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支持農民增收到戶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農業生產類補貼政策
1、良種:小麥、玉米每畝補貼10元;水稻、棉花每畝補貼15元;適繁奶牛每頭補貼高產奶牛細管凍精2支,每支補貼15元;能繁母豬每頭補貼100元;
2、種養殖:地膜玉米每畝補貼10元。
3、農機具:按不超過機具價格的30%確定。機具單臺補貼不超過5萬元,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擠奶機械補貼限額提高到12萬元。玉米聯合收割機、小麥秸稈打捆機、設施農業卷簾機、深松機械的補貼比例提高到40-50%。每戶購機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套(1臺主機和與其配套的3臺作業機具)。
4、沼氣:戶用沼氣國家為每個建池戶補助1500元;聯戶沼氣五戶一組的每組補助0.9萬元,十戶一組的每組補助1.8萬元,養殖小區50戶一組的每組補助9萬元;大中型沼氣每池補助100萬元。
5、退耕還林:太白縣、鳳縣每畝補助125元,其它縣區每畝補助90元,生態林補助8年,經濟林補助5年;三北防護林造林補助每畝200元。
6、家電:對農民購買彩電、冰箱(含冷柜)、洗衣機、手機等九類家電下鄉,以直補方式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
7、汽摩:農民換購輕型載貨車或購買微型車按售價的10%補貼,單價5萬元以上的,定額補貼5000元。換購新車的,其報廢的三輪汽車每輛再定額補貼2000元,報廢的低速貨車每輛再補貼3000元。購買摩托車按售價的13%補貼,單價5000元以上的,每輛補貼650元。
二、就業創業政策
8、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項目,按規劃數對每個農家店改造補助2000元,實行商品配送,方便農家經營。
9、農戶個人通過公共職介機構外出就業的,免除職介費、培訓費和初次技能鑒定費。對困難家庭人員,在此基礎上免單程交通費并給予每人300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
10、農民個人創業,符合條件的,可享受5-8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
11、農民在集貿市場或地方政府指定的區域,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免予工商登記;縣城以外的農民個人或家庭申辦個體工商戶,減半收取注冊登記費。
12、企業、個體工商戶申請登記時,提交住所、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有困難的,可由房產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或村委會出具使用證明。
三、信貸和保險補貼政策
13、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平原縣:優秀戶20萬元-5萬元、良好戶10萬元-3萬元、一般戶5萬元-1萬元。山區縣:優秀戶20萬元-3萬元、良好戶5萬元-2萬元、一般戶3萬元-1萬元。貸款期限:種植業2-3年、養殖業3-5年、外出務工2-3年、建房5-10年。貸款利率執行期限利率,若農戶為信用社入股社員,在下浮優惠的基礎上給與5%-10%的利率優惠。
14、林權抵押貸款。以其本人或第三人依法有權處分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與森林資源相關的其他資產做抵押物申請借款;按評估額的最高40%以內確定貸款額度。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貸款率在現行同類、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的基礎上適當優惠。
15、能繁母豬保險補貼。每頭保額1000元,費率6%,保費60元。國家、省、市共補貼80%。
16、政策性奶牛保險補貼。每頭奶牛保額分3000元、4000元、6000元三個檔,費率按6%標準,國家、省、市共補貼80%,養牛場、農戶只承擔20%。
四、社會保障政策
17、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起始日年滿60周歲以上人員不繳納養老保險費,本人家庭成員按規定參保并正常繳費者,可享受每月60元的養老待遇;18—59周歲參保繳費對象按繳費標準不同可享受30元、40元或50元的年繳費補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參保,養老保險費由市、縣財政全額補助;企業吸納農民工就業,全員參保并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
18、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戶供養標準每人每年1640-2400元;家庭主要成員系智障、殘疾等,且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民政救助對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每人每月補差70元,年補助840元;家庭收入單一,且家庭成員因病、因災等特殊原因生活難以維持,根據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的程度每人每月補差45元或25元,年補助540元或300元。
19、醫療救助:農村五保戶和享受A類農村低保待遇的每人每年個人繳付的參合費,由國家全額支付;農村五保戶、低保對象中的重殘人員(一、二級盲人,一級肢體殘疾人,一級精神病人,一、二級智殘人)和因病常年臥床不起需長期服藥人員,每人每年可享受200元的日常醫療救助;單次住院醫療費按規定報銷后,個人負擔費用在500元(或年度累計超過500元)以上部分按50%比例救助,單次救助封頂線3萬元,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5萬元。
五、社會事業政策
20、教育: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免費為農村中小學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小學生每人每天補助2元,初中生每人每天補助3元,每學年按250天計算;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每生每年補助800元;中等職業學校在校一、二年級農村戶籍學生每年補助1500元;貧困家庭高中畢業生高等教育入學,每人一次性救助5000元;
21、衛生:農民整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個人繳納籌資基金20元,中、省、市、縣補助80元。單個家庭每年最高報銷補償金1萬元,特殊病種每戶每年報銷補償金1.5萬元;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適齡兒童免費疫苗接種。
22、計生:符合政策的計生家庭夫妻,年滿60周歲后、每人每年給予扶助金600元;年滿55-59周歲、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給予夫婦雙方每人每月補助金50元;獨生子女死亡未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夫妻,給予每人每月100元以上的補助金;獨生子女傷、病殘疾后未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夫妻,給予每人每月80元以上的扶助金;農村放棄生育二孩家庭獎勵4000元;符合政策的計劃生育家庭夫妻及0-18周歲的子女,在新農合中個人應繳的資金由財政全部承擔。
六、農民安居和扶貧政策
23、農民安居工程:從年開始,用五年時間,先期解決全市8.6萬農村貧困群眾和危險地帶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標準為人均2300元,并配套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移民扶貧搬遷建房標準為每搬遷1人補助1000元,每戶補助5000元;
救災建房補助標準為人均2300元。
24、災后重建:國家每戶補助1萬元,省上每戶補助5000元,市縣每戶補助5000元,共計每戶補助2萬元。
25、扶貧到戶貼息貸款項目。發展主導產業的農村貧困戶,每戶可申請扶貧貼息貸款1萬元,農村能人和產業大戶申請扶貧貼息貸款10萬元,使用扶貧到戶貸款的貧困戶扶貧部門負責貼息5個點。
26、扶貧“雨露計劃”培訓項目。學員免費參加培訓,每人每月享受50元生活補助費和一次性150元的就業安置交通補助費。
七、農村土地政策
27、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
28、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29、依法征用農村集體土地,按照同地同價原則及時足額給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合理補償,解決好被征地農民就業、住房、社會保障。
30、在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經批準占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非公益性項目,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并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31、在保持林地集體所有和林地用途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確立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