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慶祝第助殘日致公開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是我國法定的第十五次“全國助殘日”。在節日之際,我謹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14.6萬名殘疾人及其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向長期工作在第一線的殘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殘疾人伴隨人類而生,桓古就有。我市現有殘疾人14.6萬人,他們由于受先天條件的制約或后天因素制約,在參與社會、就業工作、平等享受社會物質文明成果等方面出現諸多的困難,他們在謀生發展中比正常人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們是社會上最需要照顧和幫助的特殊群體。
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關心殘疾人,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殘疾人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廣大殘疾人的頑強拼搏,我市的殘疾人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殘疾人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殘疾人狀況明顯改善,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殘疾人工作跨進先進行列,被中國殘聯命名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同時,涌現出莊澤偉、林圣歆、謝萍娜、吳茂順等一批自強模范,他們勇于同命運抗衡,頑強拼搏,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自強不息精神,是“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精神的具體體現。
殘疾人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給予殘疾人特別扶助,需要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依靠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第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平等共享,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勞動的權利,保護和促進殘疾人就業,是《殘疾人保障法》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市殘疾人就業工作有了很大進步,市場競爭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就業機制初步形成;殘疾人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明顯提高,就業形式多樣化;就業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服務內容逐步拓展。殘疾人就業作為社會總體勞動就業的一部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殘疾人就業與社會總體水平有較大差距。城鎮仍有很多就業能力的殘疾人未實現就業,農村尚有多數殘疾人沒有脫貧;按比例就業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較大阻力,殘疾人在就業機會、收入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這些都嚴重制約著殘疾人的平等就業。
作為社會最困難的弱勢群體,就業狀況的根本改善是廣大殘疾人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的基礎,將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動員社會力量,扶助殘疾人就業,切實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殘疾人就業問題事關社會的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扶助殘疾人就業,依法開展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提高殘疾人就業率,對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落實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各級殘聯、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大殘疾人職業培訓的力度,為殘疾人提供經常的、有效的服務,使殘疾人學到一技之長,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助殘行動,是人道主義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為殘疾人排憂解難,幫助他們融入社會,進一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促進殘疾人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培育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和團結互助的社會環境,推動殘疾人事業持續發展。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市的14.6萬殘疾人,雖然沒有健全的體魄,但仍然在不斷地克服種種困難,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期望社會伸出援助之手,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在這里,我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殘疾人,關注殘疾人事業,也希望廣大殘疾人繼續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熱愛生活,奮發向上。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把我市的殘疾人事業推上新臺階,為構建和諧*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