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BIM技術下醫院建筑結構協同設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醫院建筑結構設計階段,應用bim技術將能進一步弱化時間、空間對協同設計所帶來的束縛感。基于BIM遠程設計平臺的輔助,在建筑結構方案的設計初期,可以開放相關權限給甲方工作人員,由此,建筑結構設計師就能根據建筑結構的構想的還原程度與對方進行實時的交流、溝通。此外,BIM信息平臺的共享機制還能夠滿足MEP、概預算設計人員根據項目需求加入協同設計、對建筑結構方案給出適當的優化設計方向等,多方協調能夠提升初期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縮短設計周期。
例如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其建筑圖紙設計方案主要參考小湯山醫院,利用BIM平臺高度協同化的應用特點,數百名建筑設計師通過BIM設計平臺連接起來,同時參與探討的還有施工單位,多人協同下在24小時內完成了建筑主體方案,確立裝配式建筑模式后,在BIM平臺對建筑結構類型、尺寸、材質等建筑構件元素的參數進行設計及三維建模,并在60小時內敲定了施工圖紙。
2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圖
火神山醫院施工建設中,也全程應用了BIM技術,在技術交底階段,應用BIM三位模型方案展示建筑主體結構、縱向施工、橫向施工各構建的尺寸、關鍵技術,采用動態直觀的方式呈現,讓施工技術要點的準確傳達,保證了現場施工進度的有序、可控性,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關鍵。在吊裝過程中,利用BIM構建編碼形式來讓拼裝工序更明晰有序,讓現場施工和整體吊裝能夠實現真正的穿插進行,而不產生施工組織矛盾和碰撞,有效保證了施工進度。
3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建筑主體效果圖
為了不斷提升醫院的醫療技術、醫療水平和醫療能力,醫院建筑往往需要進行定期的改造升級。在許多醫院建筑結構深化工程中,BIM技術的仿真性、可視性、可參數化、可出圖化等特點都給醫院的建筑結構設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的鋼結構深化項目主要是對已有的鋼結構進行深化,在確立鋼結構深化目標及原則后,應用BIM技術可視化的特性,迅速建立BIM模型并且按照相關參數設計建立鋼結構智能節點;在確立項目整體結構之后,利用BIM的可出圖化對相關節點進行拆分出圖,運用BIM的可模擬性,對關鍵工序進行施工模擬,論證施工的可行性,從而進一步確立施工方案,指導技術交底。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施工方都能夠實現對方案的可視化共享,實現及時溝通和及時的方案修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作效率。作者:郭康康
作者:郭康康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