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區中心社區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作舉措
1、加快中心社區規劃編制。根據街鎮區域總體規劃和中心社區的地理區位、產業基礎、人文底蘊、人口規模等,科學確定中心社區功能定位,高標準編制中心社區建設規劃,做到土地利用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有機銜接,并向群眾公示。通過規劃引導,合理配置資源,促進中心社區快速發展,避免原街鎮行政中心所在地出現服務弱化、經濟滑坡、投入減少、環境惡化等現象。2、加快中心社區人口集聚。加快推進村(居)撤并、村改居工作,將中心社區周邊規模偏小、基礎較差、經濟薄弱的村居,與中心社區優化整合。按照生產方便、生活宜居、環境優美的要求,統籌推進中心社區供水、供電、交通、商業及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各具特色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促進農民居住向中心社區有序集中。3、加快中心社區經濟發展。堅持走以特色產業推動經濟發展道路。通過管好集體資金、盤活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優化集體資本,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保持更大的投入和更強的招商勢頭,進一步做大做強原有工業集中區和農業園區。按照“一社一品、一社一業”要求,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中心社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農家樂休閑旅游業,鼓勵中心社區建設、購置物業用房,發展村級物業經濟。加快中心社區土地流轉步伐,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到2015年,中心社區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80%。4、加快中心社區服務配套。按照“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切實做到原有的經費投入不減、專業隊伍不散、日常機制不亂、責任要求不變,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立中心社區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承接好政府部門依法延伸到中心社區的政務服務及有關公共服務,搞好公共文化、體育等設施配套,在中心社區為農民群眾提供與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關的“一站式”便捷服務。結合“動遷拆違,治亂整破”和“三清兩整一提升”行動,加快中心社區街道和農村環境提升,使群眾生活更舒適、出行更便捷、環境更宜居、辦事更方便,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區劃調整帶來的變化、成果和實惠。
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區相關部門和街鎮黨(工)委、辦事處(政府)要高度重視,將加強中心社區建設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切實加強管理和監督指導,確保中心社區建設取得實效。中心社區書記原則上由1名街道工委副書記或辦事處副主任兼任,同時配備2-3名社區副書記,可以由區管干部兼任。社區居委會干部通過法律程序依法產生。要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支持、主動參與中心社區建設。2、加強陣地建設。以“三強一化”為目標,不斷夯實社區黨建工作基礎,創新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大力開展以建設“陽光家園、愛心家園、康樂家園、學習家園、和諧家園和紅色家園”為主要內容的“六個家園”建設活動,鞏固提升社區黨建水平。推進“陽光村居”建設,強化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規范資產處置程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3、加強責任考核。中心社區所在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對中心社區建設負有第一責任,要把中心社區建設納入街鎮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目標,加快推進中心社區科學發展。區委農工委、區民政局負責中心社區建設監督與指導,區委組織部、區委社建委、區住建局、區城管局、區人社局等部門要積極探索中心社區行政管理機制改革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研究制定促進中心社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中心社區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