘汰的產業,絕不以犧牲環境與資源來換取短期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